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芯上盖扣合设备及其电芯上盖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78725发布日期:2019-06-13 10:02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芯上盖扣合设备及其电芯上盖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总体来说涉及一种电芯上盖扣合设备,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芯上盖扣合设备及其电芯上盖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池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软包电芯的上盖、下盖盖合以完成一块电池的生产。

在目前的电池生产过程中,通常采用人工手动的方式将软包电芯的上盖、下盖进行扣合,而且在扣合的过程中需电芯上盖进行检测,而检测的方式为人工检测,其不仅效率低且消耗大量人工成本,另外由于人工检测还会由于人为失误的原因造成合格率较低。

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实用新型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在本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效率较高的电芯上盖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效率较高的电芯上盖扣合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芯上盖检测装置,包括定位部以及检测部,所述定位部用于定位一待测电芯上盖,所述检测部包括带动轴、检测器及驱动组件,所述带动轴上端具有与待测电芯上盖匹配的凸块;所述驱动组件带动所述带动轴移动,所述检测器设置于所述带动轴的下端附近,通过检测带动轴以检测电芯上盖是否合格。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定位部包括挡块组件以及推动组件,待测电芯上盖位于所述挡块组件及所述推动组件之间,所述推动组件与所述挡块组件配合以定位待测电芯上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挡块组件包括第一挡块及第二挡块,所述第一挡块及所述第二挡块与待测电芯上盖相邻的两侧边匹配设置;所述推动组件包括第一推动件及第二推动件,所述第一推动件与所述第一挡块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推动件与所述第二挡块相对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带动板及驱动件,所述带动轴的下端套装在所述带动板上,所述驱动件带动所述带动板上升,使所述带动板带动所述带动轴上升至预定高度,所述凸块与待测电芯上盖匹配,待测电芯上盖为合格;

所述带动轴上升至预定高度时,所述凸块未与待测电芯上盖匹配、受到待测电芯上盖的挤压,待测电芯上盖推动所述带动轴相对所述带动板向下移动,所述检测器通过检测所述带动轴的下端移动,以生成的检测信号指示待测电芯上盖不合格。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凸块和所述带动板之间的带动轴上还依次套设有直线轴承以及弹簧,并且所述弹簧位于所述直线轴承与所述带动板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检测器为光电开关或者压力开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带动轴为两个,所述两个带动轴的凸块分别与待测电芯上盖的两端部相匹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驱动件为伸缩气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电芯上盖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以及升降组件,所述第一安装板及所述第二安装板层叠设置,所述定位部与所述检测部均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且所述检测部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板及第二安装板之间;所述升降组件与所述第二安装板相连,用于带动所述第二安装板升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一种电芯上盖扣合设备,包括如上任一所述的电芯上盖检测装置,以及上料装置、搬运装置和扣合装置;所述搬运装置将电芯上盖从上料装置搬运至电芯上盖检测装置上,扣合装置将筛选后的电芯上盖扣合至电芯底壳上。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芯上盖扣合设备及其电芯上盖检测装置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定位部及检测部,可以与机械手进行配合,定位部将待测电芯进行定位,而检测部对其进行检测。其完全不需要人工进行检测,节省了大量人力。而且由于不需要人为操作,还可以有效提高部件合格率,并且可以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加快生产节拍。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考虑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目标、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附图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其中: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电芯上盖检测装置整体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电芯上盖检测装置省略升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电芯上盖检测装置省略定位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电芯上盖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电芯上盖检测装置省略定位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没有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件、材料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材料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实用新型的各方面。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举例说明如下: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电芯上盖检测装置整体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电芯上盖检测装置省略升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电芯上盖检测装置省略定位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电芯上盖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电芯上盖检测装置省略定位部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及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芯上盖检测装置1,其可以包括定位部11以及检测部12,定位部11主要可以用于定位一待测电芯上盖5,检测部12可以包括带动轴121、检测器122及驱动组件123,带动轴121上端具有与待测电芯上盖5匹配的凸块1211;驱动组件123带动带动轴121移动,检测器122设置于带动轴122的下端附近,通过检测带动轴121以检测待测电芯上盖5是否合格。定位部11具体来说可以设置于检测部12的上方,其首先可以便于放置待测电芯上盖5,其次还可以便于检测部12对待测电芯上盖5进行检测,并且检测部12与搬运待测电芯上盖5的机械手不会发生干涉,可以防止机械之间的相互干涉,从而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定位部11的具体作用在于对待测电芯上盖5进行定位,以便于检测部12对待测电芯上盖5进行检测,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两者位置并非必须采有上下层叠的方式,其也可以采并列方式进行设置,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

如图2所示,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定位部11可以包括挡块组件111以及推动组件112,待测电芯上盖5位于挡块组件111及推动组件112之间,挡块组件111与推动组件112配合以定位待测电芯上盖5。挡块组件111与推动组件112可以采用相对的方式进行设置,即两者可以相对的设置于待测电芯上盖5中心线或对角线两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将待测电芯上盖5置于挡块组件111及推动组件112之间,然后通过推动组件112的运动将待测电芯上盖5推顶在挡块组件111上,从而完成对待测电芯上盖5的定位。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定位部还可以采用卡合定位方式,例如可以设置一与待测电芯上盖相匹配的凹槽,并且从上方将待测电芯上盖定位在凹槽内,同样可以完成待测电芯上盖的定位,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位部的具体实施方式。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挡块组件111可以包括第一挡块1111及第二挡块1112,第一挡块1111及第二挡块1112可以与待测电芯上盖5相邻的两侧边匹配设置;推动组件112包括第一推动件1121及第二推动件1122,第一推动件1121与第一挡块相对1111设置,第二推动件1122与第二挡块1112相对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一挡块1111可以沿待测电芯上盖5的一较长的边设置,而第二挡块1112则可以沿待测电芯上盖5的一较短的边进行设置,两者可以构成一个概呈“L”型的结构,以和待测电芯上盖5进行匹配。第一推动件1121设置在与第一挡块1111相对的位置上,实际应用时第一推动件1121通过推顶待测电芯上盖5的一侧边,以使待测电芯上盖5定位于两者之间。第二推动件1122则相对第二挡块1112进行设置,其同样可以推顶待测电芯上盖5以使其定位于两者之间,以完成对待测电芯上盖5的定位。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限定第一推动件及第二推动件动作顺序,两者可以同时或者按照先后顺序推顶待测电芯上盖。

如图3所示,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检测部12可以包括带动轴121、检测器122及驱动组件123,带动轴121上端可以具有与待测电芯上盖5匹配的凸块1211;驱动组件123带动带动轴121移动,检测器122设置于带动轴122的下端附近,通过检测带动轴121以检测待测电芯上盖5是否合格。检测部12具体来说可以设置于定位部11的下方,采用该设计不仅结构简单易于拆装维修,而且还极大的方便对电芯上盖进行检测。带动轴121具体可以采用两根,分别设置于待测电芯上盖5的两个端部,其顶端可以设置有与待测电芯上盖5匹配的凸块1211,凸块1211可以伸入待测电芯上盖5相匹配,结合参照图4所示,例如待测电芯上盖5具有对应设置的凹槽51。驱动组件123可以带动带动轴122移动,而检测器122则可以设置带动轴121下端的附近,通过检测带动轴121的动作或运动方向即可完成对待测电芯上盖的检测。采用上述设计仅需几个部件即可完成对电芯上盖完成检测,其检测过程不需要人为参与,自动化程度较高,而且其由于不需要人为参与,可以大幅提高检测的精度及检测效率。另外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易于拆装维护,而且还可以大幅节省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驱动组件123可以包括带动板1231及驱动件1232,带动轴121的下端套装在带动板1231上,驱动件1232带动带动板1231上升,使带动板1231带动带动轴121上升至预定高度,凸块1211与待测电芯上盖5匹配,待测电芯上盖5为合格。带动板1231的中部装有驱动件1232,其两端部设置穿设孔以供带动轴121穿设于其中,并且带动轴121与带动板1231的之间可以具有一定的阻尼,检测器122可以固定设置于带动板1231的下方,并且位于带动轴121的下端附近。驱动件1232在驱动带动板1231上升时,由于带动板1231与带动轴121之间具有阻尼,带动轴121也会在带动板1231的带动下上升至一预定高度,当凸块1211与待测电芯上盖匹配时,检测器122未检测到带动轴121的移动,因此可判定待测电芯上盖5为合格。结合参照图4,凸块1211与待测电芯上盖5匹配的具体方式可以是,当带动轴121升至一预定高度时,凸块1211可以伸入待测电芯上盖5的凹槽51内,该凹槽51可以是与电芯下盖进行扣合的卡槽。

结合参照图3及图4,带动轴121上升至预定高度时,凸块1211未与待测电芯上盖5匹配、受到待测电芯上盖5的挤压,待测电芯上盖5推动带动轴121相对带动板1231向下移动,检测器122通过检测带动轴121的下端移动,以生成的检测信号指示待测电芯上盖5不合格。当凸块1211未能伸入凹槽51内时,带动轴121由于受到待测电芯上盖5的挤压,则带动轴121会相对带动板1231进行移动,检测器122检测到带动轴121的移动则判定该待测电芯上盖5为不合格。本发明不仅结构简单,而检测效率较高,可以快速对待测电芯上盖进行检测,可以有效节省大量的人力及物力,进而可以提高整个生产生的生产效率。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凸块1211和带动板1231之间的带动轴121上还依次套设有直线轴承1212以及弹簧1213,并且弹簧1213位于直线轴承1212与带动板1231之间。带动板1231可以通过弹簧1213来带动凸块1211向上移动,可以使带动板1231与带动轴121之间为柔性连接,当凸块1211受到待测电芯上盖的挤压时,驱动件1231可以继续带动带动板1231上升,避免两者之间采用刚性连接,可以有效避免驱动件1231由于负荷太大而造成的损坏,从而可以大幅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直线轴承1212套设于带动轴121上,并且与定位部12相连,可以有效减少带动轴121与定位部11之间摩擦力,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更为合理,并且还可以有效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检测器122为光电开关或者压力开关,驱动件1232为伸缩气缸。当检测器122为光电开关时,带动轴121向下移动,此时带动轴121的下端就会接近检测器122,则检测器122就会发出光线阻挡信号,将该阻信号发送至一处理器,处理器即认为此时的待测电芯上盖5的凹槽51即为不合格的,则判定该待测电芯上盖5不合格,处理器之后会给搬运夹爪信号,将不合格的电芯上盖搬运至NG物料处。由于检测器122是固定安装于带动板1231上,当带动轴121受到待测电芯上盖的挤压时,带动板1231会继续向上移动,由此带动轴121的下端部则会相对于带动板1231向下移动,实际动作则是带动板1231带动检测器向上移动,由检测器122检测带动轴121的端部运动,从而发出一阻挡信号。

当然检测器122也可以是压力开关,当检测器122是压力开关时,其可以安装于带动轴121的运动方向上,并且检测带动轴121的压力来发出检测信号,其具体工作原理与上述实施例基本一致,因此不再赘述。驱动件1232为一伸缩气缸时,其缸体可以与定位部11相连,伸缩杆与带动板1231相边从而带动带动板1231移动。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驱动件具体类型,只要其可以带动带动板移动即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工况自行调整。

如图1至3所示,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电芯上盖检测装置1还包括第一安装板13、第二安装板14以及升降组件15,第一安装板13及第二安装板层14叠设置,定位部11与检测部12均设置于第一安装板上13,且检测部12位于第一安装板13及第二安装板14之间;升降组件15与第二安装板14相连,用于带动第二安装板14升降。

第一安装板与13与第二安装板14之间可以采四个竖杆16进行固定相连。第一安装板13的上表面可以用于安装定位部11的挡块组件111及推动组件,并且其还可以配合定位部11承载待测电芯上盖5。第一安装板13的下表面可以用于安装检测部12及驱动组件。第二安装板14与升降组件15可以采用滑轨配合的方式,来实现第二安装板14的升降,升降组件15可以通过一丝杠电机或伸缩气缸的方式来带动第二安装板14的升降。

如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一种电芯上盖扣合设备,其可以包括如上述各实施方式的电芯上盖检测装置1,以及上料装置2、搬运装置3和扣合装置4;搬运装置将电芯上盖5从上料装置2搬运至电芯上盖检测装置1上,扣合装置4将筛选后的电芯上盖5扣合至电芯底壳6上,上盖检测装置1设置于搬运装置3与扣合装置4之间。实际使用时搬运装置3可以将电芯上盖5从电芯上料装置2搬运至电芯上盖检测装置1上,然后经过检测后扣合装置4将该筛选后的电芯上盖5扣合在电芯底壳6上以完成电芯上盖的扣合。本实用新完全不需人为操作即可以实现对上盖的搬运、检测及扣合动作,可以有效提高电芯上盖扣合的自动化水平,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芯上盖扣合设备及其电芯上盖检测装置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定位部及检测部,可以与机械手进行配合,定位部将待测电芯进行定位,而检测部对其进行检测。其完全不需要人工进行检测,节省了大量人力。而且由于不需要人为操作,还可以有效提高部件合格率,并且可以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加快生产节拍。

这里详细地描述和/或图示了示例性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不限于这里所描述的特定实施例,相反,每个实施例的组成部分和/或步骤可与这里所描述的其它组成部分和/或步骤独立和分开使用。一个实施例的每个组成部分和/或每个步骤也可与其它实施例的其它组成部分和/或步骤结合使用。在介绍这里所描述和/或图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时,用语“一个”、“一”、“该”、“所述”和“至少一个”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术语“包含”、“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此外,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仅作为标记使用,不是对其对象的数字限制。

尽管已经参照某些实施例公开了本实用新型,但是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范畴的前提下,可以对所述的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型和修改。因此,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所阐述的实施例,其保护范围应当由所附权利要求的内容及其等价的结构和方案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