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号线的端子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24171发布日期:2019-08-13 20:55阅读:565来源:国知局
一种信号线的端子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输用的缆线,特别是涉及一种信号线的端子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在信号传输过程所使用的信号线,是传输通信信号或者控制信号的,在其传输信号的过程中,会受到电磁干扰的影响,导致信号传输出错或者对其他电子产品的工作造成影响,因此就需要降低EMI(电磁干扰),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在信号线的芯线外围裹覆上金属编织网,隔离电磁干扰,从而保证信号有效传输。但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在信号线的端头处,为了能够与连接接头的可靠连接,会剥离绝缘层和金属编织网,露出芯线,将芯线与连接接头对应连接,但是剥离后的金属编织网难免会出现毛刺残留,容易扎伤芯线,甚至造成短路,损坏信号线乃至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信号线的端子固定结构,解决了信号线端头处的金属编织线的防扎问题,提高信号线的工作可靠性和稳定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信号线的端子固定结构,信号线包括多股传输用的芯线、裹覆所述多股芯线的金属编织网和包裹在金属编织网外侧的绝缘保护层,在信号线的端头处设置有与芯线依序相连的端子,端子固定结构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U形的扣片,其中,在两块扣片的尾部设置有呈环状包裹在所述绝缘保护层外侧的限位卡扣,在信号线的端头处绝缘保护层剥离露出金属编织网和芯线,金属编织网经反向翻折后贴附在所述绝缘保护层的外表面,并且被限位在所述限位卡扣内。

对于上述技术方案,申请人还有进一步的优化实施方案。

进一步地,所述端子固定结构包括第一扣片和第二扣片,所述第一扣片与所述第二扣片扣合卡接,形成长方体状的端子固定结构。

更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卡扣包括限位片和U形限位座,所述限位片卡在所述U形限位座之间,所述U形限位座的两臂向中间折叠锁死所述限位片。

进一步地,信号线端头处露出的金属编织网外侧裹覆有金属带。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信号线的端子固定结构,在实现对于接线端子进行固定的同时,能够对信号线端头处的金属编织网进行封装固定,不但结构简单,装配方便,而且能够防止金属编织网毛刺扎伤芯线的情况的发生,保证信号线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能够提高信号线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在端头处,在金属编织网外侧裹覆金属带,起到很好的束缚作用,提高固定效果。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信号线的端子固定结构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芯线,2、金属编织网,3、绝缘保护层,41、第一扣片,42、第二扣片,51、限位片,52、U形限位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图1是根据本实施例的信号线的端子固定结构的示意图,其中,U形限位座的一条臂向内翻折,另一条仍呈竖直状态未翻折。

本实施例描述了一种信号线的端子固定结构,信号线一般性地可以包括位于最外侧的绝缘保护层3,而在绝缘保护层3则穿设有多股芯线1,为了达到抗电磁干扰的目的,在所述芯线1外侧、位于芯线1与绝缘保护层3之间可裹上金属编织网2,金属编织网2将多股芯线1包裹在一起,这样能够有效屏蔽电磁干扰。

在信号线的端头处设置有与芯线1依序相连的端子,而端子固定结构则主要是为了能够实现对于信号线端头及端子的整体封装,保护信号线及端子的同时,以提高信号线的插接可靠性及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端子固定结构主要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U形的扣片,为第一扣片41和第二扣片42,所述第一扣片41与所述第二扣片42扣合卡接,形成长方体状的端子固定结构。通常两扣片间采用的卡接结构是凸起与卡槽的配合结构,也可以采用卡扣式的结构,或者楔形的固定结构等等,只要能够实现第一扣片41与第二扣片42间的卡接固定即可。

另外,在信号线的端头处,为了能够将信号线与连接头可靠连接,需要先剥除绝缘保护层3,露出芯线1和金属编织网2,这时候金属编织网2也起到了防护效果,能够防止剥除绝缘保护层3时对于芯线1的割伤,通常芯线1会露出十公分左右,而此时就需要先将金属编织网2剪去一些,只保留一公分左右的长度,然后将修剪后的金属编织网2经反向翻折后贴附在所述绝缘保护层3的外表面,在两块扣片的尾部设置有呈环状包裹在所述绝缘保护层3外侧的限位卡扣,这一限位卡扣的设置是为了能够在两块扣片卡接时实现对于端头处金属编织网2的约束限定。也就是说,在信号线的端头处绝缘保护层3剥离露出金属编织网2和芯线1,金属编织网2经反向翻折后贴附在所述绝缘保护层3的外表面,并且被限位在所述限位卡扣内。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卡扣包括限位片51和U形限位座52,限位片51固定连接第一扣片41,U形限位座52固定连接第二扣片42,将两块扣片合上进行卡接固定时,所述限位片51卡在所述U形限位座52之间,所述U形限位座52的两臂向中间折叠锁死所述限位片51。

为了能够实现对于端头处金属编织网2的固定,先在信号线端头处露出的金属编织网2外侧裹覆金属带,通过金属带包裹住金属编织网2所有的线头,然后再通过限位卡扣夹住金属带,然后弯折U形限位座52就能够卡住限位片51,构成对于金属带进行夹持限位的限位卡扣的结构。

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信号线的端子固定结构,在实现对于接线端子进行固定的同时,能够对信号线端头处的金属编织网2进行封装固定,不但结构简单,装配方便,而且能够防止金属编织网2毛刺扎伤芯线1的情况的发生,保证信号线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能够提高信号线的使用寿命。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例如说套管这一块,也可以采用夹片式的固定结构,也可以采用卡扣式的封装固定结构,只要能够实现对于金属编织网在绝缘保护层外侧的固定即可。由此,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