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倒置排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6885发布日期:2019-10-19 03:15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倒置排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倒置排插。



背景技术:

排插作为人类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设备,通常具有一排插本体、电源插头、导线、以及设置于排插本体上表面的多个二极插孔和三极插孔,负载通过插头插入二极插孔或三极插孔实现电连接。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移动设备的多种充电模式的不断发展,现有的排插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发展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或避免上述问题的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倒置排插。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倒置排插,包括排插主体,所述排插主体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元件,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所述上壳体设有一顶板和自所述顶板周缘延伸的侧壁,所述顶板和侧壁上均未设有插孔,所述壳体还包括与所述上壳体连接的下壳体,所述下壳体上设有多个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所述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的朝向不同,所述下壳体与所述上壳体的所述顶板相对设置,且间隔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中设有无线充电发射模组,所述上壳体的所述顶板对应所述无线充电发射模组的区域用于为移动设备提供无线充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插主体的外形为立方体,所述上壳体的所述顶板的外形为方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壳体包括自所述上壳体的一侧侧壁的底部沿与所述上壳体的所述顶板平行的方向朝相对于所述上壳体的另一侧侧壁延伸的第一底板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壳体包括自所述第一底板部朝向所述上壳体的所述顶板垂直延伸的侧板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板部上设有所述第一插孔,所述第一插孔的朝向平行于所述上壳体的所述顶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壳体还包括自所述侧板部沿平行于所述第一底板部进一步朝所述上壳体的所述另一侧侧壁延伸的中间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间部设有所述第二插孔,所述第二插孔的朝向背离所述上壳体的所述顶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壳体还包括延伸至所述上壳体的所述另一侧侧壁处的第二底板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底板部设有多个充电插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间部与所述第二底板部通过一过渡部连接,所述过渡部相对所述上壳体的所述顶板呈倾斜状延伸。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倒置排插,结构紧凑,减小了排插的空间和充电空间;体积小,通过弯折的下壳体来大大减小排插的体积;美观安全,通过倒置设计避免了各个插孔裸露在外部环境中,从而大大增强了排插的美观与安全;方便用户充电,在需要给移动设备进行充电时,用户将移动设备放置在排插的上壳体上进行充电。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以及优点将结合以下附图和实施例进行描述,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倒置排插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倒置排插的另一方向的立体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倒置排插的主体的立体图;

图4是图1所示的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倒置排插的剖视图;

图5是图1所示的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倒置排插的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的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倒置排插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7是图1所示的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倒置排插的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的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倒置排插的上壳体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应该清楚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的作用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考图1至图3,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倒置排插100包括排插主体1和电源线2。排插主体1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所围成的容置空间中的各个电子元件。电源线2具有双插头。在本实施例中,双插头电源线2中用于外接电源的一端的插头为标准插头,而插设于排插主体1的一端的插头被设置为半球形插头21,这便于用户在使用时区分插头属性,而且半球形的设计使得插头在插入插孔后难于被拔出,以防孩童轻易将插头拔出,从而保证且提高了插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优选地,为了进一步防止插头21被轻易拔出,在插头21的插销安装部的端面处还设有卡扣结构(未示出)。

壳体包括上壳体11和与上壳体11连接的下壳体13。上壳体11为一倒置壳体,设有一顶板10,自顶板10的外缘垂直延伸形成上壳体11的侧壁12。在本实施例中,顶板10被设计为方形。下壳体13设于上壳体11内,其与上壳体11的顶板10相对设置且间隔形成一容置空间。下壳体13为绝缘底盖板,其上设有多个AC插孔以及多个充电插口131,其中多个AC插孔包括多个三极插孔132和二极插孔133。上壳体11的顶板10平整且与侧壁12上均未设有插孔。

参考图3至图5,下壳体13为一弯折的壳体。具体地,下壳体13包括自上壳体11的一侧侧壁的底部沿与上壳体11的顶板10平行的方向朝相对另一侧侧壁延伸的第一底板部137,自第一底板部137朝向上壳体11的顶板10垂直延伸的侧板部136,自侧板部136沿平行于第一底板部137进一步朝所述另一侧侧壁延伸的中间部135,以及延伸至另一侧侧壁处的第二底板部134。其中,中间部135和第二底板部134通过一过渡部138连接,过渡部138相对顶板10呈倾斜状延伸。因此,侧板部136、中间部135和第二底板部134相对第一底板部137位于不同的水平,其中第一底板部137离上壳体11的顶板10距离最远,优选地,第一底板部137与上壳体11的侧壁12在远离顶板10的端部平齐。中间部135最靠近上壳体11的顶板10,第二底板部134与上壳体11的顶板10之间的距离大于中间部135与顶板10的距离,但小于第一底板部137与顶板10的距离。在本实施例中,侧板部136上设有三极插孔132和二极插孔133,所述三极插孔132和二极插孔133的朝向平行于上壳体11的顶板10,适于安插如图2中所示的直插头22。优选地,中间部135设有三极插孔132,所述三板插孔132朝向背离顶板10的方向,适于安插如图2中所示的弯插头23。所述多个充电插口131设置于第二底板部134上。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充电插口131为USB插口。

下壳体13的弯折构造,产生多个位于不同水平的部分,各部分用于分别设置不同的插孔或插口,避免了各个插孔与插口位于同一平面上,使得直插头和弯插头安插在不同的平面上,大大减小了排插的体积。

同时参考图4和图6,在多个充电插口的上方设有AC-DC电源转换模组15,在AC-DC电源转换模组15的上方设有无线充电发射模组14。在本实施例中,无线充电发射模组14位于上壳体11顶板的正下方。优选地,无线充电发射模组14为Qi标准手机无线充电发射模组。组装状态下,下壳体13的底板136与上壳体11的顶板10平行设置,并与其间隔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绝缘围墙135、AC-DC电源转换模组15和无线充电发射模组14置于该容置空间内。其中,无线充电发射模组14邻近上壳体11的顶板10,当本实用新型的排插插电时,上壳体11的顶板10的顶面处与无线充电发射模组14相对的区域用作无线电充电区域,用户仅需要将移动设备置于该区域上即可实现为移动设备进行无线充电。

如图3、图7和图8所示,上壳体11的侧壁12在远离主面10的一端设有凹口121,凹口121邻近下壳体13的充电插口部134布置。在本实施例中,凹口121为长方形拱门。在使用排插时,各电源线能够通过凹口121,各个插头隐藏在上壳体11所围成的空间中,大大提高了排插的安全性和美观度。此外,为了能够便于用户使用倒置排插的无线充电功能,在上壳体11的主面10还可以设有防滑垫。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倒置排插,结构紧凑,减小了排插的空间和充电空间;体积小,通过弯折的下壳体来大大减小排插的体积;美观安全,通过倒置设计避免了各个插孔裸露在外部环境中,从而大大增强了排插的美观与安全;方便用户充电,在需要给移动设备进行充电时,用户将移动设备放置在排插的上壳体上进行充电。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及修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