一种变压器线圈缠绕线反向拉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8444发布日期:2019-02-10 23:30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压器线圈缠绕线反向拉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压器线圈缠绕线反向拖曳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的大型变压器的制造技术和方法也在方式巨大的变化,变压器通过在铁芯导磁体上缠绕不同的线圈,达到变压的效果,现代变压器线圈的缠绕通常采用自动缠绕的方法,制造的效率很高,但是由于线圈所使用的铜线不同,特别是缠绕大线径的铜线时,必须对缠绕过程中对缠绕的铜线向反方向进行拉紧,否则就会造成线圈缠绕松散,极大的影响变压器的工作效果,现有的方法是采用增加放线轮的摩擦力来达到拉紧的目的,但是无法形成反向的拖曳效果,对与不同直径的线圈拉紧力很不好控制,使用非常不便;因此,需要一种装置来解决现有变压器缠绕过程中反向拉紧力不稳定、无法反向拖曳、上料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变压器线圈缠绕线反向拉紧装置,用于解决现有变压器缠绕过程中反向拉紧力不稳定、无法反向拉紧、上料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变压器线圈缠绕线反向拉紧装置,包括机座、电机、中间轴、轴承座、减速器、反拖器和拉紧机构,拉紧机构设置在机座上部右侧,轴承座设置在机座上部拉紧机构的左侧,中间轴水平设置在轴承座内,反拖器设置在中间轴的左侧,减速器设置在机座上部缓速器的左侧,电机设置在减速器的左侧并与减速器输入轴连接;所述的拉紧机构由主动轮、从动轮和调整架,调整架下部与机座连接,从动轮设置在调整架的上部,主动轮设置在从动轮的上部,主动轮的左侧与中间轴右端连接;所述的主动轮为工字轮结构,中间为圆柱轴,两端设置有挡环,主动轮的中间圆柱轴上设置有弹性耐磨层;从动轮为圆柱轴结构,两端设置有连接轴,从动轮的宽度小于主动轮圆柱轴的长度,从动轮与主动轮的圆柱轴接近。

所述的机座由底架、导轨、丝杠和座板构成,导轨前后平行设置在底架上部,座板设置在导轨的上部,丝杠设置在导轨中间,丝杠的左端设置有手柄,丝杠的左侧设置有丝杠座与底架上面左侧连接,丝杠的右端设置有丝杠螺母与座板底面连接,座板的上面与减速器、轴承座和拉紧机构的调整座底面连接。

所述的反拖器由外壳、内轴和永磁体构成,内轴设置在外壳有内侧,永磁体分别设置在外壳的内圆和内轴的外圆上;所述的外壳为水平设置的圆柱形壳体,右侧敞开的,外壳的内圆上均匀设置有内凹槽,外侧的永磁体设置在内凹槽内,外壳的左侧端面上均匀设置有螺纹孔与减速器输出轴连接,外壳的外圆上均匀设置有散热片;所述的内轴外圆柱形结构,内轴的直径小于外壳的内圆直径,内轴的外圆上均匀设置有内凹槽,内侧的永磁体设置在内凹槽内,内轴的右侧面中心设置有花键孔。

所述的中间轴右侧与主动轮左端面中心连接,中间轴的左端设置有花键轴与反拖器内轴的花键孔配合连接,中间轴的中间与轴承座内孔连接。

所述的调整架为双斜铁式高度调整垫铁,调整架的上部设置有双耳板与从动轮两端的连接轴通过轴承配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达到了良好的效果:变压器线圈缠绕线反向拉紧装置通过反拖器产生反向适量的扭矩对线圈绕线起到了很好的反向力,同时不会影响到线圈缠绕线,反向拉力均匀,上料方便,效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给企业带来了更好的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反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架,2、座板,3、导轨, 4、调整架,5、从动轮, 6、主动轮,7、轴承座, 8、中间轴,9、反拖器,10、减速器,11、电机,12、手柄,13、缠绕线,14、丝杠,15、散热片,16、内轴,17、永磁体,18、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变压器线圈缠绕线反向拉紧装置,包括机座、电机11、中间轴8、轴承座7、减速器10、反拖器9和拉紧机构,所述的机座由底架1、导轨3、丝杠14和座板2构成,导轨3前后平行设置在底架1上部,座板2设置在导轨3的上部,丝杠14设置在导轨3中间,丝杠14的左端设置有手柄12,丝杠14的左侧设置有丝杠座与底架1上面左侧连接,丝杠14的右端设置有丝杠螺母与座板2底面连接;所述的拉紧机构设置在机座座板2上部右侧,拉紧机构由主动轮6、从动轮5和调整架4,所述的调整架4下部与机座底板2连接,调整架4为双斜铁式高度调整垫铁,调整架4的上部设置有双耳板;所述的主动轮6设置在从动轮的上部,主动轮6的左侧与中间轴8右端连接,主动轮6为工字轮结构,中间为圆柱轴,两端设置有挡环,主动轮6的中间圆柱轴上设置有弹性耐磨层;所述的从动轮5设置在调整架4的上部,从动轮5为圆柱轴结构,两端设置有连接轴与调整架4上部双耳板通过轴承配合连接,从动轮5的宽度小于主动轮6圆柱轴的长度,从动轮5与主动轮6的圆柱轴接近;所述的轴承座7设置在机座座板2上部拉紧机构的左侧,所述的中间轴8水平设置在轴承座7内,中间轴8右侧与主动轮6左端面中心连接,中间轴8的左端设置有花键轴,中间轴8的中间与轴承座7内孔连接; 所述的反拖器9设置在中间轴8的左侧,反拖器9由外壳18、内轴16和永磁体17构成,内轴16设置在外壳18有内侧,永磁体17设置在外壳18的内圆和内轴16的外圆上;所述的外壳18为水平设置的圆柱形壳体,右侧敞开的,外壳18的内圆上均匀设置有内凹槽,外侧的永磁体17设置在内凹槽内,外壳18的左侧端面上均匀设置有螺纹孔,外壳18的外圆上均匀设置有散热片15;所述的内轴16外圆柱形结构,内轴16的直径小于外壳的内圆直径,内轴16的外圆上均匀设置有内凹槽,内侧的永磁体17设置在内凹槽内,内轴16的右侧面中心设置有花键孔与中间轴8左端花键轴配合连接;减速器10设置在机座座板2上部反拖器9的左侧,减速器输出轴与反拖器9左侧螺纹孔连接,电机11设置在减速器10的左侧并与减速器9输入轴连接。

在使用时,首先将用于缠绕线圈的缠绕线13从变压器线圈缠绕线反向拉紧装置的拉紧机构主动轮6与从动轮5之间引入到变压器缠绕设备上,调整手柄12使拉线机构主动轮6与变压器缠绕设备对正,后启动缠绕设备进行线圈缠绕,同时启动电机11,电机11带动减速器10,减速器10带动反拖器9向缠绕设备缠绕的相反方向旋转,这时反拖器9的外壳18通过导磁体17对内轴16导磁体17形成反向拖动力,内轴16带动拉紧机构的主动轮6和从动轮5共同受力使缠绕线13向反向拉力,缠绕线13在拉力的作用下将缠绕线13拉紧,同时不影响线圈缠绕,最终完成对缠绕线圈的紧密缠绕过程。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