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接式电池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99503发布日期:2019-03-27 09:51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拼接式电池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固定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拼接式电池支架。



背景技术:

锂电池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锂电池以不同的生产工艺、以不同的使用需求,产生了很多种不同封装形式,如方形软包锂电池、方形金属壳锂电池、圆形金属壳锂电池等,其中,以圆形金属壳锂电池为代表的封装被广泛使用在笔记本电脑、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汽车、电动工具等领域。

通常是将若干锂电池并联或串联实现工作的,这就需要对若干锂电池进行固定。中国专利CN 202503048 U公开了一种“圆柱锂电池支架”,包括:架体,架体上设置有多个电芯固定座A1,架体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支柱A2,部分支柱A2的中心设有固定螺丝通孔A3,其他的支柱A2对应设置有紧固螺丝孔A4,架体上设置有多个支柱定位孔A5,紧固支架用的螺丝通过支柱A2上固定螺丝通孔A3和紧固螺丝孔A4对支架整体进行紧固。但是该圆柱锂电池支架为成型支架,其所组成部分均为一次成型,因此,该电池支架只能适用于4*8的电池的组装成型,其组装方式唯一,不能满足不同客户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拼接式电池支架,可任意拼接出不同规格的电池固定基板,再通过连接柱和螺杆实现若干电池固定基板的串联固定,本固定装置拆装方便,且整体的结构强度较佳,在安装、运输和系统运行过程中不会发生锂电池散落的状况。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拼接式电池支架,包括矩形电池固定基板和至少一个连接相邻电池固定基板的中空连接柱;

每一所述电池固定基板的相邻两边的任一边等间距分布有若干插接凹槽,另一边等间距分布有若干与插接凹槽相匹配的插接凸块;

所述电池固定基板上分布有若干用于放置锂电池的固定孔和若干减重盲孔,所述减重盲孔位于所述电池固定基板的任一侧,所述减重盲孔与所述固定孔间隔分布,每一所述减重盲孔的内壁与相邻固定孔的内壁之间形成的连接部的壁厚与固定孔的壁厚皆相等,所述固定孔的内壁对称设有若干条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由固定孔的内壁上端向下延伸形成;

所述连接柱包括下套接部、中连接部和上套接部,所述下套接部和所述上套接部皆与固定孔匹配套接,所述上套接部的上端向上延伸形成一支柱,所述下套接部的下端向内凹陷形成一与支柱匹配连接的定位孔;所述中连接部的外周壁形成有若干条连接凹槽,所述连接凹槽的弧面与锂电池的外表面相匹配。

进一步地说,所述加强筋由固定孔的内壁上端向下延伸到固定孔的内壁中部。

进一步地说,所述电池固定基板上的固定孔的分布方式为矩阵式分布。电池固定基板上的固定孔的分布方式可以是1*2、1*3、1*4、2*2、2*3、2*4、3*3、3*4或4*4等,但不限于此。

进一步地说,所述固定孔的内壁对称设有4条加强筋。

进一步地说,所述减重盲孔为半圆形、圆形、三角形或正方形。

进一步地说,所述插接凹槽为燕尾式插接凹槽,所述插接凸块为燕尾式插接凸块。

进一步地说,所述电池固定基板为混合有PC(聚碳酸酯)的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电池固定基板,该电池固定基板的抗冲击性、耐热性、耐低温性、耐化学药品及电气性能优良。

进一步地说,所述连接柱为混合有玻璃纤维的PA6(尼龙6)连接柱,玻璃纤维的掺杂量为20%,此材质的连接柱具有热塑性、轻质、韧性好和耐化学品和耐久性等优点。

进一步地说,所述上套接部的高度和所述下套接部的高度皆与所述固定孔的高度相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具有以下几点:

1、本实用新型包括矩形电池固定基板和中空连接柱,电池固定基板可通过插接凹槽和插接凸块任意拼接,再通过连接柱实现相邻电池固定基板的串联,最后螺杆穿过若干连接柱的中心且螺杆的两端与螺母锁固实现若干电池固定基板与锂电池的固定;拼接方式多样化,能够满足不同客户的使用需求,且其结构拆装方便,整体的结构强度较佳,在安装、运输和系统运行过程中不会发生锂电池散落的状况;

且,电池固定基板上的减重盲孔的内壁与相邻固定孔的内壁之间形成的连接部的壁厚与固定孔的壁厚皆相等,该结构设计不仅利于减少电池固定基板的加工成本,也利于固定孔热压成型后,在冷却过程中固定孔内壁收缩的均一性,相较于实心的减重孔,能够避免固定孔因壁厚不均导致其冷却缩水变形不均衡;

又且,固定孔的内壁对称设有若干条加强筋,在固定孔成型过程中若内壁出现有缺口的情况,该加强筋具有一定的补偿作用,能够提高连接柱与固定孔插接时的稳固性;

另外,中连接部的外周壁形成有若干条连接凹槽,连接凹槽的弧面与锂电池的外表面相匹配,相较于圆周面的连接柱,该设计利于将连接柱与锂电池的接触由线接触变为面接触,利于提高连接柱与固定孔插接时的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连接柱的上套接部的上端向上延伸形成一支柱,下套接部的下端向内凹陷形成一与支柱匹配连接的定位孔,该结构设计利于提高若干连接柱串联时的稳定性,从而提供整体结构的稳固性;

3、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固定基板为混合有PC的ABS电池固定基板,连接柱为混合有玻璃纤维的PA6连接柱,两者的材质不仅利于注塑成型,还具有重量轻、散热性佳、强度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电池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与锂电池固定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固定基板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固定孔以6*7的分布方式为例);

图4是图3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固定基板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6是图5的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柱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柱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附图中各部分标记如下:

电池固定基板1、插接凹槽11、插接凸块12、固定孔13、减重盲孔14、连接部15、加强筋16、连接柱2、下套接部21、定位孔211、中连接部22、连接凹槽221、上套接部23、支柱231和锂电池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一种拼接式电池支架,如图2-图8所示,包括矩形电池固定基板1和至少一个连接相邻电池固定基板的中空连接柱2;本实施例中设有2个连接柱,且2个连接柱的分布方式为同向设置或反向设置。

每一所述电池固定基板1的相邻两边的任一边等间距分布有若干插接凹槽11,另一边等间距分布有若干与插接凹槽相匹配的插接凸块12;

所述电池固定基板1上分布有若干用于放置锂电池的固定孔13和若干减重盲孔14,所述减重盲孔14位于所述电池固定基板的任一侧,所述减重盲孔14与所述固定孔13间隔分布,每一所述减重盲孔的内壁与相邻固定孔的内壁之间形成的连接部15的壁厚与固定孔的壁厚皆相等,所述固定孔13的内壁对称设有若干条加强筋16,所述加强筋16由固定孔的内壁上端向下延伸形成;

所述连接柱2包括下套接部21、中连接部22和上套接部23,所述下套接部21和所述上套接部23皆与固定孔匹配套接,所述上套接部23的上端向上延伸形成一支柱231,所述下套接部21的下端向内凹陷形成一与支柱匹配连接的定位孔211;所述中连接部22的外周壁形成有若干条连接凹槽221,所述连接凹槽221的弧面与锂电池的外表面相匹配。

所述加强筋16由固定孔的内壁上端向下延伸到固定孔的内壁中部。

所述电池固定基板1上的固定孔的分布方式为矩阵式分布。电池固定基板上的固定孔的分布方式可以是1*2、1*3、1*4、2*2、2*3、2*4、3*3、3*4或4*4,但不限于此,本实施例中固定孔的分布方式为6*7。

所述固定孔13的内壁对称设有4条加强筋。

所述减重盲孔14为半圆形、圆形、三角形或正方形。与2个固定孔相邻的减重盲孔为半圆形或三角形;与4个固定孔相邻的减重盲孔为圆形或正方形。

所述插接凹槽11为燕尾式插接凹槽,所述插接凸块为燕尾式插接凸块。

所述电池固定基板1为混合有PC的ABS电池固定基板。

所述连接柱2为混合有玻璃纤维的PA6连接柱。

所述上套接部23的高度和所述下套接部21的高度皆与所述固定孔13的高度相等。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先利用电池固定基板的插接凹槽和插接凸块任意拼接出所需的电池固定板的尺寸,在电池固定板的固定孔内放置锂电池后(且在电池固定板的中心处预留两个固定孔放置连接柱),再通过连接柱实现相邻电池固定板的串联,最后螺杆穿过若干连接柱的中心且螺杆的两端与螺母锁固实现若干电池固定基板与锂电池的固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