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用软铝合金阻燃电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49991发布日期:2019-07-13 08:25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辆用软铝合金阻燃电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用线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用软铝合金阻燃电线。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性能和功能的大幅度提高,对汽车电线的阻燃性能、耐热性性能要求更高。由于铜较重,不利于减轻整车重量,因此铝或铝合金的导电材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由于铝线的机械性能、抗蠕变性较差,使其在汽车线缆的应用受到了阻碍。因此汽车电线的阻燃性能、耐高温性能及安全性与车辆结构优化设计之间仍存在较大的矛盾。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车辆用软铝合金阻燃电线,从而解决铝线的机械性能、抗蠕变性较差导致车用电线节约成本、减轻重量与提高阻燃性能、耐高温性能之间存在矛盾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车辆用软铝合金阻燃电线,包括至少一根由导电芯、绝缘层构成的缆芯,缆芯的外部编织有护层;所述导电芯由8系铝合金拉制而成的直径为0.25mm~0.5mm的细铝合金丝束绞而成。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绝缘层采用阻燃硅烷交联聚乙烯挤包在导电芯的外部。

护层采用浸泡聚四氟乙烯乳液后的复合玻璃纤维丝编织成型。

护层的复合玻璃纤维丝采用8锭、16锭或24锭的编织方式编织成型。

导电芯由直径为0.25mm~0.5mm的细铝合金丝束绞后,经过1~2小时的加温至300~350℃,再保温4~5小时后成型。

导电芯由直径为0.25mm~0.5mm的细铝合金丝束绞后,经退火处理后的单丝强度≥15%,反复弯曲次数≥25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紧凑,重量轻,且有良好的阻燃、耐热性能和柔韧性,适用于环境温度的范围-40℃~200℃,在发动机高速运转下产生高温环境中,能安全可靠的工作,减少因线束不耐高温而产生短路的情况。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导电芯是由多根细铝合金丝束绞而成,相比同性能的铜导体汽车线束,可降低重量约15%~25%,成本可降低约30%~50%。因此使得电缆不但柔软质轻,弯曲度好,经济实用;

2、本实用新型的绝缘层采用挤包的阻燃硅烷交联聚乙烯,与现有技术中采用的聚氯乙烯等绝缘层相比,其阻燃性、环保综合性能明显提高;

3、本实用新型护层采用复合玻璃纤维丝,经过浸泡聚四氟乙烯乳液后编织而成,不仅可以在高温条件下使用,且具有不可燃性,大大提高了其阻燃性,最高可耐200℃高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其中:1、导电芯;2、绝缘层;3、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车辆用软铝合金阻燃电线,包括至少一根由导电芯1、绝缘层2构成的缆芯,缆芯的外部采用编织护层3;导电芯1由8系铝合金拉制而成的直径为0.25mm~0.5mm铝合金丝束绞而成。

导电线芯1由细铝合金丝,经束绞后,放至退火炉中按以下工艺的退火处理:1~2小时加温至300~350℃,再保温4~5小时,这样导体材质伸长率可达15%以上,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反复弯曲次数≥25次。

绝缘层2采用阻燃硅烷交联聚乙烯料,通过挤塑工艺包覆到导电芯外部。

护层3,采用的编织工艺,将复合的玻璃纤维丝,经过浸泡聚四氟乙烯乳液后在晒干,采用8锭、16锭或24锭的编织工艺,编织而成。

本实用新型在发动机高速运转下产生高温环境中,能安全可靠的工作,减少因线束不耐高温而产生短路的情况。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