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压电缆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84796发布日期:2019-09-03 19:39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压电缆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压电缆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缆是用来传送电力或信号电流、信号电压的被覆有绝缘层、保护层、屏蔽层等的导体。按电压分可为高压电缆和低压电缆。在低压电缆的铺设施工中,往往需要对电缆进行对接,传统的电缆连接工艺一般采用电缆接线夹将两端电缆连接后在缠绕胶布然后加装防护套,采用此种连接方式虽然操作简单,但是存在防水、抗震以及抗干扰等性能较差,长时间使用容易发生电路故障甚至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低压电缆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压电缆连接器,包括防护套筒、由导电材料构成的若干接线端子、若干端子套以及集线套,所述的接线端子两端设置有用于容纳缆芯导体的安装槽孔,所述的安装槽孔的外侧设置有若干用于缆芯紧固的第一紧固孔,所述的第一紧固孔上设置若干第一紧固螺栓,所述的端子套设置有用于配合容纳缆芯的第一槽位,所述的第一槽位由外向内依次同心设置绝缘层、屏蔽层以及内弹性减震层,若干端子套设置在集线套的第二槽位内,所述的防护套筒由电缆固定段和集线套固定段构成,所述的集线套固定段两侧均设置有电缆固定段,所述的电缆固定段设置有与两组对接电缆的外壁面配合固定的第三槽位,所述的集线套固定段设置有与集线套的外壁面配合固定的第四槽位,所述的防护套筒为两组第一半套体组合构成,所述的两组半套体两侧均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固定翼,所述的固定翼设置有若干固定孔,螺栓件设置在对应的固定孔内使得两组第一半套体连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的端子套的外壁面截面呈正方形,所述的第一槽位的截面与缆芯壁面配合的圆形,所述的第一槽位上设置有多层内弹性减震层,所述的端子套为两组第二半套体组合构成,所述的第二槽位与若干端子套组合构成的截面形状相配合,所述的集线套为两组第三半套体组合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三槽位和第四槽位的壁面依次同心设置有若干层外弹性减震层。

进一步的:所述的电缆固定段的尾部的壁面围绕设置有若干第二紧固孔,所述的第二紧固孔上设置有第二紧固螺栓,紧固螺栓端部与电缆的壁面挤压使得防护套筒固定在对应连接的电缆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设计合理,连接结构紧凑,性能稳定,具有良好的抗震、抗压、绝缘、防水以及屏蔽性能,同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可适应多种规格尺径的多芯电缆的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低压电缆连接器与电缆连接的纵向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低压电缆连接器与电缆连接的横向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参见图1-图2,本实施例一种低压电缆5连接器,包括防护套筒1、由导电材料构成的若干接线端子2、若干端子套3以及集线套4,所述的接线端子2两端设置有用于容纳缆芯51导体52的安装槽孔21,所述的安装槽孔21的外侧设置有若干用于缆芯51紧固的第一紧固孔,所述的第一紧固孔上设置若干第一紧固螺栓23,所述的端子套3设置有用于配合容纳缆芯51的第一槽位,所述的第一槽位由外向内依次同心设置绝缘层32、屏蔽层33以及内弹性减震层34,此结构有效保证缆芯51连接处具有良好的绝缘、屏蔽以及抗压减震性能,若干端子套3设置在集线套4的第二槽位内,所述的防护套筒1由电缆固定段11和集线套固定段12构成,所述的集线套固定段12两侧均设置有电缆固定段11,所述的电缆固定段11设置有与两组对接电缆5的外壁面配合固定的第三槽位,所述的集线套固定段12设置有与集线套4的外壁面配合固定的第四槽位,所述的防护套筒1为两组第一半套体10组合构成,所述的两组半套体两侧均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固定翼15,所述的固定翼15设置有若干固定孔16,螺栓件设置在对应的固定孔16内使得两组第一半套体10连接固定,所述的端子套3的外壁面截面呈正方形,所述的第一槽位的截面与缆芯51壁面配合的圆形,所述的第一槽位上设置有多层内弹性减震层34,所述的端子套3为两组第二半套体30组合构成,所述的第二槽位与若干端子套3组合构成的截面形状相配合,所述的集线套4为两组第三半套体40组合构成,所述的第三槽位和第四槽位的壁面依次同心设置有若干层外弹性减震层17,所述的电缆固定段11的尾部的壁面围绕设置有若干第二紧固孔,所述的第二紧固孔上设置有第二紧固螺栓18,紧固螺栓端部与电缆5的壁面挤压使得防护套筒1固定在对应连接的电缆5上,本实施例中采用低压电缆5连接器的连接方式为:将对应连接的两组电缆5的缆芯51导体52剥离,将两组电缆5对应的缆芯51导体52通过接线端子2连接固定,所述的端子套3的第一槽位设置有若干层弹性减震层,若干层弹性减震层通过自粘或者低粘性粘合剂贴合连接,在使用时由内向外依次剥离,使得其构成的直径与电缆5缆芯51的外壁面相适应,由于电缆5缆芯51的外壁面的外护层以及内弹性减震层34具有良好的弹性,其具有一定弹性压缩量,使得配合度较好,同时外护层与弹性减震层一般采用橡胶材质,具有良好的防滑,进一步保证了其固定的稳定性,此通过剥离内弹性减震层34使得端子套3可适用多种规格大小的缆芯51,同时同一集线套4内设置有多组规格大小的端子套3,从而提高对缆芯51的适应能力,相同的防护套筒1的电缆固定段11和集线套固定段12设置有外弹性减震层17,具有较强对不同电缆5规格大小以及相适应的防护套筒1的的适应能力,同时多层的外弹性减震层17和内弹性减震层34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保证连接结构的稳定,且由于外弹性减震层17和内弹性减震与电缆5以及缆芯51壁面的弹性压缩量,使得连接处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