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感器的制造方法及传感器与流程

文档序号:18749529发布日期:2019-09-24 20:46阅读:2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传感器的制造方法及传感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器件制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传感器的制造方法及传感器。



背景技术:

传统gaas(砷化镓)基传感器制造过程中,为了阻止器件间的相互作用需要电学隔离,电学隔离以湿蚀刻工艺为主,原理是从无源区蚀刻至绝缘层。其目的是限制或消除器件间电流和电场的相互作用程度,使它们不会影响器件的工作。应用适当的隔离技术可以降低电路的寄生效应,实现器件的较高性能。此外,电子和/或空穴可以更好地被限制于晶体管单元胞中,对有源区内电荷分布的更好控制,导致更好的电学特性的重复性。

湿蚀刻的优点在于机台便宜成本低、可以整批一同作业。但是缺点是因为晶片进入蚀刻作业时,与酸槽位垂直方向进入,导致整片湿蚀刻时间有差异,容易蚀刻出高低不平的平面,在均匀度上容易产生不均的现象,因而使得隔离电流不稳定,产生漏电现象,甚至导致原件的失效。以及湿蚀刻为等向性蚀刻,方向不好控制,容易损伤到有源区;蚀刻完成后有源区侧壁会裸漏在外,在后续制程中容易损坏器件电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传感器的制造方法及传感器,解决现有采用湿蚀刻进行电学隔离容易造成传感器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传感器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外延片上进行离子植入,进行多个无源区隔离;

在外延片上进行第一金属层沉积,使得金属沉积在无源区之间;

在外延片上沉积保护层,并在第一金属层和切割道上面进行开口,所述切割道两侧处在无源区内;

对外延片进行背面研磨减薄;

研磨后的背面贴蓝膜,在切割道上进行水刀切割,切割后进行蓝膜扩张。

进一步地,所述离子植入包括如下步骤:

在外延片上涂布光阻,进行曝光显影出无源区;

使用离子进行偏轴离子植入,离子植入完成后去除光阻。

进一步地,在进行离子植入后,还包括步骤:

设计离子植入监控模型;

采用电性量测机台量测监控区阻值;

所有监控模型阻值均大于预设值后继续进行第一金属层沉积步骤;

否则不继续进行第一金属层沉积步骤。

进一步地,采用电性量测机台量测监控区阻值前还包括步骤:

对测试片进行离子植入;

测量测试片离子植入后的阻值是否大于预设值;

如大于预设值则进行后续的采用电性量测机台量测监控区阻值;

否则不进行后续的采用电性量测机台量测监控区阻值。

进一步地,在进行第一金属层沉积后还包括步骤:

在第一金属层上进行第二金属层沉积,使得第一金属层的金属加厚。

进一步地,所述切割道处在一个无源区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层为氮化物保护层。

进一步地,所述外延片为砷化镓外延片。

本发明提供一种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由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得。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使用离子植入的方式替代湿蚀刻,无需使用到湿蚀刻,可以避免湿蚀刻容易造成传感器损坏的问题。以及由于切割道两侧处在无源区内,切割后的器件的两侧是无源区,有源区侧壁无裸漏在外,避免后续制程中损失外延,从而提高产品良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离子植入的示意图;

图3为外延片进行离子植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外延片上进行第一金属层沉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外延片上进行第二金属层沉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外延片上进行保护层沉积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外延片上进行背面研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外延片上切割道切割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离子注入效果测试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砷化镓帽层;

2、n+砷化镓层

3、缓冲层;

4、无源区;

5、第一金属层;

6、第二金属层;

7、保护层;

8、蜡;

9、蓝宝石;

10、切割道;

11、蓝膜;

20、外延片;

70、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在说明以前,先对可能出现的英文单词进行解释说明:

aa:alignmentmark,对准标记;

pa:passivation保护层;

evp:evaporation蒸发;

epi:epitaxy外延;

overlaymask:覆盖层标记;

laserwaferid:

photo:曝光;

etch:显影;

evaporationmetal:金属蒸镀;

metal:金属沉积;

alloy:合金。

请参阅图1到图9,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传感器的制造方法,工艺流程图可以参考图1所示,本方法用于在外延片上进行处理,外延片可以是半导体外延片,如可以是砷化镓(gaas)外延片20,具体可以包括有砷化镓帽层1、n+砷化镓层2和缓冲层3。在进行本发明步骤以前,一般要对外延片进行预处理,如图1中的工艺步骤s101,如对其表面进行清洗,避免污染物对后续工艺的影响。而后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在外延片20上进行离子植入,进行多个的无源区4隔离,如图1中的工艺步骤s102。离子植入时,如图2所示,一般是在有源区涂布光阻pr,而后显影在无源区进行开口,对有源区进行保护,而后通过离子轰击的方式植入离子到外延片20内,离子可以采用he+离子(氦离子),植入后去除光阻后形成如图3的结构。其中阴影为无源区4,无源区4之间为有源区。而后在外延片上进行第一金属层5沉积,使得金属沉积在无源区之间,即沉积在有源区上,工艺步骤如图1中的工艺步骤s103,沉积后的结构如图4所示。第一金属层的具体工艺可以通过黄光反转工艺定义图案,用evp设备蒸发金属auge/ni/au,光阻浮离工艺进行金属去除,并进行回火作业,使金半欧姆接触。

一般地,由于一次沉积的金属无法太高,而后如果需要较高的金属,则好需要进行第二金属层的沉积,如果无需太高的金属,则可以只进行第一金属层的沉积。则为了实现金属加厚,在进行第一金属层沉积后还包括步骤:在第一金属层上进行第二金属层6沉积,使得第一金属层的金属加厚,工艺如图1中的工艺步骤s104,形成后的结构如图5所示。第二金属层的具体工艺可以在第一金属层上电极加厚;通过黄光反转工艺定义图案,用evp蒸发金属ti/pt/au,光阻浮离工艺金属去除,形成第二金属层。

金属沉积完成后,而后在外延片20上沉积保护层7,并在第一金属层5和切割道10上面进行开口70,所述切割道10两侧处在无源区内,工艺步骤如图1中的工艺步骤s105,形成后的结构如图6所示。需要开口的位置,先用黄光定义图案,用sf6进行氮化物蚀刻,形成开口。保护层7形成后,再对外延片进行背面研磨减薄;如图1中的工艺步骤s106。研磨减薄一般通过在外延片20上面上蜡8,并在蜡上贴蓝宝石9,如图7所示,而后用砂轮进行背面研磨,研磨后进行抛光。研磨后的背面贴蓝膜11,在切割道10上进行水刀切割,切割后进行蓝膜扩张,如图1中的工艺步骤s107,结构如图8所示,扩张后就形成一个个单独的传感器结构。由于切割道两侧处在无源区内,切割后的传感器结构两侧是无源区,避免有源区侧壁裸漏在外,从而提高产品良率。

砷化镓为闪锌矿型晶格结构,在利用离子植入隔离制造gaas基传感器时容易发生沟道效应。在无定形固体中,原子不显示为长程有序,但可存在某些短程有序。当离子入射到这种固体时,离子和固体原子相遇的几率是很高的。但晶体材料不是这样,由于晶体内存在三维原子排列,沿一定晶向存在开口的沟道。沿特定方向观察到的通道称作为沟道,如果离子沿沟道方向入射,一些离子将沿沟道运动,并且很少受到原子核的碰撞。离子透入晶体固体比无定形材料更深,这种效应称作离子沟道效应。沟道效应发生时,容易使器件绝缘等级不够,甚至造成器件失效。因沟道效应会使注入分布产生一个较常的拖尾,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拖尾生产时采用偏离轴注入,采用的倾斜角为7度,即在离子植入时使用进行偏轴离子植入。具体的工艺步骤中,可以先利用微影制程进行光阻覆盖、曝光、显影等步骤,将需要隔离的无源区域定义出来,接着用he+离子,能量:100kv,剂量:6e13的条件进行离子植入,最后用光阻剥离液(如nmp:n-甲基吡咯烷酮)进行光阻去除,进而完成了砷化镓基传感器无源区隔离。

在生产过程中为避免整个工艺完成后才发现器件失效的情况,优选地,要提前厘清是否是因离子植入绝缘等级不足造成器件失效,工艺过程中需要设计较完善的监控系统实现对离子植入效果的监控。在进行离子植入后,还包括步骤:设计离子植入监控模型;采用电性量测机台量测监控区阻值;所有监控模型阻值均大于预设值后继续进行第一金属层沉积步骤;否则不继续进行第一金属层沉积步骤。监控模型如图9所示,整片晶圆均匀分布32个离子植入监控模型,监控模型内含有对离子植入区测试的点位pad,如图9右侧的放大示意图。晶圆离子植入作业完毕后电性量测机台量测监控区阻值。所有监控模型阻值均满足预设值如100mω以上时,晶圆可继续后续制作。当监控模型出现一个未达到100mω时,系统会自动暂停并发送邮件告知工程师,工程师看到邮件后可及时进行判定和处理。

因离子植入作业时,人不借助设备是看不到晶圆变化的。为确保离子植入机台可以正常作业,避免测试机台失效的情况,可以先对测试机台进行测试。测试的时候,对测试片进行离子植入;测试片可以是si(硅)片。测量测试片离子植入后的阻值是否大于预设值,一般是无穷大,大于100mω。如大于预设值证明机台可以正常作业;则进行后续的采用电性量测机台量测监控区阻值。否则不进行后续的采用电性量测机台量测监控区阻值,一般系统会暂停所有工艺步骤,并发送邮件,告知工程师及时处理。

上述所有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层用于起到保护作用,一般为绝缘性的保护层,如为氮化物保护层,氮化硅等。上述实施例中,切割道的两侧只要处在无源区域内就可以,这样切割后的传感器两侧壁就会是无源区,避免有源区外漏。切割道的两侧可以处在不同个的绝缘区;或者所述切割道处在一个无源区的内部,这样便于离子植入时的光阻显影。

本发明提供一种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由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得。由上述方法制得的传感器结构两侧是无源区,避免有源区侧壁裸漏在外,从而提高产品良率。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文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基于本发明的创新理念,对本文所述实施例进行的变更和修改,或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技术方案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