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转换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65822发布日期:2019-04-09 22:27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电压转换开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电气开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电压转换开关。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压转换开关具有以下缺点:(1)安装插片时,插片的一端直接放置在开关底座上,对其固定时的定位非常困难,容易产生错位;(2)安装转换导电时,需要先将弹簧放入开关旋钮盖的导电区中,再将导电分别放置在对应弹簧位置的导电区内,安装时的安装位置小,较难安装;(3)电压转换开关的零部件较小,使得在安装插片和导电时的工序变得复杂,需要人工精细地操作,导致整体的生产效率非常低,造成了生产成本的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成本低廉,能够提高装配生产效率的电压转换开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电压转换开关,包括开关底座、固定在所述开关底座中间的开关旋钮盖、放置在所述开关旋钮盖内的两个导电片和固定在所述开关底座上的四个L型插片,在所述开关底座上成型有用于固定所述L型插片的凹槽,在所述开关底座上成型有转换凸块,所述开关旋钮盖内成型分割为转换区、第一导电区和第二导电区,所述转换凸块在所述转换区中转动,所述导电片分别放置在第一导电区和第二导电区内,所述导电片为弹性导电片,所述导电片的左右两端均成型有弓形脚,所述导电片的中部成型有凸台,所述L型插片分为插脚端和固定端,所述L型插片的插脚端穿插在所述凹槽上成型的条状插槽中,固定端卡套在所述开关底座的凹槽中,所述固定端上设置有导电触点。

优选地,所述导电片的弓形脚上成型有定位通孔,在所述第一导电区和第二导电区的底部均形成有与所述定位通孔相对应的定位块。

优选地,所述导电片的凸台为具有弧度的拱形凸台,使导电片转换时更加顺滑。

优选地,所述导电片由磷铜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导电触点为在所述L型插片的固定端上表面成型的导电凸台。

进一步地,在所述L型插片的插脚端上成型有倒钩块,用于所述L型插片的插脚端插套在所述条状插槽后的固定。

优选地,所述导电触点为使所述L型插片与凹槽铆接固定的铆钉,所述铆钉具有导电性。

优选地,所述开关旋钮盖的底部中间成型有柱型倒钩结构,所述柱型倒钩结构使所述开关旋钮盖装配固定在所述开关底座中间成型的通孔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通过在转换导电成型有弓形脚,使其具有弹簧弹片的作用,装配时不需要分开弹簧和导电的安装,只需将转换导电直接放置对应的导电区内即可;在开关底座的凹槽内成型有条状插槽,可将插片穿插在其中作定位,再固定,使得安装时不容易错位;在结合两者的改变后,可以使得电压转换开关整体的装配效率大大提高,降低生产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分解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分解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分解示意图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开关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开关旋钮盖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开关旋钮盖与导电片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导电片结构示意图一;

图8为本实用新型导电片结构示意图二;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插片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触点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到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压转换开关,包括开关底座1、固定在所述开关底座1中间的开关旋钮盖2、放置在所述开关旋钮盖2内的两个导电片3和固定在所述开关底座1上的四个L型插片4,在所述开关底座1上成型有用于固定所述L型插片4的凹槽12,在所述开关底座1上成型有转换凸块11,所述开关旋钮盖2内成型分割为转换区21、第一导电区22和第二导电区23,所述转换凸块11在所述转换区21中转动,所述导电片3分别放置在第一导电区22和第二导电区23内,所述导电片3为弹性导电片,所述导电片3的左右两端均成型有弓形脚31,所述导电片3的弓形脚31上成型有定位通孔33,在所述第一导电区22和第二导电区23的底部均形成有与所述定位通孔33相对应的定位块24,所述导电片3的中部成型有凸台32,所述导电片3的凸台32为具有弧度的拱形凸台32,使导电片3转换时更加顺滑,所述导电片3由磷铜材料制成,能使所述弓形脚31作为弹簧弹片更加耐用、具有更好的弹性,又能使所述凸台32更加耐磨;所述L型插片4分为插脚端41和固定端42,所述L型插片4的插脚端41穿插在所述凹槽12上成型的条状插槽13中,所述固定端42卡套在所述开关底座1的凹槽12中,所述固定端42上设置有导电触点5,所述导电触点5为在所述L型插片4的固定端42上表面冲压成型的导电凸台,在所述L型插片4的插脚端41上成型有倒钩块43,当所述L型插片4的插脚端41插入条状插槽13后,所述倒钩块43能够限制L型插片4的上下移动,从而使L型插片4固定在条状插槽13中;所述开关旋钮盖2的底部中间成型有柱型倒钩结构25,所述柱型倒钩结构25使所述开关旋钮盖2装配固定在所述开关底座1中间成型的通孔中。

实施例2:

如图2到图10所示,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导电触点5为使所述L型插片4与凹槽12铆接固定的铆钉,所述铆钉具有导电性。

工作原理:

图图11所述,将两片导电片3定义为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将四颗在L型插片4上的导电触点5分别定义为触点a1、b1、a2和b2。

当电压转换开关处于A电压时,转换凸块11位于转换区21的一端极限位置,此时,第一导电片的凸台位于a1和b1触点之间,第一导电片的上表面与a1和b1触点接触通电,第二导电片的凸台位于a2和b2触点之间,第二导电片的上表面与a2和b2触点接触通电,弓形脚31没有受到压力。

当电压需要从A转到B时,扭动开关旋钮盖2,将转换凸块11从转换区21一端的极限位置转动到另一端的极限位置上,此时,在开关旋钮盖2的带动下,放置在第一导电区22和第二导电区23内的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跟随着开关旋钮盖2转动,第一导电片的凸台在旋转力的带动下,与b1触点产生接触,并产生对第一导电片的竖向压力,弓形脚31在受压的状态下产生弹性变形,最后凸台压制在b1触点上,与b1触点相连接导电;第二导电片的凸台在旋转力的带动下,与a2触点产生接触,并产生对第二导电片的竖向压力,弓形脚31在受压的状态下产生弹性变形,最后凸台压制在a2触点上,与a2触点相连接导电。

当电压从B转回到A时,扭动开关旋钮盖2,将转换凸块11从转换区21一端的极限位置转回另一端的极限位置上,此时,在开关旋钮盖2的带动下,放置在第一导电区22和第二导电区23内的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跟随着开关旋钮盖2转动,第一导电片的凸台在旋转力的带动下,与b1触点相分离,弓形脚31从受压的弹性变形状态下产生弹力使第一导电片恢复原始形态,并使凸台重新压制在a1和b1触点之间,最后a1和b1触点重新与第一导电片的上表面相连接导电;第二导电片的凸台在旋转力的带动下,与a2触点相分离,弓形脚31从受压的弹性变形状态下产生弹力使第二导电片恢复原始形态,并使凸台重新压制在a2和b2触点之间,最后a2和b2触点重新与第二导电片的上表面相连接导电。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