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转接头的隔离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92308发布日期:2019-03-13 23:35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用于转接头的隔离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本电气元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转接头的隔离件。



背景技术:

计算机及电视等配件有各种各样的转换头或转接头,比如把PS2转换成USB的、把VGA 转换成DVI接口的等等。就是把某一种接头转换为另一种同类接口,比如有个圆口鼠标,可是手头的电脑没有圆口的鼠标接口,就可以使用一种USB转PS2的转换头插在USB口上,转头的另一头就是所谓的圆口接口了,这样就可以把圆口鼠标插上进行使用了。

现有技术的转接头存在如下缺陷:雷击时,高压脉冲会冲“L”型内芯以及螺纹结构的外壳进入后面链接的电路板支架,从而会损坏电路板元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转接头在雷击时,高压脉冲会冲“L”型内芯以及螺纹结构的外壳进入后面链接的电路板支架,从而会损坏电路板元件,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解决上述问题的用于转接头的隔离件。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用于转接头的隔离件,所述转接头包括本体和引出芯脚,在本体上靠近引出芯脚的端部、以引出芯脚的轴线为中心由内向外依次套设有导电金属套和绝缘套;导电金属套与本体的导电外壳接触;所述绝缘套的自由端设有延伸绝缘环套,位于延伸绝缘环套内、在导电金属套的自由端凸设有至少一个分流导电板,引出芯脚由延伸绝缘环套伸出。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为,通过在转接头端部套设导电金属套,在导电金属套外再套设绝缘套,防止雷击时,由于绝缘套绝缘作用,高压脉冲顺着转接头本体的外壳传送至导电金属套和引出芯脚,导电金属套传送至分流导电板,这样高压脉冲会经各分流导电板及引出芯脚多路分流进入电路板,从而达到良好的防雷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金属套的自由端凸设有至少两个分流导电板,且各个分流导电板之间相互独立设置。

通过在导电金属套自由端端面上凸设多个分流导电板,且各个分流导电板之间相互不接触独立设置,相当于多个并联分流线路,利于增加避雷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金属套的自由端设有两个分流导电板,两个分流导电板与引出芯脚位于一条直线上,两个分流导电板分别对称设于引出芯脚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套的腰部套设有金属圈,金属圈内壁与绝缘套外壁过渡配合接触。

通过设置在绝缘套外壁腰部套设金属圈,主要用于起到对绝缘套的紧固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套沿远离本体的轴线方向上依次分为相互一体化连接的限位段和紧固段,所述限位段的外径大于紧固段的外径、呈台阶状分布;所述紧固段外壁上套设金属圈,且金属圈的外径等于或小于限位段的外径;金属圈远离限位段的自由端设有缩口与紧固段自由端面压紧固定。

在绝缘套的紧固段套设金属圈,金属圈的轴向两端分别通过限位段和缩口进行加固,防止金属圈沿绝缘套滑脱。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为,通过在转接头端部套设导电金属套,在导电金属套外再套设绝缘套,防止雷击时,由于绝缘套绝缘作用,高压脉冲顺着转接头本体的外壳传送至导电金属套和引出芯脚,导电金属套传送至分流导电板,这样高压脉冲会经各分流导电板及引出芯脚多路分流进入电路板,从而达到良好的防雷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导电金属套自由端端面上凸设多个分流导电板,且各个分流导电板之间相互不接触独立设置,相当于多个并联分流线路,利于增加避雷效果;且分流导电板的形状不受限制,可以是板状、条状,径向截面可以是多边形、或圆形、椭圆形等不规则形状等;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绝缘套外壁腰部套设金属圈,主要用于起到对绝缘套的紧固作用。在绝缘套的紧固段套设金属圈,金属圈的轴向两端分别通过限位段和缩口进行加固,防止金属圈沿绝缘套滑脱。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 为实施例4轴向截面结构图;

图5 为实施例5轴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转接头,11-本体,111-黑帽,112-金属外壳,12-引出芯脚,2-导电金属套,3-绝缘套,4-延伸绝缘环套,5-分流导电板,6-金属圈,31-限位段, 32-紧固段,61-缩口,7-配框架基准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转接头的隔离件,如图1-3所示,所述转接头1包括本体11和引出芯脚12,本体11外壁为金属螺纹壳结构,在本体11上靠近引出芯脚12的端部、以引出芯脚12的轴线为中心由内向外依次套设有导电金属套2和绝缘套3;导电金属套2与本体 1的导电外壳接触,绝缘套3的自由端设有延伸绝缘环套4,延伸绝缘环套4呈D型结构,位于延伸绝缘环套4内、在导电金属套2的自由端凸设有至少一个分流导电板5,引出芯脚 12由延伸绝缘环套4伸出。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金属套2的自由端凸设有两个分流导电板5,两个分流导电板5与引出芯脚12位于一条直线上,两个分流导电板5分别对称设于引出芯脚 12两侧,两个分流导电板5板面相向平行设置。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套3的腰部套设有金属圈6,金属圈6内壁与绝缘套3外壁过渡配合接触。绝缘套3沿远离本体11的轴线方向上依次分为相互一体化连接的限位段31和紧固段32,限位段31的外径大于紧固段32的外径、呈台阶状分布;紧固段32外壁上套设金属圈6,且金属圈6的外径等于或小于限位段31的外径;金属圈6远离限位段31的自由端设有缩口61与紧固段32自由端面压紧固定。

实施例4

如图4所示,本体11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包裹在引出芯脚12外的黑帽111和金属外壳112,金属外壳112靠近引出芯脚12自由端的端部一体化延伸为导电金属套2和导电分流板5。

实施例5

如图5所示,本体11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包裹在引出芯脚12外的黑帽111和金属外壳112,金属外壳112靠近引出芯脚12自由端的端部一体化延伸为导电金属套2和导电分流板5。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