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型光阳极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326084发布日期:2019-08-03 11:04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型光阳极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型光阳极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是一种新型的太阳能电池,由于其低成本、制备简易、光电转换效率较高等优点,成为非常具有研究价值和商业潜力的太阳能电池之一,对解决能源短缺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由五个部分组成,分别是透明导电玻璃、光阳极、染料敏化剂、氧化-还原电解质和对电极。其中光阳极起到染料的吸附、传导光生载流子等作用,其性质将直接影响电池的光吸收、电荷传递、电极和电解质之间的界面接触等关键过程,在dssc器件的光电转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提高电池的性能和降低成本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1991年,michael教授领导的研究组首次用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制备成薄膜,并将其作为dssc中的光阳极,这种纳米多孔的半导体薄膜增大了与染料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了染料吸附量,染料产生的光生载流子可以快速传到二氧化钛导带,实现光生载流子的快速分离。二氧化钛具有廉价、无毒、稳定、高的电荷传输效率等优点,使其成为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作为光阳极的首选。很多寻找如何提升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性能的研究者,经常将注意力放在寻找更合适的染料、更有效率的电解质和传输性能更好的对电极,却忽视了纳米二氧化钛薄膜的天然缺陷。研究表明,二氧化钛纳米颗粒作为薄膜时,虽然其比表面积较大,能够吸附大量染料,但其较多或较大的气孔会导致二氧化钛纳米颗粒间的联接性降低,因而将使光生电荷在二氧化钛薄膜内的传输速率降低,影响dssc的性能。所以在制备二氧化钛薄膜时,通过优化二氧化钛薄膜的结构,或在二氧化钛薄膜中掺杂其他物质制备成复合型光阳极,增强二氧化钛纳米颗粒间联接性和电荷传输速率,对于从整体上提升dssc器件的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荷传输性能好、dssc的光电转换效率高的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型光阳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型光阳极,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二氧化钛、石墨烯、碘单质、乙醇及丙酮,其中,乙醇与丙酮的体积比为1:(4~5),石墨烯与二氧化钛的质量比为(0.1~0.2)%,碘单质与二氧化钛的质量比为(15~20)%,二氧化钛溶于乙醇的浓度为(6~7.5)mg/ml。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型光阳极,其中:包括以下原料:二氧化钛、石墨烯、碘单质、乙醇及丙酮,其中,乙醇与丙酮的体积比为1:4.5,石墨烯与二氧化钛的质量比为(0.1~0.2)%,碘单质与二氧化钛的质量比为(15~20)%,二氧化钛溶于乙醇的浓度为(6~7.5)mg/ml。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光阳极的电荷传输性能好,光阳极的透光性和光利用效率强,dssc的光电转换效率高。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易行、成本低廉、可重复性高、无环境污染、光阳极的电荷传输性能好的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型光阳极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型光阳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二氧化钛、石墨烯、碘单质、乙醇、丙酮的混合浆料的制备,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1):将二氧化钛置于研钵中,再加入乙醇,然后研磨二氧化钛粉末至分散均匀后转移至烧杯,再加入丙酮溶剂;其中,乙醇与丙酮的体积比为1:(4~5),二氧化钛溶于乙醇的浓度为(6~7.5)mg/ml;

步骤(12):在步骤一形成的二氧化钛、乙醇及丙酮的混合浆料中加入石墨烯,再将烧杯置于超声波清洗器中超声至浆料分散均匀;其中,石墨烯与二氧化钛的质量比为(0.1~0.2)%;

步骤(13):在步骤形成的二氧化钛、石墨烯、乙醇及丙酮的混合浆料中加入碘单质,再将烧杯继续置于超声波清洗器中超声至浆料分散均匀,形成二氧化钛、石墨烯、碘单质、乙醇、丙酮的混合浆料;其中,碘单质与二氧化钛的质量比为(15~20)%;

步骤二: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型光阳极的制备,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21):取两片fto玻璃,正面相对,fto的上部分用导电装置固定,外部连接直流电压,将两片fto插入到步骤一生成的二氧化钛、石墨烯、碘单质、乙醇、丙酮的混合浆料中;

步骤(22):加30~60v的直流电压,保持一段时间,直至负极fto置于混合浆料下的部分沉积一层均匀的二氧化钛/石墨烯薄膜,从而形成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型光阳极。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型光阳极的制备方法,其中:将制备好的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型光阳极置于压片机上进行物理压片,压力设置为(1~5)mpa,使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型光阳极的薄膜表面呈光滑致密状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氧化钛、石墨烯、碘单质、乙醇、丙酮的混合浆料,二氧化钛颗粒和石墨烯在该混合浆料中分散均匀,且薄膜沉积效率高;

(2)本发明提出了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型光阳极,石墨烯的加入提高了光阳极的电荷传输性能,促进了光生电子的快速传输,从而提高dssc的光电转换效率;与普通的二氧化钛光阳极相比,本发明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型光阳极的光电转换效率有明显的提升,其光电转换效率最高可达到6.80%;

(3)本发明提出的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型光阳极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可重复性高、无环境污染,也能应用到其它太阳能电池中作为电子传输层,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和商业潜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制备的dssc器件的短路电流与开路电压对比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所述的一种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型光阳极,包括以下原料:二氧化钛、石墨烯、碘单质、乙醇及丙酮,其中,乙醇与丙酮的体积比为1:(4~5),优选体积比为1:4.5;石墨烯与二氧化钛的质量比为(0.1~0.2)%,碘单质与二氧化钛的质量比为(15~20)%,二氧化钛溶于乙醇的浓度为(6~7.5)mg/ml;

所述的一种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型光阳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二氧化钛、石墨烯、碘单质、乙醇、丙酮的混合浆料的制备,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1):将二氧化钛置于研钵中,再加入乙醇,然后研磨二氧化钛粉末至分散均匀后转移至烧杯,再加入丙酮溶剂;其中,乙醇与丙酮的体积比为1:(4~5),二氧化钛溶于乙醇的浓度为(6~7.5)mg/ml;

步骤(12):在步骤一形成的二氧化钛、乙醇及丙酮的混合浆料中加入石墨烯,再将烧杯置于超声波清洗器中超声至浆料分散均匀;其中,石墨烯与二氧化钛的质量比为(0.1~0.2)%;

步骤(13):在步骤形成的二氧化钛、石墨烯、乙醇及丙酮的混合浆料中加入碘单质,再将烧杯继续置于超声波清洗器中超声至浆料分散均匀,形成二氧化钛、石墨烯、碘单质、乙醇、丙酮的混合浆料;其中,碘单质与二氧化钛的质量比为(15~20)%;

步骤二: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型光阳极的制备,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21):取两片fto玻璃,正面相对,fto的上部分用导电装置固定,外部连接直流电压,将两片fto插入到步骤一生成的二氧化钛、石墨烯、碘单质、乙醇、丙酮的混合浆料中;

步骤(22):加30~60v的直流电压,保持一段时间,直至负极fto置于混合浆料下的部分沉积一层均匀的二氧化钛/石墨烯薄膜,从而形成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型光阳极,将制备好的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型光阳极置于压片机上进行物理压片,压力设置为(1~5)mpa,使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型光阳极的薄膜表面呈光滑致密状态。

具体实施例一

所述的一种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型光阳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二氧化钛、石墨烯、碘单质、乙醇、丙酮的混合浆料的制备,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1):将p25型二氧化钛粉末置于烘箱中,在240℃条件下放置24h,取60mg二氧化钛粉末置于研钵中,再加入10ml乙醇,然后研磨10min二氧化钛粉末至分散均匀后转移至50ml烧杯,再加入丙酮溶剂并定容至50ml;

步骤(12):在步骤一形成的二氧化钛、乙醇及丙酮的混合浆料中加入石墨烯,石墨烯的质量在0.06~0.12mg之间,在烧杯口封上封口膜,再将烧杯置于超声波清洗器中超声30min,直至浆料分散均匀;

步骤(13):在步骤形成的二氧化钛、石墨烯、乙醇及丙酮的混合浆料中加入12mg碘单质,然后在烧杯口封上封口膜,再将烧杯继续置于超声波清洗器中超声10min,直至浆料分散均匀,形成二氧化钛、石墨烯、碘单质、乙醇、丙酮的混合浆料;

步骤二: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型光阳极的制备,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21):取两片fto玻璃,正面相对,fto的上部分用导电装置固定,相距1~2cm,将两片fto以下3/4部分插入到步骤一生成的二氧化钛、石墨烯、碘单质、乙醇、丙酮的混合浆料中;两片fto以上1/4加上电极;

步骤(22):电极外部加60v的直流电压,保持10~12min,直至负极fto置于混合浆料下的部分沉积一层均匀的二氧化钛/石墨烯薄膜,从而形成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型光阳极,石墨烯以微小颗粒状均匀分布在二氧化钛中,膜表面呈均匀、平整状态,经过测试,膜厚大约在14~15μm;将制备好的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型光阳极置于压片机上进行物理压片,压力设置为3mpa,使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型光阳极的薄膜表面呈光滑致密状态。

在本发明中,为更好地表征所制备的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型光阳极制备的性能,采用了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型光阳极组装了dssc器件,其制备方法及器件测试如下:

(1)染料浸泡及压片处理:用刀片将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型光阳极上覆盖薄膜区域裁成面积为0.5×0.5cm2的正方形,再将光阳极置于小烧杯中,倒入0.35mg/ml的n719染料(乙醇为溶剂)至片子完全浸没,保持24h,避光。光阳极浸泡完毕后,放置于压片机中,设置压力为4.5mpa,保持1min后取出。

(2)对电极的制备:使用打孔器将空白的fto导电玻璃中间打孔,然后清洗干净,使用真空等阳离子体处理清洁的fto导电玻璃,时间45s。将空白fto玻璃置于匀胶机中,使氯铂酸的乙醇溶液均匀涂布于fto导电玻璃表面,设置匀胶机低速(800转/min)8s、高速(2000转/min)30s。旋涂完毕后,将fto放于马弗炉中于烧结,以5℃/min的速率升温至420℃,保持20min,冷却后取出备用;

(3)dssc器件的封装。将浸泡后的光阳极取出,使用乙醇溶液冲洗表面,再用吹风机吹干,在光阳极上有二氧化钛/石墨烯导电面边缘一侧贴胶带,以备作测试电极使用。取等量的a、b胶混合均匀,用刮片在没有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薄膜的地方涂胶均匀,胶水混合45min后,于光阳极四周涂胶,将打孔的对电极,与光阳极相对放置接合,于干燥环境放置3h。

(4)电解液的注入。将购买的电解质(dhs-et23)用注射器通过对电极的小孔注入到电池中,待两个电极之间没有气泡后,使用胶带将小孔一面封好,即制备得到dssc器件。

(5)电池光电性能测试。电池测试仪器为j–v曲线测试:在oriel94023a,usafilter(oriel,usa)型太阳能模拟器am1.5g的光照下,并与keithley2400数字源表连接,由计算机采集数据得到的。测试以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型光阳极制备的dssc器件,其光电转化效率电流-电压曲线见图1中的1。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制备的dssc器件的短路电流与开路电压曲线,条件为模拟的1.5g太阳光;其中1为实施例中的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型光阳极制备的dssc器件,2为比较例中普通二氧化钛光阳极制备的dssc器件。

作为比较例,以未添加石墨烯的二氧化钛、碘单质、乙醇、丙酮的混合浆料制备的光阳极,在相同的方法和条件下组装dssc器件并测试,其光电转化效率见图1中的2;添加石墨烯的二氧化钛、碘单质、乙醇、丙酮的混合浆料制备的光阳极(实施例)与未添加石墨烯的二氧化钛、碘单质、乙醇、丙酮的混合浆料制备的光阳极(比较例)组装的dssc器件性能参数见表1;

由表1可知,实施例中的dssc器件的短路电流为15.43ma/cm2,开路电压为0.81v,填充因子为54,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达到6.80%,相比于比较例,其jsc、ff和pce都有明显的提高,证明了本发明的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型光阳极具有更好的电荷传输性能,从而提高了dssc器件的光电转换效率。

表1实施例和比较例测试的dssc器件的数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