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电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62721发布日期:2019-02-15 19:56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取电开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联网智能取电开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取电开关。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取电开关因为结构较为复杂,因此采用大量固定连接件进行安装,因此难以检修更换,且与取电开关连接的外部电线往往有余留作以后检修及备用,但现有开关未留有余线放置空间,容易形成安全隐患;随着物联网以及智能家居的快速发展,现有的取电开关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了,人们渴望获得一种智能、安全的取电开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易于检修、更换,设置有余线放置空间的智能取电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取电开关,所述取电开关包括:射频卡、设有容纳射频卡容纳槽的插卡面板、铝面板、中框、铁支架、感应线圈、线圈PCB板、线圈支架、PCB电源板、底壳和86底盒,所述PCB电源板固定放置于所述底壳内,所述底壳顶边设有底壳卡槽,所述线圈支架底边设有与底壳卡槽相适应的底座卡扣,所述线圈支架中部设有线圈卡钩,所述线圈支架侧面设有面板卡槽,所述线圈PCB板内设有供线圈卡扣穿过的卡扣孔,所述86底盒和所述底壳分别与所述铁支架螺栓固定连接,所述铁支架侧面设有第一容纳槽,所述铁支架内设有卡孔,所述中框底部设有与卡孔相适应的中框卡扣,所述中框侧面设有容纳第一容纳槽的第二容纳槽,所述中框与铁支架贴合且所述中框的中框卡扣穿过卡孔并与铁支架固定连接,所述铝面板内壁设有与第一容纳槽相适应的铝面板卡扣,所述铝面板容纳中框且铝面板卡扣卡接于第一容纳槽,所述插卡面板内壁设有与面板卡槽相适应的面板卡扣,所述插卡面板与所述线圈支架通过面板卡扣与面板卡槽相卡接配合。

具体的,所述PCB电源板通过基板卡扣与底壳固定连接,所述基板卡扣包括主体部、卡扣部,所述卡扣部包括从主体部一端延伸出的弹性支臂和设置在弹性支架端部的卡制保持倒钩。

具体的,所述PCB电源板包括无线连接模块、220V电源继电器模块、警报模块、延时通断电模块和ACDC转换模块,所述线圈PCB板包含射频处理模块,所述ACDC转换模块分别与220V电源继电器模块、射频处理模块、警报模块、无线连接模块供电连接,所述射频处理模块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延时通断电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延时通断电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无线连接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无线连接模块与无线网关信号数据连接,所述无线信号模块的输出端与警报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具体的,所述无线连接模块所用的无线通讯方式为ZigBee、Z-Wave、蓝牙、Wifi及RF射频中的至少一种。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包括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多处巧妙的运用了卡扣结构进行卡扣连接使得取电开关易于装卸、检修,通过将底壳放置在86盒内从而在底壳和86盒之间形成了容纳余线的空隙,大大降低了取电开关的安全隐患。

(2)本实用新型通过PCB板内设置无线连接模块、220V电源继电器模块、警报模块、延时通断电模块和ACDC转换模块从而能够实现延时通断电,远程操控,火情预警等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取电开关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取电开关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取电开关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取电开关的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取电开关,所述取电开关包括:射频卡1、设有容纳射频卡1容纳槽的插卡面板2、铝面板3、中框4、铁支架5、线圈支架6、放置于线圈支架6上的线圈PCB板7、放置于线圈PCB板7上的感应线圈8、PCB电源板9、底壳10和86底盒11,所述PCB电源板9固定放置于所述底壳10内,所述底壳10顶边设有底壳卡槽,所述线圈支架6底边设有与底壳卡槽相适应的底座卡扣601,所述线圈支架6中部设有线圈卡钩602,所述线圈支架6侧面设有面板卡槽,所述线圈PCB板7内设有供线圈卡扣穿过的卡扣孔,所述86底盒11和所述底壳10分别与所述铁支架5螺栓固定连接,所述铁支架5侧面设有第一容纳槽,所述铁支架5内设有卡孔,所述中框4底部设有与卡孔相适应的中框卡扣(图中未标出),所述中框4侧面设有容纳第一容纳槽的第二容纳槽,所述中框4与铁支架5贴合且所述中框4的中框卡扣(图中未标出)穿过卡孔并与铁支架5固定连接,所述铝面板3内壁设有与第一容纳槽相适应的铝面板卡扣(图中未标出),所述铝面板3容纳中框4且铝面板卡扣(图中未标出)卡接于第一容纳槽,所述插卡面板2内壁设有与面板卡槽相适应的面板卡扣(图中未标出),所述插卡面板2与所述线圈支架6通过面板卡扣(图中未标出)与面板卡槽相卡接配合。所述线圈支架6的线圈卡钩602数量至少为两个,相对的放置两个线圈卡扣的距离为感应线圈8的直径,所述线圈卡扣包括延伸部603和卡制部604,所述延伸部603的长度为线圈PCB板7和感应线圈8的厚度总和。当线圈PCB板7放置在线圈支架6上,感应线圈8放置在线圈PCB板7上时,线圈卡扣正好将线圈PCB板7和感应线圈8锁紧。通过铁支架5分别与86底盒11和所述底壳10螺栓固定连接,整个取电开关最少仅需四颗螺栓,其余零部件均采用适用于各个部件连接方式的卡扣部件进行连接,由于取电开关多处采用卡扣形式连接,如果铁支架5与86底盒11以及底壳10也采用无固定件连接在拆卸取电开关检修或者更换时容易先将铁支架5拔出,从而产生漏电对维修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影响,因此出于安全考虑铁支架5分别与86底盒11和所述底壳10螺栓固定连接是必要紧固条件;整体看来,既减少了取电开关的成本又能够使得检修更加方便。

具体的,所述PCB电源板9通过基板卡扣901与底壳10固定连接,所述基板卡扣901包括主体部902、卡扣部903,所述卡扣部903包括从主体部902一端延伸出的弹性支臂904和设置在弹性支架端部的卡制保持倒钩905。所述弹性支臂904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弹性支臂904间开设有间隙。通过在PCB电源板9底部采用基板卡扣901和底壳10固定连接能够适用较小的力就可以插入,可以避免基板卡扣901弯折或者插歪,通过在弹性支臂904之间开设有间隙易于将PCB电源板9更换。

具体的,所述PCB电源板9包括无线连接模块、220V电源继电器模块、警报模块、延时通断电模块和ACDC转换模块,所述线圈PCB板7包含射频处理模块,所述ACDC转换模块分别与220V电源继电器模块、射频处理模块、警报模块、无线连接模块供电连接,所述射频处理模块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延时通断电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延时通断电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无线连接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无线连接模块与无线网关信号数据连接,所述无线信号模块的输出端与警报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增设延时通断电模块能够使得取电开关具有延时通断电功能,当用户将射频卡1拔出后取电开关能够继续延时工作使得用户能够在有光亮的情况下进行关门。

增设无线连接模块使得取电开关有两种控制取电开关的方式:直接通过插入射频卡1感应取电开关,控制220V电源继电器模块的通断;接受来自无线连接模块的命令,控制220V电源继电器模块的通断,在这种方式下,用户使用手机APP或者管理后台发送命令给服务器,服务器转发命令给无线网关,最后无线网关下发命令给取电开关上的无线连接模块。通过增设警报模块时管理员能够通过无线连接模块对用户进行突发事件预警或者火灾预警,能够保证用户的生命安全。

具体的,所述无线连接模块所用的无线通讯方式为ZigBee、Z-Wave、蓝牙、Wifi及RF射频中的至少一种。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