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节按钮可拆卸的节能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00221发布日期:2020-02-22 03:06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调节按钮可拆卸的节能开关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开关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调节按钮可拆卸的节能开关。



背景技术:

开关是电力工业的基础产业之一,从触摸开关、声光控开关、微波和电容式感应开关发展到近期的人体信息智能开关、网络唤醒、红外遥控等,以其节电、定时、自动等优点已为广泛使用。

现有的开关具有更多的创新,比如更加节约电能、能够随意调节灯光的强弱。目前节能开关的调节按钮不便清洁,调节按钮长时间的使用,调节按钮上容易沾染较多的灰尘以及污垢,由于调节按钮无法拆卸,只能直接对调节按钮进行清洁,但是这种清洁方式容易引发触电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调节按钮可拆卸的节能开关,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调节按钮无法拆卸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调节按钮可拆卸的节能开关,包括调节按钮,所述调节按钮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限位槽,所述调节按钮同轴套接有外环,所述调节按钮位于外环的内部,所述外环设置有与限位槽数量匹配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滑动连接有限位球,所述限位球位于限位槽内,所述限位球还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外环的外周同轴转动连接有转动环,所述转动环的内壁设置有用于推动限位球朝向限位槽滑动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和限位球之间的距离沿圆周方向逐渐减小。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调节按钮位于外环的内部,因此灰尘会积累在外环上,只需要将外环拆卸清洗即可。由于外环的外周转动连接有转动环,转动环内壁连接有限位块,限位块挤压限位球,复位弹簧处于被压缩状态,按压住外环,并转动转动环,由于限位块和限位球之间的距离沿圆周方向逐渐减小,因此限位块逐渐不再挤压限位球,复位弹簧复位,使限位球弹出到限位槽外,这样便可以取下外环进行清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通过转动转动环,限位球从限位槽内脱出,便可以取下外环进行清洗。2、在拆卸时,外环和调节按钮之间只是通过限位球实现连接,因此当限位球弹出到限位槽外,外环从调节按钮上拔出,不会对调节按钮产生任何作用力,因此不会使调按钮在节能开关内产生位移,造成节能开关的失效。

进一步,所述外环的外周设有多条防滑纹。通过设置防滑纹便于旋转外环,通过限位球带动调节按钮转动。

进一步,所述转动环位于外环的一侧。为了防止在转动外环时,误操作旋转转动环,因此将转动环设置在外环的侧部,使转动环和外环的侧部之间留有足够的距离。

进一步,所述限位球的数量为3个。通过3个限位球能够从三个方向实现对外环和调节按钮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所述外环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调节按钮的长度。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使外环能够彻底包裹住调节按钮,防止灰尘落到调节按钮上。

进一步,所述外环和调节按钮上均设有标识线。通过设置标识线,利于调整外环的位置,使限位球能够对准限位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调节按钮可拆卸的节能开关的横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图1的竖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转动环1、外环2、调节按钮3、限位块4、限位球5、复位弹簧6。

实施例1:如图1和图2,一种调节按钮可拆卸的节能开关,包括调节按钮3,调节按钮3沿圆周方向设置有3个限位槽,调节按钮3位于外环2的内部,并被外环2包裹,在外环2设置有与限位槽数量匹配的滑动槽,滑动槽滑动连接有限位球5,限位球5的一部分位于限位槽内,限位球5还连接有复位弹簧6,复位弹簧6和限位槽之间没有连接关系;外环2的外周同轴转动连接有转动环1,转动环1的内壁设置有用于推动限位球5朝向限位槽滑动的限位块4,限位块4和限位球5之间的距离沿圆周方向逐渐减小,外环2和调节按钮3上均设有标识线。

在外环2进行安装时,使外环2上的标识线和调节按钮3上的标识线对准,将调节按钮3插入到外环2内,此时限位球5对应限位槽,捏紧外环2并转动转动环1,转动环1内壁的限位块4推动限位球5在滑动槽内滑动,并挤压复位弹簧6,限位球5的一部分伸入到限位槽内。这样即完成了外环2的安装。调节按钮3被外环2包裹,因此灰尘会积累在外环2上,只需要将外环2拆卸清洗即可。由于外环2的外周转动连接有转动环1,转动环1内壁连接有限位块4,限位块4挤压限位球5,复位弹簧6处于被压缩状态,捏住外环2,并转动转动环1,由于限位块4和限位球5之间的距离沿圆周方向逐渐减小,因此限位块4逐渐不再挤压限位球5,复位弹簧6复位,使限位球5弹出到限位槽外,这样便可以取下外环2进行清洗。

实施例2: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仅在于:转动环1位于外环2的侧部,为了防止在转动外环2时,误操作旋转转动环1,因此将转动环1位于外环2的侧部,使转动环1和外环2的侧部之间留有足够的距离。

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多个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