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收卷的数据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04229发布日期:2019-05-21 20:42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收卷的数据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周边产品领域,尤其是指一种便于收卷的数据线。



背景技术:

数据线一般用于传输数据信号,但现有技术中的数据线多数都是单纯的一根线结合其两端的接口。由于数据线一般都较长,不便于收纳,经常是简单地绕成一团或干脆直接散开放置,如此,不仅容易打结,同时,当物品较多时也会显得比较凌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数据线不便于收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于收卷的数据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端口、线主体、线盘和第二连接端口,所述线主体包括相对设置的近端和远端,所述线主体的远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口电连接,所述线主体的近端连接至所述线盘,所述第二连接端口直接连接于所述线盘上,所述第一连接端口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口之间通过所述线主体形成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端口与所述线盘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线盘还包括上层板、下层板和绕线轴,所述上层板和所述下层板间隔布置,所述绕线轴连接于所述上层板和所述下层板之间,所述绕线轴的截面尺寸小于所述述上层板和所述下层板的尺寸,由此所述上层板和所述下层板之间形成有环绕所述绕线轴的绕线槽,所述绕线槽用于容纳收卷的所述线主体。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端口一体成型于所述上层板或所述下层板的周缘并位于相应的上层板或下层板的周缘外侧,所述线主体的近端直接或间接地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口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端口与所述线盘电连接,所述线主体的近端与所述线盘电连接,由此所述第二连接端口与所述线主体通过所述线盘形成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上层板上朝向下层板突设有上卡线凸起和/或所述下层板朝向上层板突设有下卡线凸起。

优选地,所述上层板上设有所述上卡线凸起,所述下层板上设有所述下卡线凸起,所述上卡线凸起与下卡线凸起相对设置,所述上卡线凸起与所述下卡线凸起之间的轴向间距大于或等于所述线主体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上层板上设有所述上卡线凸起,所述下层板上设有所述下卡线凸起,所述上层板和所述下层板之间可相对转动,通过转动所述上层板或所述下层板可使所述上卡线凸起与所述下卡线凸起位置相对或相错开,所述上卡线凸起与所述下卡线凸起位置相对时两者间的轴向间距小于或等于所述线主体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上层板和所述下层板呈方形或三角形,当所述上层板和所述下层板呈方形时,所述上卡线凸起和/或下卡线凸起设置于上层板和/或下层板的各边中部;当所述上层板和所述下层板呈三角形时,所述上卡线凸起和/或下卡线凸起设置于上层板和/或下层板的角部。

优选地,所述上层板和下层板呈圆形、方形或三角形,所述绕线轴的截面形状与所述上层板和上层板的形状一致。

本方案公开了一种便于收卷的数据线,针对现有技术中数据线由于自身较长不便于收卷的问题,本方案将数据线一端的连接端口直接设计为一线盘状态,即数据线一端包括一线盘,线盘自身包括一体式设计的用于连接其它设备的连接端口。如此,连接端口和线盘就为一个整体,一方面便于数据线的收卷,另一方面还可根据实际使用的需要而松开一定长度的线,不至于太过凌乱。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便于收卷的数据线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便于收卷的数据线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便于收卷的数据线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便于收卷的数据线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连接端口;2-线主体;3-线盘;4-第二连接端口;5、25、35-绕线轴;6、26、36-上层板;7-卡线凸起;8、28、38-下层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结合图1和图2,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便于收卷的数据线,为更好地显示所述数据线的结构,图1中显示出所有部件的线条。所述便于收卷的数据线具体包括第一连接端口1、线主体2和线盘3。线主体2的一端连接第一连接端口1,线主体2的另一端连接线盘3且线主体2可收卷于线盘3上。线盘3包括一第二连接端口4。本方案的关键构思在于:将数据线一端的端口直接设计成线盘3的形状,端口具备了可以绕线收纳的功能,即本方案中的线盘3和第二连接端口4为一个整体。

此外,所述线盘3还包括上层板6、下层板8和绕线轴5,绕线轴5连接于上层板6和下层板8之间,上层板6和下层板8之间还形成有环绕所述绕线轴5的绕线槽,绕线槽可用于容纳收卷的所述线主体2。使用中,相对于线盘3而言,第一连接端口1为一自由端口,线主体2可自由收卷于绕线槽内或者散开。

此外,既然是数据线,那么第一连接端口1和第二连接端口4两者之间则必定会形成电流或其它信号的导通,为此,所述第一连接端口1和线主体2直接电连,而所述第二连接端口4一体电连于上层板6/下层板8上,所述线主体2与线盘3电连。或者,所述第二连接端口4一体固定于上层板6/下层板8上,第二连接端口4与所述线主体2电连。即,一种方案是第二连接端口4直接和线主体2电连,第二种方案则是,第二连接端口4直接和线盘3电连,而线盘3再和线主体2电连。

具体的,所述第一连接端口1/第二连接端口4为任意一种类型的USB接口。如此,可根据需要,以适配具有不同类型端口的设备。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考虑到需要数据线收卷后不易散开,故可在所述线盘3上设有卡线凸起7。具体为,所述上层板6上在靠近所述下层板8的一侧设有上卡线凸起71,所述下层板8上在靠近上层板6的一侧设有下卡线凸起72。优选地,所述上卡线凸起71和下卡线凸起72的顶端为斜面或圆弧面。

优选的,所述上卡线凸起71与下卡线凸起72相对设置,上卡线凸起71与下卡线凸起72之间的空隙大于或等于所述线主体2的直径。如此,便于能将数据线收卷起来,此外,其间的空隙又不可过大,空隙过大容易使得已经卷好的数据线轻易散开。

优选的,所述上层板6和下层板8间枢接,通过转动上层板6/下层板8可使上卡线凸起71与下卡线凸起72位置相对或相错开,上卡线凸起71与下卡线凸起72位置相对时两者间的空隙小于或等于所述线主体2的直径。如此,可于位置相错时进行数据线的收卷,而当收卷完毕时,再旋转上层板6或下层板8使的上卡线凸起71和下卡线凸起72位置相对,其间空隙较小,可将收卷好的数据线锁住,使其不易散开。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层板6和下层板8均呈圆形,所述绕线轴5的截面也呈圆形。

图3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便于收卷的数据线,为更好地显示所述数据线的结构,图中显示出所有部件的线条。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上层板26和下层板28均呈方形,所述绕线轴25的截面形状也呈方形。上卡线凸起71分别设置于上层板26的各边中央,下卡线凸起72分别设置于下层板26的各边中央。

图4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便于收卷的数据线,为更好地显示所述数据线的结构,图中显示出所有部件的线条。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上层板36和下层板38均呈三角形,所述绕线轴35的截面形状也呈三角形。上卡线凸起71分别设置于上层板36的各角部,下卡线凸起72分别设置于下层板38的各角部。

本方案公开了一种便于收卷的数据线,针对现有技术中数据线由于自身较长不便于收卷的问题,本方案并非简单的线盘与数据线的结合,而是将数据线一端的连接端口直接设计为一线盘状,即数据线一端包括一线盘,线盘自身包括一体式设计的用于连接其它设备的连接端口。如此,连接端口和线盘就为一个整体,一方面便于数据线的收卷,另一方面还可根据实际使用的需要而松开一定长度的线,不至于太过凌乱。

此处第一、第二……只代表其名称的区分,不代表它们的重要程度和位置有什么不同。此处,上、下、左、右、前、后只代表其相对位置而不表示其绝对位置。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