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恒温箱的激光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83370发布日期:2019-07-17 05:16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恒温箱的激光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恒温箱的激光器系统。



背景技术:

激光器温度控制是激光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激光器自身所使用的材料均具有一定的热膨胀系数,激光器经过长时间工作后,激光器内部光学器件产生热量、温度升高,高温使得激光器产生机械形变,进而影响其输出性能。因此,如何减小环境温度对激光器的影响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待解决的问题。

现有的技术中一般都是在激光器局部使用电子器件制冷。箱体不主动制冷,但这种方式随着环境温度变化,箱体的变化从而发生形变。箱体局部制冷,这种方式在环境温度发生改变时,箱体内部受热不均,仍然会发生形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容易实施,成本低廉,实用性强的具有恒温箱的激光器系统。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具体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具有恒温箱的激光器系统,包括恒温箱和安装在恒温箱内的激光器本体,恒温箱包括箱体、若干封水板、前面板和后面板,箱体壁前后贯通开有若干冷却水道,箱体前、后端面上交错开有连通相邻两冷却水道的过水槽,封水板密封安装在过水槽上,前面板和后面板分别安装在恒温箱两端。

进一步地,箱体壁的一端设有与相邻两冷却水道分别连通的进水管口和出水管口。

进一步地,后面板上开有激光出光口。

进一步地,前面板上固定有与激光器本体连接的插接线端子。

进一步地,激光器本体通过螺栓固定在恒温箱内底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激光器具有液体冷却恒温结构,通过箱体整体均匀分布冷却,进行温度补偿的方式维持具有恒温箱的激光器系统温度,克服外界环境温度变化、内部光学器件温度变化等因素对激光器输出性能的影响,增强激光器的环境适应性,提高激光器的机械稳定性、延长激光器的工作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箱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恒温箱;11、箱体;12、封水板;13、前面板;131、接线端子;14、后面板;141、激光出光口;15、冷却水道;16、进水管口;17、出水管口;18、过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恒温箱的激光器系统,该激光器包括恒温箱1和安装在恒温箱1内的激光器本体,优选地,激光器本体通过螺栓固定在恒温箱1内底部。恒温箱1为长方形箱体结构,恒温箱1包括箱体11、若干封水板12、前面板13和后面板14。

箱体11壁前后贯通开有若干冷却水道15,一实施例中,冷却水道15为纵向平行开设,箱体11壁厚至少为12mm,冷却水道15口径可为8mm。箱体11壁的一端设有与相邻两冷却水道12分别连通的进水管口16和出水管口17。箱体11前、后端面上交错开有连通相邻两冷却水道12的过水槽18,冷却水道15与过水槽18回环间隔连接,形成一条弓形水道,封水板12通过螺钉和密封圈密封安装在过水槽12上。前面板13和后面板14分别安装在恒温箱1两端。

激光器的恒温箱1内部放置激光器本体,激光器本体与恒温箱1的箱体11固定连接;恒温箱1由进水管口16流入恒温流体,流体可选为水,第一条冷却水道15后经密封的过水槽18回环反向流入第二条冷却水道15,由此流经全部箱体11的冷却水道15后,通过出水管口17流出。平行排列的冷却水道15可为恒温箱提供均匀的温度调节,使冷却结构稳定,实现液体对整个箱体冷却恒温。

恒温箱1为水冷却系统,冷却水道15的进水为恒温的,若干条冷却水道15及过水槽18在箱体11壁内形成弓形回环的冷却水路,其中水路末端相邻的两条冷却水道15分别连通进水管口16和出水管口17,实现持续地为冷却水道15供水,使恒温箱的箱体11内保持恒温。

进水管口16和出水管口17位于箱体11的同一端面,弓形水路平行排列,弓形水路通过钻孔方式获得,一体成型。封水板12主要是把平行的两条水路连通且密封,前面板13和后面板14分别用螺钉固定在箱体11的两端面。

优选地,后面板14上开有激光出光口141。恒温箱1向内的激光器本体发出的激光通过激光出光口射出。激光器本体除激光出光口以外,完成密封在恒温箱1内。由于前面板13上固定有与激光器本体连接的接线端子131。前面板13和后面板14均利用密封圈与箱体11的端面密封安装,使箱体11内部与外部隔离,由此激光器本体在温或低温等各种环境下不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可保持长时间稳定工作。激光器本体自身产生的热量也随箱体水循环结构带走。保证体内的环境温度恒温工作。

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