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续接装置及续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003352发布日期:2020-02-22 03:2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电缆续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盖板(1)、上盖板(2)和导线排(3);下盖板(1)和上盖板(2)转轴连接,

下盖板(1)被隔板(1-1)在其长度方向上平均分成n个夹线区域(1-2),每个夹线区域(1-2)内均匀分布有多个下夹板齿(1-3),相邻的两个下夹板齿(1-3)之间及两侧的下夹板齿(1-3)与隔板(1-1)之间形成固线槽(1-4),n为大于或等于3的整数,

下夹板齿(1-3)与隔板(1-1)平行,且下夹板齿(1-3)的长度小于隔板(1-1)的长度;

上盖板(2)上设有多个上夹板齿(2-1),上夹板齿(2-1)的个数与固线槽(1-4)的个数相同,且二者咬合;

下盖板(1)与导线排(3)位于同一平面内,且二者平行设置;

导向排(3)为纵截面为楔形的长条形块体,且楔形的长条形块体的渐扩端作为导向排(3)的固定端,固定在下盖板(1)的一个侧壁上;

导向排(3)在沿其长度方向上设有多个横向导向槽(3-1),横向导向槽(3-1)与固线槽(1-4)的个数相同,且多个横向导向槽(3-1)分别与多个固线槽(1-4)相对设置;

每个横向导向槽(3-1)的左、右两个侧壁上均设有弹性垫片(4),且横向导向槽(3-1)内的弹性垫片(4)用于对其内的电缆线芯在水平方向进行夹固;

上盖板(2)的外表面被划分成n个标记区域,且n个标记区域与下盖板(1)上的n个夹线区域(1-2)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续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固线槽(1-4)的左、右两个侧壁上设有弹性垫片(4),且固线槽(1-4)内弹性垫片(4)用于对其内的电缆线芯在水平方向进行夹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续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包括直角三角形或直角梯形。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电缆续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伸缩杆(5);

下盖板(1)的另一个侧壁上设有凹槽,伸缩杆(5)的一端用于与嵌入在凹槽内。

5.采用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电缆续接装置实现的续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两套电缆续接装置并列,且相对放置,并保证两套电缆续接装置的导线排(3)均处于外侧;

步骤二、对两根电缆外皮进行处理,使每根电缆内的线芯按照线序排布完成后,所有的线芯穿过所对应的电缆续接装置的导线排(3)后,设置在相应的固线槽(1-4)内,并盖合该根电缆所有对应的电缆续接装置的上盖板(2);

步骤三、调整两根电缆的待续接端的长度,使两根电缆内的线芯按照线序进行配对,通过钳夹按照线序逐个续接,从而完成对电缆的续接。

6.采用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缆续接装置实现的续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两套电缆续接装置并列,且相对放置,并保证两套电缆续接装置的导线排(3)均处于外侧;

步骤二、伸缩杆(5)设置在两套电缆续接装置之间,并将伸缩杆(5)的一端插入到一个电缆续接装置的下盖板(1)侧壁的凹槽内,其另一端插入到另一个电缆续接装置的下盖板(1)侧壁的凹槽内;

步骤三、对两根电缆外皮进行处理,使每根电缆内的线芯按照线序排布完成后,所有的线芯穿过所对应的电缆续接装置的导线排(3)后,设置在相应的固线槽(1-4)内,并盖合该根电缆所有对应的电缆续接装置的上盖板(2);

步骤四、调整两根电缆的待续接端的长度,使两根电缆内的线芯按照线序进行配对,通过钳夹按照线序逐个续接,从而完成对电缆的续接。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