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频天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48905发布日期:2019-06-29 01:17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频天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通信基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频天线。



背景技术:

天线作为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前端部件,其性能的优劣对运营商的网络质量起到决定性作用。近年来,随着移动用户数量的急剧增长,通信系统在不断更新与扩容,对天线的设计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天线宽频化、多频化,以同时满足多个系统的通信要求;另一方面要求实现多系统共用减少天线的数量,以减小天线间的干扰并降低成本。城市人口越来越多,人们对天线的辐射意识又比较薄弱,很多人都反对在小区内建设基站信号塔;在基站信号塔数量不变的情况下,网络需要增容,且要求天线体积越小越好,便于安装和维护。为了保证各个指标都达到最大好处,因此,多频天线应运而生。

随着运行商对多频天线的性能指标要求日渐提高,当前多频天线的性能指标往往达不到要求,且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频天线,成本低,可满足运营商的性能指标要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频天线,包括反射板,所述反射板包括呈平行设置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部分的一侧且位于第一部分的上方,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相靠近的一侧通过一连接板连接;还包括N个低频辐射单元、N个第一高频辐射单元、N个第二高频辐射单元以及2N个第三高频辐射单元;所述N个低频辐射单元和N个第一高频辐射单元沿所述第一部分的纵向间隔且交替地设置在第一部分的正面;所述2N个第三高频辐射单元沿所述第二部分的纵向间隔设置在第二部分的正面;每个所述低频辐射单元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置一个所述第二高频辐射单元,所述第二高频辐射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的正面;所述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

进一步地,所述N个第一高频辐射单元、N个第二高频辐射单元和2N个第三高频辐射单元的结构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N个低频辐射单元组成低频阵列,所述N个第一高频辐射单元和N个第二高频辐射单元组成第一高频阵列,所述2N个第三高频辐射单元组成第二高频阵列;所述低频阵列的工作频段为698MHz-960MHz,所述第一高频阵列、第二高频阵列的工作频段为1710MHz-2690MHz。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低频辐射单元之间的间距是相邻的第一高频辐射单元和第二高频辐射单元之间的间距的两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分别垂直于所述连接板;所述第一部分的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侧朝第一部分的正面弯折形成第一垂直翻边;所述第二部分的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侧朝第二部分的背面弯折形成第二垂直翻边,所述第一垂直翻边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垂直翻边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高频辐射单元的一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金属片,两个第一金属片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的正面且分别靠近第一部分的两侧;所述第一高频辐射单元的另一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金属片,两个第二金属片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的正面且分别靠近一个所述低频辐射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金属片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正面的第一安装部、形成在第一安装部的靠近对应的第一高频辐射单元的一侧的第一垂直部以及形成在第一垂直部顶端的倾斜部,所述倾斜部与所述第一安装部呈相对设置且倾斜部朝远离第一部分正面的方向倾斜。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金属片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正面的第二安装部以及形成在第二安装部的远离对应的第一高频辐射单元的一侧的第二垂直部。

进一步地,相邻的两个第三高频辐射单元之间设有第三金属片;所述第三金属片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部分正面的第三安装部以及设置在第三安装部顶端的水平部,所述第三安装部与第二部分呈垂直设置,且第三安装部位于所述水平部的一侧,所述水平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三安装部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部分正面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金属条、第二金属条,所述第二金属条靠近所述第一部分,且第二金属条的高度小于第一金属条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组装、性能稳定、成本低,具有超宽频带、多频化的特点,同时高、低频阵列之间的相互影响较小,且均具有较高的增益、较好的前后比、交叉极化鉴别率指标、水平面波束宽度收敛等较好的辐射特性,还具有高隔离度、低驻波比等良好的电气性能,满足了目前运营商对多频天线的性能指标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频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多频天线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考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频天线,包括反射板10、馈电网络(图上未显示)、N个低频辐射单元20、N个第一高频辐射单元30、N个第二高频辐射单元40以及2N个第三高频辐射单元50。馈电网络设置在反射板10的背面,并分别与N个低频辐射单元20、N个第一高频辐射单元30、N个第二高频辐射单元40以及2N个第三高频辐射单元50连接,用于给N个低频辐射单元20、N个第一高频辐射单元30、N个第二高频辐射单元40以及2N个第三高频辐射单元50提供并联馈电。

反射板10为一金属反射板。反射板10包括呈平行设置的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第二部分12位于第一部分11的一侧且位于第一部分11的上方,第一部分11和第二部分12相靠近的一侧通过一连接板13连接。馈电网络设置在第一部分11、第二部分12的背面。优选地,第一部分11、连接板13和第二部分12为一体成型,便于制造。第一部分11、第二部分12分别垂直于连接板13。第一部分11的宽度大于第二部分12的宽度。

N个低频辐射单元20和N个第一高频辐射单元30沿第一部分11的纵向间隔且交替地设置在第一部分11的正面。优选地,N个低频辐射单元20和N个第一高频辐射单元30沿第一部分11的纵向中心线间隔且交替地设置在第一部分11的正面。2N个第三高频辐射单元50沿第二部分12的纵向间隔设置在第二部分12的正面。优选地,2N个第三高频辐射单元50沿第二部分12的纵向中心线间隔设置在第二部分12的正面。每个低频辐射单元20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置一个第二高频辐射单元40,第二高频辐射单元40设置在第一部分11的正面。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本实用新型的图1、图2仅展示了一个低频辐射单元20、一个第一高频辐射单元30、一个第二高频辐射单元40以及两个第三高频辐射单元50。

N个第一高频辐射单元30、N个第二高频辐射单元40和2N个第三高频辐射单元50的结构相同。低频辐射单元20采用的是双极化金属钣金件折弯振子。第一高频辐射单元30、第二高频辐射单元40和第三高频辐射单元50采用的是双极化压铸振子。

N个低频辐射单元20组成低频阵列,N个第一高频辐射单元30和N个第二高频辐射单元40组成第一高频阵列,2N个第三高频辐射单元50组成第二高频阵列,因而本实用新型共有三个辐射阵列,本实用新型的多频天线为三频天线。低频阵列的工作频段为698MHz-960MHz,第一高频阵列、第二高频阵列的工作频段为1710MHz-2690MHz,频带宽。

相邻两个低频辐射单元20之间的间距是相邻的第一高频辐射单元30和第二高频辐射单元40之间的间距的两倍。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低频辐射单元20之间的间距是250毫米,相邻的第一高频辐射单元30和第二高频辐射单元40之间的间距是125毫米。相邻的两个第三高频辐射单元50之间的间距是95毫米。

进一步地,第一部分11的远离连接板13的一侧朝第一部分11的正面弯折形成第一垂直翻边111。第二部分12的远离连接板13的一侧朝第二部分12的背面弯折形成第二垂直翻边121。第一垂直翻边111的高度大于第二垂直翻边121的高度。

第二部分12正面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金属条91、第二金属条92。第二金属条92靠近第一部分11,且第二金属条92的高度小于第一金属条91的高度。

进一步地,第一高频辐射单元30的一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金属片60,两个第一金属片60分别设置在第一部分11的正面且分别靠近第一部分11的两侧。第一高频辐射单元30的另一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金属片70,两个第二金属片70分别设置在第一部分11的正面且分别靠近一个低频辐射单元20。

第一金属片60包括设置在第一部分11正面的第一安装部61、形成在第一安装部61的靠近对应的第一高频辐射单元30的一侧的第一垂直部62以及形成在第一垂直部62顶端的倾斜部63。倾斜部63与第一安装部61呈相对设置且倾斜部63朝远离第一部分11正面的方向倾斜。倾斜部63的宽度大于第一安装部61的宽度。优选地,第一安装部61、第一垂直部62和倾斜部63为一体成型,便于制造。

第二金属片70包括设置在第一部分11正面的第二安装部71以及形成在第二安装部71的远离对应的第一高频辐射单元30的一侧的第二垂直部72。优选地,第二安装部71和第二垂直部72为一体成型,便于制造。

进一步地,相邻的两个第三高频辐射单元50之间设有第三金属片80。第三金属片80包括设置在第二部分12正面的第三安装部81以及设置在第三安装部81顶端的水平部82。第三安装部81与第二部分12呈垂直设置,且第三安装部81位于水平部82的一侧的中心位置处,水平部82的长度大于第三安装部81的长度。水平部82的长度与第一金属条91和第二金属条92之间的间距相等。优选地,第三安装部81和水平部82为一体成型。

第一垂直翻边111和连接板13用来调节低频阵列的辐射特性。第一金属片60、第二金属片70用来调节第一高频阵列的辐射特性。第二金属片70能够有效避免低频辐射单元20与相邻的第一高频辐射单元30及其内部的第二高频辐射单元40之间的辐射特性的干扰。第三金属片80、第一金属条91、第二金属条92用来调节第二高频阵列的辐射特性,第三金属片80能有效避免相邻的两个第三高频辐射单元50之间的辐射特性的干扰。第二金属条92能够有效避免低频辐射单元20和第三高频辐射单元50之间的辐射特性的干扰。由于第二部分12位于第一部分11的上方,使得第一高频阵列和第二高频阵列之间的辐射特性不受干扰,又能保证低频阵列和第二高频阵列之间的辐射特性不受干扰,这样既保证了高、低频辐射单元的间距,又不影响高、低频辐射特性,从而保证了低频阵列、第一高频阵列、第二高频阵列的电气性能。

通过合理的调整反射板10的第二部分12的宽度尺寸、第一金属条91和第二金属条92的高度尺寸以及第三金属片80的高度,可使得天线的第二高频阵列具有较佳的辐射特性。通过合理地调整第一金属片60和第二金属片70的高度尺寸以及分别与第一高频辐射单元30之间的距离,可使得天线的第一高频阵列具有较佳的辐射特性。通过合理地调整反射板10的第一部分11的宽度尺寸以及第一垂直翻边111和连接板13的高度尺寸,可使得天线的低频阵列具有较佳的辐射特性。同时协调所有结构的尺寸可以有效地减少高、低频阵列之间的互耦影响,并能够获得良好的参数指标。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组装、性能稳定、成本低,具有超宽频带、多频化的特点,同时高、低频阵列之间的相互影响较小,且均具有较高的增益、较好的前后比、交叉极化鉴别率指标、水平面波束宽度收敛等较好的辐射特性,还具有高隔离度、低驻波比等良好的电气性能,满足了目前运营商对多频天线的性能指标要求。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如对各个实施例中的不同特征进行组合等,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