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均匀分段式气隙大功率谐振电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62158发布日期:2019-02-15 19:53阅读:593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载均匀分段式气隙大功率谐振电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感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均匀分段式气隙大功率谐振电感。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盒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是属于当今世界的高科技产品;汽车行业正迅猛发展,对元器件的要求越来越高,高功率输出,高可靠性,小体积等成为电子元器件行业的发展趋势。

现有的典型谐振电感是单线包电感,占板面积大;采用磁芯装配,磁芯结构复杂,器件成本高;磁芯中柱开气隙来调节电感量,可实现的功率较低,且温升较快,损耗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谐振电感存在占板面积大,磁芯结构复杂,器件成本高,功率低及损耗大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均匀分段式气隙大功率谐振电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载均匀分段式气隙大功率谐振电感,包括:磁芯、线包、底板和引脚;所述磁芯包括:磁芯中柱和磁芯底片,上下两磁芯底片之间设有两个磁芯中柱,磁芯中柱由至少六片磁片叠加组成,相邻两磁片之间垫设一层NOMEX纸绝缘层,两个磁芯中柱上分别螺旋绕制有线圈,线圈组成线包,两个线包之间串联连接,磁芯底部连接有底板,底板上贯穿连接有线包的引脚。

优选地,所述NOMEX纸绝缘层的厚度为0.05mm。

优选地,所述磁片大小为20mm*5mm*2mm。

优选地,所述磁芯底片大小为20mm*16mm*5mm。

优选地,所述磁芯采用锰锌铁氧体。

优选地,所述底板采用环氧树脂板,且底板的厚度为1mm~2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均匀设置NOMEX纸绝缘层,即均匀设置气隙,避免现有谐振电感的中柱开气隙导致的功率降低,降低功率损耗,提高电感的效率,同时均匀设置便于加工;通过设置双线包,并且将两个线包之间串联连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组合使用,灵活程度高,避免传统串联两个电感器获得串联电感,产品的集成度高,减小器件体积,降低器件的占板面积,有效的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载均匀分段式气隙大功率谐振电感的结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载均匀分段式气隙大功率谐振电感的结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磁芯的结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磁芯的结构左视图。

附图标记:1-磁芯,2-线包,3-底板,4-引脚,5-磁芯底片,6-磁芯中柱,7-磁片,8-NOMEX纸绝缘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附图标记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更详细的说明,使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在研读本说明书后能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一种车载均匀分段式气隙大功率谐振电感,包括:磁芯1、线包2、底板3和引脚4;所述磁芯1包括:磁芯中柱6和磁芯底片5,上下两磁芯底片5之间设有两个磁芯中柱6,磁芯中柱6由至少六片磁片7叠加组成,相邻两磁片7之间垫设一层NOMEX纸绝缘层8,两个磁芯中柱6上分别螺旋绕制有线圈,线圈组成线包2,两个线包2之间串联连接,磁芯1底部连接有底板3,底板3上贯穿连接有线包2的引脚4;

具体地,所述相邻两磁片7之间设有气隙,气隙间垫设一层NOMEX纸绝缘层8,NOMEX纸绝缘层8材质为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是一种人造纤维,通过均匀设置NOMEX纸绝缘层8,即均匀设置气隙,避免现有谐振电感的中柱开气隙导致的功率降低,降低功率损耗,提高电感的效率,同时均匀设置便于加工;所述磁片7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所需功率进行调整,灵活可调;通过设置双线包,并且将两个线包2之间串联连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组合使用,灵活程度高,避免传统串联两个电感器获得串联电感,产品的集成度高,减小器件体积,降低器件的占板面积,有效的节约成本;所述引脚4与线包2的端头连接,底板3上设有引脚4的插口,底板3与引脚4通过焊锡连接。

所述NOMEX纸绝缘层8的厚度为0.05mm;所述0.05mm厚度极小,使得磁片与磁片之间的气隙极小,降低了磁芯1的功率损耗。

所述磁片7大小为20mm*5mm*2mm;所述磁片7的体积小,有效的控制电感体积。

所述磁芯底片5大小为20mm*16mm*5mm;所述磁芯底片5的体积小,有效的控制电感体积。

所述磁芯1采用锰锌铁氧体;锰锌铁氧体电感磁芯能够提高电感储能、降低漏感,同时还能够降低电磁噪声。

所述底板3采用环氧树脂板,且底板3的厚度为1mm~2mm;所述环氧树脂板的重量轻,绝缘性好,能有效减轻电感的重量,同时底板3的厚度小,降低了电感的占板体积。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