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22184发布日期:2019-11-01 20:51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开关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用于自动两轮车等的刹车灯的点亮控制的开关装置,特别是涉及使接点位置的设定简易并降低接点的损耗且电连接稳定的开关装置。



背景技术:

在自动两轮车等的车辆上设置有用于检测由驾驶员进行的制动器的操作状态来点亮刹车灯的开关装置。

作为以往的开关装置,已知有下述的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开关装置。

以下,使用图10以及图11对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开关装置进行说明。图10是开关装置907的截面图。图11是开关装置907的外观主视图。

如图10所示,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开关装置907具备筒状的壳体910、安装于壳体内的柱塞(plunger)911、以前端与固定于柱塞911的绝缘筒915的外周接触的方式设置的导线接点918、919、以及与绝缘筒915的外周嵌合的筒状接点916。柱塞911与制动臂(未图示)连结。此外,导线接点918、919经由导线920、921与刹车灯(未图示)连接。在该构造中,在柱塞911通过制动臂的操作向被从壳体910拉出的方向位移时,导线接点918、919与筒状接点916接触。由此开关装置907成为导通状态,使刹车灯点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93973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如图10、图11所示,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开关装置907在壳体910的柱塞911突出的方向侧的外周,设置有螺纹部924,在该螺纹部924螺合有调整螺母925。调整螺母925由抓手部925a与嵌合部925b构成,嵌合部925b嵌合于自动两轮车的车体框架(未图示),将开关装置907保持于车体。这里,通过使调整螺母925相对于壳体910旋转从而能够调整开关装置907与制动臂的距离,能够进行接点位置的设定。然而为了能够在将开关装置907安装于车体的状态下进行接点位置的设定,设置有绝缘筒915以及筒状接点916的柱塞911成为总是能够相对于壳体910转动的构成。因而,导线接点918、919除了由于制动臂的操作所致的柱塞911向轴向的移动而产生的向轴向的滑动之外,还由于调整螺母925的旋转、来自外部的冲击/揺动而柱塞911向周向转动,也向该周向滑动。因此,不仅在制动臂被操作时进行向轴向的滑动,在制动臂被操作时以外的情况下也向周向滑动,关于向周向的滑动量,担心导致导线接点918、919的损耗增加。

本发明提供一种开关装置,维持能够在将开关装置安装于车体的状态下进行接点位置的设定,且降低接点的损耗、电连接稳定。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开关装置具备:箱体;固定接点,固定于所述箱体;工作轴,一端从所述箱体突出,以沿轴向往返移动的方式收纳于所述箱体内;移动部件,以沿所述轴向往返移动的方式保持于所述箱体;以及可动接点,与所述固定接点接触分离,所述开关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可动接点固定于所述移动部件,所述工作轴与所述移动部件通过嵌合机构嵌合,所述工作轴与所述移动部件沿所述轴向一体地往返移动,并且所述工作轴能够相对于所述箱体相对转动且所述工作轴能够相对于所述移动部件相对转动。

根据该构成,工作轴与移动部件沿轴向一体地往返移动,并且工作轴能够相对于箱体相对转动。因此,在接点位置的设定中使箱体旋转时,工作轴不跟随箱体的转动,故而能够在安装于车体的状态下进行接点位置的设定。此外,固定于箱体的固定接点以及固定于移动部件的可动接点跟随箱体的转动,而另一方面不跟随能够相对于箱体相对转动的工作轴的转动。因此,即使在接点位置的设定时、或由于来自外部的冲击/揺动而工作轴转动,各个接点也不向该转动方向滑动,因此能够降低接点的损耗,使电连接稳定。因此,能够在将开关装置安装于车体的状态下进行接点位置的设定,并且能够降低接点的损耗,使电连接稳定。

在本发明的开关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嵌合机构由设置于所述工作轴或者所述移动部件的挂钩形状构成。

根据该构成,能够通过简易的构成,使工作轴能够相对于箱体相对转动。

在本发明的开关装置中优选的是,具有密封部件,该密封部件在内周具备开口部且在外周具备环状部,所述移动部件插通保持于所述开口部,所述环状部卡合保持于所述箱体,所述箱体内的、所述工作轴的收纳空间与所述可动接点以及固定接点的收纳空间被分离。

根据该构成,由于使密封部件的外周的环状部保持于箱体,使移动部件插通保持于内周的开口部,因此移动部件经由密封部件保持于箱体。因此,在接点位置的设定等时,移动部件与箱体一同旋转,不跟随工作轴的转动。因此,在箱体旋转时,固定于移动部件的可动接点与固定于箱体的固定接点不相对移动,各接点不发生滑动,因此能够降低损耗,使接点间的电连接稳定。

在本发明的开关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工作轴具有向周向突出的凸缘部,在所述凸缘部与所述箱体之间沿所述轴向配置弹簧,在所述工作轴对抗所述弹簧而向从所述箱体突出的方向移动时,所述可动接点与所述固定接点接触。

根据该构成,通过在工作轴的凸缘部与箱体之间配置弹簧,在使工作轴向从箱体突出的方向移动时,由于在凸缘部承受弹簧的弹力,因此能够容易使工作轴返回初始位置。

本发明的开关装置优选的是,所述可动接点由从两侧夹持所述固定接点的夹子形状构成。

根据该构成,由夹子形状构成的可动接点以夹持固定接点的方式与其接触,因此即使从外部施加振动、冲击,也能够防止瞬时断电,能够使电连接稳定。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维持在将开关装置安装于车体的状态下进行接点位置的设定,并且降低接点的损耗,使电连接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开关装置100的外观图。

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开关装置100(非导通状态)的截面图。

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开关装置100(导通状态)的截面图。

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开关装置100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本实施方式的下壳体2的外观图。

图6是本实施方式的工作轴3的部分放大图。

图7是本实施方式的移动部件4的外观图。

图8是本实施方式的可动接点5的外观图。

图9是本实施方式的密封部件8的外观图。

图10是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开关装置907的截面图。

图11是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开关装置907的外观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图1~图9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以下,将图1中的x1、x2方向称作左右方向,将y1、y2方向称作上下方向,将z1、z2方向称作前后方向。

首先,使用图1、图2、图4~图9对本实施方式中的开关装置100的构成进行说明。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开关装置100的外观图。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开关装置100(非导通状态)的图1所示的a-a截面的截面图。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开关装置100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本实施方式的下壳体2的外观图。图6是将本实施方式的工作轴3的由图4所示的点划线b包围的区域在上下方向上反转并放大得到的部分放大图。图7是本实施方式的移动部件4的外观图。图8是本实施方式的可动接点5的外观图。图9是本实施方式的密封部件8的外观图。

开关装置100具有构成箱体10的上壳体1与下壳体2、工作轴3、移动部件4、可动接点5、固定接点6、弹簧7、密封部件8、以及螺母9。

上壳体1形成为绝缘树脂制且两面开口的筒状,由上部的第1筒部1a和直径大于第1筒部1a的直径的下部的第2筒部1b构成。在第1筒部1a的外周形成有螺纹部1d,在第2筒部1b沿前后方向形成有一对凹部1c,该凹部1c具有从下端朝向上部以大致t字状形成的部分。此外,如图2所示,在第1筒部1a的上表面开口附近的内周形成有台阶部1e,在第1筒部1a与第2筒部1b的边界部分的内周形成有内侧台阶部1f。

如图2以及图5所示,下壳体2是上表面开口的大致筒状的绝缘树脂制的部件,由筒状基部2a和直径小于筒状基部2a的直径的筒状突出部2b构成。在筒状基部2a的内部形成有壁部2e。此外,具有形成为大致t字状的部分的凸部2c从筒状基部2a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形成。凸部2c沿前后方向形成有一对。在筒状突出部2b的上表面形成有环状槽部2d。

工作轴3为绝缘树脂制且沿上下方向延伸形成的圆柱状的部件,在上部形成有沿前后方向贯通的连接孔3a。在下部形成有沿周向环状突出的凸缘部3b。如图6所示,在凸缘部3b的下表面的中心位置形成有突起3c。此外,一对挂钩形状部3d在凸缘部3b的下表面夹着突起3c对置地形成。一对挂钩形状部3d的外侧面沿凸缘部3b的下表面的圆周方向形成为圆弧状。另一方面,一对挂钩形状部3d的内侧面形成为平面状。在一对挂钩形状部3d的下部,分别形成有向彼此接近的方向突出的突出部3e。一对挂钩形状部3d的突出部3e分别具有面向彼此接近的方向的嵌合面3f。各个嵌合面3f形成为圆弧状。通过以上的构成,一对挂钩形状部3d呈前端被折弯那样的挂钩形状。

移动部件4为绝缘树脂制且与工作轴3同样沿上下方向延伸地形成,是直径小于工作轴3的凸缘部3b的直径并且长度短于工作轴3的上下方向的全长的短圆柱状的部件。在上表面的中心位置形成有有底的圆孔4d。如图7所示,在外周从上部朝向下部按顺序形成有环状的第1槽部4a、以及环状的第2槽部4b。在下部形成有4根腿部4c,在下表面被腿部4c包围地形成有突起部4e。

如图8所示,可动接点5将一个导电性金属部件折弯加工而形成,在左右方向上夹着基部5b分别形成有接点部5a。接点部5a形成为下述的夹子形状,即,2根臂部5c分别从基部5b以大致“コ”字状伸出,在自由端接近并对置的夹子形状。在基部5b的中央位置形成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贯通孔5d。

固定接点6为板状的导电性金属部件,在电气上独立地形成有一对。在各自的上部具有接触部6a,在下部具有端子部6b。

弹簧7是沿上下方向延伸形成的螺旋弹簧。直径大于工作轴3的形成有连接孔3a的圆柱部分的直径,且小于凸缘部3b的直径。

密封部件8是橡胶、弹性体等的弹性材制,如图9所示,由内周的开口部8a与外周的环状部8b、以及将它们连结的薄壁部8c构成。在环状部8b形成有从下表面向下方突出的环状突起部8d。

螺母9是由外形为六边形状的抓手部9a以及从抓手部9a的上表面向上方伸出的一对嵌合部9b构成的绝缘树脂制的部件。

接下来,使用图2对本实施方式中的开关装置100的构造进行说明。

工作轴3以连接孔3a从上壳体1的上表面开口向上方突出的方式收纳于上壳体1。在向上方突出的连接孔3a连接有与制动臂(未图示)连结的线缆(未图示)。此外,工作轴3沿轴向插通到弹簧7的卷绕部分的内侧。通过该插通,弹簧7的上表面与上壳体1的台阶部1e对置且下表面与工作轴3的凸缘部3b的上表面对置地配置。

移动部件4配置于上壳体1以及下壳体2内。移动部件4的第2槽部4b卡止于密封部件8的开口部8a。由此,移动部件4与密封部件8一体化。此时,由于第2槽部4b的直径仅比开口部8a的直径稍大地形成,因此开口部8a被扩张而与第2槽部4b弹性相接。此外,在移动部件4的下表面固定有可动接点5。突起部4e插通到可动接点5的贯通孔5d,并通过卡扣配合(snap-fit),使可动接点5安装并固定于移动部件4。

这里,通过使工作轴3的挂钩形状部3d的嵌合面3f与移动部件4的第1槽部4a嵌合并且为了抑制轴偏而使工作轴3的突起3c插入移动部件4的圆孔4d,从而使工作轴3与移动部件4嵌合。通过该嵌合,工作轴3与移动部件4能够通过制动臂的操作而沿轴向(上下方向)一体地往返移动且能够沿周向相对转动。

固定接点6固定于下壳体2的内部。另一方面,固定接点6的端子部6b从下壳体2的壁部2e突出,通过线束(harness)(未图示)等与刹车灯(未图示)连接。

通过上壳体1的凹部1c与下壳体2的凸部2c卡合,从而上壳体1与下壳体2作为箱体10而被一体化。此外,在密封部件8的环状突起部8d与形成于下壳体2的筒状突出部2b的上表面的环状槽部2d嵌合的状态下,在上壳体1的内侧台阶部1f与筒状突出部2b之间夹持密封部件8的环状部8b。同时,固定于下壳体2的固定接点6与可动接点5隔开规定的距离地配置,即固定于箱体10。此时,移动部件4的4根腿部4c与下壳体2的壁部2e的上表面进行面接触。

通过以上的构成,由于与移动部件4一体化的密封部件8的环状部8b被上壳体1与下壳体2夹持,因此箱体10内的空间被分离为收纳有工作轴3的空间与收纳有可动接点5以及固定接点6的空间。

并且,由于密封部件8被上壳体1与下壳体2夹持,因此与密封部件8一体化的移动部件4被间接保持于箱体10。因而,能够相对于移动部件4相对转动的工作轴3成为也能够相对于箱体10相对转动。因此,工作轴3与移动部件4沿轴向一体地往返移动且工作轴3能够相对于箱体10以及移动部件4相对转动。

螺母9螺合于上壳体1的螺纹部1d。此时,嵌合部9b被固定于设置有制动臂的车体(未图示)的固定部(未图示),开关装置100被保持于车体。若沿周向转动那样操作抓手部9a,则螺母9沿螺纹部1d向上下方向移动。因此,只要使螺母9沿上下方向移动就能够调整开关装置100与制动臂的距离,能够调整伴随制动臂的操作的、刹车灯的点亮的定时。

接下来,使用图2、图3对本实施方式中的开关装置100的动作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该开关装置100(导通状态)的图1所示的a-a截面的截面图。首先,在制动臂未被操作的状态下,如图2所示,由于处于可动接点5与固定接点6未接触的状态,固定接点6的一对接触部6a间被电切断,因此刹车灯为熄灭的状态。

然后,若制动臂被操作,则工作轴3对抗弹簧7向从上壳体1突出的方向移动。因此,如图3所示,通过可动接点5的夹子形状的接点部5a以夹持固定接点6的接触部6a的方式与其接触,从而一对固定接点6间成为经由可动接点5电连接的状态,刹车灯点亮。

以下,对采用本实施方式的效果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的开关装置100中构成为,具备:箱体10、固定于箱体10的固定接点6、一端从箱体10突出且以沿轴向往返移动的方式收纳于箱体10内的工作轴3、以沿轴向往返移动的方式保持于箱体10的移动部件4、以及与固定接点6接触分离的可动接点5,可动接点5固定于移动部件4,工作轴3与移动部件4通过嵌合机构嵌合,工作轴3与移动部件4沿轴向一体地往返移动,并且工作轴3能够相对于箱体10相对转动且工作轴3能够相对于移动部件4相对转动。

由此,工作轴3与移动部件4沿轴向一体地往返移动,并且工作轴3能够相对于箱体10相对转动。因此,在接点位置的设定中使箱体10旋转时,工作轴3不跟随箱体10转动,故而能够在安装于车体的状态下进行接点位置的设定。此外,固定于箱体10的固定接点6以及固定于移动部件4的可动接点5跟随箱体10转动,而另一方面不跟随能够相对于箱体10相对转动的工作轴3的转动。因此,即使在接点位置的设定时、或由于来自外部的冲击/揺动而工作轴3转动,各个接点也不向该转动方向滑动,因此能够降低接点的损耗,使电连接稳定。因此,能够在将开关装置100安装于车体的状态下进行接点位置的设定,且起到降低接点的损耗,使电连接稳定的效果。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开关装置100中设为,嵌合机构由设置于工作轴3的挂钩形状构成。

由此,通过简易的构成,起到能够使工作轴3相对于箱体10相对转动的效果。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开关装置100中构成为,具有密封部件8,该密封部件8在内周具备开口部8a、在外周具备环状部8b,移动部件4被插通保持于开口部8a,环状部8b卡合保持于箱体10,箱体10内的、工作轴3的收纳空间与可动接点5以及固定接点6的收纳空间被分离。

由此,使密封部件8的外周的环状部8b保持于箱体10,将移动部件4插通保持于内周的开口部8a,因此移动部件4经由密封部件8保持于箱体10。因此,在接点位置的设定等时,移动部件4与箱体10一同旋转,不跟随工作轴3的转动。因此,在箱体10旋转时,固定于移动部件4的可动接点5与固定于箱体10的固定接点6不相对移动,各接点不发生滑动,因此起到能够降低损耗、使接点间的电连接稳定的效果。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开关装置100中构成为,在密封部件8的环状突起部8d与形成于下壳体2的筒状突出部2b的上表面的环状槽部2d嵌合的状态下,密封部件8的环状部8b被夹在上壳体1的内侧台阶部1f与筒状突出部2b之间。由此,箱体10内的空间被分离为收容有工作轴3的空间与收纳有可动接点5以及固定接点6的空间。此外,即使环状部8b的夹持不充分,也通过环状突起部8d嵌入环状槽部2d,来确保收纳有可动接点5以及固定接点6的空间的封闭性。因此,由于有可能流入液体的收纳有可动接点5以及固定接点6的空间被密封,因此能够防止向两接点的浸水。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开关装置100中构成为,工作轴3具有沿周向突出的凸缘部3b,在凸缘部3b与箱体10的上壳体1之间沿轴向配置弹簧7,在工作轴3对抗弹簧7而向从箱体10的上壳体1突出的方向移动时,可动接点5与固定接点6接触。

由此,通过在工作轴3的凸缘部3b与箱体10的上壳体1之间配置弹簧7,发挥如下效果:在使工作轴3向从箱体10的上壳体1突出的方向移动时,由于在凸缘部3b承受了弹簧7的弹力,因此能够容易使工作轴3返回初始位置。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开关装置100中设为,凸缘部3b配置于比密封部件8更靠上壳体1的上表面开口侧。由此,由于密封部件8配置于比凸缘部3b更靠上壳体1的内方(两接点侧),因此在液体从外部侵入上壳体1与工作轴3之间的空间时,相对于沿工作轴3进入的液体成为堤防,故能够减弱液体进入的势头。因此,到达密封部件8为止的液体的势头被削减,故而能够防止较强的力施加于密封部件8,能够防止变形。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开关装置100中构成为,可动接点5由从两侧夹持固定接点6的夹子形状构成。

由此,由夹子形状构成的可动接点5以夹持固定接点6的方式与其接触,因此发挥如下效果:即使从外部施加振动、冲击,也能够防止瞬时断电,能够使电连接稳定。

如以上那样具体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开关装置100,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地实施。例如能够如下述那样变形来实施,这些实施方式也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1)在本实施方式的开关装置100中,在工作轴3的另一端形成挂钩形状部3d,在移动部件4的外周形成第2槽部,但也可以相反地在工作轴3形成槽部,在移动部件4形成挂钩形状部。

(2)在本实施方式的开关装置100中,承受挂钩形状部的部位为槽部,但也可以是突出部。此外只要工作轴3能够转动,则由挂钩形状构成的嵌合机构也可以是与工作轴3以及移动部件4不同的其他部件。

(3)在本实施方式的开关装置100中,由上壳体1与下壳体2这2个部件构成箱体10,但也可以不设为独立的部件而是由一个部件构成。

本专利申请基于2017年3月14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7-048464号,并主张其优先权,在本申请中引用日本专利申请第2017-048464号的全部内容。

附图标记说明

1上壳体

1a第1筒部

1b第2筒部

1c凹部

1d螺纹部

1e台阶部

1f内侧台阶部

2下壳体

2a筒状基部

2b筒状突出部

2c凸部

2d环状槽部

2e壁部

3工作轴

3a连接孔

3b凸缘部

3c突起

3d挂钩形状部

3e突出部

3f嵌合面

4移动部件

4a第1槽部

4b第2槽部

4c腿部

4d圆孔

4e突起部

5可动接点

5a接点部

5b基部

5c臂部

5d贯通孔

6固定接点

6a接触部

6b端子部

7弹簧

8密封部件

8a开口部

8b环状部

8c薄壁部

8d环状突起部

9螺母

9a抓手部

9b嵌合部

10箱体

100开关装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