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极细同轴线的编织隔离层生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516264发布日期:2019-08-24 09:28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应用于极细同轴线的编织隔离层生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线制造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极细同轴线的编织隔离层生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电线是指传输电能的导线,电线中一般设置有隔离层,隔离层使得电线不同组成部分间不易相互产生有害的影响。

现有的隔离层一般是采用高速编织机进行隔离层的编织,工人将需要进行隔离层编织的电线放置在高速编织机的进料口,待高速编织机完成隔离层的编织后,在高速编织机的出料口进行电线的收集。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在进行隔离层的编织时,进料口处的电线需要实现持续的供应,因此当进料口处的电线供应不足时,需要对电线进行续接,从而保证电线的正常供应,这样使得工人需要时刻对电线的情况进行关注,但在较为忙碌时,工人容易忘记对电线的情况进行观察,导致无法及时进行电线的续接,导致电线的生产受到影响,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极细同轴线的编织隔离层生产系统及其方法,具有提高生产效率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极细同轴线的编织隔离层生产系统,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内安装有高速编织机,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提供电线的进料组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对电线进行收集的集料组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对电线的张力进行调节的张力调节组件,所述进料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机架上的进线架、套设在所述进线架上用于存放电线的绕线筒,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续接检测装置,所述续接检测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机架上的红外发射器、固定连接在机架上的红外接收器、固定连接在机架上与红外接收器电连接的控制器和与控制器电连接的提醒组件,所述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分别位于绕线筒的两端且互相对应,所述绕线筒上缠绕的电线位于红外线的照射路径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料组件对电线进行输送,使电线进入到高速编织机内,高速编织机在电线外部进行隔离层的编织,隔离层编织完成的电线通过进料组件进行收集,张力调节组件使得电线在进行收集时持续处于张紧状态;在进行电线的输送时,红外发射组件发射红外线至电线上,当电线逐渐减少后,红外接收器接收到红外线,从而输出信号至控制器处,控制器接收到输出信号后,控制器输出控制信号至提醒组件处,对工人进行提醒,及时对电线进行续接,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提醒组件固定连接在机架上且与控制器电连接的报警灯、固定连接在机架上且与控制器电连接的蜂鸣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控制器输出控制信号后,报警灯和蜂鸣器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工作,从而使报警灯输出灯光信号,蜂鸣器输出声音信号,从而使得工人能够及时发现并进行续接。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料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机架上的集料杆、嵌设在所述集料杆上用于收集电线的集线筒、设置在机架上的无杆气缸、设置在无杆气缸滑块上用于对电线进行引导的引导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驱动所述集料杆转动的转动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人通过无杆气缸带动引导件移动,引导件移动后带动电线发生移动,同时集线筒对电线进行收集,使得电线较为均匀的缠绕在集线筒上。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导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无杆气缸滑块上的引导架、转动连接在引导架上的第一引导辊、转动连接在引导架上的第二引导辊,所述第一引导轮的两端与引导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引导轮的一端与引导架靠近无杆气缸滑块的一侧转动连接,电线穿过第一引导辊之间的间隙和第二引导辊之间的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引导轮和第二引导轮构成供电线穿过的空间,当引导架随着无杆气缸移动时,电线随着引导架移动,第一引导轮和第二引导轮使得电线较为顺畅的经过,不易卡线,从而提升了工作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张力调节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机架上的安装板、固定连接在安装板上的滑动杆、滑动连接在滑动杆上的滑动块、转动连接在滑动块上用于输送电线的输送轮、转动连接在安装板两端的引导轮、一端固定连接在滑动块上且另一端依次绕过引导轮的拉力带、固定连接在拉力带远离滑动块一端的配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张力较小时,输送轮受到电线施加的力较小,从而使滑动块在配重块的带动下移动,从而使电线张紧;当张力较大时,输送轮受到电线施加的力,从而带动滑动块移动,使电线放松,从而实现张力的自动调整。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配重块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在拉力带上,连接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拉力带上的连接环、穿设在连接环上的连接钩,所述连接钩与配重块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要进行张紧力的调整时,可将配重块从连接环上取下,进行配重块的更换,从而实现张紧力的变更。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自动续接装置,所述自动续接装置包括滑动连接在安装架上用于对电线进行夹持的夹持杆、开设在夹持杆上的夹持槽、固定连接安装架上驱动所述夹持杆移动的驱动气缸、固定连接在安装架的驱动电机、固定连接在驱动电机输出轴上的续接轮、开设在续接轮上的配合槽、固定连接在安装架上的放置板、开设在放置板上供电线放置的放置槽、固定连接在机架上供成卷电线放置的放料架,所述配合槽、放置槽和夹持槽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驱动气缸和驱动电机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进行自动续接时,驱动气缸带动夹持杆移动,使得夹持杆上夹持的电线靠近放置槽上的电线,然后续接轮转动,续接轮转动后带动两股电线之间互相缠绕,从而完成电线的续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极细同轴线的编织隔离层生产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

输入电线进行隔离层编织;

持续获取红外信号信息;

根据是否接收到红外信号控制报警灯和蜂鸣器工作;

获取报警灯和蜂鸣器的工作时间,并与预设时间进行比较;

通过比较结果确定是否控制夹持杆和续接轮工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线输入后进行隔离层的编织,在电线进行隔离层编织的同时对红外信号进行获取,根据是否接收到红外信号,对报警灯和蜂鸣器,若报警灯和蜂鸣器处于工作状态,则对工作的时间进行确定,从而确定是否需要对夹持杆和续接轮进行控制,使得工人即使无法及时的对电线进行续接,也可通过自动续接的手段进行续接,使得电线的传输不易中断,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根据是否接收到红外信号控制报警灯和蜂鸣器工作包括,

若接收到红外信号,则控制报警灯和蜂鸣器工作;

若未接收到红外信号,则不控制报警灯和蜂鸣器工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接收到红外线时,则表明此时电线已快耗尽,需要进行续接,此时则控制报警灯和蜂鸣器工作,及时的对工人进行提醒;若未接收到红外线,则说明电线仍有余量,无需进行续接,从而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过比较结果确定是否控制夹持杆和续接轮工作包括,

若工作时间大于预设时间,则控制夹持杆和续接轮工作;

若工作时间小于等于预设时间,则不控制夹持杆和续接轮工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报警灯和蜂鸣器的工作时间较长,超过预设时间,则说明工人未进行续接,则通过夹持杆和续接轮进行续接;若未超过预设时间,则等待工人进行续接。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续接检测装置,通过红外线的方式确定电线是否需要进行续接,并在需要进行续接时,对工人发出声光报警,及时提醒工人对电线进行续接,从而确保电线可进行持续的输出,从而使得电线的输送不易中断,从而使得工作效率不易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体现安装板和滑动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处放大图,体现连接环与连接钩的连接结构;

图4为图2的b处放大图,体现引导架与第一引导辊的连接结构;

图5为体现夹持杆和驱动气缸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c处放大图,体现驱动电机与续接轮的连接结构;

图7为体现控制器与驱动气缸的结构框图;

图8为本发明的步骤图。

附图标记:1、机架;11、安装架;12、转动电机;3、进料组件;31、进线架;32、绕线筒;4、张力调节组件;41、安装板;42、滑动杆;421、连接板;43、滑动块;44、输送轮;45、引导轮;46、拉力带;47、配重块;48、连接件;481、连接环;482、连接钩;5、集料组件;51、集料杆;511、转动板;52、集线筒;53、无杆气缸;54、引导件;541、引导架;542、第一引导辊;543、第二引导辊;6、自动续接装置;61、夹持杆;62、夹持槽;63、驱动气缸;64、续接轮;65、驱动电机;651、延伸杆;66、配合槽;67、放置板;68、放置槽;69、放料架;7、续接检测装置;71、红外发射器;72、红外接收器;73、控制器;74、提醒组件;741、报警灯;742、蜂鸣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应用于极细同轴线的编织隔离层生产系统,包括机架1,机架1内安装有高速编织机(图中未示出),机架1上设置有进料组件3,进料组件3包括进线架31和绕线筒32,呈l形的进线架31固定连接在机架1上,绕线筒32套设在进线架31上,绕线筒32上缠绕有成卷的电线,电线经绕线筒32输送至高速编织机内进行编织。

参照图2和图3,机架1上设置有张力调节组件4,张力调节组件4位于机架1远离进线架31的一侧,张力调节组件4包括安装板41、滑动杆42、滑动块43、输送轮44、引导轮45、拉力带46和配重块47。安装板41固定连接在机架1上,安装板41水平设置。滑动杆42的两端通过连接板421固定连接在安装板41上,连接板421的两端分别与滑动杆42和安装板41固定连接,滑动块43套设在滑动杆42上,滑动块43靠近安装板41的一侧与安装板41抵触,输送轮44转动连接在滑动块43远离安装板41的一侧。两个引导轮45分别转动连接在安装板41的两端,两个引导轮45处于不同的高度,拉力带46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滑动块43上,另一端依次绕过两个引导轮45。配重块47通过连接件48固定连接在拉力带46上,连接件48包括连接环481和连接钩482,连接环481固定连接在拉力带46上,连接钩482固定连接在配重块47上,连接钩482穿设在连接环481内。隔离层编织完成后的电线通过输送轮44送出高速编织机。

参照图2和图4,机架1上设置有集料组件5,集料组件5位于安装板41的下方,集料组件5包括集料杆51、集线筒52、无杆气缸53和引导件54,集料杆51通过截面呈l形的转动板511转动连接在机架1上,转动板511与机架1固定连接,集料杆51转动连接在转动板511上,转动板511上安装有转动电机12,转动电机12的输出轴穿过转动板511与集料杆51固定连接,转动电机12为伺服电机。集线筒52嵌设在集料杆51上,无杆气缸53固定连接在机架1上,引导件54设置在无杆气缸53的滑块上。引导件54包括引导架541、第一引导辊542和第二引导辊543,呈c形的引导架541固定连接在无杆气缸53的滑块上,引导架541位于无杆气缸53的滑块远离机架1的一侧,两个第一引导辊542的两端分别与引导架541的两端转动连接,两个第二引导辊543的一端与引导架541靠近无杆气缸53滑块的一端转动连接,另一端悬空,两个第一引导辊542和两个第二引导辊543共同组成供电线通过的送线通道。绕过输送轮44的电线穿过送线通道缠绕在集线筒52上。

参照图5和图6,机架1上固定连接有设置有自动续接装置6,自动续接装置6包括夹持杆61、夹持槽62、驱动气缸63、续接轮64、驱动电机65、配合槽66、放置板67、放置槽68和放料架69。机架1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架11。驱动气缸63固定连接在安装架11上,夹持杆61固定连接在驱动气缸63的推动杆上,夹持槽62位于夹持杆61远离驱动气缸63的一端固定连接,驱动电机65通过延伸杆651固定连接在安装架11上,延伸杆651的两端分别与驱动电机65和安装架11固定连接,续接轮64固定连接在驱动电机65的输出轴上,配合槽66开设在续接轮64的侧壁上。放置板67固定连接在安装架11上,放置板67的上表面上开设有上述放置槽68,放置槽68、夹持槽62和配合槽66位于同一直线上,驱动电机65位于夹持杆61和放置板67之间。呈l形的放料架69固定连接在机架1上,工人将成卷的电线放置在放料架69上,用于后续电线的续接。

参照图5和图7,机架1上设置有续接检测装置7,续接检测装置7包括红外发射器71、红外接收器72、控制器73和提醒组件74,红外发射器71和红外接收器72安装在机架1上且分别位于绕线筒32的两侧,红外发射器71的发射头朝向红外接收器72的接收头,绕线筒32上的电线位于红外发射器71和红外接收器72之间,控制器73与红外接收器72电连接。提醒组件74包括报警灯741和蜂鸣器742,报警灯741和蜂鸣器742均安装在机架1上,报警器和蜂鸣器742均与控制器73电连接,控制器73为plc。控制器73与驱动气缸63和驱动电机65电连接,驱动电机65为伺服电机。

参照图8,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应用于极细同轴线的编织隔离层生产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

s1:输入电线进行隔离层编织;

s2:持续获取红外信号信息;

s3:根据是否接收到红外信号控制报警灯741和蜂鸣器742工作;当电线较少时,电线无法对红外线进行阻挡,此时接收到红外信号,则控制报警灯741和蜂鸣器742工作;当电线较多时,电线对红外线进行阻挡,此时无法接收到红外信号,则不控制报警灯741和蜂鸣器742工作。

s4:获取报警灯741和蜂鸣器742的工作时间,并与预设时间进行比较;若工作时间大于预设时间,则说明工人未注意到警报,则控制夹持杆61和续接轮64工作;若工作时间小于等于预设时间,则说明工人注意到警报,则不控制夹持杆61和续接轮64工作。

s5:通过比较结果确定是否控制夹持杆61和续接轮64工作。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高速编织机对在电线外进行隔离层的编织,绕线筒32进行电线的供应,隔离层编织完成的电线绕过输送轮44缠绕在集线筒52上。工人将续接的成卷电线放置在放料架69上,并将线头放置在夹持槽62内,然后将正在进行供线的电线的末端放置在放置槽68内。进行电线的卷绕时,无杆气缸53带动引导件54移动,使电线均匀的缠绕在集线筒52上,同时滑动块43在配重块47和输送轮44的带动下往复移动,实现对张力的调节。当绕线筒32上的电线减少时,电线不再阻挡在红外发射器71和红外接收器72之间,红外发射器71照射到红外接收器72,此时控制器73收到信号,控制警报灯和蜂鸣器742工作进行报警。当报警灯741和蜂鸣器742工作时间超过预设时间时,则说明工人没有及时的进行续线,此时控制器73控制驱动气缸63,驱动气缸63带动接续的电线靠近原电线,使两根电线均位于配合槽66内,接着驱动电机65带动续接轮64转动,使两根电线缠绕在一起,完成接续;当工人进行电线接续时,工人的手部会对红外线进行遮挡,从而使控制器73不再对报警器和蜂鸣器742进行控制。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