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脉冲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68219发布日期:2019-08-31 00:58阅读:1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脉冲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压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EP结构脉冲变压器。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脉冲变压器主要是磁环类,其制造过程是人工将绞线好的漆包绝缘线绕制到脉冲变压器的磁环上,分别抽出上述线圈的引线扭合在一起组成抽头,并焊接在一起,接着将绕好线的磁环固定到塑胶壳内,其余引线与塑胶壳外侧的Pin脚缠绕在一起,接着将整个Pin脚浸入锡炉中脱漆膜焊接。以上可以看出传统的脉冲变压器有以下不足:传统脉冲变压器的制造工艺较为繁琐复杂,过程中的穿磁环、抽头焊接、Pin脚缠线、浸锡焊接等一系列作业流程都需要大量人工来完成,效率极低且质量难以保证,给产品工业化生产带来较大困难,不符合自动化工业的要求;另外因为大部分为人员穿线完成,产品电性的一致性较差;二、传统网络变压器采用磁环,磁路完全闭合,对温度异常敏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脉冲变压器制造工艺复杂、产品电性的一致性较差、不能自动化生产、对温度异常敏感的技术问题。为此,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脉冲变压器,变压器包括嵌有Pin脚的骨架1、缠绕于所述骨架1并挂线于对应Pin脚的多组线圈2以及与导通后的线包组装的磁芯3;Pin脚位于骨架两侧,用于挂线;磁芯为两瓣,套在所述骨架上;多组线圈2包括第一线圈21、第二线圈22、第三线圈23和第四线圈24,导通后,第一和第三线圈构成脉冲变压器的初级绕组,Pin1脚或Pin1、Pin2为初级绕组中心抽头;第二和第四线圈构成脉冲变压器的次级绕组,Pin4脚或Pin5、Pin6脚为次级绕组中心抽头。骨架上有3对或4对Pin脚,骨架一侧上有第一至第三Pin脚Pin1、Pin2、Pin3脚或第一至第四Pin脚Pin1、Pin2、Pin3、Pin4脚,另一侧上有第四至第六Pin脚Pin4、Pin5、Pin6脚或第五至第八Pin脚Pin5、Pin6、Pin7、Pin8脚;其中Pin1与Pin6脚、Pin2与Pin5脚、Pin3与Pin4脚或Pin1与8脚、Pin2与Pin7脚、Pin3与Pin6脚、Pin4与Pin5脚位置相对。

进一步地,第一线圈21挂线于Pin1、Pin5脚或Pin1、Pin7脚,第二线圈22挂线于Pin2、Pin4脚或Pin3、Pin5脚,第三线圈23挂线于Pin1、Pin6脚或Pin2、Pin8脚,第四线圈24挂线于Pin3、Pin4脚或Pin4、Pin6脚。

进一步地,初级绕组对应Pin脚与次级绕组对应Pin脚的距离大于1.5mm。

进一步地,磁芯与线包贴合组装。

进一步地,变压器骨架还包括过线槽12、底部台阶13、绕线槽14、中孔15、边缘倒角及结合处倒角;过线槽12用来保证铜线按设计路径走线并予以保护,底部台阶13用于组装及编带定位,绕线槽14用于铜线缠绕构成线圈,中孔15用来与绕线夹具固定绕线与磁芯装配,边缘倒角用来减少毛刺,结合处倒角为增加骨架强度。

进一步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线圈在绕线槽14上绕制成四层或第一线圈21和第二线圈22是一组,第三线圈23和第四线圈24是另一组,两组线圈在绕线槽14上绕制成双层,各层线圈绕线方向相同或相反。

进一步地,多组线圈2从骨架一侧的Pin脚开始挂线,并经过绕线槽的侧面进行卷绕,最后从另一侧对应绕线槽出线并挂线于对应Pin脚。

进一步地,线圈为密绕,线圈上缠绕绝缘胶带,磁芯结合面包括抛光面,材质包括锰锌铁氧体,Pin脚为金属Pin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该脉冲变压器结构具有高可靠性,采用金属Pin脚结构,利用金属材料承受制程及使用过程中的机械应力,且Pin脚的长度、宽度、嵌入的深度,嵌入部分的Pin结构及骨架形状、厚度等均进行加强,完全满足车规要求;二、该结构是变压器和共模拆分,通过电路贴片组合,因此工艺结构更简单,可采用设备大批量制作,性能优异且成本更低;三、该脉冲变压器磁路由两瓣磁芯紧密贴合形成,中间形成一定厚度的气隙,感量较磁环类小,但相应的温度敏感性下降,工作温度范围更大,选材面更广。综上,本发明机械性能好,工艺结构简单,电性能稳定,可自动化批量制作,对温度敏感度下降,适宜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脉冲变压器产品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图1中骨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图1中磁芯及已点胶水磁芯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图1中绕线品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图1中绕线槽排线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图4中绕线品焊锡后示意图。

其中各部件标号如下:

1-骨架,2-线圈,3-磁芯,11-Pin脚,12-过线槽,13-底部台阶,14-绕线槽;15-中孔;21-第一线圈,22-第二线圈,23-第三线圈,24-第四线圈;Pin1~Pin6为嵌入骨架的Pin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以使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但下述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发明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思,附图中仅显示与本发明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形状、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形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如图1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脉冲变压器产品示意图。脉冲变压器包括嵌有3(或4)对Pin脚的骨架1,缠绕于所述骨架并挂线于对应Pin脚的多组线圈2,以及与导通后的线包组装的磁芯3。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图1中骨架的示意图。磁芯套在所述骨架上,骨架上有3(或4)对Pin脚,所述骨架一侧上有第一至第三Pin脚Pin1、Pin2、Pin3脚或第一至第四Pin脚Pin1、Pin2、Pin3、Pin4脚,另一侧上有第四至第六Pin脚Pin4、Pin5、Pin6脚或第四至第六Pin脚Pin5、Pin6、Pin7、Pin8脚;其中Pin1与Pin6脚、Pin2与Pin5脚、Pin3与Pin4脚或Pin1与8脚、Pin2与Pin7脚、Pin3与Pin6脚、Pin4与Pin5脚位置相对。

变压器骨架还包括多对Pin脚11、过线槽12、底部台阶13、绕线槽14、中孔15、边缘及结合处倒角等。多对Pin脚11位于骨架两侧,用于起始及结束时漆包铜线挂线,过线槽12是保证铜线按设计路径走线并予以保护,底部台阶13用于组装及编带定位,绕线槽14用于铜线缠绕构成线圈,中孔15用于与绕线夹具固定绕线与磁芯装配,边缘倒角减少毛刺,降低铜线刮伤风险,结合处倒角为增加骨架强度。

如图3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图1中磁芯及已点胶水磁芯示意图。磁芯3为两瓣对应骨架结构,与线包贴合组装,构成闭合磁路。所述磁芯结合面包括但不限于抛光面,材质包括但不限于锰锌铁氧体。烘烤固化,外观及电性测试合格后即制得所述脉冲变压器。

如图4所示,是变压器绕线品的示意图,其有多组线圈,包括第一线圈21、第二线圈22、第三线圈23、第四线圈24,其中第一线圈21挂线于Pin1、Pin5脚或Pin1、Pin7脚,所述第二线圈22挂线于Pin2、Pin4脚或Pin3、Pin5脚,所述第三线圈23挂线于Pin1、Pin6脚或Pin2、Pin8脚,所述第四线圈24挂线于Pin3、Pin4脚或Pin4、Pin6脚。导通后,第一和第三线圈构成脉冲变压器的初级绕组,Pin1脚或Pin1、Pin2脚为中心抽头;第二和第四线圈构成脉冲变压器的次级绕组Pin4脚或Pin5、Pin6脚为中心抽头。初级绕组对应Pin脚与次级绕组对应Pin脚的距离大于1.5mm,以保证初次级绕组间绝缘、耐压。磁芯与线包贴合组装,构成闭合磁路。该脉冲变压器和共模拆分开,简化了产品的设计,利用设备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如图5、6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图1中绕线槽排线示意图和绕线品焊锡后示意图。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线圈在绕线槽14上绕制成四层或第一线圈21和第二线圈22为一组,第三线圈23和第四线圈24为另一组,两组线圈在绕线槽14上绕制成双层。线圈均为密绕,线圈上都缠绕绝缘胶带;各层线圈绕线方向相同或相反。线圈1、2在里面一层,线圈3、4线在上面一层;线圈1、3相对,线圈2、4相对。多组线圈2从骨架一侧的Pin脚开始挂线,并经过绕线槽的侧面进行卷绕,最后从另一侧对应绕线槽出线并挂线于对应Pin。

与现有技术方案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益处包括以下内容:一、该脉冲变压器结构具有高可靠性,采用金属Pin脚结构,利用金属材料承受制程及使用过程中的机械应力,且Pin脚的长度、宽度、嵌入的深度,嵌入部分的Pin结构及骨架形状、厚度等均进行加强,完全满足车规要求;二、该结构是变压器和共模拆分,通过电路贴片组合,因此工艺结构更简单,可采用设备大批量制作,性能优异且成本更低;三、该脉冲变压器磁路由两瓣磁芯紧密贴合形成,中间形成一定厚度的气隙,感量较磁环类小,但相应的温度敏感性下降,工作温度范围更大,选材面更广。综上,本发明机械性能好,工艺结构简单,电性能稳定,可自动化批量制作,对温度敏感度下降,适宜推广使用。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显变型,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