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网地电位带电搭火T接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48825发布日期:2020-01-21 19:01阅读:1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配电网地电位带电搭火T接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力搭线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配电网地电位带电搭火t接线装置。



背景技术:

在高压状态的电力系统中,当新建线路或者新增用户变压器需要接入电力网络并投运带电时,目前电力配电线路一般使用的搭火线装置为铜铝并沟线夹,它是一种应用于35kv及10kv配网线路搭接、t接使用的一个设备,目前在10kv新建线路和用户新增都需要停电使用并沟线夹t接搭火,而停电搭火需要按照电力行业要求需要提前申请,申请周期较长且需要统筹计划停电,这样大大降低了新增用户用电的方便性,同时停电势必会降低了线路的供电可靠性,造成了供售电量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电网地电位带电搭火t接线装置,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配电网地电位带电搭火t接线装置,包括接线夹主体、定夹块、动夹块、定夹板、动夹板、升降组件和能够绝缘的蜗轮蜗杆组件,所述定夹块设置于所述接线夹主体并与所述动夹块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定夹块和所述动夹块相对设置且形成第一夹线空间,所述定夹板设置于所述接线夹主体并与所述动夹板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定夹板和所述动夹板相对设置且形成第二夹线空间,所述第一夹线空间位于所述接线夹主体的一侧,所述第二夹线空间位于所述接线夹主体的另一侧,所述升降组件连接于所述动夹块的下表面,所述蜗轮蜗杆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动夹块升降。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该配电网地电位带电搭火t接线装置通过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夹线空间和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二夹线空间,可以实现电力线路的t接搭火,并且由于蜗轮蜗杆组件能够绝缘,因此,搭火时,可以无需断电,在不停电的情况下实现了新建或者断线的电力线路的t接搭火,有利于保证供电的可靠性,提高了电力线路的搭接效率,避免因断电影响用户的正常生活。同时,还能够避免因停电产生的电量损耗,有利于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配电网地电位带电搭火t接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第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第二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第三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配电网地电位带电搭火t接线装置的部分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绝缘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接线夹主体;2-下支架;3-蜗杆;4-动夹板;5-定夹板;6-蜗轮;7-上支架;81-定夹块;82-动夹块;9-支撑轴;10-上支撑臂;11-丝杠;12-下支撑臂;13-平垫圈;14-弹簧垫圈;15-沉头螺钉;16-螺母;17-滑块;18-绝缘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图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配电网地电位带电搭火t接线装置,该配电网地电位带电搭火t接线装置包括接线夹主体1、定夹块81、动夹块82、定夹板5、动夹板4、升降组件和能够绝缘的蜗轮蜗杆组件,定夹块81设置于接线夹主体1并与动夹块82沿水平方向延伸,定夹块81位于动夹块82上方,定夹块81和动夹块82相对设置且形成第一夹线空间,定夹板5设置于接线夹主体1并与动夹板4沿竖直方向延伸,定夹板5和动夹板4相对设置且形成第二夹线空间,定夹板5相对第一夹线空间位于接线夹主体1的一侧,第二夹线空间位于接线夹主体1的另一侧,升降组件连接于动夹块82的下表面,蜗轮蜗杆组件用于驱动动夹块82升降。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该配电网地电位带电搭火t接线装置通过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夹线空间和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二夹线空间,可以实现电力线路的t接搭火,并且由于蜗轮蜗杆组件能够绝缘,因此,搭火时,可以无需断电,在不停电的情况下实现了新建或者断线的电力线路的t接搭火,有利于保证供电的可靠性,提高了电力线路的搭接效率,避免因断电影响用户的正常生活。同时,还能够避免因停电产生的电量损耗,有利于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阅图4和图5,本实施例中,升降组件包括下支架2、上支架7、丝杠11和两个上支撑臂10、两个下支撑臂12、四个支撑轴9和两个铰接轴(图中未示出),其中,下支架2和上支架7可以构造成u型结构,下支架2固定连接于接线夹主体1且下支架2的开口朝上,上支架7与动夹块82连接且上支架7的开口朝下,上支架7用于支撑动夹块82,两个上支撑臂10的一端对应通过两个支撑轴9铰接于上支架7,两个下支撑臂12的一端对应通过两个支撑轴9铰接于下支架2,两个下支撑臂12的另一端对应与两个上支撑臂10的另一端通过两个铰接轴铰接,两个上支撑臂10和两个下支撑臂12大致构成平行四边形,丝杠11穿设于两个铰接轴并沿水平方向延伸,蜗轮蜗杆组件用于驱动丝杠11转动且使丝杠11沿其自身轴向移动,可以理解,当蜗轮蜗杆组件带动丝杠11转动时,丝杠11的转动可以使两个铰接轴相互靠近,当两个铰接轴相互靠近时,两个上支撑臂10之间的夹角以及两个下支撑臂12之间的夹角同时减小,使得整个升降组件的高度升高,由此可以使动夹块82靠近于定夹块81,当两个铰接轴相互远离时,两个上支撑臂10之间的夹角以及两个下支撑臂12之间的夹角同时增大,使得整个升降组件的高度下降,由此可以使动夹块82远离定夹块81。综上,该升降组件方便地调节动夹块82的高度,使得动夹块82可以靠近或者远离定夹块81,此外,通过蜗轮蜗杆组件与丝杠11配合,可以实现丝杠11的锁止功能,即,转动丝杠11才能使动夹块82上下移动。

参阅图2和图3,进一步地,接线夹主体1呈u型结构,接线夹主体1的一端形成定夹块81,也就是说,定夹块81可以由接线夹主体1的上端弯折而成,接线夹主体1的另一端构造为支撑端并沿水平方向延伸,下支架2固定设置于支撑端的上表面,这样可以方便制造接线夹主体1,降低接线夹主体1的加工难度。

参阅图4和图5,蜗轮蜗杆组件包括蜗杆3、蜗轮6和绝缘杆18,蜗杆3可转动地穿设于支撑端并沿竖直方向延伸,其中,为使该支撑端能够支撑于蜗杆3,支撑端上可开设内螺纹孔,以与蜗杆3相互配合,蜗轮6可转动地设置于接线夹主体1,并且蜗轮6分别与蜗杆3和丝杠11啮合,绝缘杆18连接于蜗杆3的下端,由此,当转动绝缘杆18时,蜗杆3随之转动,进而带动蜗轮6转动,当蜗轮6转动时,丝杠11即可沿丝杠11的轴向移动并转动,这样就可以方便地调节两个铰接轴之间的距离。该绝缘杆18的设置,使得工作人员无需使用绝缘车或者绝缘作业平台登高作业。

本实施例中,绝缘杆18可以与蜗杆3的下端卡接,以便配电网地电位带电搭火t接线装置的拆装。

参阅图5,本实施例中,电网地电位带电搭火t接线装置还包括滑块17,接线夹主体1的内侧开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滑槽,动夹块82通过滑块17可滑动地连接于滑槽,通过设置滑槽和滑块17,可以使得动夹块82沿同一竖直方向上下移动,以对动夹块82进行定位,从而确保动夹块82和定夹块81在上下方向上相对,以保证准确地夹持导线。其中,滑槽可以设置为t型槽,相应地,滑块17也可以设置为t型滑块17,由于滑块17和滑槽可以相互配合,使得动夹块82和滑槽的距离保持不变。

参阅图3,配电网地电位带电搭火t接线装置还包括多个紧固件,动夹板4通过多个紧固件连接于定夹板5,且动夹板4能够靠近或者远离定夹板5,具有而言,每个紧固件包括沉头螺钉15和两个螺母16,沉头螺钉15分别贯穿定夹板5和动夹板4,两个螺母16套设在沉头螺钉15上且分别设置在动夹板4的两侧,通过该紧固件,可以方便调节动夹板4和定夹板5之间的距离,以使导线能够方便地夹持于第二夹线空间内。其中,沉头螺钉15可以由接线夹主体1的内侧向外侧穿入,换言之,沉头螺钉15的杆部依次穿过接线夹主体1、定夹板5和动夹板4,而沉头螺钉15的头部则位于接线夹主体1远离定夹板5的一侧,这种情况下,由于定夹板5和动夹板4相对外部敞开,可以方便地旋转沉头螺钉15上的两个螺母16,从而改变动夹板4和定夹板5之间的距离,并将动夹板4锁紧在沉头螺钉15上。为使该紧固件能够稳定地将动夹板4固定于定夹板5,定夹板5和接线夹主体1之间还可以设置平垫圈13,动夹板4和外侧的螺母16(位于动夹板4远离定夹板5一侧)之间可以设置弹簧垫圈14。

本实施例中,动夹板4和定夹板5分别开设有相对的第一弧形槽,动夹块82和定夹块81分别开设有相对的第二弧形槽,第一弧形槽的设置,可以防止导线在第一夹线空间内沿水平面移动,从而确保第一夹线空间稳定地夹持导线,第二弧形槽的设置,可以防止导线在第二夹线空间内沿竖直面移动,从而确保第二夹线空间稳定地夹持导线。

可选地,第一弧形槽和第二弧形槽内设置有防滑纹,通过设置防滑纹,可以使导线更加稳固地固定在第一夹线空间和第二夹线空间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