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头连接器插座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6471发布日期:2019-04-03 00:23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弯头连接器插座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在电动汽车上的弯头连接器插座结构。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由于能源来源广泛、行驶安静、无污染排放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各汽车厂家的重视,纷纷推出家用电动汽车。

目前市面上的电动汽车的连接器插座在连接使用中,配合不够紧密,容易出现晃动现象,工作稳定性差,而且在插拔过程中,也易出现触电现象,存在使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巧妙、合理,连接配合效果好,使用安全的弯头连接器插座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弯头连接器插座结构,其包括插座外壳、插座胶芯、波形垫圈、连接插针、防触手帽、插座防水圈和信号插孔件,所述插座胶芯的一端设置在插座外壳内,且设有内接套,另一端从插座外壳的背面伸出;插座外壳的前端与内接套之间具有间隔形成接插槽,所述波形垫圈套设在内接套上,连接插针设置在内接套内,所述防触手帽设置在连接插针的端部,所述内接套的外壁上设有轴向导向槽;所述信号插孔件设置在内接套上,所述插座外壳的背面上设有密封槽,插座防水圈设置在该密封槽内,所述插座外壳的外壁上设有卡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防触手帽上设有弹力卡脚,并在所述连接插针的端面设有与该弹力卡脚相适配的卡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内接套上设有能将波形垫圈定位在其上的定位凸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插座外壳外壁上设有安装板,该安装板的四个角部分别设有安装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密封槽位于该安装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波形垫圈上设有向前凸起的前波凸和向后凸起的后波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巧妙,合理设有接插槽,能有效提升与插头的配合效果,配合紧密,连接牢固,设有插座防水圈,有效提升插座壳体与安装基面之间配合的贴合性,稳定性好,不易晃动,而且能将安装开口封闭,密封效果好,从而减少水及粉尘进入的可能性,有效确保工作的可靠性,使用寿命长;另外,连接插针的端部设有防触手帽,避免人手因误操作而触碰到连接插针,大大提高了使用安全性,在连接之后,信号插孔件能与插头上的信号插针与相对接,从而接通连接回路,反馈成功连接信号反馈给控制器,让操作人员更为直观了解是否成功连接,给使用带来方便,需要拔出时,上翻插头的扣合手柄,波形垫圈能利用其自身弹性自动弹出插头,操作方便,有利于广泛推广应用。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1。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2。

图4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1。

图5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2。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5,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弯头连接器插座结构,其包括插座外壳1、插座胶芯2、波形垫圈3、连接插针4、防触手帽5、插座防水圈6和信号插孔件7。

所述插座胶芯2的一端设置在插座外壳1内,且设有内接套21,另一端从插座外壳1的背面伸出;插座外壳1的前端与内接套21之间具有间隔形成接插槽22,通过该接插槽22,能有效提升与插头的配合效果,配合紧密,连接牢固。

所述波形垫圈3套设在内接套21上,为提升装配效果,在所述内接套21上设有能将波形垫圈3定位在其上的定位凸起23,装配牢固,稳定性好。所述波形垫圈3上设有向前凸起的前波凸和向后凸起的后波凸。需要拔出时,波形垫圈3能利用其自身弹性自动弹出插头,操作方便。

连接插针4设置在内接套21内,所述防触手帽5上设有弹力卡脚51,并在所述连接插针4的端面设有与该弹力卡脚51相适配的卡孔41。防触手帽5通过弹力卡脚51卡钩在卡孔41上,实现将所述防触手帽5设置在连接插针4的端部,避免人手因误操作而触碰到连接插针4,大大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所述内接套21的外壁上设有轴向导向槽24;在插头上设有与该轴向导向槽24相适配的导向凸条,具有导向效果,有效提升配合的精准性。

所述信号插孔件7设置在内接套21上,具体的,在插座外壳1的背面对应内接套21的位置设有安装插腔14,该安装插腔14的前端延伸至内接套21的前端位置。信号插孔件7插置在该安装插腔14内,实现安装在内接套21上的目的。

在连接之后,信号插孔件7能与插头上的信号插针与相对接,从而接通连接回路,反馈成功连接信号反馈给控制器,让操作人员更为直观了解是否成功连接,给使用带来方便。

在所述插座外壳1外壁上设有安装板11,该安装板11的四个角部分别设有安装孔12。易于装配,安装使用简单。该安装板11的背面上设有密封槽13,插座防水圈6设置在该密封槽13内,有效提升插座壳体与安装基面之间配合的贴合性,稳定性好,不易晃动,而且能将安装开口封闭,密封效果好,从而减少水及粉尘进入的可能性,有效确保工作的可靠性,使用寿命长。

所述插座外壳1的外壁上设有卡柱15。插头的扣合手柄上设有卡柱相适配的弧形卡槽,扣合手柄的未端位置设有能让卡柱滑入所述弧形卡槽内的导入槽。

连接时,参见图4,插头8的扣合手柄81上翻,使扣合手柄81上的导入槽82与卡柱相对正,然后使卡柱通过导入槽82滑入弧形卡槽83。这时,参见图5,下压扣合手柄81翻转90度,通过弧形卡槽83与卡柱15相配合,进而推动插头8整体插入;这时,插头8上的外接套和接插槽22相配合,耦合紧密,连接之后,信号插针与信号插孔件7相对接,反馈成功连接信号反馈给控制器,让操作人员更为直观了解是否成功连接,给使用带来方便。需要拔出时,上翻动扣合手柄81翻转90度,波形垫圈3能利用其自身弹性自动弹出插头8,同时在弧形卡槽83与卡柱15相配合作用下,进而推动插头8后退实现分离目的,使用简单方便。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如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所述,采用与其相同或相似的结构而得到的其它结构的连接器,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