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继适配器以及带中继适配器的连接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73132发布日期:2020-05-08 17:32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中继适配器以及带中继适配器的连接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将内置于设备的第一连接器和与该设备远离的外部的第二连接器电连接的中继适配器、以及具备该中继适配器的带中继适配器的连接器系统。



背景技术:

例如在如智能电话那样的电子设备中,将内置连接器配置于在该电子设备的框体设置的孔的内侧。而且,采用通过防水用的盖覆盖该孔的入口的防水构造。但是,在将盖打开的状态下,没有确保防水性。即,在将外部连接器插入该内置连接器的状态下,没有保持防水性。因此,寻求在将外部连接器插入该内置连接器的状态下的防水性。

在此,直接内置现有类型的内置连接器,通过内置连接器以外的设计,确保了将外部连接器插入的状态下的防水性。在多数情况下,线缆连接于外部连接器。有时意外的力会施加于该线缆。因此,存在以下风险:即使确保了将外部连接器插入的状态下的防水性,在意外的力作用时,该外部连接器也会脱落,招致允许水入侵设备内部的结果。另一方面,还考虑将内置连接器重新设计成适合防水的新连接器。但是,在该情况下,存在无法使用与此前广泛普及的、现有类型的内置连接器嵌合的外部连接器的风险。

在此,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对非防水的连接器,固定地附加了适配器、覆盖物、以及密封部件的防水连接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12110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上述的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防水连接器是为了户外设置用而附加了部件的连接器。该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防水连接器不适用于使用与现有类型的内置连接器嵌合的外部连接器的用途。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直接使用现有型的外部连接器,并且,在必要的情况下确保防水性的中继适配器以及带中继适配器的连接器系统。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中继适配器的特征在于,具有:

第一嵌合部,其被插入在设备框体设置的孔并嵌合于配置在设备框体内的第一连接器,且具备与在该第一连接器设置的第一接触件电连接的适配器侧接触件;

密封部,其与第一嵌合部相比设于插入上述孔的方向的后方,负责与上述设备框体之间的防水;以及

第二嵌合部,其与第二连接器嵌合并且负责与第二连接器之间的防水,而且,具备与上述适配器侧接触件电连接、并且、被在第二连接器设置的第二接触件抵接并与第二接触件电连接的焊盘(パッド)。

在本发明的中继适配器的情况下,使第一嵌合部和与现有型的内置连接器嵌合的外部连接器为相同形状。通过这样做,能够直接使用现有型的外部连接器。即,在不需要防水性的情况下,能够使用与以往相同的外部连接器,沿袭与以往相同的使用方法与外部通信。

另外,在需要防水性的情况下,使本发明的中继适配器的第一嵌合部嵌合于内置连接器(本发明所说的第一连接器)以使密封部负责与设备框体之间的防水。而且,使第二连接器嵌合于第二嵌合部。由此,能够在确保防水性的基础上进行与外部的通信。

另外,在第二嵌合部设有焊盘。第二连接器的第二接触件抵接于该焊盘并电连接。在此,设为在意外的力作用于第二连接器时,第二连接器这一方容易脱离的构造。即,例如,设为将密封部强力地插入设备框体,使与其相比时的第二连接器的嵌合力减弱的构造。或者,还可以设为将中继适配器简易地固定于设备框体的构造。第二连接器的第二接触件是抵接于中继适配器的焊盘的类型的接触件。因此,即使意外的力作用于第二连接器,第二接触件破损的风险也小。另外,即使意外的力作用于第二连接器,其嵌合脱离,也防止水入侵设备框体内。

在此,在本发明的中继适配器中,优选地,上述适配器侧接触件排列有多个,并且,上述焊盘以与适配器侧接触件的排列间距相比大的间距排列有多个,在这些适配器侧接触件和焊盘之间,具有转换间距并将适配器侧接触件与焊盘电相连的间距转换部。

通常,例如智能电话等的内置连接器是极为小型的。另一方面,第二连接器的第二接触件是抵接于焊盘以确保电导通的类型的接触件。作为该第二接触件,典型地采用所谓的弹簧销(pogopin)。该弹簧销与智能电话等的内置连接器的接触件(第一接触件)相比具有较大的尺寸。因此,在本发明的中继适配器中,通过具备上述的间距转换部,能够对应第一接触件和第二接触件的排列间距的不同。

另外,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带中继适配器的连接器系统的特征在于,具有:

第一连接器,其具备第一接触件,且配置在设有孔的设备框体内;

中继适配器,其具有:第一嵌合部,该第一嵌合部被插入上述孔并嵌合于上述第一连接器,且具备与上述第一接触件电连接的适配器侧接触件;密封部,该密封部与该第一嵌合部相比设于插入孔的方向的后方,负责与设备框体之间的防水;以及第二嵌合部,该第二嵌合部具备与适配器侧接触件电连接、并且、被在第二连接器设置的第二接触件抵接并与第二接触件电连接的焊盘;以及

第二连接器,其具备被上述焊盘抵接并与上述焊盘电连接的第二接触件,与上述第二嵌合部嵌合并负责与中继适配器之间的防水。

发明效果

根据以上的本发明的中继适配器以及带中继适配器的连接器系统,能够直接使用现有型的外部连接器,并且,在必要的情况下进行确保防水性的通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中继适配器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将在图1中示出外观的中继适配器的外罩的上部水平地截面,并将该中继适配器的内部构造示出的图;

图3是示出包含在图1中示出的中继适配器的、本发明的带中继适配器的连接器系统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中继适配器以及带中继适配器的连接器系统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中继适配器的外观立体图。

该中继适配器10在中央部具备密封部20,在与该密封部20邻接的一侧具备第一嵌合部30,在另一侧具备第二嵌合部40。第一嵌合部30与在设备框体70(参照图3)内设置的第一连接器80(参照图3)嵌合。另外,第二嵌合部40与第二连接器90(参照图3)嵌合。

第二嵌合部40具备被外罩11包围的焊盘保持部41。多个孔41a排列于该焊盘保持部41。而且,具有平坦的后表面的多个焊盘42以在焊盘保持部41的背面41b露出的方式,嵌合于这些各孔41a内各一个。而且,在各孔41a的内壁面与各焊盘42之间被用密封材料43不透水地密封。

图2是将在图1中示出外观的中继适配器的外罩的上部水平地截面,并将该中继适配器的内部构造示出的图。

在焊盘保持部41的外壁面配置有o形圈44,焊盘保持部41和外罩11之间为防水构造。

另外,多个适配器侧接触件31排列于第一嵌合部30。

另外,在横跨外罩11内的密封部20和第二嵌合部40的位置,设有电路基板50。在该电路基板50的第一嵌合部30侧,排列有多个第一接点部51。该第一接点部51的排列间距是与设于第一嵌合部30的适配器侧接触件31的排列间距相同的间距。而且,第一接点部51分别连接于对应的适配器侧接触件31。另外,在该电路基板50的第二嵌合部40侧,排列有多个第二接点部52。该第二接点部52的排列间距是与设于第二嵌合部40的焊盘42的排列间距相同的间距。而且,第二接点部51分别连接于对应的焊盘42。这些第二接点部52以及焊盘42的排列间距是比第一接点部51以及适配器侧接触件31的排列间距大的间距。而且,第一接点部51和第二接点部52的相互对应的配对通过电路基板50上的布线53相互连接。即,该电路基板50相当于本发明所说的间距转换部的一例。

图3是示出包含在图1中示出的中继适配器的、本发明的带中继适配器的连接器系统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该图3所示的带中继适配器的连接器系统100具备图1所示的中继适配器10、在该图3的中继适配器10的第一嵌合部30侧示出的第一连接器80、以及在第二嵌合部40侧示出的第二连接器90。

第一连接器80内置于设备框体70。在该设备框体70设有孔71。该孔71是尺寸与中继适配器10的密封部20的外形尺寸对应的孔。而且,中继适配器10使第一嵌合部30在前,直到密封部20,插入孔71内。如果第一嵌合部30以及密封部20被插入该孔71内,那么第一嵌合部30与第一连接器80嵌合。而且,在第一嵌合部30内设置的适配器侧接触件31(参照图2)与在第一连接器80设置的第一接触件81电连接。另外,在该孔71内的、密封部20被插入的部分,以沿着该孔71的内壁面71a的方式配置有o形圈72。该o形圈72负责孔71的内壁面71a与密封部20的外壁面之间的防水。

另外,中继适配器10的第二嵌合部40嵌入第二连接器90的嵌合开口91内。在该嵌合开口91的内侧,配置有o形圈92。该o形圈92负责第二连接器90的与嵌合开口91相连的内壁面90a与中继适配器10的第二嵌合部40的外壁面之间的防水。

另外,在该第二连接器90内,排列有销形状的多个第二接触件93。这些第二接触件93通过未图示的弹簧部件而被沿朝嵌合开口91侧突出的方向施力。如果中继适配器10的第二嵌合部40嵌入该第二连接器90的嵌合开口91内,那么各第二接触件93以适度的按压力抵接于各焊盘42,各焊盘42和各第二接触件93电连接。

如果使用这些中继适配器10以及第二连接器90,那么能够防止水对设备框体70内部的入侵,并且进行设备的内部和外部之间的通信。另外,特别地,在不需要防水的使用者,或者不需要防水的情况下,不需要使用中继适配器10、第二连接器90。在该情况下,通过使用与第一连接器80嵌合的现有型的连接器,能够进行通信。

在此,中继适配器10的密封部20被比较强力地插入设备框体80的孔71内。相对于此,中继适配器10的第二嵌合部40在与密封部20对孔71的插入相比比较弱的力下嵌入第二连接器90。未图示的线缆连接于第二连接器90。如果力意外地施加于该线缆,那么在与中继适配器10从孔71脱离相比弱的力下,第二嵌合部40和第二连接器90之间的嵌合脱离。因此,即使在此种意外的力作用的情况下,也防止水对设备框体70内部的入侵。

或者,还可以具备将插入孔71内的状态下的中继适配器10锁紧于设备框体70的构造。于是,更为可靠地防止在意外的力施加时的中继适配器10从孔71的脱落。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中继适配器以及带中继适配器的连接器系统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在该图4中,在与图3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各要素对应的要素,赋予与在图3中赋予的符号相同的符号,仅对不同点进行说明。

在该图4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中,在设备框体70内没有设置o形圈72(参照图3)。另外,与此同样,在该图4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第二连接器90内也没有设置o形圈92(参照图3)。

另一方面,在该第二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密封部20的、与和第二嵌合部40的边界部分的壁面20a接近的位置,配置有o形圈61。另外,在该第二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第二嵌合部40具备遍布一周突出的凸边部43。而且,在该凸边部43的与第二连接器90侧的壁面43a接近的位置,也配置有o形圈62。

该中继适配器10被插入设备框体70的孔71。于是,o形圈61被遍布一周地夹持在密封部20的外周面与设备框体70的孔71的内周面71a之间。由此,确保设备框体70的防水性。

另外,中继适配器10的第二嵌合部40嵌入第二连接器90的嵌合开口91内。于是,与上述同样,在凸边部43的第二连接器90侧配置的o形圈62遍布一周地夹持在第二嵌合部40的外周面与第二连接器90的内表面90a之间。由此,确保中继连接器10和第二连接器90之间的防水性。

如图3以及图4所示,防水构造也可以设于中继适配器10侧,或者还可以设于设备框体70、第二连接器侧。

符号说明

10中继适配器

11外罩

20密封部

30第一嵌合部

31适配器侧接触件

40第二嵌合部

41焊盘保持部

41a孔

41b焊盘保持部的背面

42焊盘

43密封材料

44o形圈

50电路基板

51第一接点部

52第二接点部

53布线

60凸边部

61、62o形圈

70设备框体

71孔

71a孔的内壁面

72o形圈

80第一连接器

81第一接触件

90第二连接器

90a内壁面

90b壁面

91嵌合开口

92o形圈

93第二接触件

100带中继适配器的连接器系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