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杠杆式接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08419发布日期:2020-03-31 10:34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杠杆式接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断路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杠杆式接线结构。



背景技术:

断路器是指能够关合、承载和开断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并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关合、承载和开断异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的开关装置。现有断路器的接线结构一般是通过弹片将外部接入的接线一端压紧和松开,从而实现开关的闭合和断开,通过此种方式在进行开关的断开和闭合时不够方便,需要用力将接线插入,且弹片的弹性下降后很容易造成接线端的松动,对接线端的固定不够稳定,影响开关的闭合,此外,长期进行外接线的插拔时会造成磨损,影响接线结构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杠杆式接线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杠杆式接线结构,包括盖体,所述盖体的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盖体的一端外壁上方开设有两个接线孔,所述盖体的一端外壁下方开设有两个螺栓孔,所述接线孔的外侧设置有外接线,所述螺栓孔的外侧设置有螺栓;所述盖体的内部上方设置有两个接线端子,所述盖体的内部位于接线端子与外接线之间设置有接线框,所述外接线靠近接线端子的一端连接有内接线;所述接线框为内部中空且两侧设置有开口的矩形结构,所述接线框靠近螺栓孔的一侧紧密焊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中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栓的一端与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内接线的一端穿过开口且伸入接线框的内部,所述接线端子的一端也穿过开口且伸入接线框的内部,所述内接线位于接线端子的下方,所述内接线的底部设置有摇臂杠杆,所述摇臂杠杆远离螺栓的一侧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螺栓能够转动拧入螺纹孔内部且推动摇臂杠杆转动,所述摇臂杠杆的顶部能够将内接线向上推动且与接线端子贴合压紧。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仓的底部与底板紧密贴合。

作为优选,所述外接线与内接线为一体成型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摇臂杠杆包括位于上方的上臂和位于下方的下臂,所述上臂和下臂之间设置有连接端,所述连接端的两侧分别与上臂和下臂连接,所述连接端的两端贯通开设有轴孔,所述轴孔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长度大于轴孔的长度,所述定位仓的两侧内壁靠近固定轴处开设有圆孔,所述固定轴与圆孔插接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端、上臂和下臂为一体成型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上臂和下臂之间的夹角为120-150°。

作为优选,所述复位弹簧包括竖直设置的固定片,所述固定片靠近螺栓的一侧竖直设置有弹片,所述弹片和固定片的顶部之间设置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为弧形结构,且两端分别与弹片和固定片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片、弹片和连接片为一体成型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片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向外凸出的定位片,所述定位片与接线框的内壁紧密贴合。

作为优选,所述接线端子的顶部与盖体的顶部内壁紧密贴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该杠杆式接线结构中,通过螺栓拧动实现摇臂杠杆的翻转,进而将内接线压紧在接线端子上,保证开关的断开和闭合方便。

2、该杠杆式接线结构中,通过螺栓对摇臂杠杆的限位能够保证摇臂杠杆的固定,进而使得摇臂杠杆对内接线的压紧固定,避免产生松动现象。

3、该杠杆式接线结构中,通过弹片能够保证在开关断开时将摇臂杠杆进行复位,便于将外接线抽出,避免在外接线抽出时与摇臂杠杆的顶部造成摩擦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on状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off状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整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on状态的内部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off状态的内部连接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摇臂杠杆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复位弹簧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盖体;11、接线孔;12、螺栓孔;2、底板;3、螺栓;4、外接线;41、内接线;5、接线框;51、圆孔;52、开口;53、定位块;531、螺纹孔;6、接线端子;7、摇臂杠杆;71、上臂;72、下臂;73、连接端;731、轴孔;74、固定轴;8、复位弹簧;81、固定片;811、定位片;82、弹片;83、连接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提供一种杠杆式接线结构,如图1-图8所示,包括盖体1,盖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板2,盖体1的一端外壁上方开设有两个接线孔11,用于接线进入,盖体1的一端外壁下方开设有两个螺栓孔12,接线孔11的外侧设置有外接线4,螺栓孔12的外侧设置有螺栓3;盖体1的内部上方设置有两个接线端子6,盖体1的内部位于接线端子6与外接线4之间设置有接线框5,外接线4靠近接线端子6的一端连接有内接线41;接线框5为内部中空且两侧设置有开口52的矩形结构,接线框5靠近螺栓孔12的一侧紧密焊接有定位块53,定位块53的中部开设有螺纹孔531,螺栓3的一端与螺纹孔531螺纹连接,能够将螺栓3限位,同时通过旋拧螺栓3能够使其向接线框5内移动,内接线41的一端穿过开口52且伸入接线框5的内部,接线端子6的一端也穿过开口52且伸入接线框5的内部,内接线41位于接线端子6的下方,内接线41的底部设置有摇臂杠杆7,摇臂杠杆7远离螺栓3的一侧设置有复位弹簧8,螺栓3能够转动拧入螺纹孔531内部且推动摇臂杠杆7转动,摇臂杠杆7的顶部能够将内接线41向上推动且与接线端子6贴合压紧,当反向旋拧螺栓3时,使其向外移动,将摇臂杠杆7松开,摇臂杠杆7受到复位弹簧8的作用恢复原位,此时将外接线4拔出,即可实现断路。

具体的,接线框5的底部与底板2紧密贴合,保证接线框5的固定。

此外,外接线4与内接线41为一体成型结构,能够方便手部握持外接线,进而控制内接线41在接线框5内的移动。

进一步的,摇臂杠杆7包括位于上方的上臂71和位于下方的下臂72,上臂71和下臂72之间设置有连接端73,连接端73的两侧分别与上臂71和下臂72连接,连接端73的两端贯通开设有轴孔731,轴孔73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固定轴74,固定轴74的长度大于轴孔731的长度,定位仓5的两侧内壁靠近固定轴74处开设有圆孔51,固定轴74与圆孔51插接配合。

进一步的,当下臂72受到一侧螺栓3的推动时,摇臂杠杆7整个会以固定轴74为轴心旋转,进而将上方的上臂71向上翻转,使得上臂71的一端抵住内接线41的底面,从而将内接线41压紧在接线端子6上,实现on状态;当螺栓3离开时,在下臂72的另一侧受到复位弹簧8的作用下,使得整个摇臂杠杆7以固定轴74为轴心向反方向旋转,进而使得上方的上臂71向下翻转,使得上臂71的一端离开内接线41的底面,即可将外接线4拔出,实现off状态。

进一步的,连接端73、上臂71和下臂72为一体成型结构,保证整体结构稳定,不易造成断裂。

进一步的,上臂71和下臂72之间的夹角为120-150°,本实施例中优选为150°,能够实现螺栓3推动摇臂杠杆7时,上臂71恰好将内接线41的底面抵住且压力适中,从而实现on的状态。

进一步的,复位弹簧8采用铜制材质制成,整体呈u形结构,具有很好的弹性,复位弹簧8包括竖直设置的固定片81,固定片81靠近螺栓3的一侧竖直设置有弹片82,弹片82和固定片81的顶部之间设置有连接片83,连接片83为弧形结构,且两端分别与弹片82和固定片81连接,当摇臂杠杆7的一侧受到螺栓3的推动时,下臂72会翻转从而将弹片82压紧,当摇臂杠杆7的一侧失去螺栓3的推动时,弹片82会由于弹性作用将下臂72往回推动,从而实现摇臂杠杆7的回位。

进一步的,固定片81、弹片82和连接片83为一体成型结构,能够保证复位弹簧8的整体结构稳定,且不易损坏。

进一步的,固定片81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向外凸出的定位片811,定位片811与定位仓5的内壁紧密焊接,保证固定片81的固定,避免受到外力的挤压造成移动。

进一步的,接线端子6的顶部与盖体1的顶部内壁紧密贴合,保证接线端子6固定,避免在定位仓5内滑动从而影响接线操作。

本实施例的杠杆式接线结构在使用时,首先将外接线4一端的内接线41插入接线孔11内,接着通过外部的与螺栓4匹配的螺丝刀旋转螺栓3,将螺栓3往里进行移动,螺栓3的一端推动摇臂杠杆7的下臂72绕固定轴74转动,此时复位弹簧8被压紧,从而带动整个摇臂杠杆7转动,摇臂杠杆7的上臂71则抵住内接线41的地面,将内接线41与接线端子6压紧,实现了on的状态,通过摇臂杠杆7对内接线4起到了限位固定的作用;当需要到断开时,将螺丝刀相反转动,使得螺栓3往外移动,螺栓3的一端脱离摇臂杠杆7的下臂72,此时在复位弹簧8的作用下,摇臂杠杆7的下臂72被往回推动,实现复位效果,接着将外接线4拔出,使得内接线41与接线端子6脱离,即实现了off的状态。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