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键组件及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39558发布日期:2019-08-16 21:51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按键组件及开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按键组件及开关。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智能家居的发展,市场上的网关等信息设备越来越多,它们分布在家庭的各个角落。这样它们的实际使用环境实际上是很复杂的,经常会遇到被小孩子触碰或被物体遮挡抵触而触发信号的误触发,进而造成智能终端设备的使用异常。鉴于此,十分有必要设计一种防止按键误触的结构。

现有的按键结构一般是按键直接与开关按钮接触,通过外力施加后即执行信号动作。为了避免误触,通常将按键的高度降低至网关等产品的表面以下或直接取消外面的按键结构而采用小孔。这样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因手感不好而产生操作不便,或需借助外物而使得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按键组件和开关,通过在按键组件上设置施加不同方的力时向不同方向移动的移动机构,可解决现有的按键组件防触控效果差,操作不便,操作繁琐等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按键组件,包括:按键本体;

设在所述按键本体上,在向所述按键本体施加第一方向的力时,使所述按键本体移动至处于可与开关按钮接触状态的第一移动机构;以及

设在所述按键本体上,在向所述按键本体施加与第一方向相交方向的第二方向的力时,使所述按键本体与开关按钮接触,触发开关按钮开合的第二移动机构。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移动机构为凸筋或凹槽,设置在所述按键本体的上表面。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移动机构为触发部件,所述触发部件设于所述按键本体的一侧。

更进一步地,所述按键组件还包括:

按键安装架;

所述按键本体还包括施力部件,所述施力部件设于所述按键本体的上表面;

所述按键通过所述按键安装架安装在开关的面板上,所述施力部件置于所述面板上的孔槽内,所述第一移动机构与所述面上的防误触机构互相嵌合。

更进一步地,所述按键本体的一侧安装有横向弹性部件,所述横向弹性部件对所述按键产生预紧力。

更进一步地,所述横向弹性部件为压簧;所述压簧套在所述触发部件的外侧,所述触发部件贯穿所述压簧。

更进一步地,所述触发部件为椭圆跑道柱。

更进一步地,所述按键本体具有两个侧面;所述两个侧面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纵向弹性部件;所述纵向弹性部件的下端面均高于所述按键的所述两个侧面的下端面。

更进一步地,所述按键安装架具有第一侧端面和第二侧端面;

所述按键安装架的所述第二侧端面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侧端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开关,包括:面板及如上所述的按键组件;

所述按键组件安装于所述面板的内侧;

设在所述面板上,在向所述按键本体施加第一方向的力时,配合所述按键本体移动至处于可与开关按钮接触状态的第一移动机构触机构的防误触机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开关的按键组件,包括按键本体和按键安装架,按键本体通过按键安装架安装在该开关的面板上,该按键本体上表面设置有第一移动机构,该第一移动机构与设置在该面板上的防误触机构互相嵌合,该按键本体还包括施力部件,该施力部件置于该面板上的凹槽内,该开关安装好后,当有按压力施加在施力部件上时,施力部件延按压力的方向运动,该第一移动机构与防误触机构开始分离,直至该第一移动机构脱出该防误触机构,方可继续对施力部件施加向触发部件一侧的力,使得触发部件靠近并接触到开关按钮,触发该开关的开或关,由于按压力要够大才会使得第一移动机构脱离该防误触机构的限制,可达到防误触效果,进一步地,需要横向推动施力部件使得按键本体的触发部件接触到该开关按钮,才会实现该开关的开或关,可更好的实现防误触功能,并且在控制该开关的开或关时,不需要借助其他工具,操作简便。进一步地,触发部件外侧贯穿套装一弹性部件,该弹性部件对按键本体有预紧力,所以当按键本体被侧向按压时由于该弹性部件的弹性作用,按键本体动作平稳,用户手感佳,并且在触发部件侧向移动至触碰时,伴随弹性部件的压缩,用户在按压过程中有反馈感,用户体验佳。进一步地,按键本体的下端设置有纵向弹性部件,施力部件被施加向下按压力时,该纵向弹性部件发生弹性形变,按键本体随之下沉,纵向弹性部件的下端面均高于按键本体两个侧面的下端面,则纵向弹性部件要变形到一定程度才能与按键本体的左右侧齐平,才能进一步水平方向移动按键本体,可以进一步降低误触的可能性。进一步地,按键安装架一个侧端面高度低于另一个侧端面,便于按键本体简单便捷地安装在按键安装架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按键组件中按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按键组件的结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按键组件中按键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按键组件安装在面板上后的按键组件部分的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开关的结构爆炸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开关的面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按键组件,按键组件包括按键本体;设在该按键本体上,在向该按键本体施加第一方向的力时,使该按键本体移动至处于可与开关按钮接触状态的第一移动机构,需要将力施加到将按键本体移动至可与开关按钮接触的程度,可以提高防误触性;以及,设在该按键本体上,在向该按键本体施加与第一方向相交方向的第二方向的力时,使该按键本体与开关按钮接触,触发开关按钮开合的第二移动机构,需要将力施加到将按键本体移动至可触发开关按钮的程度,可以进一步提高防误触性。通过施加不同方向且达到一定程度的力,才最终触发开关按钮开合,提高了防误触性。

进一步地,与该第一移动机构对应地,在开关的面板设置有防误触机构,当按键组件安装在该面板上时,该第一移动机构与该防误触结构嵌合在一起,施力按压该按键本体时,将该第一移动机构按压到脱离该防误触结构,才可以侧向继续移动按键本体去接触安装在开关的控制板上的开关按钮,打开或关闭该开关,从而提高了按键本体的防误触性。

进一步地,第二移动机构为触发部件,该触发部件设于该按键本体的一侧,该第一移动机构脱离面板上的防误触机构后,施力按压并推动按键本体向该触发部件所在的一侧移动,该触发部件才可触发该开关按钮,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按键本体的防误触性。

该开关可以是网关、插座等,具体可以是入墙式网关、入墙式插座等电子装置。

该按键组件可以安装在该面板的任何一个面的内侧。下面详细描述按键组件和开关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等。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的按键组件,参阅图1,图1为按键本体11的结构示意图。

按键组件包括按键本体11。按键本体11上设有第一移动机构13,按键本体11上还设有第二移动机构15。第一移动机构13设在按键本体11上,在向按键本体11施加第一方向的力时,第一移动机构13使按键本体11移动至处于可与开关按钮接触状态;第二移动机构15设在按键本体11上,在向按键本体11施加与第一方向相交方向的第二方向的力时,使按键本体11与开关按钮接触,触发开关按钮开合。

进一步地,该按键组件安装在开关的面板上,在该面板上设有与按键本体11的第一移动机构13配合的防误触机构,当按键组件安装在面板上后,第一移动机构13与该防误触机构互相嵌合。

按键组件可具体安装在面板上表面内侧,施加在按键本体11上的第一方向的力为竖直向下的力,第二方向的力为横向向左的力,在向按键本体11施加竖直向下的力时,第一移动机构13与该防误触机构开始脱离,当该竖直向下的力加大到一定程度时,第一移动机构13与该防误触机构完全脱离,继续施加横向向左的力,按键本体11的第二移动机构15可以触发该开关的控制板上的开关按钮。

本实施例中,按键组件包括按键本体、设在该按键本体上的第一移动机构和第二移动机构,在向该按键本体施加第一方向的力时,需要该力大到一定程度,第一移动机构可使得按键本体移动至可与开关按钮接触的状态,因此可以提高防误触性;以及,在向该按键本体施加与第一方向相交方向的第二方向的力时,需要该力大到一定程度,第二移动机构使得按键本体移动至可触发开关按钮的状态,可以进一步提高防误触性。通过施加不同方向且达到一定程度的力,才最终触发开关按钮开合,提高了防误触性。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优选地,将按键组件安装在面板的内侧上部,则对应地,第一移动机构13可设置在按键本体11的上表面。

进一步地,第一移动机构13为凸筋或凹槽。当第一移动机构13为凸筋时,面板上的防误触机构为凹槽;当第一移动机构13为凹槽时,面板上的防误触机构为凸筋。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以第一移动机构13为凸筋,该防误触机构为凹槽为例。而当第一移动机构13为凹槽,该防误触机构为凸筋时,防误触原理相同,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第二移动机构15为触发部件;进一步地,按键本体11还包括施力部件14。

第一移动机构13设在按键本体11的上表面。施力部件14也设于按键本体11的上表面,为了受力均衡,施力部件14通常设在按键本体11的上表面的正中间。

第二移动机构15设在按键本体11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可设置于按键本体11的左侧。具体地,可以是第二移动机构15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按键本体11,另一端相对于按键本体11的一侧向外延伸。

按键本体11安装在面板上,第一移动机构13与该面板上的防误触结构互相嵌合。进一步地,面板上还设有孔槽,施力部件14置于该孔槽内。

进一步地,在该开关的控制板上设置有开关按钮,当第二移动机构15触碰到该开关按钮时,触发该入墙式开关的开或关。

进一步地,按键组件还包括按键安装架12,按键本体11通过按键安装架12安装在面板上,参阅图2,图2为按键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进一步地,按键本体11的一侧安装有横向弹性部件16,可以是如图2所示的在左侧安装有弹性部件16,也可以是在右侧安装有弹性部件16。本实施例中,以左侧为例。

横向弹性部件16具体为压簧,横向弹性部件16套设于第二移动机构15,第二移动机构15贯穿横向弹性部件16。具体地,第二移动机构15为椭圆跑道柱。在装配时,横向弹性部件16对按键本体11有预紧力。所以,按键本体11在被侧向按压时动作较平稳,手感较好,用户体验佳。且当按键本体11向左移动时压缩横向弹性部件16直至第二移动机构15触碰开关的控制板上的该开关按钮,触发该开关按钮动作,这种在第二移动机构15触发开关按钮的过程中伴随压缩横向弹性部件16,在触发该开关按钮时有反馈感,用户体检佳。

第二移动机构15的前端面与该开关按钮的行程为L1,前端面即为远离按键本体11的端面,如图2所示的左端面。第二移动机构15与面板有行程L2,该开关按钮的最大行程为L3、可触发行程为L4,则L1-L3≤L2≤L1-L4。

按键本体11具有左右两个侧面,其中右侧面用于限制按键本体11的横向位置,左侧面和有侧面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纵向弹性部件17,可以是一个、两个、三个等多个纵向弹性部件17,纵向弹性部件17在承受向下的压力时会发生弹性形变,导致按键本体11下沉。

具体地,以两个弹性结构部位17为例,纵向弹性部件17的下端面均高于按键本体11两个侧面的下端面。则按键本体11的连个侧面的高度相对于纵向弹性部件17更小,便于按键本体11的安装,并且纵向弹性部件17变形到一定程度才能与按键本体11的左右侧齐平,才能进一步水平方向移动按键本体11,可以进一步降低误触的可能性。

进一步地,参阅图3,图3为按键安装架12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进一步地,按键安装架12具有第一侧端面121和第二侧端面122。在第一侧端面121上设置有椭圆通孔123,按键本体11安装在按键安装架12上时,第二移动机构15穿过椭圆通孔12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侧端面121为左侧端面,若第二移动机构15设置在按键本体11的右侧,则第一侧端面121为右侧端面。此两种结构,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按键安装架12的第二侧端面122的高度低于第一侧端面122,即第二侧端面122的高度略高于按键安装架12的下端面。便于按键本体11简单便捷地安装在按键安装架12上。

进一步地,按键安装架12还具有底面,该底面的下端设有至少一个螺丝固定孔18,本实施例以2个螺丝固定孔18为例。通过螺丝拧入螺丝固定孔18、安装螺孔23,将按键安装架12固定安装在该面板上。对按键本体11的纵向位置实现定位。

进一步地,参见图4,图4为按键组件安装在面板上后的按键组件的剖面图。具体地,按键组件安装在面板20的右上部内侧。结合图1~图4,按键组件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安装的初始状态,按键本体11在横向弹性部件16提供的预紧力的作用下,安装在面板20内侧的右边,此时按键本体11上表面设有第一移动机构13在面板20内上表面的凹槽内。

当对按键本体11的施力部件14施加纵向按压力后,按键本体11下部的两个弹性结构部件16发生弹性变形,按键本体11下沉,按键本体11的第一移动机构13与面板20的凹槽脱离,但并不能触发按键本体11动作。继续向按键本体11的施力部件14施加向左的横向力,按键本体11向左移动,压缩横向弹性部件16,直至按键本体11的第二移动机构15第二移动机构15碰到开关按钮,触发该开关按钮动作,打开或关闭了入墙式开关的开关。

进一步地,当施加在施力部件14上的外力消除后,在横向弹性部件16的反作用力下按键本体11向右移动,同时在两弹性结构部件16弹性力的作用下,按键本体11有向上移动的趋势,最后按键本体11自动恢复到按压前的初始状态,第一移动机构13回到与凹槽嵌合状态。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开关的按键组件,包括按键本体和按键安装架,按键本体通过按键安装架安装在该开关的面板上,该按键本体上表面设置有第一移动机构,该第一移动机构与设置在该面板上的防误触机构互相嵌合,该按键本体还包括施力部件,该施力部件置于该面板上的凹槽内,该开关安装好后,当有按压力施加在施力部件上时,施力部件延按压力的方向运动,该第一移动机构与防误触机构开始分离,直至该第一移动机构脱出该防误触机构,方可继续对施力部件施加向触发部件一侧的力,使得触发部件靠近并接触到开关按钮,触发该开关的开或关,由于按压力要够大才会使得第一移动机构脱离该防误触机构的限制,可达到防误触效果,进一步地,需要横向推动施力部件使得按键本体的触发部件接触到该开关按钮,才会实现该开关的开或关,可更好的实现防误触功能,并且在控制该开关的开或关时,不需要借助其他工具,操作简便。进一步地,触发部件外侧贯穿套装一弹性部件,该弹性部件对按键本体有预紧力,所以当按键本体被侧向按压时由于该弹性部件的弹性作用,按键本体动作平稳,用户手感佳,并且在触发部件侧向移动至触碰时,伴随弹性部件的压缩,用户在按压过程中有反馈感,用户体验佳。进一步地,按键本体的下端设置有纵向弹性部件,施力部件被施加向下按压力时,该纵向弹性部件发生弹性形变,按键本体随之下沉,纵向弹性部件的下端面均高于按键本体两个侧面的下端面,则纵向弹性部件要变形到一定程度才能与按键本体的左右侧齐平,才能进一步水平方向移动按键本体,可以进一步降低误触的可能性。进一步地,按键安装架一个侧端面高度低于另一个侧端面,便于按键本体简单便捷地安装在按键安装架上。

实施例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开关,具体为一种入墙式开关,该入墙式开关包括面板、控制板、电源板、底盒及按键组件,该入墙式开关若是入墙式网关,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天线等部件,优选地,出于安全考虑,还可以包括安全门组件等部件。参阅图5,图5以一种入墙式网关为例,在其他入墙式开关中,按键组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相同,可参见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的描述内容。

图5所示入墙式网关包括:按键组件10、面板20、天线30、控制板40、安全门组件50、电源板60及底盒70;

底盒70安装在墙内,面板20上设置有与底盒70连接的连接件,面板20通过该连接件与底盒70连接,具体地,该连接件为卡扣,面板20通过卡扣与底盒70扣合在一起。面板20上设有两相和/或三相插孔。

进一步地,按键组件10安装于面板20的内侧。

按键组件10包括按键本体11、设在按键本体11上,在向按键本体11施加第一方向的力时,使按键本体11移动至处于可与开关按钮接触状态的第一移动机构13;以及设在按键本体11上,在向按键本体11施加与第一方向相交方向的第二方向的力时,使按键本体11与该开关按钮接触,触发该开关按钮开合的第二移动机构15。

对应地,开关包括设在面板20上,在向按键本体11施加第一方向的力时,配合按键本体11移动至处于可与开关按钮接触状态的第一移动机构的防误触机构。

参阅图6,图6为开关的面板结构示意图,面板20上表面内侧具有与第一移动机构13配合的防误触机构22,当按键组件11安装在面板20上后,第一移动机构13与防误触机构22互相嵌合。

在本实施例中,按键组件10安装在面板20上表面内侧,施加在按键本体11上的第一方向的力为竖直向下的力,第二方向的力为横向向左的力,在向按键本体11施加竖直向下的力时,防误触机构22与第一移动机构13开始脱离,当该竖直向下的力加大到一定程度时,防误触机构22与第一移动机构13完全脱离,继续施加横向向左的力,按键本体11可以触发该开关的控制板40上的开关按钮。

面板20的内侧还设置有安装螺孔23,本实例以2个安装螺孔23为例。

进一步地,天线30安装于面板20的内侧,天线30为双天线,该双天线互相平行,竖直贴合在面板20内侧的两端;

进一步地,控制板40与安全门组件50并列设置,控制板40与安全门组件50均连接于电源板60上,用于触发入墙式开关的开关状态的开关按钮(图中未标识)安装在控制板40上,电源板60安装于底盒70上。控制板40上设有控制芯片,当该开关按钮被按键本体11触发后,控制电源板60上设置的电路接通或断开,控制入墙式开关的开或关。安全门组件50是为了阻隔用户的手直接触碰到带电装置造成触电。

本实施例中的开关,面板上设置有与按键组件的第一移动机构互相嵌合的防误触结构,当第一方向的力施加到按键组件上时,只有当按该第一方向的力大到一定程度,使得互相嵌合的第一移动机构核防误触结构互相脱离,才可以进一步施加第二方向的力控制按键组件触碰到开关按钮,实现该开关的开或关,因而开关具有防止较小的力按压到按键组件而造成误触的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