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器及数据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04253发布日期:2019-05-21 20:42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接器及数据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据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器及数据线。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设备的广泛使用,数据线的使用也越来越多。数据线一般用来对平板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或传输数据。由于移动设备的体积原因,导致移动设备的电容量无法无限增加,因此在使用过程中,经常需要用到数据线对移动设备进行充电。

然而,现有的数据线与连接移动设备的插头体积较大,导致移动设备只能在较为宽敞的位置进行充电,限制了数据线的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及数据线,旨在解决现有的数据线与连接移动设备的插头体积较大,导致移动设备只能在较为宽敞的位置进行充电,限制了数据线的使用范围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器,与移动设备电性连接,所述连接器包括印刷电路板;

所述印刷电路板上设有多个输出电极和多个输入电极,多个所述输入电极包括第一输入电极、第二输入电极、第三输入电极以及第四输入电极;

第一输入电极和第二输入电极设于所述印刷电路板的第一面的第一侧,所述第一输入电极和所述第二输入电极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输出电极电性连接;

所述第三输入电极和所述第四输入电极设于所述印刷电路板的第二面的第一侧,所述第三输入电极和所述第四输入电极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输出电极电性连接。

可选的,多个所述输出电极包括:

依次设于所述印刷电路板的第一面的第二侧的第一正面输出电极、第二正面输出电极、第三正面输出电极、第四正面输出电极、第五正面输出电极、第六正面输出电极、第七正面输出电极、第八正面输出电极、第九正面输出电极、第十正面输出电极、第十一正面输出电极以及第十二正面输出电极;和

依次设于所述印刷电路板的第二面的第二侧的第一反面输出电极、第二反面输出电极、第三反面输出电极、第四反面输出电极、第五反面输出电极、第六反面输出电极、第七反面输出电极、第八反面输出电极、第九反面输出电极、第十反面输出电极、第十一反面输出电极以及第十二反面输出电极。

可选的,所述印刷电路板上还设有: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

所述第一正面输出电极、所述第十二正面输出电极以及所述第一输入电极共接,所述第四正面输出电极、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九正面输出电极以及所述第二输入电极共接,所述第五正面输出电极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第四反面输出电极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反面输出电极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六反面输出电极与所述第三输入电极连接,所述第七反面输出电极与所述第四输入电极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阻的阻值范围为50K欧姆-60K欧姆。

可选的,所述印刷电路板的第一侧的宽度为2mm-3mm。

可选的,所述印刷电路板为环氧板。

可选的,所述环氧板为耐热等级为FR-4的环氧玻璃布层压板。

可选的,所述印刷电路板的厚度为0.7mm-1mm。

可选的,所述印刷电路板的第二侧的宽度为9mm-10mm。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线,所述数据线包括:

USB接头;

与所述USB接头连接的线材;以及

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通过所述线材与所述USB接头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及数据线,通过在连接器中的印刷电路板的第一面的第一侧设置第一输入电极和第二输入电极,在印刷电路板的第二面的第一侧设置第三输入电极和第四输入电极,减小了连接器的体积,使得数据线在比较狭窄的位置也可以与移动设备进行连接,解决了现有的数据线与连接移动设备的插头体积较大,导致移动设备只能在较为宽敞的位置进行充电,限制了数据线的使用范围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印刷电路板的第一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印刷电路板的第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印刷电路板的第一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印刷电路板的第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器60,与移动设备电性连接,所述连接器60包括印刷电路板61;

所述印刷电路板61上设有多个输出电极612和多个输入电极611。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印刷电路板的第一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印刷电路板的第二面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2和图3,多个所述输入电极611包括第一输入电31、第二输入电极32、第三输入电极33以及第四输入电极34;

参见图2,第一输入电极31和第二输入电极32设于所述印刷电路板61的第一面的第一侧,所述第一输入电极31和所述第二输入电极32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输出电极电性连接;

参见图3,所述第三输入电33和所述第四输入电极34设于所述印刷电路板61的第二面的第一侧,所述第三输入电极33和所述第四输入电极34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输出电极电性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2和图3,多个所述输出电极612包括:

依次设于所述印刷电路板61的第一面的第二侧的第一正面输出电极101、第二正面输出电极102、第三正面输出电极103、第四正面输出电极104、第五正面输出电极105、第六正面输出电极106、第七正面输出电极107、第八正面输出电极108、第九正面输出电极109、第十正面输出电极110、第十一正面输出电极111以及第十二正面输出电极112;和

依次设于所述印刷电路板61的第二面的第二侧的第一反面输出电极201、第二反面输出电极202、第三反面输出电极203、第四反面输出电极204、第五反面输出电极205、第六反面输出电极206、第七反面输出电极207、第八反面输出电极208、第九反面输出电极209、第十反面输出电极210、第十一反面输出电极211以及第十二反面输出电极212。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印刷电路板的第一面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印刷电路板的第二面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4和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印刷电路板上还设有: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

参见图4,所述第一正面输出电极101、所述第十二正面输出电极112以及所述第一输入电极31共接,所述第四正面输出电极104、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所述第九正面输出电极109以及所述第二输入电极32共接,所述第五正面输出电极105与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

参见图5,所述第四反面输出电,204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反面输出电极205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六反面输出电极206与所述第三输入电极33连接,所述第七反面输出电极207与所述第四输入电极34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阻R1的阻值范围为50K欧姆-60K欧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印刷电路板61的第一侧的宽度为2mm-3mm。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印刷电路板61为环氧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氧板为耐热等级为FR-4的环氧玻璃布层压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印刷电路板的厚度为0.7mm-1mm。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印刷电路板的第二侧的宽度为9mm-10mm。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线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6所示,所述数据线包括:

USB接头80;

与所述USB接头80连接的线材70;以及

如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连接器60,所述连接器60通过所述线材70与所述USB接头80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及数据线,通过在连接器中的印刷电路板的第一面的第一侧设置第一输入电极和第二输入电极,在印刷电路板的第二面的第一侧设置第三输入电极和第四输入电极,减小了连接器的体积,使得数据线在比较狭窄的位置也可以与移动设备进行连接,解决了现有的数据线与连接移动设备的插头体积较大,导致移动设备只能在较为宽敞的位置进行充电,限制了数据线的使用范围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