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99459发布日期:2019-03-27 09:50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动力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动力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为了提升电池包能量密度,以自然冷却为电池包冷却方式的方案越来越多,但是自然冷却方式的电池包需要兼顾冷却、加热和保温三种性能,一般保温效果越好会导致自然冷却效果越差,自然冷却效果越好可能会导致保温性能不满足要求,所以需要平衡电池包的冷却、加热和保温性能。

自然冷却方案的电池包中,主要由若干组电池模组组成,因此,目前需要设计一种电池模组方案,不仅可以保证模组的散热性能好,又能兼具较好的加热和保温性能。使得电池包处在较适宜的温度环境中,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并且方案简单易操作,不会增加过多的安装步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模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包括电池模组壳体以及设置于电池模组壳体内的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底部设有导热垫和加热部,所述加热部内设有加热膜,所述加热膜中部设有通孔,所述导热垫设置于所述加热膜上的通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热垫为导热硅胶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热膜通过导热双面胶与电池模组粘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热膜上远离电池模组的一侧设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为保温泡棉。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热膜通过导热双面胶与保温层粘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具有通孔结构的加热装置,同时在加热装置中部设有导热层,进而可以根据电池模组各个区域温度不同的特性,对电池模组进行散热、保温或加热,因而提高了电池模组的散热性能,同时也提高了电池模组的低温加热和保温性能,进而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顶部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部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加热散热装置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加热散热装置结构图。

图中:10-电池模组、20-导热垫、30-加热部、31-加热膜、32-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包括电池模组壳体,电池模组壳体内设有电池模组10,电池模组10底部设有加热部30,加热部30内设有加热膜31,加热膜31中部设有通孔,当电池模组10为矩形结构时,加热膜31上通孔为腰型孔结构,电池模组10底部设有导热垫20,导热垫20为导热硅胶层,导热垫20位于加热膜31上的通孔内且与电池模组10底部接触,进而可以通过导热垫20对电池模组10中部进行散热,加热膜31通过导热双面胶与电池模组1底部接触,进而可以通过加热膜31对电池模组10外围进行加热,同时在加热膜31上远离电池模组10的一侧还设有保温层32,保温层32为保温泡棉。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运行稳定,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由于动力电池模组内部温度不均匀,而且电池模组10的温度由内至外呈逐渐递减的趋势,因而本申请在电池模组10的中部设有导热垫20,在电池模组10的外侧设有加热膜31,并且在加热膜31的外侧设有保温泡棉,因而当电池模组10内部温度较高时,可以通过导热垫20对电池模组10内部进行快速降温,减少电池模组10内部向外部传到的温度,同时通过外侧的自然冷却,进而也可以降低电池模组10外侧的温度,因而可以达到对电池模组10进行降温的目的;当需要对电池模组10进行加热时,启动加热膜31,通过加热膜31对电池模组10外侧进行加热,由于加热模组10内部温度高温外侧温度,且在电池运行时自身会产生热量,进而也可以达到对电池模组10内部进行加热的目的;当需要进行保温时,由于在加热膜31外侧设有保温层32,进而还可以起到对电池模组进行保温的效果,所以本申请可以提高电池模组散热性能,同时还可保证模组的低温加热和保温性能,从而确保电池的安全性,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