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条带来缠绕线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43032发布日期:2020-02-14 23:26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利用条带来缠绕线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利用条带来缠绕、尤其是机械地缠绕线束的缠绕装置。本发明也涉及一种用于利用条带来缠绕线束的方法。本发明尤其是能够应用在尤其是用于机动车辆的被扭绞的线束。



背景技术:

为了机械地缠绕线束,迄今为止以既定间隔径向地围绕线束来移动胶带卷。在此情况下,产生胶带卷的牵拉力,该牵拉力使线束从中心朝胶带卷的方向偏转。这种偏转引起不均匀的缠绕成果。

de102013015442a1公开一种针对缠绕机的缠绕头驱动装置,其中所述缠绕机用于利用来自输送装置的条带来对长形的对象进行包扎或捆扎,其中所述长形的对象例如是电缆和电缆束,其中缠绕头驱动装置具有定子和基本上空心圆柱形的转子,其中所述转子具有内直径,其中该转子布置在定子的基本上圆柱形的内部空间之内,并且其中该定子具有能够电磁激励的线圈和用于支承转子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任务是:至少部分地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并且尤其是提供用于利用条带、尤其是胶带来缠绕线束的可能性,其中该线束在缠绕时较少被偏转。

所述任务按照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得以解决。优选的实施方式尤其是能够由从属权利要求中得出。

所述任务通过用于利用条带来缠绕线束的缠绕装置以及被构型用于施加反作用力的装置(“反向保持装置”)得以解决,其中该反作用力抵抗由条带卷经由条带而施加到该线束上的牵拉力,其中该缠绕装置具有以电机驱动的方式沿着线束在缠绕方向上能移动的缠绕头,其具有用于穿引线束的空隙和能以电机驱动的方式围绕空隙来转动的用于条带卷的保持装置。

这种缠绕装置得出如下优点:通过反向保持装置能够将由于条带的在线束上作用的牵拉力引起的线束的径向移位保持得小。这可以改善缠绕(缠绕成果)的品质并且以简单的装置有效地防止线束的损坏。

该条带可以是胶带、粘附带、薄膜带等等。

该缠绕头实施条带卷的围绕线束的转动。该缠绕头能够借助线性引导装置沿着线束移位。

该缠绕也可以称为包扎、捆绑或捆扎。该缠绕装置可以也称为缠绕设备或缠绕机。

一种扩展方案是:反向保持装置被固定在缠绕头上或构成缠绕头的一部分并且因此随着缠绕头的纵向移位而被一并移位。可替代地,反向保持装置可以是缠绕装置的独立的部件,该部件与该缠绕头一起地或者独立于该缠绕头地能够移动。

反向保持装置可以是在缠绕头上不能转动的或者说被静态地固定在其上或者围绕线束被转动。

该缠绕装置可以还具有用于在一侧或两侧固定线束的线束固定装置、用于轴向张紧线束的线张紧设备、用于自动化地在线束上放置条带的条带放置设备、用于自动化地切割条带的条带切割设备等等。

该线束也可以被称为线捆或电缆束并且具有一个或多个单线、电缆、绞合线或专用线。该线束可以是被扭绞的或者没有被扭绞的。该线束尤其是用于机动车辆的线束。

一种构型方案是:反向保持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引导叉并且该线束被设计用于,在至少一个引导叉的两个尖齿之间被引导。

所述(多个)引导叉有利地用于对线束引导、尤其是定中心。通过引导叉可以以没有其他附件的方式来保持线束的如下区段,其中条带在该区段上被缠绕或者在该区段上贴靠或缠住(angreifen)。由此提供用于附加功能、例如自动化地条带放置和条带切割的结构空间。此外,该引导叉仅具有与线束的小面积的接触面,从而通过引导叉也仅将微小的摩擦力传递到线束上。这又有助于防止线束的扭转。(多个)引导叉的应用此外实现:特别均匀的并且精确重复的缠绕过程。

一种扩展方案是:将至少一个引导叉静态地固定在缠绕头上。

还有一种构型方案是:反向保持装置具有两个彼此平行布置的引导叉并且该条带被设计用于,在线束的位于这两个引导叉之间的区段上缠住或者加上(ansetzen)。因此得出如下优点:通过条带的牵拉力而引起的线束的侧向移位能够被保持得特别小并且此外能够特别有效地防止线束的倾斜位置。此外,能够将线束特别简单地插入到引导叉中。

另一构型方案是:使至少一个引导叉是开放的引导叉。这实现:特别简单的、维修少的并且价格便宜的缠绕装置。

一种替代的或附加的构型方案是:至少一个引导叉是能够关闭的引导叉。这得出如下优点:在关闭的引导叉情况下,使得在其中延伸的线束在所有径向方向上被引导或被约束。能够关闭的引导叉也可以被称为夹具。

还有另一构型方案是:反向保持装置具有与线束平行取向的、静态地安置在缠绕头上的销钉。该销钉被布置在被设计用于线束的空间中,例如轴向地插入到线束中。该销钉是利用自身的自由尖端相反于缠绕头的缠绕方向来对准的。该条带尤其是被设计用于,在线束的具有该销钉的区段上缠住或加上。该销钉因此随着缠绕头沿着线束一起移动(“同步销钉”)。该销钉因此通过缠绕头的前向移动而连续地轴向地从被缠绕的线捆或线束中拉出。该销钉形成稳定的“芯”,其中该线束的线能够围绕该“芯”来放置并且有利地使该“芯”吸收在缠绕时条带的牵拉力。由此,该线束获得自身的相对于条带卷或条带的牵拉力的稳定性。也得出如下优点:能够(但是并不必)放弃张紧线束。

该销钉可以与其他反向保持装置、例如引导叉、被张紧的绳等一起或者在没有其他反向保持装置的情况下被使用。

该销钉可以是细的平滑的杆,以便将条带的粘附作用、附着作用等保持得小。

还有一种构型方案是:使销钉在自身的自由的、被引入到线束中的末端上具有变窄(例如锥形)的尖端。这进一步使得从线捆或线束中的拉出变得容易。然而,原则上也能够利用用于销钉的其他横截面形状,例如球形的尖端。

也有一种对于容易拉出而言有利的构型方案:条带被设计用于,在线束的仅具有销钉的尖端的区段上缠住或加上。

也有一种对于容易拉出而言有利的构型方案:销钉仅伸到如下区段的部分中,其中条带在该区段上缠住或加上。

替代地或附加地,销钉通过在其上有条带缠住的整个区段来伸展并且必要时甚至超出所述整个区段来伸展,从而使该销钉特别可靠地被一并包裹并且由此提供相对于条带卷的牵拉力而言的特别高的稳定性。

此外,有一种构型方案是:该销钉至少在自身的尖端的区域内具有附着力减小的表面。这允许特别简单地从线束中轴向地拉出销钉。所述附着力减小的表面可以通过销钉的不粘涂层来实现,例如通过聚四氟乙烯涂层实现。

此外,有一种构型方案是:反向保持装置具有绳张紧装置,该绳张紧装置提供在线束中延伸的、张紧的绳。这得出如下优点:线束通过被张紧的绳而在没有将附加力引入到线和接触部件上的情况下被稳定化。该绳构成拉紧的并且由此稳定的“芯”,其中该线束的线能够围绕该“芯”来放置并且使其吸收在缠绕时产生的侧面作用的牵拉力。因此,减小条带的缠绕的品质损失的风险而且也减小对线束的损害的风险。这种构型方案可以也被视为:借助该绳在缠绕过程中一并加入附加的被张紧的绳或绞合线。该绳作为“失去的核心(verloreneseele)”而留在线束中。该绳也可以被表示为丝线。

绳张紧装置也可以至少部分地静态地固定在缠绕头上。

该绳张紧装置可以与其他反向保持装置、例如引导叉、销钉等一起被使用或者在没有其他反向保持装置的情况下被使用。

也还有一种构型方案:绳张紧装置具有与该缠绕头一起能移动的预张紧的用于分配绳的分配辊,并且该分配辊在缠绕方向上被布置在线束的如下区段之前,条带在该区段上缠住或加上。这得出一种特别紧凑并且可靠的结构型式。分配辊的绳张紧器随时将绳保持张紧。由此使线束获得所需的稳定性。

一种扩展方案是:分配辊被固定在缠绕头上、尤其是以静态的方式固定。替代性地,分配辊可以是与该缠绕头分离的构件。

也还有一种构型方案:分配辊具有如下绳张紧器,该绳张紧器具有能够调整的张紧力。由此有利地改变在绳中的张力。该张紧力可以例如借助对弹簧预张力的调整来改变。

该绳可以在缠绕段开始处被央在线束固定装置上并且在缠绕过程中以所需拉力从该卷轴被分配。

也还有一种构型方案:缠绕装置具有用于使线束在其纵向方向上(轴向)张紧的线张紧设备。线束的张紧得出如下优点:其由此被稳定化并且确切地说也相对于扭转被稳定化。这在具有没有被扭绞的(单)线或绞合线的线束的情况下是特别有利的。如果存在线张紧设备,则其可以在一种扩展方案中也承担线束固定装置的功能。替代地,该线张紧设备和线束固定装置可以是缠绕装置的不同部件。

也还有一种构型方案:能够借助控制装置来自动地运行缠绕装置。

一种其他构型方案是:使得该缠绕装置与机器人等相适配,尤其是可以构成机器人的部分。

所述任务也通过一种用于借助缠绕装置的缠绕头、利用条带来缠绕线束的方法得以解决,其中:线束被例如固定在线束固定装置处,该线束被引入到缠绕头的空隙中,该缠绕头在缠绕方向上沿着线束以电机驱动的方式从所固定的位置被移开,该线束在至少一个预给定的区段处利用条带被缠绕,其方式为,与该缠绕头连接的条带卷以电机驱动的方式围绕线束被引导,而条带则贴靠在线束上,并且借助反向保持装置至少部分地抵抗在缠绕期间通过条带施加到线束上的径向牵拉力。

该方法可以与缠绕装置类似地来构造并且得出相同优点。

附图说明

上面描述的本发明的特性、特征和优点以及如何实现其的方式和方法与实施例的以下示意性描述相关联地变得更清楚且更明确地能够理解,其中与附图相关联地进一步阐述所述实施例。其中:

图1以斜视图示出按照第一实施例的缠绕装置的片段;

图2以斜视图示出按照第二实施例的缠绕装置的片段;和

图3以斜视图示出按照第三实施例的缠绕装置的片段。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以斜视图示出具有缠绕头2的缠绕装置1的片段。该缠绕头2具有滑块3,该滑块过渡到开放的、环形的或c形的保持区域4。在该保持区域4中,在内侧c形的旋转部件5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来支承,例如通过旋转凸缘。如通过箭头d来表明的,该旋转部件5是相对保持区域4以电机驱动的方式能旋转的,例如以由控制装置(未示出)控制的方式。

如通过箭头e表明的,包括多个线或绞合线的线束l可以被引入到旋转部件5的中央空隙6中并因此也被引入到缠绕头2的中央空隙中,并且确切地说通过侧面穿引通过保持区域4和旋转部件5的开口来引入。该线束l尤其是这样被布置,使得旋转部件5在圆周方向上能够围绕其纵向延伸来旋转。换言之,旋转部件5的旋转向量沿着线束l的纵向延伸来延伸。

滑块3沿着线束l的纵向延伸以电机驱动的方式的方式能够朝如通过所属的箭头表明的方向(“缠绕方向”r)来移动。滑块3的移动能够借助控制装置来控制。

在旋转部件5上安置或者能够安置胶带卷w,该胶带卷容纳胶带k或者相应于胶带k的这种卷。该胶带卷w因此用作为针对胶带k的能够旋转的保持装置。该胶带卷w处于倾斜于旋转部件5的旋转平面并且因此也倾斜于线束l。

为了缠绕或捆绑尤其是没有被扭绞的线束l,线束l在关于缠绕方向r而言在后方的位置上被固定在缠绕装置1的静态的线束固定装置7(参见图3)上,例如以手动的方式来固定。线束l然后被引入到旋转部件5的中央空隙6中并且在前方位置上被固定在其他静态的线束固定装置(未示出)上。该线束l可以在此被张紧,但是不需要被张紧。之后,来自该胶带卷w的胶带k在线束l上被固定或加上,例如手动地或自动地。

在缠绕过程开始时,缠绕头2处于线束固定装置7的附近。接着,缠绕头2在缠绕方向r上被移动。在此,胶带卷w围绕线束l环绕地旋转。由此,由胶带k缠绕线束l,其中在此从胶带卷w展开该胶带。缠绕的斜率通过滑块3的移动速度和旋转部件5的缠绕速度的比例来确定。通过胶带卷w的倾斜位置而实现:该缠绕并不使得起皱。在缠绕过程中,在线束l和胶带卷w之间通过胶带k而施加牵拉力到线束l上,其中该牵拉力在线束l上径向从其延伸方向牵拉,并且确切地说朝胶带卷w的方向牵拉。

在滑块3上,在线束l的所设置的区段s之前和之后,存在分别具有两个尖齿的前方的(“引导”)叉8和后方的(“引导”)叉9,其中从胶带卷w卷开的胶带k在所述区段s上缠住或贴靠。该线束l在这两个尖齿之间延伸。引导叉8和9用作相对于线束l的径向偏转或移位的止挡部。至少在其侧开口10之外,其因此产生对于通过胶带k所产生的径向牵拉力的反作用力。引导叉8和9因此形成抵抗该牵拉力的反向保持装置。

为了径向地全面地提供反作用力,引导叉8和/或9可以替代地构造为能够关闭的夹具。引导叉8、9可以也视为引导装置。所述引导叉8、9也有利地引起:线束l不需要张紧或者仅需要弱地张紧,以用于缠绕。然而,线束l的纵向张力得出如下优点:抵抗线束l的线的扭转。

在另一变型中也可能仅存在两个引导叉8、9之一。

一般,线束l可以借助缠绕装置1完整地或者仅区段性地利用胶带k来缠绕。尤其是,也可以缠绕多个区段。缠绕装置1可以对此具有其他部件,例如用于分离胶带的分离设备等。

图2以斜视图示出按照第二实施例的缠绕装置11的片段。该缠绕装置11类似于缠绕装置1地构型,然而现在缠绕头12上在所述前方的引导叉8上附加地存在以销钉13的形式的反向保持装置。该销钉13以细杆的形式来构造,该销钉沿着线束l的纵向延伸取向并且具有相反于缠绕方向r(“向后”)指向的自由末端。该销钉13随着滑块3的移动一起被引导并且可以因此也称为“同步的(mitlaufend)”销钉13。

该销钉13被引入到线束l中和或插入和至少部分地处于线束l中,尤其是以自身的尖端处于线束l的区段s中,其中从胶带卷w卷开的胶带k在该区段s上缠住。由此,销钉13在那里与线束l的线一起被缠绕。然而通过滑块3的移动,销钉13越来越朝缠绕方向r(“轴向”)被一起引导并且持续地从之前被缠绕的区段滑出。

为了防止胶带k可能将明显的粘合力施加到销钉13上并且因此防止其从线束l线性滑出,销钉13可以至少在其尖端的区域内配备有不粘涂层,例如配备有聚四氟乙烯涂层。附加地或替代性地,销钉13的尖端可以是变窄的,例如锥形的或截锥形的。附加地或替代地,销钉13可以在一种变型中仅经由线束l的区段s的部分、例如仅三分之一来延伸。

销钉13吸收通过胶带k所产生的径向牵拉力并且防止或者由此抑制线束l的侧向移位。该销钉13因此形成稳定的“芯”,其中该线束l的线围绕该“芯”来放置并且有利地使该“芯”吸收在缠绕时的径向牵拉力。

对此,销钉13在另一变型中可以经线束l的整个区段s来延伸并且必要时甚至超出所述整个区段来延伸。销钉13可以在缠绕过程之前手动地或自动地插入到线束l中。

一般而言,销钉13可以与引导叉8和9一起被设置,替代地仅与引导叉之一8或9一起被设置,或者甚至在没有引导叉8和9之一的情况下被设置。在后一情况下,销钉13可以由简单的保持装置保持,例如由简单臂部来保持。

图3以斜视图示出按照第三实施例的缠绕装置21的片段。缠绕装置21与缠绕装置1或11类似地构型,然而现在具有分配辊22或用于分配辊22的固定装置。该分配辊22可以被固定在缠绕头23上或者如所示地在独立的滑块24上平行于缠绕头23以电机驱动的方式移动。滑块3和24可以借助共同的线性驱动装置来移动或者能够单独地移动。

分配辊22对经由绳引导装置25被偏转到线束l中的绳h进行分配。绳h以末端与线束l在线束固定装置7上固定并且像是线束l的附加绞合线那样起作用。

分配辊22具有绳张紧器,使得绳h在整个缠绕过程期间被张紧。由此使得线束l获得其稳定性并且可以抵抗通过胶带k来径向施加的牵拉力。绳h由此构成稳定的“芯”,其中该线束l的线围绕该“芯”来放置并且使该“芯”吸收在缠绕时的径向的牵拉力。绳张紧器的张紧力可以是能变化的或能调整的。

一般而言,分配辊22可以与引导叉8和9一起被设置,替代地与引导叉其中仅一个8或9一起被设置或者甚至在没有引导叉8和9的情况下被设置。

随着结束的缠绕过程,绳h被分离并且可以作为“失去的核心”留在线束l中。

当然,本发明并不限于所示出的实施例。

附图标记列表

1缠绕装置

2缠绕头

3滑块

4保持区域

5旋转部件

6空隙

7线束固定装置

8前方的引导叉

9后方的引导叉

10侧开口

11缠绕装置

12缠绕头

13销钉

21缠绕装置

22分配辊

23缠绕头

24滑块

25绳引导装置

d箭头

e箭头

h绳

k胶带

l线束

r缠绕方向

s线束的区段

w胶带卷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