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纵向分区式金属化网络型安全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99512发布日期:2019-05-31 21:01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纵向分区式金属化网络型安全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容安全膜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纵向分区式金属化网络型安全膜。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电容器安全膜,它包括本体。传统的安全膜在成型时,对其进行拉扯时,会导致安全膜产生形变,从而影响到电容器的成型效果,因此则需要提高对安全膜结构强度上的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结构强度高以及实用性强的安全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纵向分区式金属化网络型安全膜,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主体膜,主体模上设有若干网格区,各网格区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边、第二边、第三边以及第四边,第一边和第三边相互平行,第二边和第四边相互平行,主体膜上设有沿网格区外周侧设置的外支撑体以及沿网格区内周侧设置的内支撑体,两相邻网格区之间设有连接间隙,且连接间隙之间设有加强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体包括主体膜,主体模上设有若干网格区,各网格区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边、第二边、第三边以及第四边,第一边和第三边相互平行,第二边和第四边相互平行,主体膜上设有沿网格区外周侧设置的外支撑体以及沿网格区内周侧设置的内支撑体,两相邻网格区之间设有连接间隙,且连接间隙之间设有加强组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组件包括设置于连接间隙上的第一连接体、第二连接体、第三连接体、设置于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之间且呈波浪状的第一内连接体以及设置于第二连接体和第三连接体之间且呈波浪状的第二内连接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组件包括设置于连接间隙上的第一连接体、第二连接体、第三连接体、设置于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之间且呈波浪状的第一内连接体以及设置于第二连接体和第三连接体之间且呈波浪状的第二内连接体,通过采用上述结构设置,提高两相邻网格区之间的结构强度,并且通过设置的波浪状第一内连接体以及第二内连接体,则确保了良好的结构强度,并且波浪状结构一方面提高了结构加强的范围,另一方面确保了柔性连接的稳定性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支撑体和内支撑体的截面均呈三角形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支撑体和内支撑体的截面均呈三角形状,根据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点,通过将外支撑体和内支撑体的截面设置呈三角形状,则提高了对网格区的结构强度上的增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纵向分区式金属化网络型安全膜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1-主体膜,2-网格区,21-第一边,22-第二边,23-第三边,24-第四边,3-外支撑体,4-内支撑体,51-第一连接体,52-第二连接体,53-第三连接体,54-第一内连接体,55-第二内连接体。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对本实用新型一种纵向分区式金属化网络型安全膜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纵向分区式金属化网络型安全膜,包括本体,本体包括主体膜1,主体模1上设有若干网格区2,各网格区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边21、第二边22、第三边23以及第四边24,第一边21和第三边23相互平行,第二边22和第四边24相互平行,主体膜1上设有沿网格区2外周侧设置的外支撑体3以及沿网格区2内周侧设置的内支撑体4,两相邻网格区2之间设有连接间隙,且连接间隙之间设有加强组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加强组件包括设置于连接间隙上的第一连接体51、第二连接体52、第三连接体53、设置于第一连接体51和第二连接体52之间且呈波浪状的第一内连接体54以及设置于第二连接体52和第三连接体53之间且呈波浪状的第二内连接体55,通过采用上述结构设置,提高两相邻网格区2之间的结构强度,并且通过设置的波浪状第一内连接体54以及第二内连接体55,则确保了良好的结构强度,并且波浪状结构一方面提高了结构加强的范围,另一方面确保了柔性连接的稳定性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外支撑体3和内支撑体4的截面均呈三角形状,根据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点,通过将外支撑体3和内支撑体4的截面设置呈三角形状,则提高了对网格区2的结构强度上的增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