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反插USB插座及其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79416发布日期:2019-06-22 00:00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正反插USB插座及其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连接器领域,尤指一种正反插usb插座及其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typec插座一般包括上下两排设置的第一、第二端子组及位于所述第一、第二端子组之间的金属中板,所述第一、第二端子组分别向后延伸形成焊接于印刷电路板上的焊脚。通过焊脚的形式进行电连接,在一些应用中,typec插座不需要直接焊接于印刷电路板上来实现电性连接,而是通过另一连接器组件进行转接,如线对板连接器等。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正反插usb插座及其连接器组件,可通过线对板连接器进行转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正反插usb插座,包括导电端子、将所述导电端子成型于一体的第一绝缘体及成型于所述第一绝缘体前端且固持所述导电端子的第二绝缘体及套设于所述第二绝缘体外的外壳,第二绝缘体包括基部及自所述基部前向延伸形成的对接舌部,所述第一绝缘体后端形成有对接框部,所述导电端子包括上下两排设置的第一、第二端子组,第一、第二端子组的每个导电端子包括分别露出于所述对接舌部上下两侧表面的接触部、自所述接触部向后延伸形成的连接部及自所述连接部向后延伸至所述对接框部内的对接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绝缘体还包括主体部及自所述主体部前向延伸形成的固持部,所述对接框部位于所述者主体部后端。

优选地,所述对接框部的上端及后端开放,所述对接框部包括底壁、前壁及两侧壁,所述两侧壁内侧面设有若干卡槽。

优选地,所述导电端子的对接部包括水平部及自所述水平部向上垂直折弯后延伸形成的对接刀部。

优选地,所述对接刀部呈刀片状排列,所述对接刀部与所述底壁垂直且自所述底壁向上延伸。

优选地,所述导电端子包括位于最外侧接地端子,所述第一、第二端子组的接地端子的接触部前端横向外侧分别朝向对方折弯延伸形成折弯部,所述折弯延伸部再朝横向外侧折弯延伸形成抵挡部。

优选地,所述抵挡部位于所述第一、第二端子组之间,所述对接舌部横向外侧设有卡扣部,所述抵挡部露出于所述卡扣部的横向外侧。

优选地,所述第二绝缘体的基部成型于所述第一绝缘体的主体部外,所述基部后端与所述第一绝缘体的对接框部前壁之间形成环形槽结构,所述外壳围设于所述环形槽结构外,注入防水胶,所述防水胶粘合所述环形槽结构与所述外壳的内壁面以防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上述正反插usb插座,还包括插接于所述对接框部内的线对板连接器,所述线对板连接器包括绝缘座体、插置于所述绝缘座体内的若干插接端子及与所述插接端子连接的若干线缆,所述绝缘座体包括前后延伸的若干端子槽、与所述端子槽联通且开设于所述绝缘座体一侧表面上的插接槽,所述插接端子包括端子主体、自所述端子主体后端延伸形成的线夹部、自所述端子主体两侧延伸形成的夹持臂及自所述夹持臂相对翻折形成的夹持部,所述导电端子的对接部穿越所述插接槽并夹持于所述夹持部之间。

优选地,所述绝缘座体呈矩形结构并与所述对接框部匹配,所述绝缘座体的横向两侧设有若干卡块。

本申请正反插usb插座及其连接器组件通过在正反插usb插座的第一绝缘体后端设置与线对板连接器b插拔的对接框部,再在所述导电端子的上设置延伸于所述对接框部内的对接刀部,实现正反插usb插座与线对板连接器的互联。且本申请在导电端子的接地端子外侧延伸形成抵挡部,以取消金属中板的设置,通过两次注塑成型即可完成制造,工艺简单,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申请连接器组件的正反插usb插座及线对板连接器的组合图;

图2为本申请正反插usb插座的立体图;

图3为本申请正反插usb插座去除外壳后的立体图;

图4为本申请正反插usb插座去除外壳后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申请连接器组件的线对板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6沿图5所示虚线圈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所示,本申请连接器组件包括正反插usb插座a及与所述正反插usb插座a电性连接的线对板连接器b。

请参阅图2至图4所示,本申请正反插usb插座a包括导电端子20、将所述导电端子20成型于一体的第一绝缘体30及成型于所述第一绝缘体30前端且固持所述导电端子20的第二绝缘体40及套设于所述第二绝缘体40外的外壳10。

所述导电端子20包括在垂直方向上呈上下两排设置的第一端子组21与第二端子组22。所述第一端子组21与所述第二端子组22在垂直方向上错位设置,每个端子组均包括位于最外侧的接地端子、位于接地端子内侧的电源端子及信号端子。所述第一端子组21与所述第二端子组22呈中心对称结构。每个导电端子20均包括接触部23、自所述接触部23向后延伸形成的连接部24及自所述连接部24向后延伸形成的对接部25。所述对接部25包括水平部251及自所述水平部251垂直折弯向上及向后延伸形成的对接刀部252,所述对接刀部252呈刀片状排列。所述第一、第二端子组21,22的接触部23前端横向外侧分别朝向对方折弯延伸形成折弯部261,所述折弯延伸部261再朝横向外侧折弯延伸形成抵挡部262。所述抵挡部262位于所述第一、第二端子组21,22之间。

所述第一绝缘体30包括主体部31、自所述主体部31前向延伸的固持部32及自所述主体部31向后延伸形成的对接框部34。所述对接框部34的后端及上端开放,包括底壁341、两侧壁342及与所述主体部31一体的前壁344,所述两侧壁342内侧设有若干卡槽343以与线对板连接器b对接。所述导电端子20的连接部成型于所述主体部31内,所述对接部25向后延伸出所述对接框部341的底壁341上,所述对接部25的对接刀部252垂直于所述底壁341上方。

所述第二绝缘体40包括基部40、自所述基部40向前延伸形成的对接舌部42。所述第一端子组21的接触部23露出于所述对接舌部43的第一对接面421,所述第二端子组22的接触部23露出于所述对接舌部43的第二对接面422。所述对接舌部42的横向外侧设有卡槽,所述导电端子20的接地端子外侧的抵挡部262露出于所述卡扣部423外表面以与插头连接器(未图示)卡扣,而无需再设置金属中板来提供卡扣部件。所述基部41成型于所述第一绝缘体30的主体部31外围,在所述基部40的后端与所述对接框部34的前壁344之间形成环形槽结构33。当所述外壳10套设于所述基部41上时,所述外壳10同样围设于所述环形槽结构33的外周,向所述环形槽结构33内注入防水胶,使所述防水胶粘合所述外壳10与所述环形槽结构33表面以起到防水的作用。

请参阅图1、图5、图6所示,所述线对板连接器b包括绝缘座体51、插置于所述绝缘座体51内的若干插接端子52及与所述插接端子52连接的若干线缆53。

所述绝缘座体51呈矩形结构并与所述对接框部34匹配,所述绝缘座体51包括前后延伸的若干端子槽511、与所述端子槽511联通且开设于所述绝缘座体51一侧表面上的插接槽512及设于所述绝缘座体51横向两侧的若干卡块513。所述卡块513与所述对接框部34的两侧壁342的内侧面的卡槽343相互卡扣。

所述插接端子52包括端子主体521、自所述端子主体521后端延伸形成的线夹部522、自所述端子主体521两侧延伸形成的夹持臂523及自所述夹持臂523相对翻折形成的夹持部524。

所述夹持部524之间形成夹持空间并位于所述插接槽512内。当所述绝缘座体51插入所述对接框部34内时,所述对接刀部252自所述插接槽512进入并夹持于所述夹持臂523之间实现电性连接。

本申请正反插usb插座及其连接器组件通过在正反插usb插座的第一绝缘体30后端设置与线对板连接器b插拔的对接框部34,再在所述导电端子20的上设置延伸于所述对接框部34内的对接刀部252,实现正反插usb插座与线对板连接器的互联。且本申请在导电端子20的接地端子外侧延伸形成抵挡部262,以取消金属中板的设置,通过两次注塑成型即可完成制造,工艺简单,成本较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