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戴式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37897发布日期:2021-06-01 14:25阅读:61来源:国知局
穿戴式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穿戴式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诸如智能手表等穿戴式电子设备越来越普及。其中,智能手表不仅具有普通手表的功能,还具有射频通信功能,也即智能手表可以实现射频信号的收发。然而,由于智能手表内部空间狭小,使得智能手表中的天线设计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穿戴式电子设备,可以增加天线之间的隔离度,提高天线的性能。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穿戴式电子设备,包括:

中板;

边框,设置于所述中板周缘并与所述中板连接,所述边框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

后盖,与所述中板相对设置,所述后盖与所述边框连接;

第一天线,设置于所述第一侧边;

第二天线,设置于所述第二侧边;以及

第三天线,设置于所述后盖,以提高所述第三天线与所述第一天线、所述第三天线与所述第二天线之间的隔离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设置于边框相对的两侧边,第三天线设置于后盖,由于第二天线与第一天线之间存在距离较远,同时,第三天线和第一天线、第二天线存在高度差,使得第三天线与第二天线,第三天线与第一天线的隔离度较大,可以减少第三天线、第二天线和第一天线之间的相互干扰,进而可以提高天线的性能,保证通信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穿戴式电子设备100可以为但不限于手环、智能手表、射频耳机等电子装置。本申请实施例的穿戴式电子设备100以智能手表为例进行说明。

穿戴式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中板10、边框20、后盖30、第一天线40、第二天线50以及第三天线60。

中板10可以为薄板状或薄片状的结构,用于放置电路板、电子元件或功能组件等结构,中板10也可以部分中空的结构。中板10用于为穿戴式电子设备100中的电子元件或功能组件提供支撑作用,以将穿戴式电子设备100中的电子元件、功能组件安装到一起。可以理解的,中板10的材质可以包括金属或塑胶。

边框20,设置于中板10周缘并与中板10连接,边框2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边21和第二侧边22,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侧边23和第四侧边24,第一侧边21、第二侧边22、第三侧边23以及第四侧边24依次连接形成边框20。其中,边框20的材质包括导电材料,导电材料可以包括金属。

第一天线40设置于第一侧边21,第二天线50设置于第二侧边22。或者,第一天线40设置于第二侧边22,第二天线50设置于第一侧边21。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天线40也可以设置于第三侧边23,第二天线50也可以设置于第四侧边24。通过将第一天线40和第二天线50设置于边框20的相对侧边,可以增加第一天线40和第二天线50之间的距离,提高第一天线40和第二天线50之间的隔离度,从而可以提高天线性能,保证通信的稳定性。

后盖30,与中板10相对设置,后盖30与边框20连接,后盖30可以为金属后盖,后盖30可使用一体式配置形成,在该一体式配置中,一些或全部后盖30被加工或模制成单一结构,或者可使用多个结构(例如,内框架结构、形成外部外壳表面的一种或多种结构等)形成。边框20与后盖30形成电子设备100的外部轮廓,以便于容纳穿戴式电子设备100的电子器件、功能组件等,同时对穿戴式电子设备100内部的电子器件和功能组件形成密封和保护作用。

后盖3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边缘31和第二边缘32,第三天线60可以设置于第一边缘31或第二边缘32。其中,后盖30的材质包括导电材料,导电材料可以包括金属。

可以理解的是,后盖30的材料也可以包括其他非金属材料,或者是金属材料与非金属材料的结合。其中,金属材料可以为:不锈钢、铝合金、钛合金等,非金属材料可以为:塑料、橡胶、木质材料等,后盖30的材料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穿戴式电子设备100还包括盖板、电路板以及电池等结构。盖板,盖板安装在中板10上,并且盖板覆盖显示屏70,以对显示屏70进行保护,防止显示屏70被刮伤或者被水损坏。其中,盖板可以为透明玻璃盖板,从而用户可以透过盖板观察到显示屏70显示的内容。其中,可以理解的,盖板可以为蓝宝石材质的玻璃盖板。

电路板可以安装在中板10上。电路板可以为穿戴式电子设备100的主板。其中,电路板上设置有射频电路。所述射频电路用于实现穿戴式电子设备100与基站或者其它电子设备之间的射频通信。此外,电路板上还可以集成有麦克风、扬声器、受话器、耳机接口、摄像头、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以及处理器等功能组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同时,显示屏可以电连接至电路板,以通过电路板上的处理器对显示屏70的显示进行控制。

电池可以安装在中板10上或容纳部123内。同时,电池电连接至所述电路板,以实现电池为穿戴式电子设备100供电。其中,电路板上可以设置有电源管理电路。所述电源管理电路用于将电池提供的电压分配到穿戴式电子设备100中的各个电子元件。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天线40和第二天线50设置于边框20相对的两侧边,第三天线60设置于后盖30,由于第二天线50与第一天线40之间距离较远,同时,第三天线60和第一天线40、第二天线50存在高度差,使得第三天线60与第二天线50,第三天线60和第一天线40的隔离度较大,可以减少第三天线60、第二天线50和第一天线40之间的相互干扰,进而可以提高天线的性能,保证通信的稳定性。

为了便于理解中板10、边框20以及后盖30之间的关系,请一并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边框20、后盖30以及中板10形成容纳部123,容纳部123可以用于放置穿戴式电子设备100的功能器件或电路元件等结构。其中,后盖30和边框20可以形成穿戴式电子设备100的外部壳体,中板10上可以设置有显示屏70,用于供穿戴式电子设备100进行图像显示,或者,同时用于供图像显示和供用户进行人机交互,例如用户可通过主体部进行触控操作。

其中,设置在中板10上的显示屏70可以是由硬质壳体形成的。显示屏70也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屏(liquidcrystaldisplay,lcd)或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等类型的显示屏。

可以理解的是,边框20可以和中板10的边缘完全连接,也即,中板10的所有边缘均与边框20连接。边框20也可以和中板10的部分边缘连接,即边框20中的一部分可以和中板10边缘之间存在间隔,该间隔用于形成第一天线40和第二天线50的净空区域。

例如,边框20的第三侧边23和第四侧边24与中板10连接,第一侧边21和第二侧边22不与中板10连接,也即,第一侧边21与中板10之间形成第一间隙11,第二侧边22与中板10之间形成第二间隙12,从而第一间隙11可以形成第一天线40的净空区域,第二间隙12可以形成第二天线50的净空区域。

第一天线40设置于边框20的第一侧边21,第一天线40用于传输射频信号,

第二天线50设置于边框20的第二侧边22,第三天线60设置于后盖30,由于第一天线40和第二天线50之间距离较远,第二天线50与第一天线40的隔离度较大,同时,由于第三天线60与第一天线40、第二天线50存在高度差,使得第三天线60、第二天线50与第一天线40之间的距离较远,隔离度较大,可以减少第三天线60、第二天线50和第一天线40之间的相互干扰,进而可以提高天线的性能,保证通信的稳定性。

当第一天线40设置于第一侧边21,第二天线50设置于第二侧边22时,第一天线40和第二天线50的辐射方向可以相反,以适应不同的用户手持姿势。例如,当第一天线40的辐射方向朝向北半球时,第二天线50的辐射方向可以朝向南半球,如果用户的手持姿势遮挡了第一天线40,此时,穿戴式电子设备100可以利用第二天线50来传输射频信号。

第一天线40和第二天线50可以用于传输4g信号,5g信号,无线保真信号以及卫星定位信号中的至少一种。

例如,第一天线40和第二天线50可以均用于传输4g信号,可以实现4g信号的多输入多输出的传输。又例如,第一天线40和第二天线50也可以均用于传输5g信号,以实现5g信号的多输入多输出的传输。又例如,第一天线40和第二天线50也可以均用于传输无线保真信号,以实现无线保真信号的多输入多输出的传输。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天线40和第二天线50也可以用于传输不同的信号,例如,第一天线40用于传输5g信号,第二天线50用于传输4g信号,第一天线40和第二天线50传输信号的具体情形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申请实施例不再一一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用于传输射频信号中的“传输”包含接收射频信号,发射射频信号,以及同时接收和发射射频信号。

上述射频信号(rf-radiofrequencysignal)可以是指经过调制的,拥有一定发射频率的电磁波。射频信号通常包括第四代移动通信(longtermevolution,简称4g)信号、第五代移动通信(5thgenerationmobilenetworks,简称5g)信号、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简称wifi)信号和卫星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gps)信号等。

其中,4g信号是基于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he3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简称3gpp)组织制定的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mobiletelecommunicationssystem,简称umts)技术标准进行传输的4g信号,其用于接入无线通讯网络,以实现无线通讯。4g信号可以分为低频射频信号(lowband,简称lb)、中频射频信号(middleband,简称mb)、高频射频信号(highband,简称hb),其中,lb包括的频率范围为700mhz至960mhz,mb包括的频率范围为1710mhz至2170mhz,hb包括的频率范围为2104mhz至2690mhz。

5g信号至少包括频率范围为n78(3.3ghz~3.6ghz)、n79(4.8ghz~5ghz)的5g信号,或其他5g毫米波频段,如n257(26.5~29.5ghz),n258(24.25~27.5ghz),n261(27.5~28.35ghz)和n260(37~40ghz)的毫米波频段范围。

wifi信号用于接入无线局域网络,以实现网络通信,wifi信号包括频率为2.4ghz的wifi信号和5ghz的wifi信号。gps信号的频率范围为1.2ghz~1.6ghz;gps信号用于接入无线通讯网络,以实现无线通讯。gps信号包括频率为l1波段的1.57542ghz、l2波段的1.22760ghz和l5波段的1.17645ghz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侧边21上可以间隔设置多个第一天线40,第二侧边22上可以间隔设置多个第二天线50,例如,第一侧边21间隔设置两个第一天线40,第二侧边22上间隔设置两个第二天线50,两个第一天线40和两个第二天线50均用于传输5g射频信号,以实现5g4*4mimo天线的信号传输,从而可以提高穿戴式电子设备100的信号强度,保证通信的稳定性。

两个第一天线40和两个第二天线50均用于传输4g信号,以实现4g信号4*4mimo天线的信号传输,从而可以提高穿戴式电子设备100的信号强度,保证通信的稳定性。

可以理解的是,两个第一天线40和两个第二天线50均用于传输无线保真信号,以实现无线保真信号4*4mimo天线的传输,从而可以提高穿戴式电子设备100的信号强度,保证通信的稳定性。

可以理解的是,两个第一天线40和两个第二天线50均用于传输卫星定位信号,以实现卫星定位信号4*4mimo天线的传输,从而可以提高穿戴式电子设备100的信号强度,保证通信的稳定性,进而可以提升穿戴式电子设备100的卫星定位信号的定位准确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第一天线40和第二天线50的数量也可以是三个、四个等,第一天线40和第二天线50的数量并不局限于上述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天线40和第二天线50传输信号的类型并不局限于上述举例,第一天线40和第二天线50传输信号的具体类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为了便于理解第一天线40和第二天线50的结构,请结合图2并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第一天线40和第二天线50可以分别设置在边框20的第一侧边21和第二侧边22。具体的,边框20的第一侧边21上可以设置有第一缝隙211,该第一缝隙211可以在第一侧边21处形成第一金属枝节,并且,该第一金属枝节可以与边框20的周缘电性绝缘,以使得第一金属枝节可以形成第一天线40。

如图3所示,第一缝隙211形成的金属枝节与边框20依然连接成一整体,为了使该金属枝节可以形成第一天线40,可以在后盖30上靠近第一侧边21的地方设置第一间隔311,第一间隔311与第一缝隙211连通以使该金属枝节与边框20的周缘电性绝缘,进而使得该金属枝节可以形成第一天线40。

同理,边框20的第二侧边22上可以设置有第二缝隙221,该第二缝隙221可以在第二侧边22处形成第二金属枝节,并且,该第二金属枝节可以与边框20的周缘电性绝缘,以使得第二金属枝节可以形成第二天线50。

第二缝隙221形成的金属枝节可以直接在第二侧边22处形成第二天线50。此时,第二缝隙221形成的金属枝节与边框20依然连接成一整体,为了使该金属枝节可以形成第二天线50,可以在边框20上靠近第二侧边22的地方设置一个第二间隔321,第二间隔321与第二缝隙221连通以使该金属枝节与边框20的周缘电性绝缘,进而使得该金属枝节可以形成第二天线50。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穿戴式电子设备100结构的稳固性,第一间隔311、第二间隔312内可以填充非金属材料,以使得边框20和后盖30完全连接。第一缝隙211、第二缝隙221内也可以填充非金属材料,以使得后盖30为一整体,增强了后盖30的结构强度。并且,为了提高穿戴式电子设备100外观的整体性,第一间隔311、第二间隔321可以填充与边框20外观颜色一致的非金属材料,第一缝隙211和第二缝隙221可以填充与后盖30外观颜色一致的非金属材料。

其中,电路板上的射频电路可以与第一天线40和第二天线50电性连接,电路板上还可以设置有第一信号源和第二信号源,射频电路通过第一信号源将射频信号馈入第一天线40内,射频电路通过第二信号源将射频信号馈入第二天线50内。

具体的,第一信号源可以包括第一馈入点和第二接地点,射频信号从第一馈入点馈入第一天线40内然后从第一接地点回地以形成信号回路,使第一天线40传输射频信号。第二信号源也可以包括第二馈入点和第二接地点,射频信号从第二馈入点馈入第二天线50内然后从第二接地点回地以形成信号回路,使第二天线50传输射频信号。其中,第一接地点,第二接地点可以设置于后盖30、电路板、边框20、中板10等。馈入点和接地点的具体设置位置可以根据第一天线40和第二天线50实际传输的射频信号的频段来选择。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天线40和第二天线50可以共同连接一个射频电路,以降低射频电路的功耗。第一天线40和第二天线50也可以分别连接不同的射频电路,以实现第一天线40和第二天线50的精准控制。

如图3所示,第一天线40可以电连接一个第一调谐电路401,第一调谐电路401用于控制第一天线40的传输频率。示例性的,以第一天线40传输4g信号为例,4g信号的频段范围包括低频段(700-960mhz)、中频段(1710-2170mhz)以及高频段(2300-2690mhz),可以通过第一调谐电路401改变第一天线40的接地点的位置,使得第一天线40能满足穿戴式电子设备对4g不同频段的需求。

具体地,第一调谐电路401至少包括第一通路、第二通路和第三通路,当所述第一通路连通时,第一天线40用于传输第一频段的4g射频信号,当所述第二通路连通时,第一天线40用于传输第二频段的4g射频信号,当所述第三通路连通时,第一天线40用于传输第三频段的4g射频信号。其中,第一频段为低频段,第二频段为中频段,第三频段为高频段。

第二天线50也可以电连接一个第二调谐电路402,第二调谐电路402用于控制第二天线50的传输频率。示例性的,以第二天线50传输4g信号为例,可以通过第二调谐电路402改变第二天线50的接地点的位置,使得第二天线50能满足穿戴式电子设备对4g不同频段的需求。

具体地,第二调谐电路402至少包括第一通路、第二通路和第三通路,当所述第一通路连通时,第二天线50用于传输第一频段的4g射频信号,当所述第二通路连通时,第二天线50用于传输第二频段的4g射频信号,当所述第三通路连通时,第二天线50用于传输第三频段的4g射频信号。其中,第一频段为低频段,第二频段为中频段,第三频段为高频段。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调谐电路可以采用多种开关以及电阻和/或电感和/或电容实现,例如,可以为单刀单掷开关、单刀双掷开关、单刀三掷开关以及单刀四掷开关,每个调谐电路中的开关分别连接有的不同电容值的电容或不同电阻值电阻,以实现第一天线40、第二天线50传输更多不同频段的射频信号,满足穿戴式电子设备100对于多种频段的射频信号的需求。

为了便于理解第三天线60的结构,请继续参阅图2和图3,第三天线60可以设置在后盖30上,后盖30上可以设置第三缝隙312,第三缝隙312与第一间隔311连通以在后盖30上形成第三金属枝节,第三金属枝节与中板10和后盖30电性绝缘,第三金属枝节可以形成第三天线60。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保证穿戴式电子设备100结构的稳固性,第三间隔312可以填充非金属材料。为了提高穿戴式电子设备100外观的整体性,第三缝隙311可以填充与后盖30外观颜色一致的非金属材料。

电路板上的射频电路可以与第三天线60电性连接,电路板上还可以设置有第三信号源,电路板上的射频电路可以通过第三信号源将射频信号馈入第三天线60内,以使第三天线60可以传输射频信号。第三信号源可以用于产生4g信号、5g信号、无线保真信号和卫星定位信号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第三信号源也可以包括第三馈入点和第三接地点,射频信号从第三馈入点馈入第三天线60内然后从第三接地点回地以形成信号回路,使第三天线60传输射频信号。第三馈入点和第三接地点的具体设置位置可以根据第三天线60实际传输的射频信号的频段来选择。

第三天线60可以用于传输无线保真信号和卫星定位信号,其中,第三天线60可以接收、发射、以及接收和发射无线保真信号,第三天线60只用于发射卫星定位信号。

电路板上还可以设置有第三调谐电路403。第三天线60可以与第三调谐电路403电连接,第三调谐电路403可以至少包括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当第一通路接通时,第三天线60可以用于传输无线保真信号和第一频段的卫星定位信号,当第二通路接通时,第三天线60可用于传输无线保真信号和第二频段的卫星定位信号,其中,第一频段为卫星定位信号中的l1频段,第二频段为卫星定位信号中的l5频段。从而,通过第三调谐电路403改变第三天线60的接地点的位置,可以使第三天线60切换至不同频段的卫星定位信号,进而,可以实现卫星定位双频天线,提升穿戴式电子设备100的卫星定位的精度。

可以理解的是,请参阅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穿戴式电子设备100还包括多个第三天线60,多个第三天线60间隔设置于后盖30,具体地,第一边缘31和第二边缘32均设置至少一个第三天线60。

第一边缘31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边缘3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端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端和所述第四端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端、第二端、第三端、第四端依次连接形成后盖30。第一边缘31的第三天线60设置于所述第一端,第二边缘32上的第三天线60设置于所述第三端,或者,第一边缘31的第三天线60设置于所述第二端,第二边缘32上的第三天线60设置于所述第四端。通过将后盖30的两个第三天线60对角设置,可以进一步增加天线的距离,提高天线的隔离度,从而可以减少天线之间的干扰,提高天线性能。

并且,后盖30上的两个第三天线60的辐射方向可以相反,以适应不同的用户手持姿势。例如,当第一边缘31上的第三天线60的辐射方向朝向北半球时,第二边缘32上的第三天线60的辐射方向可以朝向南半球,如果用户的手持姿势遮挡了第一边缘31上的第三天线60,此时,穿戴式电子设备100可以利用第二边缘32上的第三天线60来传输射频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边缘31和第二边缘32也可以设置两个、三个、四个第三天线60,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三天线60的数量不做进一步限定。

请参阅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穿戴式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穿戴部80,连接于边框20相对的两端,穿戴部80用于将穿戴式电子设备100固定于外部物体。上述外部物体可以为人体,例如:人体的手腕或手臂。穿戴部80可以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远离边框20的一端与第一连接部活动连接,方便穿戴式电子设备100的拆卸。

可以理解的是,穿戴部80连接于边框20的两端部,且所述两端部与中板10连接,使得边框20与中板10之间可以不设置间隙,以增加边框20的机械强度,降低穿戴部80与边框20连接时,在拉动穿戴部80时,出现边框20与中板10分离的可能性。边框20与穿戴部80不连接的其他端部,则可以和中板10之间设置间隙,以用于形成第一天线40和第二天线50的净空区域。

穿戴式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第四天线90,第四天线90设置于穿戴部80,第四天线90可以用于传输5g毫米波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增强第四天线90的传输性能,第四天线90包括多个毫米波天线单元,多个所述毫米波天线单元阵列设置。

上述毫米波指的是频率在30ghz~300ghz范围内的电磁波,其对应的波长范围为1mm~10mm。由于毫米波的波长较短,传输过程中容易受到阻碍,通过将多个毫米波天线单元间隔排布,有效地增强了第二天线50的传输性能。本申请实施例中,第四天线90用于传输n78(3.3ghz~3.6ghz)和n79(4.8ghz~5ghz)频率范围的信号。

上述毫米波天线单元可以是贴片天线,贴合于穿戴部80的内表面或者外表面,多个贴片天线呈阵列排布。毫米波天线单元也可以是缝隙天线,在穿戴部80的表面形成多个缝隙,多个缝隙天线呈阵列排布,相邻两个毫米波天线单元之间的间距可大于1/2波长以上,以减少相互之间的耦合造成的性能劣化。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穿戴部80的表面可以开设多个通槽,由于毫米波的波长较短,使得毫米波天线单元的物理尺寸较小,多个毫米波天线单元可以直接嵌设于通槽内。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的阵列排布可以是矩阵阵列或者直线型阵列,例如多个毫米波天线单元可沿穿戴部80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形成直线型阵列,穿戴部80的延伸方向是指穿戴部80的长度方向,当用户手握时,例如用户遮挡部分毫米波天线单元时,第四天线90可通过其他未被遮挡的毫米波天线单元传输信号,进而减少用户手握时对第四天线90的干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阵列排布也可以是形成特定图案的排布方式,例如圆形、方形、椭圆形、三角形或者其他的任意形状,在此不做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的第一天线40、第二天线50、第三天线60、第四天线90以及第四天线90均可以通过钢片天线、柔性线路板天线(fpc)、激光成型天线(lds)或印刷天线(pds)的形式设置,其中,第四天线90可以以钢片天线和柔性线路板天线(fpc)的方式通过贴装、焊接等方式设置于穿戴部80非金属部分,用于传输5g毫米波射频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穿戴式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第四信号源和第四接地点,第四信号源和第四接地点均设置于电路板,第四信号源和第四接地点均与第四天线90电连接,第四信号源可以用于产生5g毫米波信号。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上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上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阅数字和/或参阅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