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圆柱电池模块中电芯的扶正夹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99835发布日期:2019-03-27 09:53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圆柱电池模块中电芯的扶正夹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离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圆柱电池模块中电芯的扶正夹紧装置。



背景技术:

锂电池具有工作电压高、能量密度大、使用寿命长、节能环保、自放电率低及无记忆效应等显著优点,已经成为动力与储能领域的高端产业,其广泛用于电动汽车与储能装置等行业中。目前新能源行业PACK包制作工艺处于飞速发展的状态,不同形状的电池,其工艺有所差异。圆柱电池PACK组装工艺流程分为:电芯来料检测、电芯处理、分档、配组、模块组装、模组紧固、清洗、焊接、模组入盒、接插件等。前后工艺流程紧密结合,其中模块组装包括:分档、配组、组包、紧固模块盒上盖等,而紧固模块盒上盖中又包含模块盒上盖打胶、打胶检测、固定上盖、紧固模块盒螺栓及电芯模块间隙和垂直度等。在固定上盖过程中,四周包有软包袋的模块中圆柱电芯之间的间隙和垂直度直接影响能否顺利组装模块上盖。当间隙过大或者电芯不处于垂直状态,直接导致模块的宽度会大于模块盒上盖的宽度和导致模块盒表面不平齐,影响后续组装模块上盖,并且影响后工序清洗与焊接加工效果。

本装置构造合理,使用便捷,可直接将圆柱电芯进行扶正,达到组装模块上盖工艺需求,解决模块盒上盖因电芯间隙过大、电芯不处于垂直状态导致无法组装的风险,降低模块盒表面不平齐问题导致的焊接不良的返工率,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对四周包有软包袋的圆柱电池模块中电芯的扶正夹紧装置,用来协助员工顺利盖上模块上盖的工艺需求。

为满足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圆柱电池模块中电芯的扶正夹紧装置,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的一侧固设有挡板、另一侧平行固设有固定板,位于挡板和固定板之间的底座上活动设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通过活动件与固定板连接,并通过活动件驱动挤压板在底座上平移。

进一步方案,所述的活动件包括螺纹连接在固定板上的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与所述挤压板连接、另一端安装有旋转柄。

更进一步方案,所述的活动件还包括至少一个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挤压板固定连接、另一端活动穿设在固定板上。

更进一步方案,所述的连接件有两个,其位于螺杆的两侧,从而使挤压板在移动过程中能保持水平状态,不会发生偏移。

进一步方案,所述固定板为L形结构,其水平段固定在底座的顶端面,垂直段上开设有通孔和螺纹孔。

位于固定板一侧的挤压板上安装有与所述螺杆端部相连接的基座。

进一步方案,位于挡板外侧壁的底座上固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挡板固定连接或相接触,为了加强挡板的强度,使在挤压过程中,挡板不会发生变形。

本装置中的螺杆是螺纹连接在固定板上,其顶端与挤压板上的基座连接,当螺杆转动时,会带动挤压板进行移动;由于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挤压板固定连接、另一端活动穿设在固定板上,挤压板在移动时,会带动连接件沿着固定板上的通孔一起移动,连接件起到导向作用。

使用时,将包有软包袋的圆柱电芯放置在挡板和挤压板之间,手动转动螺杆时,挤压板会对软包袋及圆柱电芯进行挤压,减少间隙,并将倾斜的电芯扶正,从而能顺利地组装上模块上盖。并能根据能否顺利盖上模块上盖进行判定挤压的圆柱电芯之间的间隙和垂直度是否达到工艺要求。

模块中圆柱电芯外周放入软介质软包袋后出现“膨松”状态,无法顺利盖模块上盖,使用此装置,将模块放入此装置中,旋转螺杆对模块进行挤压,当挤压到电芯均达到垂直状态,表明电芯已经被“扶正”,电芯与介质之间产生的间隙被装置挤压掉,此时可顺利盖上模块上盖,达到工艺生产要求。

本装置构造合理,使用便捷,可直接将圆柱电芯进行扶正,达到组装模块上盖工艺需求,解决模块盒上盖因电芯间隙过大、电芯不处于垂直状态导致无法组装的风险,降低模块盒表面不平齐问题导致的焊接不良的返工率,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示意图。

图中:1-底座、11-挡板、12-支撑架、2-固定板、3-挤压板、31-基座、41-连接件、42-螺杆、43-旋转柄、5-圆柱电芯、6-软包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案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不限于此。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圆柱电池模块中电芯的扶正夹紧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的底座1的一侧固设有挡板11、另一侧平行固设有固定板2,位于挡板11和固定板2之间的底座1上活动设有挤压板3;所述挤压板3通过活动件与固定板2连接,并通过活动件驱动挤压板3在底座1上平移。

进一步方案,所述的活动件包括螺纹连接在固定板2上的螺杆42和位于螺杆42两侧设置的连接件41;所述螺杆42的一端与所述挤压板3相连接、另一端安装有旋转柄43;所述连接件41的一端与所述挤压板3固定连接、另一端活动穿设在固定板2上。

进一步方案,所述固定板2为L形结构,其水平段固定在底座1的顶端面,垂直段上开设有用于穿设连接件41的通孔和用于连接螺杆42的螺纹孔。

位于固定板2一侧的挤压板3上安装有与所述螺杆42端部相连接的基座31。

进一步方案,位于挡板11外侧壁的底座1上固设有支撑架12,所述支撑架12与挡板11固定连接或相接触。

如图1,装配时,先将连接件41的一端穿过固定板2上的通孔后与挤压板3固定连接(螺纹连接或钉接或铆接),连接件41的外端有帽盖,且帽盖的外径大于通孔的内径。再将螺杆42螺纹连接在固定板2上的螺纹孔中,其内顶端与挤压板3上的基座31连接。当转动旋转柄43时,螺杆42向内进,从而推动挤压板3向内侧移动。由于连接件41的一端与所述挤压板3固定连接、另一端活动穿设在固定板2上,从而挤压板3带动连接件41沿着固定板2上的通孔一起向内侧移动,起到导向作用。

如图2,本装置使用时,将圆柱电芯5放置在位于挡板11和挤压板3之间的底座1上,组成模块,再在模块的外周包围一圈软包袋6;然后转动旋转柄43,使螺杆42推动挤压板3向挡板11方向移动,从而实现对外周包围一圈软包袋6的圆柱电芯5进行挤压,进而将倾斜设置的圆柱电芯5进行扶正并夹紧;使模块的宽度与模块盒上盖的宽度相等,从而方便组装模块上盖,最后盖上模组上盖。

上述实施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详细,但不能因此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和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