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面积可调的装配式电磁消耦线圈支架及其装调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458772发布日期:2019-08-17 01:50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有效面积可调的装配式电磁消耦线圈支架及其装调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磁法勘查的多用途发送接收一体化线圈设计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有效面积可调的装配式电磁消耦线圈支架及其装调方法。



背景技术:

电磁法勘探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矿产勘探、工程地质勘探、地下水资源、地下管线和环境地质勘探等领域,其中常用的有频率域电磁法与时间域电磁法,采用电磁发送机产生激励一次场,通过接收机采集地质体感应的二次场,通过分析二次场探测地质体结构。

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在于:

1、线圈装置的尺寸与线圈的匝数不可调整,尺寸较大的线圈装置不利于运输,且增加了在陡峭、狭窄环境中的作业难度;空旷施工场地,固定结构线圈不能放大单匝发送线圈面积,不能提高发送线圈有效面积,不利于深部勘察。

2、一般情况下,发送电流的关断时间与发送线圈的自感系数呈正比,而后者正比于发送线圈匝数的平方。通过减少发送线圈的匝数可以显著缩短发送电流的关断时间,从而产生更丰富的高频激励信号,有利于提升设备在浅层探测领域的灵敏度。对于相同直径的发送线圈,通过增加匝数可以增大设备的发送有效面积,这有利于提升设备对深层探测目标的检测能力。现有线圈装置的发送线圈参数不可调节,难以兼顾对处于不同深度的埋藏物的探测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有效面积可调的装配式电磁消耦线圈支架及其装调方法,易于现场组装、拆解,便于运输,线缆可随时拆下收起与安装,配置不同长度的发射电缆和十字支架,可扩大发送线圈有效面积的调节范围,提升了对浅部、深部探测的适应能力。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有效面积可调的装配式电磁消耦线圈支架,设置有中心支撑,该中心支撑活动装配有至少2个线圈撑杆,所述线圈撑杆经锁定机构固接在中心支撑上,并以中心支撑的中心为圆心,向外射线发散,所述线圈撑杆发散出的自由端为n个,n≥3;

随所述线圈撑杆的长度变化,其自由端距离所述圆心的距离变化,n个自由端围成的线圈支撑的面积s和周长z跟随变化;

所述线圈支撑上绕装有长度为l的柔性线缆,所述l是z的整数倍。

线圈的有效面积指的是线圈的单匝面积与匝数的乘积,通过上述设计,一方面,发送线圈线缆可按需安装,当需要更强的发射信号时,线圈支撑上盘绕更多匝数的柔性线缆,反之减少发送线圈线缆的匝数,另一方面,线圈的单匝面积由n个自由端所形成的面积决定,若调整自由端与中心支撑中心点的距离,其面积自然发生变化,则线圈的单匝面积随之改变。

配置不同长度的发射电缆,可扩大发送线圈有效面积的调节范围,调整线圈紧束夹形成不同支架长短的转换,支架调短且增加发送线圈线缆匝数时,可提升发送线圈对狭窄作业空间的适应能力,而支架伸长且减少发送线圈线缆匝数时,可减小发送线圈自感,对于瞬变电磁法可缩短发送电流的关断时间,有利于提升对浅层目标体的探测能力,增大了线圈有效面积,有利于提升设备对深层探测目标的检测能力,提升了对浅部、深部探测的适应能力。

可根据不同施工环境调节装置尺寸,可根据探测目标体电阻率及埋深情况通过改变发送线圈匝数来调整发送有效面积,并可以根据发送电流的幅值为发送线圈匹配不同规格的电缆,实现设备重量的合理调节。

同时,当线缆长度恒定时,可以通过选取不同长度的杆与微调自由端的距离,实现线圈单圈面积和匝数的调整,从而在不重新选线缆的情况下实现上述目的。

进一步设计,所有所述自由端上均安装有线束引导器,其中一个自由端上还安装有双线头接线盒,所有所述线束引导器和双线头接线盒形成所述线圈支撑,所述柔性线缆依次绕装于线束引导器,发送线圈线缆的两个线头分别连接在双线头接线盒的接线端上。

各部件间具体的连接方式可由以下方式实现:

第一方面,所述中心支撑为块状连接件,该块状连接件上开有a1个通孔,a1个所述通孔均穿过所述块状连接件的中心轴,且垂直于该中心轴,a1根所述线圈撑杆分别穿过a1个所述通孔且二者过渡配合,穿过所述通孔的所述线圈撑杆两端均设置有一个线束引导器。

线圈撑杆与块状连接件可拆解,需要时将a1根线圈撑杆分别接入块状连接件,即形成线圈支撑,不用时抽出线圈撑杆,安装方便,且便于收装及运送。

以上设计可在仅设置通孔的情况下构装线圈支撑,此时,令其中的一根或几根线圈撑杆为可调节长短的调节杆即可,至少一根穿过所述通孔的所述支架杆为长度调节杆,即:至少一根所述线圈撑杆的两端均为自由端,该自由端与线束引导器内侧面中心点上的接头螺纹装配,所述线束引导器的外侧面开有线缆槽。

上述设计线圈撑杆与线束引导器也设计为可拆装,更方便运送,并有二种调节方式,其一为固定住线圈撑杆,转动线束引导器形成间距调节,其二,固定住线束引导器,转动线圈撑杆,得到同样的调节效果,但线束引导器在绕装有线缆时往往处于固定状态,此时转动线圈撑杆即可,更加快捷。

通过更换不同长度的线圈撑杆而对线圈支撑的发射线圈单匝面积进行大幅度调整,通过调整线束引导器与线圈撑杆的距离微调发射线圈的单匝面积。

通过螺纹旋接来实现两者间距的伸长与缩短,由于有效面积的微小差异都可能会对最后的探测效果产生影响,因此选用旋转螺纹的方式调节,每转动螺纹一次对单匝面积的影响更小,即每一次调节的最小调节度更小,使用者能更精准调试出最优效果。

在此基础上,所述线圈撑杆两端的螺纹线方向相反。

此时,就能通过转动一根线圈撑杆同时缩短或伸长两端的距离,形成更高效的调节。

第一方面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块状连接件还开有a2个向外发散的盲孔,a2根所述线圈撑杆的连接端分别插装于a2个所述盲孔并过渡配合,所述线圈撑杆的自由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线束引导器。

上述设计a1+a2=a,a为线圈撑杆总数,即a根线圈撑杆经通孔与盲孔构装成线圈支撑。

在此基础上,至少一根插装于所述盲孔的所述线圈撑杆其自由端为旋调端,或所述旋调端内固定有螺纹套筒,该螺纹套筒内壁开设螺纹盲孔,或所述旋调端内壁开设螺纹盲孔;

所述螺纹盲孔中螺纹装配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伸出所述螺纹盲孔后,其伸出端固定在所述线束引导器的内侧面中心,所述线束引导器的外侧面开有线缆槽。

上述设计可令穿过通孔的线圈撑杆固定,而只能调节穿过盲孔的线圈撑杆,该设计在实际操作中会比调节通孔上的线圈撑杆更便利。

本方案中,所述块状连接件由异面孔件与定面孔件榫接而成,其中,所述定面孔件的顶面开有榫槽,所述异面孔件的底面对应设置有“t”型榫头;

所述异面孔件与定面孔件共开有a1个所述通孔,所述定面孔件的下部还沿a2个发散方向分别开有一个盲孔。

第二方面,所述中心支撑为盘状连接件或环状连接件,盘状连接件或环状连接件上开有n个向外发散的撑杆接孔,n根所述线圈撑杆一端与所述撑杆接孔连接,另一端为所述自由端并设置有一个线束引导器。

根据上述设计,每根线圈撑杆均为单向发散,只有一端连接线束引导器,则线圈撑杆的长度能更统一。

进一步设计,n个所述撑杆接孔的轴心线共面且相交于所述中心支撑的圆心。

将盘状连接件或环状连接件开n个共面的孔更易加工,且保证线圈形成平整的面。

该方面的优化设计,所述撑杆接孔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线圈撑杆的连接端对应设置外螺纹,二者螺纹装配。

该设计,一,可参照第一方面中的设计,将线圈撑杆两端设置方向相反的螺纹,转动线圈撑杆可调节线束引导器到中心支撑的距离,即:

所述自由端开有螺纹盲孔,所述螺纹盲孔中螺纹装配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伸出所述螺纹盲孔后,其伸出端固定在所述线束引导器的内侧面中心,所述线束引导器的外侧面开有线缆槽,且所述线圈撑杆连接端与自由端的两端螺纹方向相反。

二,可固定线圈撑杆两端的连接,而通过调节线圈撑杆自身长短来实现微调目的,即:

所述线圈撑杆由至少二根短杆经至少一个连接器串接构装组成。

所述连接器两端分别设置有内螺纹,且两端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短杆对应设置螺纹端与所述连接器螺纹装配。

此时,可以转动连接器,则连接该连接器的两根短杆距离可以调节。若任一短杆两端的螺纹相反,也可以转动短杆实现距离调节。

本方面中,所述中心支撑为环状连接件,所述撑杆接孔为贯穿该环状连接件的螺纹通孔,所述环状连接件的环内侧设有螺母限位台,所述螺母限位台与所述螺纹通孔同轴且贯通,所述线圈撑杆的外螺纹穿过所述螺纹通孔后由螺母限位台上的螺母固定。

螺母限位台可设置为二个挡块,二者间距与螺母外径相等,则螺母放入二个挡块之间时就无法随意转动,此时线圈撑杆就能快速旋紧。

以上方案中,所述螺纹装配的螺纹导程角为2-30°。螺纹导程角即升角,在小于30°时即会产生较大摩擦阻力,形成自锁效果,即只有主动转动螺纹才会运动,非主动转动螺纹时,螺纹件不会受到中心轴方向上的压力或牵引力而发生运动,防止线圈裹紧后对螺纹产生挤压力,从而压缩线圈面积。

更进一步的设计,所述柔性线缆为多芯线缆,所述双线头接线盒的壳体上设有所述柔性线缆的多芯内接插座、单芯外接插座,所述柔性线缆的两个线头分别插装于二个所述多芯内接插座,其中,第一个所述多芯内接插座的第i芯与第二个所述多芯内接插座的第i+1芯连接,1≤i≤b,b为多芯线缆的芯数,第一个所述多芯内接插座的第b芯、第二个所述多芯内接插座的第1芯分别与所述单芯外接插座的线芯连接。

当选用多芯线缆作为发送线圈时,只要将多芯进行跳线连接,每一圈就都能视为多圈的线圈,为简便设计将发送线圈线缆的2个端头在双线头接线盒中进行跳线连接,如4芯线缆,将第一个多芯内接插座的第1芯与第二个多芯内接插座的第2芯连接,将第一个多芯内接插座的第2芯与第二个多芯内接插座的第3芯连接,将第一个多芯内接插座的第3芯与第二个多芯内接插座的第4芯连接,再将未跳线的二线芯(第一个多芯内接插座的第4芯、第二个多芯内接插座的第1芯)经发送线圈线缆的单芯外接插座接出,就能形成线圈匝数乘以线芯数的实际线缆圈数。

进一步,所述柔性线缆为发送线圈线缆,所述双线头接线盒内固定有绕线器,该绕线器上设有环形线槽,所述环形线槽用于绕装接收线圈线缆;

所述双线头接线盒的壳体上还设有所述接收线圈线缆的接线出口。

上述设计同时将发送线圈与接收线圈装配,双线头接线盒底面开设长条状的安装孔,螺栓穿过该长条状的安装孔后与线束引导器连接。螺栓可在长条状的安装孔任意位置固定,以此改变接发送线圈与接收线圈的相对位置关系,能降低两者互感。还可以在调节线圈支撑时实现发送线圈与接收线圈的相对位置改变,也能降低两个线圈的互感现象。

所述线束引导器的上表面靠近所述多芯内接插座处设置有线缆紧固装置,所述线缆紧固装置的线缆通道正对所述多芯内接插座;

所述线缆紧固装置包括分别位于线缆通道两侧的固定挡块与偏心扳手,所述偏心扳手设有偏心通孔,所述偏心通孔套装在偏心转轴上,所述偏心转轴与固定挡块均垂直固定于所述线圈紧束夹的上表面,所述固定挡块与偏心扳手夹持的空间即为线缆通道;

所述偏心扳手设有沿转动轴心径向发散的紧固齿。

通过上述设计,发送线圈线缆的端头穿过固定挡块与偏心扳手之间的线缆通道,并接入双线头接线盒。偏心扳手绕偏心转轴转动可调节发送线圈线缆的紧固或松放。

此外,为保证线缆为一个平面,进行如下设计:

至少一根所述线圈撑杆为调平杆,该调平杆连接的所述线束引导器为调平件;

所述调平杆的自由端设有外螺纹,其外螺纹上套装有调平螺套,所述调平螺套固定在所述调平件的内侧面偏心位置,所述偏心位置与该内侧面的中心位置距离为d,d为所述调平杆与所述柔性线缆平面的距离。

上述设计将线束引导器与线圈撑杆的连接位置进行偏心设计,以克服安装于中心支撑上的不同孔时各个线缆槽之间无法共面的缺陷。

一种有效面积可调的装配式电磁消耦线圈支架装调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搭建线圈支架:将线圈撑杆安装到中心支撑上,并形成当前线圈撑杆所能实现的线圈支撑的最小面积smin;

s2,线圈粗调:将长度为l的柔性线缆绕装于所述线圈支撑上,并将柔性线缆的两个线头分别连接在双线头接线盒的接线端上;

s3,线圈精调:调节所述中心支撑与线束引导器之间的间距,令所述发送线圈线缆逐渐绷紧,完成装配。

上述设计可以在不改变线缆总长时,改变线圈的单匝面积与绕装圈数,最终实现有效面积的调节,且可控制长度l始终为周长z的整数倍。

步骤s1搭建线圈支架前,还根据柔性线缆长度l与绕装圈数计算得到单圈的周长z,所述根据所述周长z选取。

如线圈支架为正四边形时,先用l除以准备绕装的圈数,即为单圈的周长z,再将z除以即为每根线圈撑杆的长度。即根据绕装的线圈形状,其周长与中心到各节点的距离关系,求出线圈撑杆的长度。

步骤s3的调节方法为转动线圈撑杆的螺纹连接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易于现场组装、拆解,便于运输,线缆可随时拆下收起与安装,配置不同长度的发射电缆,可扩大发送线圈有效面积的调节范围,提升了对浅部、深部探测的适应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完整装配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爆炸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心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长度调节件的正视图;

图5为调平件的立体图与正视图;

图6为实施例二的完整装配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二中心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定面孔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异面孔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三的第一装配状态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三的第二装配状态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三中心支撑的剖视图;

图13为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14为双线头接线盒与线缆紧固装置的装配示意图;

图15为双线头接线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绕线器的剖视图;

图17为调平螺杆的正视图与左视图;

图18为调平扳手的正视图与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的一种有效面积可调的装配式电磁消耦线圈支架,设置有中心支撑11,该中心支撑11活动装配有2个线圈撑杆12,所述线圈撑杆12经锁定机构固接在中心支撑11上,并以中心支撑11的中心为圆心,向外射线发散,所述线圈撑杆12发散出的自由端为4;

所述线圈支撑1上绕装有长度为l的柔性线缆3。

所有所述自由端上均安装有线束引导器2,其中一个自由端上还安装有双线头接线盒4,所有所述线束引导器2和双线头接线盒4形成所述线圈支撑1,所述柔性线缆3依次绕装于线束引导器2,柔性线缆3的两个线头分别连接在双线头接线盒4的接线端上。

如图3,所述中心支撑11为块状连接件,该块状连接件上开有2个通孔11a,2个所述通孔11a均穿过所述块状连接件的中心轴,且垂直于该中心轴,该中心支撑11上还设有一个支撑杆孔11d,用于插装支撑杆并固定本线圈支撑1。

2根所述线圈撑杆12分别穿过2个所述通孔11a且二者过渡配合,穿过所述通孔11a的所述线圈撑杆12两端均设置有一个线束引导器2。

一根所述线圈撑杆12的两端均为自由端,如图2中标记的杆12a,与杆12a连接的线束引导器2为调节件2a,杆12a的自由端与调节件2a的内侧面中心点上的接头螺纹装配,如图4所示,所述线束引导器2的外侧面开有线缆槽。

本实施例优选杆12a两端的螺纹线方向相反。

所述螺纹装配的螺纹导程角优选为5°。

本实施例中,另一根所述线圈撑杆12为调平杆12b,该调平杆12b连接的所述线束引导器2为调平件2b;

所述调平杆12b的自由端设有外螺纹,其外螺纹上套装有调平螺套2b1,所述调平螺套2b1固定在所述调平件2b的内侧面偏心位置,所述偏心位置与该内侧面的中心位置距离为d,d为所述调平杆12b与所述柔性线缆3平面的距离,如图5所示。

实施例二:

如图6所示,一种有效面积可调的装配式电磁消耦线圈支架,设置有中心支撑11,该中心支撑11活动装配有6个线圈撑杆12,所述线圈撑杆12经锁定机构固接在中心支撑11上,并以中心支撑11的中心为圆心,向外射线发散,所述线圈撑杆12发散出的自由端为8个;

所述线圈支撑1上绕装有长度为l的柔性线缆3。

所有所述自由端上均安装有线束引导器2,其中一个自由端上还安装有双线头接线盒4,所有所述线束引导器2和双线头接线盒4形成所述线圈支撑1,所述柔性线缆3依次绕装于线束引导器2,柔性线缆3的两个线头分别连接在双线头接线盒4的接线端上。

如图7所示的所述中心支撑11为块状连接件,该块状连接件上开有2个通孔11a,2个所述通孔11a均穿过所述块状连接件的中心轴,且垂直于该中心轴,2根所述线圈撑杆12分别穿过2个所述通孔11a且二者过渡配合,穿过所述通孔11a的所述线圈撑杆12两端均设置有一个线束引导器2。

所述块状连接件还开有4个向外发散的盲孔11b,4根所述线圈撑杆12的连接端分别插装于4个所述盲孔11b并过渡配合,所述线圈撑杆12的自由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线束引导器2。

本实施例中,穿过通孔11a的2根线圈撑杆12与其上连接的线束引导器2结构相似,即一根所述线圈撑杆12连接2个线束引导器2的中心位置,另一根所述线圈撑杆12为调平杆12b,该调平杆12b连接的所述线束引导器2为调平件2b;

所述调平杆12b的自由端设有外螺纹,其外螺纹上套装有调平螺套2b1,所述调平螺套2b1固定在所述调平件2b的内侧面偏心位置,所述偏心位置与该内侧面的中心位置距离为d,d为所述调平杆12b与所述柔性线缆3平面的距离,如图5所示。

4根插装于所述盲孔11b的所述线圈撑杆12其自由端均为旋调端,所述旋调端内固定有螺纹套筒,该螺纹套筒内壁开设螺纹盲孔;

所述螺纹盲孔中螺纹装配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伸出所述螺纹盲孔后,其伸出端固定在所述线束引导器2的内侧面中心,所述线束引导器2的外侧面开有线缆槽,如图4所示。

所述螺纹装配的螺纹导程角优选为5°。

本实施例中,所述块状连接件由异面孔件111与定面孔件112榫接而成,其中,所述定面孔件112的顶面开有榫槽112a,如图8,榫槽112a的尾端还设有滑挡块112b,所述异面孔件111的底面对应设置有“t”型榫头111a,如图9;

所述异面孔件111与定面孔件112共开有2个所述通孔11a,所述定面孔件112的下部还沿4个发散方向分别开有一个盲孔。所述异面孔件111上还设有一个支撑杆孔11d,用于插装支撑杆并固定本线圈支撑1。

实施例三:

如图10,一种有效面积可调的装配式电磁消耦线圈支架,设置有中心支撑11,该中心支撑11活动装配有8个线圈撑杆12,所述线圈撑杆12经锁定机构固接在中心支撑11上,并以中心支撑11的中心为圆心,向外射线发散,所述线圈撑杆12发散出的自由端为8个;

随所述线圈撑杆12的长度变化,其自由端距离所述圆心的距离变化,n个自由端围成的线圈支撑1的面积s和周长z跟随变化;

所述线圈支撑1上绕装有长度为l的柔性线缆3,所述l是z的整数倍。

所述中心支撑11为环状连接件,如图12所示的环状连接件上开有8个向外发散的撑杆接孔11c,8根所述线圈撑杆12一端与所述撑杆接孔11c连接,另一端为所述自由端并设置有一个线束引导器2。

8个所述撑杆接孔11c的轴心线共面且相交于所述中心支撑11的圆心。

所述撑杆接孔11c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线圈撑杆12的连接端对应设置外螺纹,二者螺纹装配。

所述撑杆接孔11c为贯穿该环状连接件的螺纹通孔,所述环状连接件的环内侧设有螺母限位台,所述螺母限位台与所述螺纹通孔同轴且贯通,所述线圈撑杆12的外螺纹穿过所述螺纹通孔后由螺母限位台上的螺母固定。

图10所示的线圈撑杆12,其中所述自由端开有螺纹盲孔,所述螺纹盲孔中螺纹装配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伸出所述螺纹盲孔后,其伸出端固定在所述线束引导器2的内侧面中心,所述线束引导器2的外侧面开有线缆槽,且所述线圈撑杆12连接端与自由端的两端螺纹方向相反。

图11所示的线圈撑杆12,其中所述线圈撑杆12由二根短杆12c经一个连接器7串接构装组成。

所述连接器7如图13所示,两端分别设置有内螺纹,且两端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短杆12c对应设置螺纹端与所述连接器7螺纹装配。

本实施例中所述螺纹装配的螺纹导程角优选为5°。

各实施例中所述柔性线缆3均为多芯线缆,且双线头接线盒4结构一致,如图14的所述双线头接线盒4的壳体上设有所述柔性线缆3的多芯内接插座、单芯外接插座,所述柔性线缆3的两个线头分别插装于二个所述多芯内接插座,其中,第一个所述多芯内接插座的第i芯与第二个所述多芯内接插座的第i+1芯连接,1≤i≤b,b为多芯线缆的芯数,第一个所述多芯内接插座的第b芯、第二个所述多芯内接插座的第1芯分别与所述单芯外接插座的线芯连接。

所述柔性线缆3为发送线圈线缆,所述双线头接线盒4内固定有绕线器41,该绕线器41上设有环形线槽,所述环形线槽用于绕装接收线圈线缆5,如图15、16;

所述双线头接线盒4的壳体上还设有所述接收线圈线缆5的接线出口。

所述线束引导器2的上表面靠近所述多芯内接插座处设置有线缆紧固装置21,所述线缆紧固装置21的线缆通道正对所述多芯内接插座;

所述线缆紧固装置21包括分别位于线缆通道两侧的固定挡块21a与偏心扳手21b,所述偏心扳手21b设有偏心通孔,所述偏心通孔套装在偏心转轴上,所述偏心转轴与固定挡块21a均垂直固定于所述线圈紧束夹122的上表面,所述固定挡块21a与偏心扳手21b夹持的空间即为线缆通道;

所述偏心扳手21b设有沿转动轴心径向发散的紧固齿。

本设计还包括调平螺杆2b2与调平扳手6,所述调平螺杆2b2的一端为螺纹端,该调平螺杆2b2螺纹安装于线束引导器2的螺纹孔中,且与柔性线缆平面相垂直,所述调平螺杆2b2的另一端为公头2b21,所述调平扳手6对应开有母孔61,所述公头2b21与母孔61相配合。

调平螺杆2b2可作为手持线圈支撑的握持件,也可用于连接线圈支撑与外设支撑架的固定连接件,而调平扳手用于将调平螺杆旋紧于调平件上。

一种有效面积可调的装配式电磁消耦线圈支架装调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0,根据柔性线缆3长度l与绕装圈数计算得到单圈的周长z,所述线圈撑杆12的长度根据所述周长z选取;

s1,搭建线圈支架:将线圈撑杆12安装到中心支撑11上,并形成当前线圈撑杆12所能实现的线圈支撑1的最小面积smin;

s2,线圈粗调:将长度为l的柔性线缆3绕装于所述线圈支撑1上,并将柔性线缆3的两个线头分别连接在双线头接线盒4的接线端上;

s3,线圈精调:调节所述中心支撑11与线束引导器2之间的间距,令所述发送线圈线缆3逐渐绷紧,完成装配。

步骤s3的调节方法为转动线圈撑杆12的螺纹连接段。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发明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