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集成大功率谐振电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62143发布日期:2019-02-15 19:53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载集成大功率谐振电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感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集成大功率谐振电感。



背景技术:

汽车行业发展越来越快,对元器件的要求越来越高,高功率输出,高可靠性,小体积等成为电子元器件行业的发展趋势;现有典型的谐振电感是单线包电感,可实现的功率较低,一般在3kW左右,并且因为安装的原因,自带基座需要假脚支撑以防产品歪斜,为满足大功率要求,现有方案采用常规磁芯单独的两个谐振电感输入,一共至少六个脚,再焊接一个谐振电感作为输出,至少3个引脚。该器件封装一共需要至少9个引脚,产品占用体积大,同时三个器件的整体工序较多,浪费人力和物力。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谐振电感存在产品占用体积大及器件整体工序较多,浪费人了和物力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集成大功率谐振电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载集成大功率谐振电感,包括:磁芯、线圈绕组和底板;所述磁芯包括上磁芯和下磁芯,下磁芯包括:下磁芯盖、第一公共柱、第二公共柱、第一中柱、第二中柱和第三中柱;所述下磁芯盖上方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一公共柱、第二公共柱和第三中柱,第一公共柱和第二公共柱之间设有第一中柱和第二中柱,第一中柱和第二中柱大小一致且为横向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公共柱侧边与第一中柱和第二中柱的相对位置设有弧边,第二公共柱两侧与第一中柱、第二中柱和第三中柱的相对位置分别设有弧边;

所述线圈绕组螺旋绕设于骨架上,骨架套设在第一中柱、第二中柱和第三中柱上,上磁芯与下磁芯的结构相同并相对装配连接;所述下磁芯底部连接有底板,线圈绕组的两端线头贯穿底板连接引脚。

优选地,所述第一中柱和第二中柱之间还设有凹槽。

优选地,所述第一中柱、第二中柱和第三中柱为方形和椭圆形中的一种,且第三中柱的面积大于第一中柱和第二中柱。

优选地,所述线圈绕组的线圈外部均设置有聚酰亚胺胶带。

优选地,所述线圈绕组的线圈端部包裹有铁氟龙套管。

优选地,所述磁芯采用纳米晶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第一公共柱和第二公共柱作为公共磁柱,有效减轻了输入电感和输出电感的整体体积和重量;该谐振电感无需再增加假性引脚进行支撑,与传统的谐振电感相比,减少了引脚数量,降低了产品的占用体积,同时产品的稳定性强,加工便捷,节约成本,实现了大功率输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载集成大功率谐振电感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下磁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上磁芯,2-下磁芯,3-下磁芯盖,4-第一公共柱,5-第二公共柱,6-第一中柱,7-第二中柱,8-第三中柱,9-线圈绕组,10-底板,11-引脚,12-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附图标记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更详细的说明,使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在研读本说明书后能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一种车载集成大功率谐振电感,包括:磁芯、线圈绕组9和底板10;所述磁芯包括上磁芯1和下磁芯2,下磁芯2包括:下磁芯盖3、第一公共柱4、第二公共柱5、第一中柱6、第二中柱7和第三中柱8;所述下磁芯盖3上方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一公共柱4、第二公共柱5和第三中柱8,第一公共柱4和第二公共柱5之间设有第一中柱6和第二中柱7,第一中柱6和第二中柱7大小一致且为横向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公共柱4侧边与第一中柱6和第二中柱7的相对位置设有弧边,第二公共柱5两侧与第一中柱6、第二中柱7和第三中柱8的相对位置分别设有弧边;

所述线圈绕组9螺旋绕设于骨架上,骨架套设在第一中柱6、第二中柱7和第三中柱8上,上磁芯1与下磁芯2的结构相同并相对装配连接;所述下磁芯2底部连接有底板10,线圈绕组9的两端线头贯穿底板10连接引脚11;

具体地,所述第一中柱6和第二中柱7为输入电感,第三中柱8为输出电感,通过将第一公共柱4和第二公共柱5作为公共磁柱,能有效减轻输入电感和输出电感的整体体积和重量;第一中柱6、第二中柱7和第三中柱8上套设有骨架,即组成了三个线包,每个线包的底端和顶端线圈构成了两个引脚,三个线包即为六个引脚,由于第一中柱6、第二中柱7和第三中柱8为对立设置,因此无需再增加假性引脚进行支撑,与传统的谐振电感相比,减少了引脚数量,降低了产品的占用体积,同时产品的稳定性强;所述下磁芯盖3的最优大小为第一公共柱4、第一中柱6、第二中柱7、第二公共柱5和第三中柱8的边缘连接的最小面积;所述磁芯属于特殊形状磁芯,通过将多个线包集成在一个异形磁芯上,减小器件体积,无需对三个谐振电感进行单独加工,加工便捷,节约成本,节省人力和物力,同时还能实现大功率输出。

所述第一中柱6和第二中柱7之间还设有凹槽12;所述凹槽12用于放置骨架引出点,合理利用下磁芯2的面积,减小电感器体积。

所述第一中柱6、第二中柱7和第三中柱8为方形和椭圆形中的一种,且第三中柱8的面积大于第一中柱6和第二中柱7;所述第一中柱6、第二中柱7和第三中柱8的形状可以根据电路设计进行合理的更改,将设计进行优化。

所述线圈绕组9的线圈外部均设置有聚酰亚胺胶带;聚酰亚胺胶带具有耐高温、抗拉强度高、耐化学性佳、无残胶和提高线圈绝缘线等优点。

所述线圈绕组9的线圈端部包裹有铁氟龙套管;铁氟龙套管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耐腐蚀性、密封性、高润滑不粘性、电绝缘性和良好的抗老化耐力,进一步提高线圈的绝缘线。

所述磁芯采用纳米晶制成;纳米晶磁芯具有高磁感、高磁导率、低损耗、居里温度高等综合磁性能,大大提高了电感器的工作效率, 延长了电感器的寿命。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