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压线圈气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40991发布日期:2019-08-03 16:13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压线圈气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低压线圈气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低压线圈气道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城乡电网建设的发展,因为干式变压器具有无油、防火、免维护、安全可靠等优点,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高层建筑及商业中心、石油化工等场所,为降低温升,高低压绕组可增加一层或几层气道,从而造成低压线圈气道的损耗巨大,因此需要对干式变压器低压线圈气道进行结构改良。

市场上的低压线圈气道,气道用工字撑条为实心式,均布于线圈幅向,通风散热通过相邻两根撑条之间的气道,由于有撑条的厚度,占用了部分散热面积,因此散热不充分,散热效果差,且内部结构维修也比较不易,从而容易造成内部零部件故障,且安装使用也比较繁琐,从而不便于工作人员内部调节其设备,且能够内部经常残留大量灰尘,从而影响低压线圈气道正常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压线圈气道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市场上的低压线圈气道,气道用工字撑条为实心式,均布于线圈幅向,通风散热通过相邻两根撑条之间的气道,由于有撑条的厚度,占用了部分散热面积,因此散热不充分,散热效果差,且内部结构维修也比较不易,从而容易造成内部零部件故障,且安装使用也比较繁琐,从而不便于工作人员内部调节其设备,且能够内部经常残留大量灰尘,从而影响低压线圈气道正常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压线圈气道结构,包括主体和碰撞板,所述主体的四周安装有散热壳板,且主体与散热壳板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机构,且主体与固定机构之间中心线相交,所述主体靠近散热壳板的两侧固定有接口机构,所述接口机构的上下两侧连接有散热机构,且接口机构与散热机构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散热机构的上下两端安装有安装柱,且散热机构与安装柱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散热机构靠近安装柱的一侧设置有框架,且框架与安装柱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框架的上下两侧安装有气道滑板,所述接口机构靠近散热机构的内侧一侧安装有气道弹簧柱,且散热机构与气道弹簧柱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碰撞板固定于散热机构靠近气道弹簧柱的一侧,所述气道滑板的上下两侧设置有卡扣柱,且气道滑板与卡扣柱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卡扣柱的内部连接有卡扣板,且卡扣板与卡扣柱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卡扣柱的上下两侧连接有安装槽,所述气道滑板的内侧安装有调节机构,且气道滑板与调节机构之间为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的底端固定有支撑架,且调节机构与支撑架之间中心线相交,所述安装槽与卡扣柱之间为固定连接,且气道滑板通过卡扣柱与安装槽构成为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碰撞板与气道弹簧柱之间为固定连接,且散热机构通过碰撞板与气道弹簧柱构成为弹性结构。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支架板、隔板、铰链板和连接杆,且固定机构的内部上下两侧连接有支架板,且固定机构与支架板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支架板的内侧安装有隔板,且支架板与隔板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隔板的内侧固定有铰链板,且隔板与铰链板之间中心线相交。

优选的,所述铰链板的内部连接有连接杆,且铰链板与连接杆之间为活动连接,并且隔板通过铰链板与连接杆构成为卡合结构。

优选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螺栓柱、升降网、限位柱和滑槽柱,所述散热机构的内部中部安装有滑槽柱,且散热机构与滑槽柱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滑槽柱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柱,所述滑槽柱的上下两侧固定有升降网,且升降网与滑槽柱之间为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升降网的内部上下两侧设置有螺栓柱,且螺栓柱与升降网之间为螺纹连接,并且升降网通过限位柱与滑槽柱构成为升降结构。

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板、滤网板和卡槽柱,且调节机构的内部中部均安装有卡槽柱,所述卡槽柱的上下两侧设置有滤网板,且调节机构与滤网板之间中心线相交,所述接口机构包括调节柱、活动柱、挡板、网罩和接口孔,且接口机构的内部中部焊接有接口孔,所述接口机构靠近接口孔的两侧连接有网罩,且接口机构的内部内壁与网罩的内部内壁之间紧密贴合,所述网罩的底端固定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底部设置有活动柱,且活动柱与挡板之间为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滤网板的上下两侧连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与滤网板之间为固定连接,并且调节机构通过卡槽柱与滤网板构成为拆卸结构。

优选的,所述活动柱的底部固定有调节柱,且活动柱与调节柱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接口机构与调节柱之间为活动连接,且接口机构通过调节柱与接口孔构成为旋转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申请气道滑板通过卡扣柱与安装槽构成为滑动结构,且散热机构通过碰撞板与气道弹簧柱构成为弹性结构,通过手动推动气道滑板上的卡扣柱,从而能够使安装槽和卡扣板在气道滑板之间左右滑动,且能够将将安装槽和卡扣板滑动安装在调节机构和框架之间,从而能将安装槽和卡扣板安装固定卡扣在其他设备上,且能够保护调节机构和框架之间的主体和散热壳板,从而能够将低压线圈气道进行滑动固定卡扣,且便于散热壳板保护在低压线圈气道表面,从而便于低压线圈气道进行热量排放,通过散热机构和框架之间之间的碰撞板和气道弹簧柱,从而能够将主体、散热壳板和调节机构和框架保持的一定的散热空间,从而有助于低压线圈气道用工字撑条为实心式,均布于线圈幅向,且能够通过相邻两根撑条之间的气道进行通风散热,并且气道弹簧柱从而能够降低外界的碰撞压力,从而能够对低压线圈气道进行内部保护。

2、本申请隔板通过铰链板与连接杆构成为卡合结构,通过手动调节固定机构中的支架板从而能够带动固定机构上的铰链板和连接杆,且能够将支架板卡合在调节机构和框架之间,从而能够将主体和散热壳板保护在支架板之间,且能够将散热壳板固定在主体、支撑架和调节机构之间,从而能够使低压线圈气道进行正常工作,且能够将散热壳板固定在主体四周,从而能够预防出现散热不充分,散热效果差等情况。

3、本申请升降网通过限位柱与滑槽柱构成为升降结构,通过升降网在散热机构和滑槽柱之间的升降活动,从而能够将升降网升降滑动卡合在滑槽柱和限位柱,且能够预防灰尘进入主体、支撑架和调节机构之间,从而有助于低压线圈气道进行正常工作,且能够将四周灰尘过滤在升降网上,并且当低压线圈气道进行正常工作时,从而能够通过散热机构和滑槽柱之间的升降网进行外部散热,且通过拧动散热机构上的螺栓柱从而能够将升降网固定在滑槽柱和限位柱之间,且有助于工作人员调节其内部散热结构。

4、本申请调节机构通过卡槽柱与滤网板构成为拆卸结构,通过手动拧动调节机构之间的卡槽柱,从而能够将调节机构中的滤网板和固定板进行拆卸处理,且有助于工作人员维修检测低压线圈气道的内部结构零部件,从而便于拆卸主体和散热壳板之间的零部件,且能够对主体和散热壳板之间进行灰尘处理,从而有助于维护主体和散热壳板之间散热。

5、本申请接口机构通过调节柱与接口孔构成为旋转结构,通过手动调节接口机构中的网罩从而能够带动调节柱、活动柱和挡板在接口孔之间旋转活动,且能够将网罩旋转卡合在接口机构和接口孔之间,从而能够避免连接设备堵塞其散热设备,且便于低压线圈气道进行内部散热疏通,并且能够避免由于有连接设备撑条的厚度,而占用了部分的散热面积,从而有助于相邻的两根撑条之间的气道进行通风散热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种低压线圈气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种低压线圈气道结构的固定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种低压线圈气道结构的散热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种低压线圈气道结构的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种低压线圈气道结构的接口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2、固定机构;201、支架板;202、隔板;203、铰链板;204、连接杆;3、接口机构;301、调节柱;302、活动柱;303、挡板;304、网罩;305、接口孔;4、散热机构;401、螺栓柱;402、升降网;403、限位柱;404、滑槽柱;5、框架;6、安装柱;7、碰撞板;8、气道弹簧柱;9、气道滑板;10、调节机构;1001、固定板;1002、滤网板;1003、卡槽柱;11、安装槽;12、卡扣板;13、卡扣柱;14、散热壳板;15、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请参阅图1-5,本申请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低压线圈气道结构,包括主体1、固定机构2、支架板201、隔板202、铰链板203、连接杆204、接口机构3、调节柱301、活动柱302、挡板303、网罩304、接口孔305、散热机构4、螺栓柱401、升降网402、限位柱403、滑槽柱404、框架5、安装柱6、碰撞板7、气道弹簧柱8、气道滑板9、调节机构10、固定板1001、滤网板1002、卡槽柱1003、安装槽11、卡扣板12、卡扣柱13、散热壳板14和支撑架15,主体1的四周安装有散热壳板14,且主体1与散热壳板14之间为活动连接,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机构2,且主体1与固定机构2之间中心线相交,主体1靠近散热壳板14的两侧固定有接口机构3,固定机构2包括支架板201、隔板202、铰链板203和连接杆204,且固定机构2的内部上下两侧连接有支架板201,且固定机构2与支架板201之间为活动连接,支架板201的内侧安装有隔板202,且支架板201与隔板202之间为固定连接,隔板202的内侧固定有铰链板203,且隔板202与铰链板203之间中心线相交,铰链板203的内部连接有连接杆204,且铰链板203与连接杆204之间为活动连接,并且隔板202通过铰链板203与连接杆204构成为卡合结构,通过手动调节固定机构2中的支架板201从而能够带动固定机构2上的铰链板203和连接杆204,且能够将支架板201卡合在调节机构10和框架5之间,从而能够将主体1和散热壳板14保护在支架板201之间,且能够将散热壳板14固定在主体1、支撑架15和调节机构10之间,从而能够使低压线圈气道进行正常工作,且能够将散热壳板14固定在主体1四周,从而能够预防出现散热不充分,散热效果差等情况,接口机构3的上下两侧连接有散热机构4,且接口机构3与散热机构4之间为固定连接,散热机构4的上下两端安装有安装柱6,且散热机构4与安装柱6之间为固定连接,散热机构4包括螺栓柱401、升降网402、限位柱403和滑槽柱404,散热机构4的内部中部安装有滑槽柱404,且散热机构4与滑槽柱404之间为固定连接,滑槽柱404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柱403,滑槽柱404的上下两侧固定有升降网402,且升降网402与滑槽柱404之间为活动连接,升降网402的内部上下两侧设置有螺栓柱401,且螺栓柱401与升降网402之间为螺纹连接,并且升降网402通过限位柱403与滑槽柱404构成为升降结构,通过升降网402在散热机构4和滑槽柱404之间的升降活动,从而能够将升降网402升降滑动卡合在滑槽柱404和限位柱403,且能够预防灰尘进入主体1、支撑架15和调节机构10之间,从而有助于低压线圈气道进行正常工作,且能够将四周灰尘过滤在升降网402上,并且当低压线圈气道进行正常工作时,从而能够通过散热机构4和滑槽柱404之间的升降网402进行外部散热,且通过拧动散热机构4上的螺栓柱401从而能够将升降网402固定在滑槽柱404和限位柱403之间,且有助于工作人员调节其内部散热结构,散热机构4靠近安装柱6的一侧设置有框架5,且框架5与安装柱6之间为固定连接,框架5的上下两侧安装有气道滑板9;

接口机构3靠近散热机构4的内侧一侧安装有气道弹簧柱8,且散热机构4与气道弹簧柱8之间为固定连接,碰撞板7固定于散热机构4靠近气道弹簧柱8的一侧,碰撞板7与气道弹簧柱8之间为固定连接,且散热机构4通过碰撞板7与气道弹簧柱8构成为弹性结构,通过散热机构4和框架5之间之间的碰撞板7和气道弹簧柱8,从而能够将主体1、散热壳板14和调节机构10和框架5保持的一定的散热空间,从而有助于低压线圈气道用工字撑条为实心式,均布于线圈幅向,且能够通过相邻两根撑条之间的气道进行通风散热,并且气道弹簧柱8从而能够降低外界的碰撞压力,从而能够对低压线圈气道进行内部保护,气道滑板9的上下两侧设置有卡扣柱13,且气道滑板9与卡扣柱13之间为活动连接,卡扣柱13的内部连接有卡扣板12,且卡扣板12与卡扣柱13之间为活动连接,卡扣柱13的上下两侧连接有安装槽11,气道滑板9的内侧安装有调节机构10,且气道滑板9与调节机构10之间为活动连接,调节机构10的底端固定有支撑架15,且调节机构10与支撑架15之间中心线相交,安装槽11与卡扣柱13之间为固定连接,且气道滑板9通过卡扣柱13与安装槽11构成为滑动结构,通过手动推动气道滑板9上的卡扣柱13,从而能够使安装槽11和卡扣板12在气道滑板9之间左右滑动,且能够将将安装槽11和卡扣板12滑动安装在调节机构10和框架5之间,从而能将安装槽11和卡扣板12安装固定卡扣在其他设备上,且能够保护调节机构10和框架5之间的主体1和散热壳板14,从而能够将低压线圈气道进行滑动固定卡扣,且便于散热壳板14保护在低压线圈气道表面,从而便于低压线圈气道进行热量排放;

调节机构10包括固定板1001、滤网板1002和卡槽柱1003,且调节机构10的内部中部均安装有卡槽柱1003,卡槽柱1003的上下两侧设置有滤网板1002,且调节机构10与滤网板1002之间中心线相交,滤网板1002的上下两侧连接有固定板1001,且固定板1001与滤网板1002之间为固定连接,并且调节机构10通过卡槽柱1003与滤网板1002构成为拆卸结构,通过手动拧动调节机构10之间的卡槽柱1003,从而能够将调节机构10中的滤网板1002和固定板1001进行拆卸处理,且有助于工作人员维修检测低压线圈气道的内部结构零部件,从而便于拆卸主体1和散热壳板14之间的零部件,且能够对主体1和散热壳板14之间进行灰尘处理,从而有助于维护主体1和散热壳板14之间散热,接口机构3包括调节柱301、活动柱302、挡板303、网罩304和接口孔305,且接口机构3的内部中部焊接有接口孔305,接口机构3靠近接口孔305的两侧连接有网罩304,且接口机构3的内部内壁与网罩304的内部内壁之间紧密贴合,网罩304的底端固定有挡板303,挡板303的底部设置有活动柱302,且活动柱302与挡板303之间为固定连接,活动柱302的底部固定有调节柱301,且活动柱302与调节柱301之间为固定连接,接口机构3与调节柱301之间为活动连接,且接口机构3通过调节柱301与接口孔305构成为旋转结构,通过手动调节接口机构3中的网罩304从而能够带动调节柱301、活动柱302和挡板303在接口孔305之间旋转活动,且能够将网罩304旋转卡合在接口机构3和接口孔305之间,从而能够避免连接设备堵塞其散热设备,且便于低压线圈气道进行内部散热疏通,并且能够避免由于有连接设备撑条的厚度,而占用了部分的散热面积,从而有助于相邻的两根撑条之间的气道进行通风散热工作;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该低压线圈气道结构,通过散热机构4和框架5之间之间的碰撞板7和气道弹簧柱8,从而能够将主体1、散热壳板14和调节机构10和框架5保持的一定的散热空间,从而有助于低压线圈气道用工字撑条为实心式,均布于线圈幅向,且能够通过相邻两根撑条之间的气道进行通风散热,并且气道弹簧柱8从而能够降低外界的碰撞压力,从而能够对低压线圈气道进行内部保护,通过手动调节接口机构3中的网罩304从而能够带动调节柱301、活动柱302和挡板303在接口孔305之间旋转活动,且能够将网罩304旋转卡合在接口机构3和接口孔305之间,从而能够避免连接设备堵塞其散热设备,且便于低压线圈气道进行内部散热疏通,并且能够避免由于有连接设备撑条的厚度,而占用了部分的散热面积,从而有助于相邻的两根撑条之间的气道进行通风散热工作,通过手动拧动调节机构10之间的卡槽柱1003,从而能够将调节机构10中的滤网板1002和固定板1001进行拆卸处理,且有助于工作人员维修检测低压线圈气道的内部结构零部件,从而便于拆卸主体1和散热壳板14之间的零部件,且能够对主体1和散热壳板14之间进行灰尘处理,从而有助于维护主体1和散热壳板14之间散热,通过升降网402在散热机构4和滑槽柱404之间的升降活动,从而能够将升降网402升降滑动卡合在滑槽柱404和限位柱403,且能够预防灰尘进入主体1、支撑架15和调节机构10之间,从而有助于低压线圈气道进行正常工作,且能够将四周灰尘过滤在升降网402上,并且当低压线圈气道进行正常工作时,从而能够通过散热机构4和滑槽柱404之间的升降网402进行外部散热,且通过拧动散热机构4上的螺栓柱401从而能够将升降网402固定在滑槽柱404和限位柱403之间,且有助于工作人员调节其内部散热结构,通过手动调节固定机构2中的支架板201从而能够带动固定机构2上的铰链板203和连接杆204,且能够将支架板201卡合在调节机构10和框架5之间,从而能够将主体1和散热壳板14保护在支架板201之间,且能够将散热壳板14固定在主体1、支撑架15和调节机构10之间,从而能够使低压线圈气道进行正常工作,且能够将散热壳板14固定在主体1四周,从而能够预防出现散热不充分,散热效果差等情况,通过手动推动气道滑板9上的卡扣柱13,从而能够使安装槽11和卡扣板12在气道滑板9之间左右滑动,且能够将将安装槽11和卡扣板12滑动安装在调节机构10和框架5之间,从而能将安装槽11和卡扣板12安装固定卡扣在其他设备上,且能够保护调节机构10和框架5之间的主体1和散热壳板14,从而能够将低压线圈气道进行滑动固定卡扣,且便于散热壳板14保护在低压线圈气道表面,从而便于低压线圈气道进行热量排放,这就是该低压线圈气道结构的工作原理。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