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漏液锂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48856发布日期:2019-07-24 09:34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漏液锂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领域,涉及一种锂电池,具体涉及一种防漏液锂电池。



背景技术:

锂电池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受到外力挤压时,电池容易发生变形,特别是在电池底部和电池侧壁的连接处容易发生破裂和分离,造成电解液泄露,电解液中含有的锂盐和碳酸二乙酯等成分不仅具备毒性,不能被人体皮肤直接接触,而且容易腐蚀电子设备,电解液主要成分为易燃有机物,电解液的泄漏和随即流淌还容易引燃火花造成火灾。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电池电解液易泄露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漏液锂电池。

本实用新型所述防漏液锂电池,包括中心柱、电容膜、壳体和壳底,所述电容膜卷绕在中心柱上形成电芯轴,所述电芯轴位于壳体内部,所述壳底包括底座和位于底座上方的柔性层,所述柔性层边界向上翘起形成保护环,所述保护环的尺寸不小于所述底座尺寸,所述电芯轴底部位于保护环内,所述保护环位于壳体内部。

优选的,所述柔性层为聚乙酰胺膜。

优选的,所述底座边界具有向下延伸的扣环,所述壳体底部有向内弯曲的勾边。

优选的,所述壳体为圆柱形,所述壳底为圆形。

优选的,所述电芯轴上方设置有电解液容纳腔。

优选的,所述中心柱顶部设置有锁头。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漏液锂电池,通过在壳底增加柔性层,在电池受到外力挤压造成底部破裂或底部与壳体脱离出现裂缝时可以形成防护层,阻止内部电解液外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防漏液锂电池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壳底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壳底和壳体配合咬合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名称为1-壳体,2-底座,3-柔性层,4-电极柱,5-中心柱,6-电容膜,7-电解液容纳腔,8-锁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防漏液锂电池,包括中心柱5、电容膜6、壳体1和壳底,所述电容膜卷绕在中心柱上形成电芯轴,所述电芯轴位于壳体内部,所述壳底包括底座2和位于底座上方的柔性层3,所述柔性层边界向上翘起形成保护环,所述保护环的尺寸不小于所述底座尺寸,所述电芯轴底部位于保护环内,所述保护环位于壳体内部。

图1中,电容膜卷绕在中心柱上,在电容膜之间填充电解液,中心柱顶部通过锁头8固定在电池顶部,电池顶部通常设置有两个以上的电极柱,分别作为电池正极和电池负极,将壳底放置在壳体底部,卷制好电芯轴后,将其整体压入壳体内,并使电芯轴位于壳底上方的保护环内,由于柔性层很薄,材料本身具有一定延展性和柔韧性,保护环尺寸在稍微大于底座尺寸的情况下,将壳底卡入壳体内部时,保护环紧贴在壳体内壁,电芯轴被保护环和柔性层所包裹,此时可以通过从电芯轴上方注入电解液后封闭壳顶和安装电极。

壳体和壳底一般采用金属材料,在电池受到挤压破坏时,最易破碎的就是底部壳体与壳底的连接处发生破裂或分离,由于柔性层保护环的作用,在壳底破裂时,保护环自动扩张并封住缝隙,使电芯轴内的电解液不会渗漏。柔性层材料一般采用具有韧性和弹性且绝缘的聚乙酰胺薄膜。壳体优选设计为圆柱形,壳底为圆形金属片,更适合安装柔性层,不易在边界引起褶皱。

如图2和图3所示,底座边界可以设置具有向下延伸的扣环,所述壳体底部有向内弯曲的勾边,勾边与扣环配合,使底座与壳体在底部咬合更紧密,不易分离。

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芯轴上方可以设置一个电解液容纳腔7,在电池使用较长时间或有机溶剂挥发较多后,为电芯轴补充电解液,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漏液锂电池,通过在壳底增加柔性层,在电池受到外力挤压造成底部破裂或底部与壳体脱离出现裂缝时可以形成防护层,阻止内部电解液外泄。

前文所述的为本实用新型的各个优选实施例,各个优选实施例中的优选实施方式如果不是明显自相矛盾或以某一优选实施方式为前提,各个优选实施方式都可以任意叠加组合使用,所述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参数仅是为了清楚表述实用新型人的实用新型验证过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然以其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