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原位充电的储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69491发布日期:2020-11-19 21:4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原位充电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容器第一电极、电容器第二电极、第一电解液、金属电极以及疏水层;所述电容器第一电极、所述电容器第二电极以及所述第一电解液共同形成一超级电容器;所述金属电极与所述电容器第一电极间隔设置形成一第一间隙;所述金属电极与所述电容器第二电极欧姆接触;所述金属电极与所述电容器第一电极之间可以通过一第二电解液导通,以形成一金属-空气电池;所述电容器第一电极的至少部分表面和/或所述电容器第二电极的至少部分表面设置有所述疏水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原位充电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第一电极与所述电容器第二电极材料均为聚苯胺/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原位充电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电极的材料包括镁、铝、锌、铁中的一种或几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原位充电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金属电极与所述电容器第一电极之间存在第二电解液且被该第二电解液导通时,所述金属-空气电池处于工作状态,向所述超级电容器充电。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原位充电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层的材料的接触角大于90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原位充电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层的材料为硅橡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原位充电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第一电极包括一第一表面以及与该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该第二表面邻近所述第一间隙的部位设置有疏水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原位充电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第二电极包括一第三表面以及与该第三表面相对的第四表面,该第四表面邻近所述第一间隙的部位设置有疏水层。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原位充电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解液为汗液。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原位充电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电极与所述电容器第二电极通过导电胶黏剂实现欧姆接触。


技术总结
一种可原位充电的储能装置,包括:电容器第一电极、电容器第二电极、第一电解液、金属电极以及疏水层;所述电容器第一电极、所述电容器第二电极以及所述第一电解液共同形成一超级电容器;所述金属电极与所述电容器第一电极间隔设置形成一第一间隙;所述金属电极与所述电容器第二电极欧姆接触;所述金属电极与所述电容器第一电极之间可以通过一第二电解液导通,以形成一金属‑空气电池;所述电容器第一电极的至少部分表面和/或所述电容器第二电极的至少部分表面设置有所述疏水层。

技术研发人员:罗志灵;刘长洪;范守善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清华大学;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17
技术公布日:2020.11.1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