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插座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11041发布日期:2019-04-05 20:03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高速插座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讯传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速插座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QSFP-DD(Quad Small Form-factor Pluggable Double Density)、SFP-DD(Small Form-factor Pluggable Double Density)模组设有插座连接器,所述插座连接器包括绝缘体和收容于绝缘体内的四排端子。

在2018年05月04日,中国专利公开号第CN107994402A号专利申请揭示出一种插座连接器,所述插座连接器设置于电路板上并与对接电路板连接,所述插座连接器包括绝缘外壳、设有一排第一端子的第一端子模组、设有一排第二端子的第二端子模组、设有一排第三端子的第三端子模组及设有一排第四端子的第四端子模组,所述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第三端子、第四端子沿竖直方向排列,所述第一端子和第四端子形成第一对接端口,所述第二端子和第三端子形成第二对接端口。所述第一端子模组、第二端子模组、第三端子模组及第四端子模组均由后向前组装至绝缘外壳。所述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第三端子、第四端子焊接于电路板上。

随着SFP连接器的发展,端子传输速度的不断提升,对端子之间的屏蔽性能、高频特性、特性阻抗等要求也越来越高,此外对连接器的组装工艺及整体稳定性要求同样越来越高。因此现有结构在上述特性上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鉴于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高速插座电连接器以满足发展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设计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速插座电连接器,所述高速插座电连接器的各端子的接触部正位度检测较为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设计提供了一种高速插座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持在绝缘本体内的若干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置有供对接连接器插入的对接插槽并于前端形成插接口,所述若干端子包括第一端子组、第二端子组,所述各端子均包括有固定于绝缘本体内的固定部、与固定部前端相连且向前凸伸出绝缘本体外的弹性臂及直接或间接与所述固定部后端相连的且对应与电路板对接的焊接脚,所述弹性臂前端位置形成有凸伸至对接插槽内用于与对接连接器接触的接触部并形成接触点,所述各端子组的接触部于左右方向上成排设置,所述第二端子组的一排接触部与第一端子组的一排接触部均位于接插槽的同一侧,所述第二端子组的一排接触位于第一端子组的一排接触部后方,于上下方向上,所述第二端子组的一排接触部的接触点高于第一端子组的一排接触部的接触点。

进一步,所述若干端子还包括第三端子组及第四端子组,所述第二端子组的一排接触部与第三端子组的一排接触部于上下方向对应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二端子组的一排接触部位于接插槽的下侧位置,所述第三端子组的一排接触部位于接插槽的上侧位置,所述第一端子组的一排接触部与第四端子组的一排接触部于上下方向对应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端子组的一排接触部位于接插槽的下侧位置,所述第四端子组的一排接触部位于接插槽的上侧位置,所述第一端子组的一排接触部和第四端子组的一排接触部形成第一对接端口,所述第二端子组的一排接触部和第三端子组的一排接触部形成第二对接端口,所述第一对接端口位于第二对接端口的前端,所述第三端子组的一排接触部的接触点低于第四端子组的一排接触部的接触点。

进一步,所述绝缘本体包括绝缘外壳、与第一端子组一体固定的第一绝缘体、与第二端子组一体固定的第二绝缘体、与第三端子组一体固定的第三绝缘体及与第四端子组一体固定的第四绝缘体,所述第一端子组与第一绝缘体共同形成第一端子模组,所述第二端子组与第二绝缘体共同形成第二端子模组,所述第三端子组与第三绝缘体共同形成第三端子模组,所述第四端子组与第四绝缘体共同形成第四端子模组,所述绝缘外壳包括于左右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连接两个侧壁上边缘的顶壁及连接两个侧壁下边缘的底壁,所述两个侧壁、顶壁及底壁的前端位置共同围设形成所述插接口,所述各绝缘体的两侧位置均形成有卡合部,所述绝缘外壳的两个侧壁相对的内侧面上对应形成有安装槽,所述第一端子模组、第二端子模组、第三端子组及第四端子组均通过卡合部组装固定于对应的安装槽内实现与绝缘外壳的组装固定。

进一步,所述绝缘外壳的两个侧壁的后端位置上方呈开口状,所述第一端子模组、第二端子模组及第三端子模组由后向前组装固定至绝缘外壳,所述第一端子模组由上向下组装固定至绝缘外壳。

进一步,所述高速插座电连接器还包括有顶盖板,所述顶盖板两侧位置形成有第五卡合部,所述两个侧壁相对的内表面上方位置向内凹陷形成有于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五安装槽,所述第五安装槽贯穿侧壁的后端面,所述顶盖板由后向前组装固定至绝缘外壳,所述第五卡合部对应容纳限位于第五安装槽内。

进一步,所述顶盖板位于最上方的第四端子模组的上方,且贴合盖设于第四端子模组的绝缘体上表面。

进一步,所述高速插座电连接器还包括有金属件,所述金属件由后向前对应插入组装至对应安装槽内并且抵持所述第二绝缘体及第三绝缘体。

进一步,所述各端子组均设有十根端子,包括四根接地端子及分别成对位于相邻两个接地端子之间的三对信号端子。

进一步,所述绝缘本体的前端位置的对接插槽的上下表面上分别形成有若干个端子让位槽,所述第一端子组的接触部及第四端子组的接触部前端缘分别对应凸伸入所述端子让位槽。

进一步,所述任意一排端子均设有十根端子,包括四根接地端子及分别成对位于相邻两个接地端子之间的三对信号端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将第二端子组的一排接触部的接触点设计成高于第一端子组的一排接触部的接触点,将第三端子组的一排接触部的接触点设计成低于第四端子组的一排接触部的接触点。从而利于通过CCD精准检测各端子的接触部正位度。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实施例的一部分,本申请实施例的示意性申请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设计高速插座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高速插座电连接器自另一角度看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3是本设计高速插座电连接器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其展示了顶盖板与绝缘外壳分离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设计高速插座电连接器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其展示了顶盖板及第四端子模组与绝缘外壳分离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设计高速插座电连接器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其展示了顶盖板、第四端子模组、第三端子模组、第二端子模组及金属件与绝缘外壳分离后的立体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其进一步展示了,第三端子模组、第二端子模组及金属件组装配合时的状态图;

图6是本设计高速插座电连接器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其展示了顶盖板、第四端子模组、第三端子模组、第二端子模组及金属件与绝缘外壳分离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本设计高速插座电连接器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其展示了顶盖板、第四端子模组、第三端子模组、第二端子模组、第一端子模组及金属件与绝缘外壳分离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高速插座电连接器自另一角度看的立体分解图,其展示了顶盖板、第四端子模组、第三端子模组、第二端子模组、第一端子模组及金属件与绝缘外壳分离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是本设计高速插座电连接器的侧视图,其展示了第四端子模组、第三端子模组、第二端子模组、第一端子模组组装配合时的状态图,此外金属件与绝缘外壳对应与端子模组分离;

图10是本设计高速插座电连接器自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11是本设计高速插座电连接器自图1中B-B线的剖视图,其剖切位置在第四端子组中,位于最右侧的接地端子与相邻高速端子之间的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申请,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具有”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为了描述的准确性,本文凡是涉及方向的请一律以图1为参照,其中X轴的延伸方向为左右方向(其中X轴正向为前右),Y轴的延伸方向为前后方向(其中Y轴负向为前),Z轴的延伸方向为上下方向(其中Z轴正向为上)。

为了描述方便,本申请中的上下左右前后方位为相对位置,不构成限制实现限定。

请参考图1至图11所示,本设计公开了一种高速插座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外壳5、固定在绝缘外壳5内的第一端子模组1、第二端子模组2、第三端子模组3、第四端子模组4、顶盖板6及金属件7。所述绝缘外壳5包括于左右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51、连接两个侧壁51上边缘的顶壁52及连接两个侧壁51下边缘的底壁53,所述绝缘外壳5设置有对接插槽50,并由所述两个侧壁51、顶壁52及底壁53的前端位置共同围设形成插接口501,本设计中,所述顶壁52及底壁53均设置有上下方向贯穿的端子让位槽502。

请参考图3至图8所示,所述绝缘外壳5的两个侧壁51的后端位置上方呈开口状,所述两个侧壁51相对的内表面(未标注)靠近下边缘位置分别向内凹陷形成有第一安装槽511,所述各第一安装槽511分别贯穿各侧壁51后端面并向前延伸形成。所述两个侧壁51相对的内表面于所述第一安装槽511上方位置分别向内凹陷形成有第二安装槽512,所述各第二安装槽512分别贯穿各侧壁51后端面并向前延伸形成。同一侧壁51上的第一安装槽511与第二安装槽512于上下方向间隔且平行设置。所述各第二安装槽512的上下相对的两个槽面分别向内凹陷形成有固定槽5121,所述各固定槽5121分别贯穿各侧壁51后端面并向前延伸形成,所述金属件7由后向前对应插入固定于所述固定槽5121内。

请参考图3至图8所示,所述两个侧壁51相对的内表面向内凹陷形成有于上下方向延伸的两个第四安装槽514,所述第四安装槽514分别贯穿各侧壁51的顶面且位于第二安装槽512的上方。同一侧壁51上的两个所述第四安装槽514于前后方向间隔且平行设置。所述两个侧壁51相对的内表面上方位置向内凹陷形成有于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五安装槽515,所述第五安装槽515贯穿各侧壁51的后端面且位于第二安装槽512的上方,同一侧壁51上第五安装槽515与对应两个第四安装槽514连通设置,同一侧壁51上的第五安装槽515与第二安装槽512于上下方向间隔且平行设置。

所述两个侧壁51相对的内表面分别向内凹陷形成有于上下方向延伸的限位槽516,所述限位槽516分别贯穿各侧壁51的顶面且位于第四安装槽514的后方,同一侧壁51上的限位槽516与对应第二安装槽512及第五安装槽515连通。

请参考图4至图8所示,所述第一端子模组1包括有若干于左右方向上排列呈一排的第一端子11及与所述若干第一端子11一体固定的第一绝缘体12,所述第二端子模2组包括有若干于左右方向上排列呈一排的第二端子21及与所述若干第二端子21一体固定的第二绝缘体22,所述第三端子模组3包括有若干于左右方向上排列呈一排的第三端子31及与所述若干第三端子31一体固定的第三绝缘体32,所述第四端子模组4包括有若干于左右方向上排列呈一排的第四端子41及与所述若干第四端子41一体固定的第四绝缘体42。

本设计中,所述第三端子模组3及第四端子模组4为高速端子模组;第一端子模组1和第二端子模组2为非高速端子模组。其中任意一排端子均设有十根端子,包括四根接地端子及分别成对位于相邻两个接地端子之间的三对信号端子。其中所述一排第三端子31及一排第四端子41从左往右依次排列设置一根接地端子A、一对高速端子B、一根接地端子A、一对非高速端子C、一根接地端子A、一对高速端子B、一根接地端子A。另外,所述一排第一端子11及一排第二端子21中的三对信号端子均为非高速端子。所述高速端子用于传输高速信号。

请参考图11所示,所述各端子均包括有至少部分埋设固定至对应绝缘体内的固定部101、与所述固定部101前端相连且向前凸伸出对应绝缘体外的弹性臂102及与所述固定部101后端相连且对应与电路板对接的对接部(未标号),所述弹性臂102前端位置形成有用于与对接连接器接触的接触部1021并形成接触点1022。所述对接部包括有对应与电路板固定的焊接脚1031及连接所述焊接脚1031与固定部101的连接段104。

请参考图6、图7及图11所示,所述各排端子的接触部1021于左右方向均呈排设置,所述第二端子21的一排接触部1021与第三端子31的一排接触部1021于上下方向对应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二端子21的一排接触部1021位于对接插槽50的下侧位置,所述第三端子31的一排接触部1021位于对接插槽50的上侧位置。所述第一端子11的一排接触部1021与第四端子41的一排接触部1021于上下方向对应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端子11的一排接触部1021位于对接插槽50的下侧位置,所述第四端子41的一排接触部1021位于对接插槽50的上侧位置,所述第一端子11的一排接触部1021和第四端子41的一排接触部1021形成第一对接端口(未标号),所述第二端子21的一排接触部1021和第三端子31的一排接触部1021形成第二对接端口(未标号),所述第一对接端口位于第二对接端口的前端。

请参考图9所示,于上下方向上,所述第二端子21的一排接触部1021的接触点1022高于第一端子11的一排接触部1021的接触点1022,所述第三端子31的一排接触部1021的接触点1022低于第四端子41的一排接触部1021的接触点1022。如此设计,在正视高速插座电连接器100的插接口501时,能够直观的观测到各排端子的接触部1021局部。所述高速插座电连接器100制成成品后,一般需要通过CCD视觉检测技术来检测各排端子的接触部1021的正位度。如此设计有利于对端子接触部1021的正位度检测。

请参考图6至图8所示,所述第一绝缘体12包括与所述若干第一端子11的固定部101相固定的第一本体部121及沿所述第一本体部121左右两侧向外进一步凸伸形成的第一卡合部122,所述第一端子模组1由后向前经第一安装槽511导引组装至绝缘外壳5内,所述第一卡合部122对应容纳限位于第一安装槽511内,所述第一本体部121对应位于两个侧壁51之间。所述第一本体部121位于后端位置的上表面两侧位置向上凸出形成凸台123。所述第一本体部121前端位置内表面向对接插槽50内凸伸形成有加厚部124,所述加厚部124于上下方向上的厚度大于第一本体部121的其他部位的厚度,此外,于上下方向上,所述加厚部124的上表面高于第一本体部121的上表面,所述加厚部124的下表面与第一本体部121的下表面齐平(参图7及图8)。所述加厚部124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有于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的若干个第二端子容纳槽120,所述各第二端子容纳槽120呈向上及向后开口状。所述各第二端子21的接触部1021前端头部对应凸伸至所述第二端子容纳槽120内。所述第二端子容纳槽120的前端位置由加厚部124呈封闭状。

请参考图5至图8所示,所述第二绝缘体22包括与所述若干第二端子21的固定部101相固定的第二本体部221及沿所述第二本体部221左右两侧向外进一步凸伸形成的第二卡合部222,所述第三绝缘体32包括与所述若干第三端子31的固定部101相固定的第三本体部321及沿所述第三本体部321左右两侧向外进一步凸伸形成的第三卡合部322,组装时,首先将所述第二端子模组2与第三端子模组3于上下方向上堆叠组装后共同由后向前组装固定至绝缘外壳5内,然后将所述金属件7由后向前对应插入固定于固定槽5121内并对应抵持所述第二卡合部222及第三卡合部322的后端位置。此时,所述第二本体部221与第三本体部321于上下方向上堆叠设置,所述第二卡合部222与第三卡合部322于上下方向上堆叠设置且共同容纳限位于第二安装槽512内,所述第二本体部221与第三本体部321对应位于两个侧壁51之间。所述金属件7用于限位所述第二端子模组2及第三端子模组3,防止第二端子模组2及第三端子模组3相对于绝缘外壳5向后退甚至脱离绝缘外壳5。

请参考图5至图8所示,所述第三本体部321的上表面位于一对高速端子B的两侧的两个接地端子A之间的部分向下凹陷形成有用于调节特性阻抗的上侧下凹部3211,所述第三本体部321的上侧下凹部3211内部位于接地端子A与相邻高速端子B之间的部分进一步向下凹陷形成有用于调节特性阻抗的上侧凹陷部3212,所述第三本体部321在一对高速端子两侧的两个上侧凹陷部3212之间形成用于调节特性阻抗的凸出部3213,本设计中所述凸出部3213上表面与上侧下凹部3211底面齐平设置。所述第三本体部321的下表面位于一对高速端子B的两侧的两个接地端子A之间的部分向上凹陷形成有用于调节特性阻抗的下侧凹陷部3214。当然,所述凸出部3213结构亦可形成于第三本体部321的下表面对应位置。也就是说,于上下方向上,所述接地端子A与相邻高速端子B之间的部分的厚度小于所述一对高速端子B之间的部分的厚度,以使得所述一对高速端子B之间的阻抗值设定在不大于110欧且不小于90欧之间。

请参考图7、图8及图10所示,所述第三本体部321于一对非高速端子C之间的位置形成有加强凸筋部3215。所述加强凸筋部3215实际为一对非高速端子C两侧的两个接地端子A之间的第三本体部321结构。所述加强凸筋部3215的厚度不小于加强凸筋部3215左右方向上的其他部位绝缘体的厚度。所述加强凸筋部3215由第三本体部321的前端位置连续的延伸至第三本体部321的后端位置。加强凸筋部3215的设计可使得第三本体部321整体强度更高,使得第三端子模组3整体稳定性更好;此外,加强凸筋部3215设置在一对非高速端子C所在位置可以减小对相邻高速端子B的高速信号传输影响。

请参考图6结合图7所示,所述各凸出部3213于左右方向上的外侧壁上向两侧分别凸伸形成有补充凸块3216,所述加强凸筋部3215于左右方向上对应凸块位置向内凹陷形成有的定位槽3217,所述定位槽3217用于制程过程中供一模仁插入定位端子,所述补充凸块3216用于配合定位槽3217实现调节特性阻抗,同时用于固定端子的固定部101。

请参考图4至图6所示,当所述第二端子模组2及第三端子模组3完全组装至绝缘外壳5内后,所述第二本体部221前端位置对应搭靠于第一本体部121的后端上表面位置,所述第二本体部221的前端缘对应抵触于所述凸台123的后端面以形成第一端子模组1与第二端子模组2之间的定位结构。如此设计用一方面可以于第二端子模组2及第三端子模组3向前组装时的止位作用;另一方面,所述第二本体部221与第一本体部121于上下方向上相互搭接可以保证整个高速插座电连接器100的组装稳定性,可吸收注塑成型对应部位的公差。

请参考图7及图9所示,本设计中,所述第二端子模组2及第三端子模组3之间亦设置由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具体为由第二本体部221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的凹槽223及与所述凹槽223配合的由第三本体部321下表面对应位置向下凸伸形成的凸柱323组成,所述凸柱323对应插入凹槽223实现第二端子模组2与第三端子模组3组装时的初步固定。

请参考图5至图8所示,所述第四绝缘体42包括与所述若干第四端子41的固定部101相固定的第四本体部421及沿所述第四本体部421左右两侧分别向外进一步凸伸形成的一对第四卡合部422,所述第四端子模组4由上向下经514导引组装至绝缘外壳5内,所述第四卡合部422对应容纳限位于第四安装槽514内,所述第四本体部421对应位于两个侧壁51之间。

所述第四本体部421的上表面位接地端子A与相邻高速端子B之间的部分向下凹陷形成有用于调节特性阻抗的上侧凹陷部4212,所述第四本体部421在一对高速端子两侧的两个上侧凹陷部4212之间形成有用于调节特性阻抗的凸出部4213。所述第四本体部421的下表面位于一对高速端子B的两侧的两个接地端子A之间的部分向上凹陷形成有用于调节特性阻抗的下侧凹陷部4214。当然,所述凸出部4213结构亦可形成于第四本体部421的下表面对应位置。也就是说,于上下方向上,所述接地端子A与相邻高速端子B之间的部分的厚度小于所述一对高速端子B之间的部分的厚度,以使得所述一对高速端子B之间的阻抗值设定在不大于110欧且不小于90欧之间。

所述第四本体部421前端位置内表面亦向对接插槽50内凸伸形成有加厚部425,所述加厚部425下表面向上凹陷形成有于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的若干个第三端子容纳槽420。所述各第三端子容纳槽420呈向下及向后开口状。所述各第三端子31的接触部1021前端头部对应凸伸至所述第三端子容纳槽420内。所述第三端子容纳槽420的前端位置由加厚部124呈封闭状。于上下方向上,所述加厚部425的下表面低于第四本体部421的下表面。

请参考图7及图11所示,本设计中,所述第四端子41埋设在加厚部425内部的部分向对接插槽50内折弯成折弯状结构,所述折弯状结构远离对接插槽50的一侧表面形成配合面4251,所述加厚部425的上表面除凸出部4213以外的部分与配合面4251平行设计,从而用于改善特性阻抗。具体的,本设计中,所述第四端子41埋设在加厚部425之内的部分设计呈弧形状结构,所述加厚部425的对应位置上表面设计成与对应第四端子41的弧形状结构平行的配合面4251。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加厚部425的上表面亦可仅将高速端子B所在的位置的上表面设计成配合面4251。

请参考图1、图3及图4所示,所述顶盖板6大致呈长方体板状,顶盖板6的两侧位置形成有第五卡合部61,所述顶盖板6由后向前组装固定至绝缘外壳5内,所述第五卡合部61对应容纳限位于第五安装槽515内。所述顶盖板6位于第四端子模组4的上方,且贴合盖设于第四端子模组4的第四绝缘体42上表面。所述顶盖板6用于防止第四端子模组4相对于绝缘外壳5向上移动甚至脱离绝缘外壳5。

请参考图7、图9及图11所示,所述第二端子模组2、第三端子模组3及第四端子模组4中的各端子的连接段104包括有对应与固定部101后端连接的大致沿水平方向向后延伸形成的水平段1041及与所述水平段1041后端连接且向后并向下倾斜延伸形成的倾斜段1042。所述倾斜段1042下端连接所述焊接脚1031。本设计中,所述水平段1041与倾斜段1042之间的夹角成钝角。所述焊接脚1031对应于电路板焊接固定。本设计中,所述连接段104仅设计有水平段1041及倾斜段1042结构,为了尽可能缩短各端子的传输路径,以减小电容效应,获得更好的高频信号,提高电气信号完整性,提高传输质量。

请参考图7、图9及图11所示,所述第三端子模组3及第四端子模组4中的各端子的水平段1041与倾斜段1042的连接部位定义成折弯部(未标注),所述折弯部于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小于与折弯部相邻前端(也即水平段1041)和/或相邻后端(也即倾斜段1042)位置的端子部分的宽度,本设置中,所述端子由金属板折弯形成,因此所述端子宽度也即指的端子左右方向的宽度,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端子亦可设计成由金属板经下料式形成,此时所述端子宽度也即指的是端子固定部101上下方向的宽度。本设计中,具体由折弯部于左右方向的至少一侧向另一侧凹陷形成缺口状结构形成。用于防止第三端子31及第四端子41的折弯部位置由于冲压折弯制程而胀料变宽,变宽的折弯部会使得电容效应变大,本设计将折弯部位置变窄设计可以有效减小电容效应,从而改善特特性阻抗。此外,本设计中,因为第三端子31及第四端子41的整体端子导电路径较长,且第三端子模组3及第四端子模组4为高速端子模组,特性阻抗特性要求较高,顾需优选将折弯部做变窄设计。而第一端子11及第二端子21的整体端子导电路径较短,且本设计中的第一端子模组1及第二端子模组2为非高速端子模组,特性阻抗特性要求较低,顾未将对应折弯部做变窄设计。

请参考图7、图9及图11所示,所述第一端子模组1中的各端子的连接段104包括对应与固定部101后端连接的大致沿水平方向向后延伸形成的水平段1041及与所述水平段1041后端连接且向下垂直延伸形成的竖直段1044。所述竖直段1044下端连接所述焊接脚1031。本设计中,因为第一端子模组1中的各端子的传输路径最短,相比其他组端子并非必要设计倾斜段1042结构以实现缩短传输路径的目的,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亦可将第一端子端子模组1中的各端子设计成与其他端子相似,即同样设计有倾斜段1042结构。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各端子的所述水平段1041亦可不设置或尽可能变短。本设计中设置水平段1041目的为了使得各端子的固定部101后端位置的注塑封胶变得更加容易。

请参考图7所示,所述第三端子模组3的第三绝缘体32还包括有平板状第三绝缘块324,所述第三绝缘块324将所述若干第三端子31的倾斜段1032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三绝缘块324的左右两侧分别向外凸伸形成有第三限位部3241,所述第三限位部3241分别由后向前插入并容纳限位于第一安装槽511内,用于对第一端子11较长的对接部于上下方向上实现定位,同时可以保证一排第一端子11的焊接脚1031具有较好的共面度,从而利于于电路板焊接固定。

请参考图7所示,所述第四端子模组4的第四绝缘体42还包括有平板状第四绝缘块424,所述第四绝缘块424将所述若干第四端子41的倾斜段1032连接为一体。所述第四绝缘块424的左右两侧分别向外凸伸形成有第四限位部4241,所述第四限位部4241分别由上向下插入并容纳限位于上述限位槽516内,用于对第四端子41较长的对接部于前后方向上实现定位,同时可以保证一排第四端子41的焊接脚1031具有较好的共面度,从而利于于电路板焊接固定。

本设计中,所述绝缘外壳5、第一绝缘体12、第二绝缘体22、第三绝缘体32、第四绝缘体42及顶盖板6可统称为绝缘本体。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