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含二氧化硅矿物的硅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19579发布日期:2019-05-22 02:03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含二氧化硅矿物的硅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属于新能源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硅是目前人类至今为止发现的比容量(4200mah/g)最高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是一种最有潜力的负极材料,但硅作为锂电池负极应用也有一些瓶颈,第一个问题是硅在反应中会出现体积膨胀的问题。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验可以证明嵌锂和脱锂都会引起体积变化,这个体积变化是320%。所以不论做成什么样的材料,微观上,在硅的原子尺度或者纳米尺度,它的膨胀是300%。在材料设计时必需要考虑大的体积变化问题。高体积容量的材料在局部会产生力学上的问题,通过一系列的基础研究证明,它会裂开,形成严重的脱落。但由于硅的本征电导率很低,而且大的比表面积使多孔硅易形成氧化层,影响硅基锂电负极材料的首次效率、比容量、循环性和倍率性能,并且硅在常规的电解液中很难形成稳定的固体电解质膜,导致循环性能低下。

从长期的基础研究来看:①通过硅粉纳米化;②硅碳包覆;等技术手段可以有效解决硅在锂电池负极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另外,完整的表面包覆非常重要,防止硅和电解液接触,产生厚的sei膜的消耗。微观结构的设计也很重要,要来维持在循环过程中电子的接触,离子的通道,体积的膨胀。碳包覆机理在于:si的体积膨胀由石墨和无定形包覆层共同承担,避免负极材料在嵌脱锂过程因巨大的体积变化和应力而粉化。碳包覆的作用是:(1)约束和缓冲活性中心的体积膨胀;(2)阻止纳米活性粒子的团聚;(3)阻止电解液向中心渗透,保持稳定的界面和sei;(4)硅材料贡献高比容量,碳材料贡献高导电性。

专利cn102208634b曾报道一种多孔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制备出的多孔二氧化硅还原为多孔硅,然后采用有机碳源进行包覆,制备出多孔硅碳复合材料。专利cn107910524a报道将多孔硅粉碎后再与碳基材料均匀混合后热处理,制备出多孔硅碳负极材料。专利cn102208636a曾报道一种以硅藻土为原料制备多孔硅/炭复合材料及应用,即利用金属热还原法还原硅藻土得到具有多孔结构的单质硅,再通过与碳材料和/或碳的前驱体机械球磨或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制备得到孔硅/炭复合材料,但是其应用于锂离子电池时,循环寿命较差。cn108493412a提供了一种以含有二氧化硅材料为原料,通过调控镁热还原温度和时间来控制中间产物mg2si的生成量,再通过酸洗中间产物并结合溶液蒸发与碳化方法包碳,制备得到循环性能提高的硅碳复合材料。在镁热还原之前没有对二氧化硅原材料进行纯化处理,导致镁热还原过程中还原反应困难,还原时间和温度都增加,镁的用量必然增加,同时导致最终的材料内阻大,没有发挥出硅的高比容量特性。另外,镁热还原过程制备的超细硅颗粒在覆碳过程中容易团聚,将超细硅颗粒在分散剂的作用下超声分散,一是进行表面改性,二是防止在覆碳过程团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含二氧化硅矿物的硅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能有效防止硅颗粒在覆碳过程中团聚,提高硅碳复合材料的性能,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含二氧化硅矿物的硅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01:将研磨后的含sio2矿物用酸纯化处理,除掉矿物硅之外的金属氧化物,水洗后干燥,获得sio2颗粒;

s02:将步骤s01获得的固体与镁粉、金属氯化物混合均匀,将混合物在氩气气氛下于650℃~950℃进行镁热还原处理4~10h,在氩气气氛下冷却到室温,然后用酸水溶液洗涤该固体获得镁颗粒;

s03:将步骤s02获得的固体颗粒、水、分散剂在60℃下超声分散2h,其中固体的量为水的量的1%wt~5%wt,分散剂的量为水的量的0.02%~5%wt;

s04:将步骤s01获得的sio2颗粒或步骤s03的混合物、有机碳源、石墨粉在50~100℃下混合3h,然后在100℃下干燥6h,随后放入氮气氛围中450~1000℃热处理3~5h后获得硅碳复合材料。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含二氧化硅矿物是叶蜡石,云母石、蒙脱石、累托石、膨润土、埃洛石、高岭石、硅藻土中的一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02中的金属氯化物为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钙、氯化镁中的一种,优选氯化钠。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镁热还原中mg/si摩尔比为1~5,优选镁热还原中mg/si摩尔比为1.5~3,金属氯化物/si摩尔比为1~10,优选金属氯化物/si摩尔比为2~5。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02的sio2颗粒制备中,酸为盐酸、硝酸或醋酸,酸浓度为0.5~6mol/l,优选盐酸,酸浓度优选3~6mol/l。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02中酸洗镁热还原后的固体,酸为盐酸、硫酸、硝酸或醋酸,酸浓度为0.1mol/l~6mol/l,优选盐酸,酸浓度优选3~6mol/l。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03中,分散剂为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乙烯醇、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中的一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03中,有机碳源为蔗糖、葡萄糖、壳聚糖、柠檬酸、聚乙烯醇、聚苯胺、纤维素、沥青、聚丙烯腈或聚丙烯酸中的一种,有机碳源同含硅固体的质量比为1∶1~10∶1,优选2∶1~5∶1。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03中,石墨粉加量为含硅固体质量的1%wt~100%wt,优选粒径在300目以上的石墨粉,优选石墨粉加量为含硅固体质量的10%wt~50%wt。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所提供的基于含二氧化硅矿物的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以含二氧化硅矿物为原材料,利用含二氧化硅矿物的特殊结构,利用酸将除二氧化硅之外的杂质除掉,通过镁热还原制备得到超细的高纯硅材料,原材料易得廉价。

(2)本发明所提供的基于含二氧化硅矿物的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镁热还原所得的超细硅颗粒,通过分散剂及超声作用,能有效防止硅颗粒在覆碳过程中团聚,提高硅碳复合材料的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本发明一种基于含二氧化硅矿物的硅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01:将研磨后的含二氧化硅矿物同足量的酸混合在70℃下搅拌10h纯化处理,除掉矿物硅之外的金属氧化物,水洗后100℃干燥12h,获得sio2颗粒;

s02:将步骤s01获得的固体与镁粉、金属氯化物混合均匀,将混合物在氩气气氛下于650℃~950℃进行镁热还原处理4~10h,在亚气氛下冷却到室温,然后用酸水溶液洗涤该固体获得镁颗粒;

s03:将步骤s02获得的固体颗粒、水、分散剂在60℃下超声分散2h,其中固体的量为水的量的1%wt~5%wt,分散剂的量为水的量的0.02%~5%wt:

s04:将步骤s01获得的sio2颗粒或步骤s03的混合物、有机碳源、石墨粉在50~100℃下混合3h,然后在100℃下干燥6h,随后放入氮气氛围中450~1000℃热处理3~5h后获得硅碳复合材料。

实施例1~实施例10的制备条件见表1。

实施例1~10的负极材料按照如下步骤制备模拟电池进行测试:在负极材料中添加粘结剂、导电剂及溶剂,进行搅拌制浆,将混合均匀的浆料涂覆在铜箔上,经过烘干、碾压制得。所用粘结剂为pvdf(具体为:聚偏氟乙烯,pvdf~hsv900),导电剂sp(超级碳黑),溶剂为nmp(具体为n~甲基吡咯烷酮)负极材料为实施例1至10制备出的负极材料,负极材料与导电剂以及粘结剂的质量比为:负极材料∶sp∶pvdf=8∶1∶1;电解液是lipf6/ec+dec(1∶1),金属锂片为对电极,隔膜采用聚乙烯(pe),聚丙烯(pp)或聚乙丙烯(pep)复合膜。模拟电池装配在充满氩气的手套箱中进行,电化学性能在深圳新威尔5v/10ma型电池测试仪上进行,充放电电压范围为0.01v至2.6v,循环充放电电流密度大小均为100ma/g(包括循环寿命测试以及初次比容量;稳定比容量测试),倍率性能测试为100~200~500ma/g。

实施例1~实施例10的测试数据见表2。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表1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条件:

表2硅碳负极材料的性能测试数据: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