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I-E延长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53658发布日期:2019-06-11 22:25阅读:1876来源:国知局
PCI-E延长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PCI-E延长线,尤其是一种以带有印刷电路的软板取代习用扁平电缆的PCI-E延长线。



背景技术:

为符合计算机玩家改装计算机等需求,现已有诸多业者相继推出PCI-E规格的延长线。然,当前市售PCI-E延长线普遍是以扁平电缆搭配两电路板实施,而所称扁平电缆是由多个线材并排构成。欲将该两电路板与该扁平电缆组接时,需先以人工将扁平电缆所属线材二末端的绝缘层剥离,取得可与该电路板焊接的线段,此后再进行扁平电缆与电路板的焊接即可。

然而,使用人工剥线,容易发生剥线长短不一或意外将线剪断的情事发生,剥线长短不一将影响后续焊接。此外,扁平电缆末端虽剥去而可进行焊接,但线材于焊接时有可能发生空焊等问题发生,PCI-E延长线的接脚数量又多,将不利于异常排除,导致厂商只能通过再次重新焊接尝试排除瑕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今PCI-E延长线以扁平电缆实施所衍生的制造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PCI-E延长线,包含一公连接端、一母连接端以及二传输软板。其中,该公连接端,包含一第一硬板,多个间隔并排设置于该第一硬板的第一导电条,该些第一导电条分别设于该第一硬板两表面。该母连接端包含一第二硬板,多个间隔并排设置于该第二硬板的第二导电条,以及一连接该些第二导电条的连接器,该些第二导电条分别设于该第二硬板两表面。每一该传输软板至少一面设有一印刷电路,每一该传输软板以所属该印刷电路连接该些第一导电条及该些第二导电条,每一该传输软板仅连接该第一硬板及该第二硬板的其中一侧表面,该二传输软板的至少其中之一具有一设于面对另一该传输软板一侧以形成信号隔离的屏蔽层。

一实施例中,每一该印刷电路包含多个间隔并排且与其中一该第一导电条及其中一该第二导电条连接的印刷导体,该些印刷导体长度一致。

一实施例中,任二相邻该印刷导体之间的间距不变。

一实施例中,该二传输软板相黏合。

一实施例中,该二传输软板之间不具有黏合关系。

一实施例中,该二传输软板是由一软板经由一对折线对折形成。

一实施例中,每一该传输软板分别具有一覆盖该印刷电路的覆盖膜。

一实施例中,该公连接端具有二分别设于该第一硬板一侧且覆盖该些第一导电条的第一延伸覆盖膜,该母连接端具有二分别设于该第二硬板一侧且覆盖该些第二导电条的第二延伸覆盖膜,位于该PCI-E延长线同侧的该覆盖膜、其中一该第一延伸覆盖膜以及其中一该第二延伸覆盖膜为一体成形。

一实施例中,每一该第一导电条区分出一与该印刷电路连接的第一桥接段以及一自该第一桥接段一体延伸的裸露段,每一该第二导电条区分出一与该印刷电路连接的第二桥接段以及一自该第二桥接段一体延伸并与该连接器连接的焊接段。

一实施例中,该公连接端区分出一第一信号传输区以及一与该第一信号传输区分隔的第一电力传输区,该母连接端区分出一第二信号传输区以及一与该第二信号传输区分隔的第二电力传输区,每一该传输软板区分出一连接该第一信号传输区与该第二信号传输区的信号传递部,以及一连接该第一电力传输区与该第二电力传输区的电力传递部,该第一信号传输区与该第一电力传输区之间的间距大于任二相邻该印刷导体之间的间距。

通过本实用新型前述所揭,相较于习用具有以下特点:本实用新型以二该传输软板取代传统扁平电缆以省去人工剥线的程序,并通过该传输软板的印刷导体来避免焊接不良的问题。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结构可具体地实现信号阻抗控制,大幅降低长距离传递对信号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一)。

图2,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公连接端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母连接端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公连接端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二)。

图7,本实用新型软板弯折以形成两传输软板的示意图。

图8,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母连接端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100.............PCI-E延长线

11.............公连接端

111.............第一硬板

112.............第一导电条

113、114.............表面

115.............第一桥接段

116.............裸露段

117.............第一信号传输区

118.............第一电力传输区

119.............第一延伸覆盖膜

12.............母连接端

121.............第二硬板

122.............第二导电条

123.............连接器

124、125.............表面

126.............插槽

127.............导电端子

128.............第二桥接段

129.............焊接段

120.............第二延伸覆盖膜

13、14.............传输软板

131、141.............印刷电路

132、142.............屏蔽层

133、143.............印刷导体

134、144.............信号传递部

135、145.............电力传递部

136、146.............覆盖膜

160.............第二信号传输区

161.............第二电力传输区

17.............软板

180.............对折线

181.............延伸线

151、152、153.............间距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现就配合图式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PCI-E延长线100,所称PCI-E 全文为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而为一计算机总线规格。该 PCI-E延长线100可用于一PCI-E适配卡与一主板的连接。本实用新型该PCI-E 延长线100包含一公连接端11、一母连接端12以及二传输软板13、14。其中,该公连接端11包含一第一硬板111,多个间隔并排设置于该第一硬板111的第一导电条112。该第一硬板111可为一FR-4硬质印刷电路板,该些第一导电条112则可为该FR-4硬质印刷电路板上的印刷导电部份。又,该些第一导电条112分别是以金属材质实施,举例来说可为铜。该些第一导电条112分别设于该第一硬板111的两表面113、114,该些第一导电条112均为直线结构且所属假想线均不接触。进一步地,每一该第一导电条112可区分出一第一桥接段 115以及一自该第一桥接段115一体延伸的裸露段116,该裸露段116可与其他装置形成导电关系。

并请参阅图4,该母连接端12包含一第二硬板121,多个间隔并排设置于该第二硬板121的第二导电条122,以及一连接该些第二导电条122的连接器 123。其中,该第二硬板121亦可为该FR-4硬质印刷电路板,该些第二导电条 122则为该FR-4硬质印刷电路板上的印刷导电部份。又,该些第二导电条122 分别是以金属材质实施,举例来说可为铜。该些第二导电条122分别设于该第二硬板121的两表面124、125,该些第二导电条122均为直线结构且所属假想线均不接触。又,该连接器123是以PCI-E规格实施,该连接器123具有一插槽126以及分别位于该插槽126两侧的导电端子127,每一侧的该些导电端子 127分别于该第二硬板121其中一表面的该些第二导电条122焊接。承此,每一该第二导电条122可区分出一第二桥接段128以及一自该第二桥接段128一体延伸的焊接段129。

并请参阅图3至图5,本实用新型每一该传输软板13(14)至少一面设有一印刷电路131(141),每一该传输软板13(14)最多于双面设有该印刷电路131(141)。每一该传输软板13(14)以所属该印刷电路131连接该些第一导电条112及该些第二导电条122,进一步来说,该印刷电路131(141)可根据连接需求与该第一桥接段115或该第二桥接段128组接。每一该传输软板13在连接该第一硬板 111或该第二硬板121的过程中是不卷曲地,再者,每一该传输软板13仅连接该第一硬板111及该第二硬板112的其中一侧表面。进一步地,该二传输软板 13(14)的至少其中之一具有一设于面对另一该传输软板14(13)一侧以形成信号隔离的屏蔽层132(142)。具体来说,该二传输软板13、14可仅一设有该屏蔽层 132(142),该屏蔽层132(142)位于该二传输软板13、14之间,而可具体产生屏蔽,避免二该印刷电路131、141之间出现信号干扰等问题。除此之外,该二传输软板13、14亦可均设有该屏蔽层132、142,二该屏蔽层132、142亦位于该二传输软板13、14之间,就如图5所示。

承上,为更具体实现信号阻抗控制,本实用新型每一该印刷电路131(141) 包含多个间隔并排且与其中一该第一导电条112及其中一该第二导电条122连接的印刷导体133(143),该些印刷导体133(143)长度更为一致。进一步地,任二相邻的该印刷导体133(143)之间的间距更为不变。

请参阅图6,本实用新型根据PCI-E规格区分每一部件的功能区域如后,该公连接端11区分出一第一信号传输区117以及一与该第一信号传输区117 分隔的第一电力传输区118,该母连接端12区分出一第二信号传输区160以及一与该第二信号传输区160分隔的第二电力传输区161,每一该传输软板13、 14区分出一连接该第一信号传输区117与该第二信号传输区160的信号传递部 134、144,以及一连接该第一电力传输区118与该第二电力传输区161的电力传递部135、145,该第一信号传输区117与该第一电力传输区118之间的间距151大于任二相邻该印刷导体133(143)之间的间距152。除此之外,该第一信号传输区117与该第一电力传输区118之间的间距151等于该第二信号传输区160 与该第二电力传输区161之间的间距153。

本实用新型该二传输软板13、14为独立部件,两者之间可经由一黏质材料产生黏合,或不具有黏合关系,如图5所示。除此之外,并请参阅图7,一实施例中,该二传输软板13、14是由一软板17经由一对折线180对折形成,该对折线180与该二传输软板13、14的延伸线181平行。

复请参阅图1至图4,一实施例中,每一该传输软板13(14)分别具有一覆盖该印刷电路131、141的覆盖膜136(146)。再者,该公连接端11具有二分别设于该第一硬板111一侧且覆盖该些第一导电条112的第一延伸覆盖膜119,该母连接端12具有二分别设于该第二硬板121一侧且覆盖该些第二导电条122 的第二延伸覆盖膜120,位于该PCI-E延长线同侧的该覆盖膜136(146)、其中一该第一延伸覆盖膜119以及其中一该第二延伸覆盖膜120为一体成形。

再者,本实用新型该连接器123配置于该第二硬板121的方式可根据实施需求进行调整,举例来说,该连接器123可以图2或图8所绘方式实施,但并不以此为限。

以上已将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