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接头数据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80328发布日期:2020-03-10 10:30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接头数据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数据传输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接头数据线。



背景技术:

数据线(datacable),是来连接移动设备和电脑,来达到数据传递或通信目的。通俗点说,就是连接电脑与移动设备用来传送视频、铃声、图片等文件的通路工具,其也可以连接充电器来给移动设备充电。

随着电子行业日新月异的发展,数据线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据线很少有专用的,普遍现象是一条数据线可以通用多种手机型号,有些型号的数据线比较夸张,一条线可以用30--40种不同类型的手机。

数据线销售商普遍碰到的问题就是客户反映数据线不能用,如果你确定发货没发错,多数是客户不会用数据线了。首先看一下光盘里面的软件是否支持客户的手机型号,如果不支持就可以去网上下载一个对应的软件了,这样一般问题就解决了。

另外,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8493728a,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多接头数据线,包括母头、传输线、子头、防护外膜和散热装置,所述母头镶嵌于所述传输线的右侧,所述传输线的左侧连接所述子头,所述传输线外侧镶嵌有防护外膜,所述防护外膜上侧镶嵌有所述散热装置,通过在数据线上设置四个子头,可以达到同时对多个数据进行传输,从而提高数据线的功能性和使用性,通过在传输线外侧设置防护外膜,对防护外膜设计为聚乙烯外膜。但是现有的数据线还存在着不便于束线收纳容易打结缠乱,不能够对插头进行防尘处理和在不具备照明功能导致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有鉴于此,发明一种多接头数据线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接头数据线,以解决现有的数据线不便于束线收纳容易打结缠乱,不能够对插头进行防尘处理和在不具备照明功能导致使用不方便的问题。一种多接头数据线,包括数据线芯片盒体,usb插头,数据线主体,可束线的分线盒体结构,方便插拔的照明盒结构,防尘滑套结构,数据分线一,数据分线二,安卓插座子头,苹果插座子头,收纳盒体,上盒盖,便签贴纸,双涡轮滑杆,档位卡块,定位柱和下盒盖,所述的usb插头镶嵌在数据线芯片盒体的右侧;所述的数据线主体一端镶嵌在数据线芯片盒体的左侧,另一端贯穿收纳盒体和防尘滑套结构与可束线的分线盒体结构相连接;所述的方便插拔的照明盒结构设置在数据线芯片盒体的上表面;所述的数据分线一一端镶嵌在可束线的分线盒体结构的上部外侧,另一端镶嵌有苹果插座子头;所述的数据分线二镶嵌在可束线的分线盒体结构的上部内侧,另一端镶嵌有安卓插座子头;所述的可束线的分线盒体结构包括分线盒主体,插接卡座,u型轴座和倒u型卡板,所述的插接卡座胶接在分线盒主体的左侧上部位置;所述的u型轴座胶接在分线盒主体的右侧上部位置;所述的倒u型卡板轴接在u型轴座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的收纳盒体包括上盒盖,便签贴纸,双涡轮滑杆,档位卡块,定位柱和下盒盖;所述的便签贴纸胶接在上盒盖的上部;所述的上盒盖卡接在下盒盖的上部;所述的双涡轮滑杆卡接在档位卡块和定位柱的上部;所述的档位卡块胶接在下盒盖的上部左侧;所述的定位柱镶嵌在下盒盖的上部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方便插拔的照明盒结构包括照明凸盒,按压胶垫,纽扣电池和照明灯珠,所述的按压胶垫卡接在照明凸盒的上部;所述的纽扣电池卡接在照明凸盒的内部左下侧;所述的照明灯珠镶嵌在照明凸盒的右侧。

优选的,所述的防尘滑套结构包括滑动套,安卓插头防尘罩和苹果插头防尘罩,所述的安卓插头防尘罩胶接在滑动套的上部;所述的苹果插头防尘罩胶接在滑动套的下部。

优选的,所述的倒u型卡板插接在插接卡座的内部上侧。

优选的,所述的数据线主体镶嵌在分线盒主体的下部;所述的数据分线一和数据分线二镶嵌在分线盒主体的上部。

优选的,所述的数据分线一和数据分线二分别与数据线主体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滑动套具体采用硅胶套。

优选的,所述的安卓插座子头插接在安卓插头防尘罩内;所述的苹果插座子头插接在苹果插头防尘罩内。

优选的,所述的安卓插头防尘罩和苹果插头防尘罩分别采用透明的硅胶套。

优选的,所述的上盒盖和下盒盖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通孔;所述的数据线主体贯穿上盒盖和下盒盖左右两侧开设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的数据分线一和数据分线二卡接在分线盒主体和倒u型卡板之间的缝隙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在光线不良时向下按按压胶垫触发纽扣电池和照明灯珠,使得照明灯珠发出亮光,方便进行插接充电,同时在拔出的时候照明凸盒起到防滑的作用增加了插拔的便捷性;根据充电设备的不同,选用安卓插座子头或者苹果插座子头即可,在不使用时分别将安卓插座子头和苹果插座子头插入安卓插头防尘罩和苹果插头防尘罩内,起到防尘保护的作用,延长使用寿命;通过拉拽两侧的数据线主体进行长度的调节,避免了缠绕打结现象的发生,增加了使用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收纳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可束线的分线盒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方便插拔的照明盒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防尘滑套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数据线芯片盒体;2、usb插头;3、数据线主体;4、可束线的分线盒体结构;41、分线盒主体;42、插接卡座;43、u型轴座;44、倒u型卡板;5、方便插拔的照明盒结构;51、照明凸盒;52、按压胶垫;53、纽扣电池;54、照明灯珠;6、防尘滑套结构;61、滑动套;62、安卓插头防尘罩;63、苹果插头防尘罩;7、数据分线一;8、数据分线二;9、安卓插座子头;10、苹果插座子头;11、收纳盒体;12、上盒盖;13、便签贴纸;14、双涡轮滑杆;15、档位卡块;16、定位柱;17、下盒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接头数据线,包括数据线芯片盒体1,usb插头2,数据线主体3,可束线的分线盒体结构4,方便插拔的照明盒结构5,防尘滑套结构6,数据分线一7,数据分线二8,安卓插座子头9,苹果插座子头10,收纳盒体11,上盒盖12,便签贴纸13,双涡轮滑杆14,档位卡块15,定位柱16和下盒盖17,所述的usb插头2镶嵌在数据线芯片盒体1的右侧;所述的数据线主体3一端镶嵌在数据线芯片盒体1的左侧,另一端贯穿收纳盒体11和防尘滑套结构6与可束线的分线盒体结构4相连接;所述的方便插拔的照明盒结构5设置在数据线芯片盒体1的上表面;所述的数据分线一7一端镶嵌在可束线的分线盒体结构4的上部外侧,另一端镶嵌有苹果插座子头10;所述的数据分线二8镶嵌在可束线的分线盒体结构4的上部内侧,另一端镶嵌有安卓插座子头9;所述的可束线的分线盒体结构4包括分线盒主体41,插接卡座42,u型轴座43和倒u型卡板44,所述的插接卡座42胶接在分线盒主体41的左侧上部位置;所述的u型轴座43胶接在分线盒主体41的右侧上部位置;所述的倒u型卡板44轴接在u型轴座43的内部。

如附图附图2所示,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收纳盒体11包括上盒盖12,便签贴纸13,双涡轮滑杆14,档位卡块15,定位柱16和下盒盖17;所述的便签贴纸13胶接在上盒盖12的上部;所述的上盒盖12卡接在下盒盖17的上部;所述的双涡轮滑杆14卡接在档位卡块15和定位柱16的上部;所述的档位卡块15胶接在下盒盖17的上部左侧;所述的定位柱16镶嵌在下盒盖17的上部中间位置。

如附图4所示,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方便插拔的照明盒结构5包括照明凸盒51,按压胶垫52,纽扣电池53和照明灯珠54,所述的按压胶垫52卡接在照明凸盒51的上部;所述的纽扣电池53卡接在照明凸盒51的内部左下侧;所述的照明灯珠54镶嵌在照明凸盒51的右侧。

如附图5所示,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防尘滑套结构6包括滑动套61,安卓插头防尘罩62和苹果插头防尘罩63,所述的安卓插头防尘罩62胶接在滑动套61的上部;所述的苹果插头防尘罩63胶接在滑动套61的下部。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倒u型卡板44插接在插接卡座42的内部上侧。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数据线主体3镶嵌在分线盒主体41的下部;所述的数据分线一7和数据分线二8镶嵌在分线盒主体41的上部。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数据分线一7和数据分线二8分别与数据线主体3电性连接。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滑动套61具体采用硅胶套。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安卓插座子头9插接在安卓插头防尘罩62内;所述的苹果插座子头10插接在苹果插头防尘罩63内。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安卓插头防尘罩62和苹果插头防尘罩63分别采用透明的硅胶套。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上盒盖12和下盒盖17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通孔;所述的数据线主体3贯穿上盒盖12和下盒盖17左右两侧开设的通孔。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数据分线一7和数据分线二8卡接在分线盒主体41和倒u型卡板44之间的缝隙内。

工作原理

本发明在使用时,在光线不良时向下按按压胶垫52触发纽扣电池53和照明灯珠54,使得照明灯珠54发出亮光,将usb插头2插接在充电或者数据传输的usb插孔上,方便进行插接连通,同时在拔出的时候照明凸盒51起到防滑的作用增加了插拔的便捷性;根据充电设备的不同,选用安卓插座子头9或者苹果插座子头10即可,在不使用时分别将安卓插座子头9和苹果插座子头10插入安卓插头防尘罩62和苹果插头防尘罩63内,起到防尘保护的作用,延长使用寿命;通过拉拽两侧的数据线主体3进行长度的调节,避免了缠绕打结现象的发生,增加了使用的便捷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