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多个接合部段的顺应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31333发布日期:2020-08-11 22:04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具有多个接合部段的顺应销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具有顺应部段的电触头,以用于与电触头孔进行无焊接电连接。特别地,本发明涉及一种顺应部段,其具有接合部段,该接合部段允许顺应部段产生显着的保持力以将顺应部段保持在电触头孔中。



背景技术:

无焊接压配合电触头通常用于将电连接器组件安装到电路板。这种电触头的一个示例包括顺应触头尾部,该顺应触头尾部成形为形成一对梁,该一对梁在其相应的端部处彼此接合,并且在梁之间具有触头空隙。这些电触头中的一些可以表征为针眼电触头。梁被配置为在安装操作期间接合电路板中的对应镀覆通孔的内壁。梁的构造和触头空隙允许梁在触头尾部插入镀覆通孔时被内壁径向向内偏转。梁的外表面与镀覆通孔形成摩擦接合(例如,过盈配合)。这样,可以在不使用焊料的情况下在电触头和镀覆通孔之间建立电连接,并且减少了在使用刚性电触头时可能发生的镀覆通孔和/或印刷电路板损坏的可能性。

但是,随着触头和镀覆通孔尺寸的减小,拘束力或保持力(抗拔出力)会减小,通常低于最小指定保持力。较低的保持力主要是由于必须使用较薄的金属板。随着触头变得越来越小以适应对更高密度的触头的需求,对用于装配在非常小的孔中的小型触头的相当大的保持力的需求日益紧迫。

因此,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顺应部段的电触头,该顺应部段提供足够的保持力,而与触头或其插入其中的开口的尺寸无关。



技术实现要素:

通过提供用于插入到基板的孔中的电触头来解决该问题,该电触头包括顺应部分,该顺应部分具有在触头臂之间延伸的开口。触头臂中的至少一个触头臂具有延伸到顺应部分的开口中的弹性接合部段和从接合部段沿远离开口的方向延伸的弹性接触部段。在将顺应部分插入基板的孔中时,所述至少一个触头臂的弹性接合部段接合触头臂中的相对的触头臂,从而使每个弹性接触部段独立于弹性接合部段并且独立于其他弹性接触部段运动。弹性接合部段和弹性接触部段中的每一个变形并产生独立的保持力,这些独立的保持力被组合以产生顺应部分的总保持力。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考附图通过示例的方式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顺应销的第一说明性实施例的透视图,示出了在插入印刷电路板的镀覆通孔中之前的顺应销。

图2是部分地插入印刷电路板中的图1的顺应销的剖视图。

图3是完全插入印刷电路板中的图1的顺应销的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顺应销的第二说明性实施例的二维正交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顺应销的第三说明性实施例的二维正交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顺应销的第四说明性实施例的二维正交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顺应销的第五说明性实施例的二维正交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顺应销的第六说明性实施例的二维正交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顺应销的第七说明性实施例的二维正交图。

图10是示出实施例的力对挠度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3所示的顺应部段或部分10可以被包括在几个不同的电触头或销16中的任何一个中,所述电触头或销16被安装在诸如印刷电路板14或类似物的基板中的孔中,例如镀覆通孔12等。顺应部段10是电触头或销16的被驱动到镀覆通孔12中的部分,且其通过部段10的弹性特性保持在镀覆通孔12中。将顺应部分10插入孔12中所需的力和从孔中撤出顺应部分10所需的力是顺应部分10的重要特性。顺应部分10的构造和操作对将顺应部分10插入孔12中所需的力和将顺应部分10撤回所需要的力两者都有贡献。

顺应部段或部分10包括位于连接器接合部分20和自由端部分22之间的触头臂26、28。由于这些部分20、22可以具有任何形状,并且与本发明不直接相关,因此未详细示出。如图1最佳所示,自由端部分22的直径小于基板14的孔12的直径并且小于在将顺应部分10插入孔12之前的顺应部分10的宽度。

销16和顺应部分10通过冲压坯料(未示出)的平坦部分而形成,从而导致顺应部分10具有位于第一触头臂26和第二触头臂28之间并在连接器接合部分20和自由端部分22之间延伸的开口24。顺应部分10在连接器接合部分20和自由端部分22之间延伸。

在图1至图3所示的说明性实施例中,第二触头臂28是第一触头臂26的镜像。每个触头臂26、28具有第一弹性接触部段30和第二弹性接触部段32。每个触头臂26、28还具有接合部段44。

第一弹性接触部段30包括第一段30a和第二段30b。第一段30a附接到连接器接合部分20,并且从电触头16的纵向轴线38向下倾斜地向外延伸。第二段30b通过第一弧形过渡部分30c附接到第一段30a,并且朝向电触头16的纵向轴线38向下倾斜地延伸。弹性接合部段44位于第二段30b的端部。第一段30a和第二段30b可以具有直的或弧形的构造。

第二弹性接触部段32包括第三段32a和第四段32b。第三段32a附接到弹性接合部段44,并且从电触头16的纵向轴线38向下倾斜地向外延伸。第四段32b通过第二弧形过渡部分32c附接到第三段32a,并且朝向电触头16的纵向轴线38向下并且倾斜地延伸。第四段32b在相对端处附接到自由端部分22。第三段32a和第四段32b可以具有直的或弧形的构造。

如图1所示,弹性接合部段44延伸到开口24中或使开口24变窄。弹性接触部段30、32从开口24向外延伸。

在该说明性实施例中,第一段30a与第四段32b相同或具有相同的长度。另外,第二段30b与第三段32a相同或具有相同的长度。然而,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其他构造。

触头臂26、28的面向外的表面从一侧到另一侧弯曲,即横向于触头16的轴线38弯曲。曲率可以是对称的或不对称的。

触头臂26、28的整体构造使得限定成角度的弯曲顺应部段,通过接合部段44在其中产生中断。

在图2和图3中示出了顺应部段10到镀覆通孔12中的插入。参考图2,当触头16被向下推动时,触头臂26、28进入孔12,并且第二弹性接触部段32的第四段34b接合孔12的壁。第四段32b与孔12的壁的接合导致触头臂26、28的第四段32b、第三段32a和第二弹性接触部段32朝着轴线38向内弹性变形。

由于孔12的尺寸和顺应部段10的宽度,随着插入的继续,触头臂26、28的第二弹性接触部段32继续向内变形,直到第一弹性臂26的接合部段44和第二弹性臂28的接合部段44移动成接合状态,从而防止接合部段44进一步向内移动。应当注意的是,开口12的尺寸和顺应部段10的宽度导致第一臂26和第二臂28的总挠度变化。

在接合部段44被接合的情况下,接合部段44有效地成为固定点,从而使第二弹性接触部段32的进一步运动或变形独立于第一弹性接触部段30的进一步运动或变形。

随着插入继续,第二弹性接触部段32继续移动或弹性变形,并随着第二弹性接触部段32变形而提供增加的插入力和保持力。由于第三弹性接触部段32到自由端部分22的附接是固定的,并且接合部段44的接合使得接合部分44被固定,所以力被加强。

随着插入的继续,第一弹性接触部段30的第二段30b接合孔12,导致随着第一弹性接触部段30变形,第二段30b、第一段30a和第一弹性接触部段30移动或弹性变形,并提供增加的插入力和保持力。由于第一弹性接触部段30在一端具有固定接合部段44而在另一端具有固定连接器接合部分20,因此与第一弹性接触部段30相关的力得以增强。

取决于顺应部分10插入其中的开口或孔的尺寸,第一弹性接触部段30和/或第二弹性接触部段32的部分设置成与镀覆通孔12电接合。

接合部段44的使用允许顺应部分10在首次插入开口12中时像针顺应部分的传统眼部一样操作,从而当顺应部分10被最初插入时允许低插入力。然而,一旦接合部段44接合,则弹性接触部段30、32用作独立的弹簧构件,从而提供比由已知的顺应销所产生的保持力大得多的保持力,如图10的曲线1002所示。

当第一弹性接触部段30和第二弹性接触部段32绕固定点向内移动或被压缩以形成较少弯曲的路径时,顺应部分10的总长度可能增加。

第二示例性顺应部段或部分410在图4中示出。顺应部段或部分410包括位于连接器接合部分420和自由端部分422之间的触头臂426、428。由于这些部分420、422可以具有任何形状,并且与本发明不直接相关,因此未详细示出。自由端部分422的直径小于基板14的孔12的直径并且小于在将顺应部分410插入孔12之前的顺应部分410的宽度。

销416和顺应部分410通过冲压坯料(未示出)的平坦部分而形成,从而导致顺应部分410具有位于第一触头臂426和第二触头臂28之间的开口424。顺应部分410在连接器接合部分420和自由端部分422之间延伸。

第二触头臂428是第一触头臂426的镜像。每个触头臂426、428具有第一弹性接触部段430和第二弹性接触部段432。每个触头臂426、428还具有接合部段444。

第一弹性接触部段430包括第一段430a和第二段430b。第一段430a附接到连接器接合部分420,并且从电触头416的纵向轴线438向下倾斜地向外延伸。第二段430b通过第一弧形过渡部分430c附接到第一段430a,并且朝向电触头416的纵向轴线438向下倾斜地延伸。弹性接合部段444位于第二段30b的端部。第一段430a和第二段30b可以具有直的或弧形的构造。

第二弹性接触部段432包括第三段432a和第四段432b。第三段432a附接到弹性接合部段444,并且从电触头416的纵向轴线438向下倾斜地向外延伸。第四段432b通过第二弧形过渡部分432c附接到第三段432a,并且朝向电触头416的纵向轴线438向下并且倾斜地延伸。第四段432b在相对端处附接到自由端部分422。第三段432a和第四段432b可以具有直的或弧形的构造。

如图4所示,弹性接合部段444延伸到开口424中或使开口424变窄。弹性接触部段430、432从开口424向外延伸。

在该说明性实施例中,第一段430a的长度比第四段432b的长度更长。另外,第二段430b与第三段432a相同或具有相同的长度。然而,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其他构造。

触头臂426、428的面向外的表面从一侧到另一侧弯曲,即横向于触头416的轴线438弯曲。曲率可以是对称的或不对称的。

触头臂426、428的整体构造使得限定成角度的弯曲顺应部段,通过接合部段444在其中产生中断。

在插入孔中的过程中,触头416被向下推动,导致触头臂426、428进入孔中。随着插入发生,第二弹性接触部段432的第四段432b接合孔12的壁。第四段432b与孔的壁的接合导致触头臂426、428的第四段432b、第三段432a和第二弹性接触部段432朝着轴线438向内弹性变形。

由于孔12的尺寸和顺应部段410的宽度,随着插入的继续,触头臂426、428的第二弹性接触部段432继续向内变形,直到第一弹性臂426的接合部段444和第二弹性臂428的接合部段444移动成接合状态,从而防止接合部段444进一步向内移动。应当注意的是,开口的尺寸和顺应部段410的宽度导致第一臂426和第二臂428的总挠度变化。

在接合部段444被接合的情况下,接合部段444有效地成为固定点,从而使第二弹性接触部段432的进一步运动或变形独立于第一弹性接触部段430的进一步运动或变形。

随着插入继续,第二弹性接触部段432继续移动或弹性变形,并随着第二弹性接触部段432变形而提供增加的插入力和保持力。由于第三弹性接触部段432到自由端部分422的附接是固定的,并且接合部段444的接合使得接合部分444被固定,所以力被加强。

随着插入的继续,第一弹性接触部段430的第二段430b接合孔,导致随着第一弹性接触部段430变形,第二段30b、第一段430a和第一弹性接触部段430移动或弹性变形,并提供增加的插入力和保持力。由于第一弹性接触部段430在一端具有固定接合部段444而在另一端具有固定连接器接合部分420,因此与第一弹性接触部段430相关的力得以增强,如图10中的曲线1004所示。

取决于顺应部分410插入其中的开口或孔的尺寸,第一弹性接触部段430和/或第二弹性接触部段432的部分设置成与镀覆通孔电接合。

接合部段444的使用允许顺应部分410在首次插入开口中时像针顺应部分的传统眼部一样操作,从而当顺应部分410被最初插入时允许低插入力。然而,一旦接合部段444接合,则弹性接触部段430、432用作独立的弹簧构件,从而提供比由已知的顺应销所产生的保持力大得多的保持力。

当第一弹性接触部段430和第二弹性接触部段432绕固定点向内移动或被压缩以形成较少弯曲的路径时,顺应部分410的总长度可能增加。

在图5中示出了第三说明性顺应部段或部分510。顺应部段或部分510包括位于连接器接合部分520和自由端部分522之间的触头臂526、528。由于这些部分520、522可以具有任何形状,并且与本发明不直接相关,因此未详细示出。自由端部分522的直径小于基板14的孔12的直径并且小于在将顺应部分510插入孔12之前的顺应部分510的宽度。

销516和顺应部分510通过冲压坯料(未示出)的平坦部分而形成,从而导致顺应部分510具有位于第一触头臂526和第二触头臂528之间的开口524。顺应部分510在连接器接合部分520和自由端部分522之间延伸。

第二触头臂528是第一触头臂526的镜像。每个触头臂526、528具有第一弹性接触部段530和第二弹性接触部段532。每个触头臂526、528还具有接合部段544。

第一弹性接触部段530包括第一段530a,第一段530a附接到连接器接合部分520,并且朝着电触头516的纵向轴线538向下且笔直或倾斜地向内延伸。弹性接合部段544位于第一段530a的端部。第一段530a可以具有直的或弧形的构造。

第二弹性接触部段532包括第二段532a和第三段532b。第二段532a附接到弹性接合部段544,并且从电触头516的纵向轴线538向下倾斜地向外延伸。第三段532b通过第一弧形过渡部分532c附接到第二段532a,并且朝向电触头516的纵向轴线538向下并且倾斜地延伸。第三段532b在相对端处附接到自由端部分522。第二段532a和第三段532b可以具有直的或弧形的构造。

如图5所示,弹性接合部段544延伸到开口524中或使开口524变窄。弹性接触部段530、532从开口524向外延伸。

在该说明性实施例中,第一段530a的长度比第三段532b的长度更长。然而,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其他构造。

触头臂526、528的面向外的表面从一侧到另一侧弯曲,即横向于触头516的轴线538弯曲。曲率可以是对称的或不对称的。

触头臂526、528的整体构造使得限定成角度的弯曲顺应部段,通过接合部段544在其中产生中断。

在插入孔中的过程中,触头516被向下推动,导致触头臂526、528进入孔中。随着插入发生,第二弹性接触部段532的第三段532b接合孔的壁。第三段532b与孔12的壁的接合导致触头臂526、528的第三段532b、第二段532a和第二弹性接触部段32朝着轴线538向内弹性变形。

由于孔的尺寸和顺应部段510的宽度,随着插入的继续,触头臂526、528的第二弹性接触部段532继续向内变形,直到第一弹性臂526的接合部段544和第二弹性臂528的接合部段544移动成接合状态,从而防止接合部段544进一步向内移动。应当注意的是,开口的尺寸和顺应部段510的宽度导致第一臂526和第二臂528的总挠度变化。

在接合部段544被接合的情况下,接合部段544有效地成为固定点,从而使第二弹性接触部段532的进一步运动或变形独立于第一弹性接触部段530的进一步运动或变形。

随着插入继续,第二弹性接触部段532继续移动或弹性变形,并随着第二弹性接触部段532变形而提供增加的插入力和保持力。由于第三弹性接触部段532到自由端部分522的附接是固定的,并且接合部段544的接合使得接合部分544被固定,所以力被加强。

随着插入的继续,第一弹性接触部段530的第一段530a接合孔,导致随着第一弹性接触部段530变形,第一段530a和第一弹性接触部段530移动或弹性变形,并提供增加的插入力和保持力。由于第一弹性接触部段530在一端具有固定接合部段544而在另一端具有固定连接器接合部分520,因此与第一弹性接触部段530相关的力得以增强,如图10中的曲线1006所示。

取决于顺应部分510插入其中的开口或孔的尺寸,第一弹性接触部段530和/或第二弹性接触部段532的部分设置成与镀覆通孔电接合。

接合部段544的使用允许顺应部分510在首次插入开口中时像针顺应部分的传统眼部一样操作,从而当顺应部分510被最初插入时允许低插入力。然而,一旦接合部段544接合,则弹性接触部段530、532用作独立的弹簧构件,从而提供比由已知的顺应销所产生的保持力大得多的保持力。

当第一弹性接触部段530和第二弹性接触部段532绕固定点向内移动或被压缩以形成较少弯曲的路径时,顺应部分510的总长度可能增加。

在图6中示出了第四说明性顺应部段或部分610。顺应部段或部分610包括位于连接器接合部分620和自由端部分622之间的触头臂626、628。由于这些部分620、622可以具有任何形状,并且与本发明不直接相关,因此未详细示出。自由端部分622的直径小于基板14的孔12的直径并且小于在将顺应部分610插入孔12之前的顺应部分410的宽度。

销616和顺应部分610通过冲压坯料(未示出)的平坦部分而形成,从而导致顺应部分610具有位于第一触头臂626和第二触头臂628之间的开口624。顺应部分610在连接器接合部分620和自由端部分622之间延伸。

第二触头臂628基本上是直梁,其从连接器接合部分620延伸到自由端部分622。第一触头臂626具有第一弹性接触部段630和第二弹性接触部段632。第一触头臂626还具有接合部段644。

第一弹性接触部段630包括第一段630a和第二段630b。第一段630a附接到连接器接合部分620,并且从电触头616的纵向轴线638向下倾斜地向外延伸。第二段630b通过第一弧形过渡部分630c附接到第一段630a,并且朝向电触头616的纵向轴线638向下倾斜地向内延伸。弹性接合部段644位于第二段630b的端部。第一段630a和第二段630b可以具有直的或弧形的构造。

第二弹性接触部段632包括第三段632a和第四段632b。第三段632a附接到弹性接合部段644,并且从电触头616的纵向轴线638向下倾斜地向外延伸。第四段632b通过第二弧形过渡部分632c附接到第三段632a,并且朝向电触头616的纵向轴线638向下并且倾斜地延伸。第四段632b在相对端处附接到自由端部分622。第三段632a和第四段632b可以具有直的或弧形的构造。

如图6所示,弹性接合部段644延伸到开口624中或使开口624变窄。弹性接触部段630、632从开口624向外延伸。

在该说明性实施例中,第一段630a的长度与第四段632b的长度相同。另外,第二段630b与第三段632a相同或具有相同的长度。然而,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其他构造。

触头臂626的面向外的表面从一侧到另一侧弯曲,即横向于触头616的轴线638弯曲。曲率可以是对称的或不对称的。触头臂628的面向外的表面是直的。

触头臂626的整体构造使得限定成角度的弯曲顺应部段,通过接合部段644在其中产生中断。

在插入孔中的过程中,触头616被向下推动,导致触头臂626、628进入孔中。随着插入发生,第二弹性接触部段632的第四段632b接合孔的壁。第四段632b与孔的壁的接合导致触头臂626的第四段632b、第三段632a和第二弹性接触部段632朝着轴线638向内弹性变形。

由于孔的尺寸和顺应部段610的宽度,随着插入的继续,触头臂626的第二弹性接触部段632继续向内变形,直到第一弹性臂626的接合部段644和第二触头臂628移动成接合状态,从而防止接合部段644进一步向内移动。应当注意的是,开口的尺寸和顺应部段610的宽度导致第一臂626和第二臂628的总挠度变化。

在接合部段644被接合的情况下,接合部段644有效地成为固定点,从而使第二弹性接触部段632的进一步运动或变形独立于第一弹性接触部段630的进一步运动或变形。

随着插入继续,第二弹性接触部段632继续移动或弹性变形,并随着第二弹性接触部段632变形而提供增加的插入力和保持力。由于第三弹性接触部段632到自由端部分622的附接是固定的,并且接合部段644的接合使得接合部分644被固定,所以力被加强。

随着插入的继续,第一弹性接触部段630的第二段630b接合孔,导致随着第一弹性接触部段630变形,第二段630b、第一段630a和第一弹性接触部段630移动或弹性变形,并提供增加的插入力和保持力。由于第一弹性接触部段630在一端具有固定接合部段644而在另一端具有固定连接器接合部分620,因此与第一弹性接触部段630相关的力得以增强。

取决于顺应部分610插入其中的开口或孔的尺寸,第一弹性接触部段630和/或第二弹性接触部段632的部分设置成与镀覆通孔电接合。

接合部段644的使用允许顺应部分610在首次插入开口中时像针顺应部分的传统眼部一样操作,从而当顺应部分610被最初插入时允许低插入力。然而,一旦接合部段644与第二触头臂628接合,则弹性接触部段630、632用作独立的弹簧构件,从而提供比由已知的顺应销所产生的保持力大得多的保持力。

当第一弹性接触部段630和第二弹性接触部段632绕固定点向内移动或被压缩以形成较少弯曲的路径时,顺应部分610的总长度可能增加。这可能导致自由端622移动为与电触头616的轴线638不对齐。

在图7中示出了第五说明性顺应部段或部分710。在该实施例中,第二触头臂728具有从连接器接合部分720延伸到自由端部分722的略微弯曲或弧形的构造。第一触头臂726具有接触部段730、第二接触部段732和接合部段744。顺应部段或部分710的操作类似于顺应部段或部分610的操作。

在图8中示出了第六说明性顺应部段或部分810。在该实施例中,第二触头臂828的纹理被构造为在第二触头臂828和孔12的壁之间提供附加的摩擦力。顺应部段或部分810的操作类似于顺应部段或部分610的操作。

可以在顺应部段的任何实施例的触头臂中的一个或两个上提供纹理化表面。另外,所使用的纹理类型的构造可以变化。

在图9中示出了第七说明性顺应部段或部分910。顺应部段或部分910包括位于连接器接合部分920和自由端部分922之间的触头臂926、928。由于这些部分920、922可以具有任何形状,并且与本发明不直接相关,因此未详细示出。自由端部分922的直径小于基板14的孔12的直径并且小于在将顺应部分910插入孔12之前的顺应部分410的宽度。

销916和顺应部分910通过冲压坯料(未示出)的平坦部分而形成,从而导致顺应部分910具有位于第一触头臂926和第二触头臂928之间的开口924。顺应部分910在连接器接合部分920和自由端部分922之间延伸。

在该说明性实施例中,第二触头臂928具有与第一触头臂926不同的构造。第二触头臂928具有第一接触部段930、第二接触部段932和接合部段944。第一接触部段930,第二接触部段932和接合部段944的构造与先前描述的图1至图3的第一段30、第二段32和接合部段44的构造相同,因此不再重复。第一触头臂926具有第一弹性接触部段934、第二弹性接触部段936和第三弹性接触部段937。

第一触头臂926的第一弹性接触部段934包括第一段934a和第二段934b。第一段934a附接到连接器接合部分920,并且从电触头916的纵向轴线938向下倾斜地向外延伸。第二段934b通过第一弧形过渡部分934c附接到第一段934a,并且朝向电触头916的纵向轴线938向下倾斜地延伸。第一段934a和第二段934b可以具有直的或弧形的构造。

第二弹性接触部段936包括第三段936a和第四段936b。第三段936a附接到第二段934b,并且从电触头916的纵向轴线938向下倾斜地向外延伸。第四段432b通过第二弧形过渡部分936c附接到第三段936a,并且朝向电触头916的纵向轴线938向下并且倾斜地延伸。第三段936a和第四段936b可以具有直的或弧形的构造。

第三弹性接触部段937包括第五段937a和第六段937b。第五段937a附接到第六段937b,并且从电触头916的纵向轴线938向下倾斜地向外延伸。第六段937b通过第三弧形过渡部分937c附接到第五段937a,并且朝向电触头916的纵向轴线938向下并且倾斜地延伸。第六段937b在相对端处附接到自由端部分922。第五段937a和第六段937b可以具有直的或弧形的构造。

当触头916被向下推动时,触头臂926、928进入孔中,并且第二触头臂928的第二弹性接触部段932的第四段932b和第一触头臂926的第三触头部段937的第六段937b接合孔的壁。第四段932b与孔的壁的接合导致第二触头臂928的第四段932b、第三段932a和第二弹性接触部段932朝着轴线938向内弹性变形。第六段937b与孔12的壁的接合导致第一触头臂926的第五段937b和第二弹性接触部段32朝着轴线938向内弹性变形。

由于孔12的尺寸和顺应部段10的宽度,随着插入的继续,触头部段932、937继续向内变形,直到第二弹性触头臂928的接合部段944和第一触头臂926的接合部段936移动成接合状态,从而防止接合部段944和第二接触部段936进一步向内移动。应当注意的是,开口的尺寸和顺应部段910的宽度导致第一臂926和第二臂928的总挠度变化。

在接合部段944与第二接触部段936接合的情况下,接合部段944和第二接触部段936有效地成为固定点,导致第二弹性接触部段932的进一步移动或变形独立于第一弹性接触部段930的进一步移动或变形,并导致第三弹性接触部段937的进一步运动或变形独立于第一弹性接触部段934的进一步运动或变形。

随着插入继续,第二弹性接触部段932和第三弹性接触部段937继续移动或弹性变形并提供增加的插入力。由于第二弹性接触部段932和第三弹性接触部段937到自由端部分922的附接是固定的,力被增强。

随着插入的继续,第一弹性接触部段930的第二段930b和第一弹性接触部段的第二段934b接合孔,导致随着第一弹性接触部段930、934变形,第二段930b、937b和第一弹性接触部段930、937移动或弹性变形,并提供增加的插入力和保持力。由于第一弹性接触部段930、934附接到固定接合部段920,因此与第一弹性接触部段930、934相关的力得以增强,如图10中的曲线1008所示。

取决于顺应部分910插入其中的开口或孔的尺寸,第一弹性接触部段930、第二弹性接触部段932、第一弹性接触部段934、第二弹性接触部段936和/或第三弹性接触部段937的部分设置成与镀覆通孔电接合。

接合部段944的使用允许顺应部分910在首次插入开口中时像针顺应部分的传统眼部一样操作,从而当顺应部分910被最初插入时允许低插入力。然而,一旦接合部段944与第二弹性接触部段936接合,则弹性接触部段930、932、934、936、937用作独立的弹簧构件,从而提供比由已知的顺应销所产生的保持力大得多的保持力。

当第一弹性接触部段930、932、934、936、937绕固定点向内移动或被压缩以形成较少弯曲的路径时,顺应部分10的总长度可能增加。

参考图10,示出了每个实施例的代表性力对位移的曲线图。曲线图说明在将顺应部分初始插入孔中期间需要低重拨力。一旦弹性接合部段接合以产生固定点或触底点,力就增加,从而导致弹性接触部段的进一步运动或变形是独立的。此外,这些曲线图表明,由于顺应部分的构造而获得了足够的可回收能量,因此每个实施例的保持力保持很强,从而允许将本发明的顺应部分用于其中存在振动等的恶劣环境,例如在汽车应用中。曲线1002表示图1所示的说明性实施例的力对位移的曲线图。曲线1004表示图4所示的说明性实施例的力对位移的曲线图。曲线1006表示图5所示的说明性实施例的力对位移的曲线图。曲线1008表示图9所示的说明性实施例的力对位移的曲线图。尽管示出了特定实施例,但是其他实施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力对位移曲线图,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从插入到基板的开口中的电触头产生保持力的方法包括:将电触头的顺应部分插入基板的开口中;迫使顺应部分的弹性部分朝向彼此;使顺应部分的弹性部分中的第一弹性部分的第一弹性接合部段与顺应部分的弹性部分中的第二弹性部分的部段接合;和移动靠近第一弹性接合部段并与第一弹性接合部段接合的第一弹性接触部段,以独立于第一弹性接合部段移动。其中,第一弹性接合部段和第一弹性接触部段中的每一个变形并产生独立的保持力,这些独立的保持力被组合以产生顺应部分的总保持力。

该方法还可以包括移动靠近第二弹性接合部段并且与第二弹性接合部段接合的第二弹性接触部段,以独立于第二弹性接合部段移动。其中,第二弹性接合部段和第二弹性接触部段中的每一个变形并产生独立的保持力,第二弹性接合部段和第二弹性接触部段的独立保持力以及第一弹性接合部段和第一弹性接触部段的独立保持力组合在一起以产生顺应部分的总保持力。

如本文所述,顺应部分可以与具有所有尺寸和所有材料的销一起使用,包括0.50mm×0.40mm尺寸的销,其中材料坯料厚度为0.4mm或更小。另外,由于弹性触头臂的长度比已知的顺应部分的长度长,所以本发明的顺应部分使当顺应部分插入孔中时发生破裂的可能性最小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