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对称零点特性的介质滤波器耦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98870发布日期:2019-05-07 19:56阅读:4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对称零点特性的介质滤波器耦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对称零点特性的介质滤波器耦合结构,属于通信领域中的电子元器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对通信设备的高性能和小型化的要求日益增多,介质滤波器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之前的具有对称零点特性的介质滤波器耦合结构,所形成的对称零点排布特性是固定的,即滤波器通带高端的零点与低端的零点相比总是更靠近通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对称零点特性的介质滤波器耦合结构,不但可以实现零点对称的响应曲线,还可以实现低端零点靠近通带或者高端零点靠近通带的非对称响应曲线,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对称零点特性的介质滤波器耦合结构,包括介质滤波器本体,所述介质滤波器本体为矩形,介质滤波器本体的上表面沿中轴线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盲孔,介质滤波器本体的上表面沿第一盲孔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盲孔,介质滤波器本体的侧边缘沿第一盲孔与第二盲孔之间设置有第一贯通槽,介质滤波器本体沿两个第一盲孔之间设有第二贯通槽;位于同侧的第一盲孔与第二盲孔之间的介质构成第一主耦合,两个第一主耦合之间的介质构成第一交叉耦合;两个第二盲孔之间设有第三盲孔,第三盲孔构成第二主耦合,两个第二盲孔与第三盲孔之间的介质构成第二交叉耦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主耦合和第一交叉耦合为磁性耦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盲孔的深度不小于介质滤波器本体厚度的1/2,所述第二主耦合为容性耦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盲孔的轴心偏离两个第二盲孔的轴心连线,且位于靠近第一盲孔的一端,所述第二交叉耦合为容性耦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盲孔的轴心偏离两个第二盲孔的轴心连线,且位于远离第一盲孔的一端,且靠近介质滤波器本体的外端沿,所述第二交叉耦合为感性耦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盲孔的轴心偏离两个第二盲孔的轴心连线,且位于远离第一盲孔的一端,且靠近两个第二盲孔的轴心连线,所述第二交叉耦合的耦合量为零。

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引入第三盲孔,使对称零点的排布可以更加灵活,不但可以实现零点对称的响应曲线,还可以实现低端零点靠近通带或者高端零点靠近通带的非对称响应曲线。从而提高介质滤波器的设计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介质滤波器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介质滤波器本体的频率响应曲线;

图4为实施例2中介质滤波器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中介质滤波器本体的频率响应曲线;

图6为实施例3中介质滤波器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3中介质滤波器本体的的频率响应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具有对称零点特性的介质滤波器耦合结构,包括介质滤波器本体,与现有技术一致的,介质滤波器本体可采用陶瓷介质。本方案中,介质滤波器本体为矩形,介质滤波器本体的上表面沿中轴线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盲孔14,介质滤波器本体的上表面沿第一盲孔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盲孔15,结合上述第一盲孔的分布,第二盲孔同样沿介质滤波器本体的中轴线对称设置有两个。介质滤波器本体的侧边缘沿第一盲孔与第二盲孔之间设置有第一贯通槽16,介质滤波器本体沿两个第一盲孔之间设有第二贯通槽17;位于同侧的第一盲孔与第二盲孔之间的介质构成第一主耦合,图中为主耦合(m23)1和主耦合(m45)3,两个第一主耦合之间的介质构成第一交叉耦合,图中为交叉耦合(m25)4;两个第二盲孔之间设有第三盲孔,第三盲孔构成第二主耦合,图中为主耦合(m34)2,两个第二盲孔与第三盲孔之间的介质构成第二交叉耦合,图中为交叉(m24)5。上述结构特征是完成本发明的基础方案,在本方案中,第三盲孔的引入是本发明区别于现有技术的关键点,第三盲孔的位置在具体设计时,沿介质滤波器本体的中轴线可以调整,第三盲孔的位置调整引起主耦合(m34)2的位置调整,可实现交叉耦合(m24)的调整,并进一步实现介质滤波器对称零点特性的调整。

作为优选方案,主耦合(m23)1和主耦合(m45)3、以及交叉耦合(m25)4,为磁性耦合。其耦合量大小由联通两个腔体的窗口大小所决定,窗口越大耦合越强,反之亦然,窗口大小是由第一贯通槽和第二贯通槽的开口宽度来调整。

作为优选方案,第三盲孔的深度不小于介质滤波器本体厚度的1/2,主耦合(m34)2为容性耦合,第三盲孔的深度越深,耦合量越小,反之亦然。

实施例1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在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2所示,用于实现主耦合(m34)2的第三盲孔若偏向介质滤波器本体中心,即偏向第一盲孔的一端,则响应曲线如图3所示,高端零点6与低端零点7相比更靠近通带,交叉耦合(m24)为容性耦合。结合图2所示,第三盲孔的轴心偏离两个第二盲孔的轴心连线的偏移距离5越大,则高端零点6与低端零点7的不对称性越强,反之亦然。

实施例2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4所示,用于实现主耦合(m34)2的第三盲孔若偏向介质滤波器本体的外端沿,则响应曲线如图5所示,低端零点10与高端零点9相比更靠近通带。结合图4所示,第三盲孔的轴心偏离两个第二盲孔的轴心连线的偏移距离8越大,则高端零点9与低端零点10的不对称性越强,反之亦然。

实施例3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6所示,用于实现主耦合(m34)2的第三盲孔若略微偏向介质滤波器本体的外端沿,则响应曲线如图7所示,低端零点13与高端零点12对称排布。结合图6所示,第三盲孔的轴心偏离两个第二盲孔的轴心连线的偏移距离11等于某一特定数值时,则高端零点12与低端零点13与通带的距离完全相等,呈对称排布特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对称零点特性的介质滤波器耦合结构,包括介质滤波器本体,所述介质滤波器本体为矩形,介质滤波器本体的上表面沿中轴线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盲孔,介质滤波器本体的上表面沿第一盲孔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盲孔;位于同侧的第一盲孔与第二盲孔之间的介质构成第一主耦合,两个第一主耦合之间的介质构成第一交叉耦合;两个第二盲孔之间设有第三盲孔,第三盲孔构成第二主耦合,两个第二盲孔与第三盲孔之间的介质构成第二交叉耦合。本发明通过引入第三盲孔,可以实现低端零点靠近通带或者高端零点靠近通带的非对称响应曲线。从而提高介质滤波器的设计灵活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祥勇;王一凡;王平;舒剑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一创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2.22
技术公布日:2019.05.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