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数据连接器及信号传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43026发布日期:2019-08-03 16:24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高速数据连接器及信号传输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高速数据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速数据连接器及信号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连接器是我们电子工程技术人员经常接触的一种部件,在电路内被阻断处或孤立不通的电路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从而使电流流通,使电路实现预定的功能。其中,高速数据(HSD)连接器为高速数据应用提供了均匀阻抗控制互连系统,这些连接器构成了一个高性能的低压差分信号数字系统,实现高速高质量的信号传输,更是人们不断最求的,而现有的高速数据连接器多集中在高速传输,而忽略了连接器中电路自身容易发生串接,导致错误信号传输,此外,还容易受到外界信号源的干扰,导致信号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速数据连接器及信号传输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连接器自身的电路容易发生串接,导致错误信号传输,此外,还容易受到外界信号源的干扰,导致信号差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高速数据连接器,包括:导电端子、内绝缘件、内绝缘件后盖、外导体座、外导体座后盖以及外绝缘件;其中,所述外导体座的一端插设在所述外绝缘件内;所述外导体座内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贯穿于所述内绝缘件的两端;所述内绝缘件、所述内绝缘件后盖以及所述外导体座后盖顺次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内绝缘件后盖盖设在所述内绝缘件的端部;所述导电端子插设在所述内绝缘件以及所述内绝缘件后盖内,且所述导电端子的一端穿过所述内绝缘件后盖并位于所述内绝缘后盖的外部;所述外导体座后盖盖设在所述内绝缘件后盖的端部,且所述外导体座后盖用于封盖住所述安装腔的一端开口。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外导体座包括主体、限位板以及插接柱;其中,所述主体以及所述插接柱顺次相连接;所述主体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贯穿于所述主体的一个侧壁面,且所述侧壁面上设置有焊脚;所述插接柱开设有第二通孔,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所述第一通孔以及所述第二通孔形成安装通道,所述内绝缘件插设在所述安装通道内;所述限位板沿着所述插接柱的周向设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外绝缘件包括本体以及安装体;其中,所述安装体设置在所述本体的端部;所述本体为内部中空且两端开口的壳体结构;所述安装体上开设有顺次相连通的限位槽和安装孔,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本体的中空处相连通;所述限位板设置在所述限位槽内;所述安装孔为阶梯孔结构,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插接柱相适配。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内绝缘件包括基体以及限位条;其中,所述基体的一端部呈阶梯状;所述限位条设置在所述基体相对的另一端,且所述限位条沿着所述基体的长度方向延伸。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基体的端部形成有第一台阶以及第二台阶;其中,所述基体开设有第一通孔以及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一端贯穿于所述第一台阶的第一台阶面,所述第一通孔的另一端贯穿于所述基体的另一端;所述第二通孔贯穿于所述第二台阶的第一台阶面,所述第二通孔的另一端贯穿于所述基体的另一端。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导电端子包括第一导电端子以及第二导电端子;其中,所述第一导电端子插设在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二导电端子插设在所述第二通孔内,且所述第一导电端子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相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导电端子以及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均呈L型。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内绝缘件后盖的一端部呈阶梯状,且所述内绝缘件后盖的阶梯状端部与所述内绝缘件的阶梯状端部相适配;所述内绝缘件开设有安装通孔,且所述安装通孔贯穿于所述内绝缘后盖的一侧面以及与所述一侧面相邻的底端面;所述安装通孔用于穿设所述导电端子。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外导体座后盖包括限位安装板以及限位凸起;其中,所述限位凸起设置在所述限位安装板上;所述外导体座的安装腔的内壁面开设有限位安装槽;所述限位安装板设置在所述限位安装槽内,且所述限位凸起远离所述内绝缘件后盖设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外导体座为锌合金外导体座;所述外导体座后盖为锌合金外导体座后盖。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信号传输系统,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高速数据连接器,因而,具有该装置的全部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本申请提供的高速数据连接器,包括:导电端子、内绝缘件、内绝缘件后盖、外导体座、外导体座后盖以及外绝缘件;其中,外导体座的一端插设在外绝缘件内;外导体座内开设有安装腔,安装腔贯穿于内绝缘的两端,内绝缘件设置在安装腔内;内绝缘件后盖后盖也设置在安装腔内;且内绝缘件后盖盖设在内绝缘件的端部;导电端子插设在内绝缘件以及内绝缘后盖内,且导电端子的一端穿过内绝缘件后盖位于内绝缘后盖的外部;外导体座后盖也设置在安装腔内,且外导体座后盖盖设在内绝缘件后盖上,外导体座后盖用于封盖住安装腔的一端开口。

本申请提供的高速数据连接器,导电端子插设在内绝缘件以及内绝缘件后盖内,导电端子与外导体座之间设置有内绝缘件以及内绝缘件后盖,使得导电端子与外导体座完全分隔开,避免了导电端子与内绝缘件相串接在一起,从而保证信号的正确传输,此外,导电端子以及外导体座均插设在外绝缘件内,即导电端子以及外导体座外接线束的另一端均隐藏在外绝缘件内,避免了外部源的信号干扰,保证信号传输的正常进行。

可见,本申请提供的高速数据连接器,具有内绝缘件、内绝缘件后盖以及外绝缘件,内绝缘件以及内绝缘件后盖将导电端子与外导体座相分隔开,避免了串接干扰,外绝缘件设置在外导体座的外部,避免了外部源的干扰,外导体座后盖将内绝缘件以及内绝缘件后盖压紧在外导体座的安装腔内,避免了以上结构晃动,更加安全、可靠。

本申请提供的信号传输系统,包括上述所述的高速数据连接器,因而,通过本高速数据连接器实现了信号的无干扰,高速正确传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高速数据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高速数据连接器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高速数据连接器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在A-A截面的剖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导电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内绝缘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内绝缘件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外导体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外绝缘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外绝缘件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内绝缘件后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内绝缘件后盖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外导体座后盖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导电端子,11-第一导电端子,12-第二导电端子,2-内绝缘件,21-基体,211-第一台阶,212-第二台阶,22-限位条,3-内绝缘件后盖,31-安装通孔,4-外导体座,41-主体,411-限位安装槽,42-限位板,43-插接柱,44-焊脚,45-安装腔,5-外导体座后盖,51-限位安装板,52-限位凸起,6-外绝缘件,61-本体,62-安装体,621-限位槽,622-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

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照图1至图13描述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的高速数据连接器及信号传输系统。

参见图1至图4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速数据连接器,包括:导电端子1、内绝缘件2、内绝缘件后盖3、外导体座4、外导体座后盖5以及外绝缘件6;其中,外导体座4的一端插设在外绝缘件6内;外导体座4内开设有安装腔45,安装腔45贯穿于内绝缘件2的两端;内绝缘件2、内绝缘件后盖3以及外导体座后盖5顺次设置在安装腔45内;内绝缘件后盖3盖设在内绝缘件2的端部;导电端子1插设在内绝缘件2以及内绝缘件后盖3内,且导电端子1的一端穿过内绝缘件后盖3并位于内绝缘后盖的外部;外导体座后盖5盖设在内绝缘件后盖3的端部,且外导体座后盖5用于封盖住安装腔45的一端开口。

本申请提供的高速数据连接器,导电端子1插设在内绝缘件2以及内绝缘件后盖3内,导电端子1与外导体座4之间设置有内绝缘件2以及内绝缘件后盖3,使得导电端子1与外导体座4完全分隔开,避免了导电端子1与内绝缘件2相串接在一起,从而保证信号的正确传输,此外,导电端子1以及外导体座4均插设在外绝缘件6内,即导电端子1以及外导体座4外接线束的另一端均隐藏在外绝缘件6内,避免了外部源的信号干扰,保证信号传输的正常进行。

可见,本申请提供的高速数据连接器,具有内绝缘件2、内绝缘件后盖3以及外绝缘件6,内绝缘件2以及内绝缘件后盖3将导电端子1与外导体座4相分隔开,避免了串接干扰,外绝缘件6设置在外导体座4的外部,避免了外部源的干扰,外导体座后盖5将内绝缘件2以及内绝缘件后盖3压紧在外导体座4的安装腔45内,避免了以上结构晃动,更加安全、可靠。

其中,可选地,安装腔45贯穿于外导体座4的两端以及一侧壁面,外导体座后盖5用于封盖住安装腔45的一端开口,且外导体座后盖5对内绝缘件2以及内绝缘件后盖3起到有效的限位作用。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8所示,外导体座4包括主体41、限位板42以及插接柱43;其中,主体41以及插接柱43顺次相连接;主体41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贯穿于主体41的一个侧壁面,且侧壁面上设置有焊脚44;插接柱43开设有第二通孔,且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相连通;

第一通孔以及第二通孔形成安装通道,内绝缘件2插设在安装通道内;限位板42沿着插接柱43的周向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插接柱43便于插设在外绝缘件6内,主体41留在外绝缘件6的外部,焊脚44与PCB电路板相配合,并焊接在一起。第一通孔贯穿于主体41的两端以及侧壁,尤其贯穿于侧壁,便于导电端子1的一端从主体41的侧壁面伸出,形成直角转接的结构。其中,第一通孔以及第二通孔形成L型的安装通道。

其中,可选地,主体41为长方体结构,插接柱43为圆柱体结构。

其中,可选地,主体41与插接柱43为一体式结构,不仅限于此。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9和图10所示,外绝缘件6包括本体61以及安装体62;

其中,安装体62设置在本体61的端部;本体61为内部中空且两端开口的壳体结构;安装体62上开设有顺次相连通的限位槽621和安装孔622,且安装孔622与本体61的中空处相连通;限位板42设置在限位槽621内;安装孔622为阶梯孔结构。在该实施例中,外导体座4的限位板42恰好能安装至限位槽621内,从而实现了外导体座4与外绝缘件6的稳固装配,两者不易分离,其中,对于阶梯轴状的插接柱43而言,其与阶梯孔状的安装孔622相适配,进一步起到加固连接的作用。

其中,可选地,安装体62为正方体结构,但不仅限于此。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6和图7所示,内绝缘件2包括基体21以及限位条22;其中,基体21的一端部呈阶梯状;限位条22设置在基体21相对的另一端,且限位条22沿着基体21的长度方向并远离基体21延伸。

在该实施例中,基体21的一端部呈阶梯状,基体21的相对的另一端部相平齐,使得同一基体21上形成长度不同的区域,用于安装不同长度的导电端子1。限位条22设置在基体21的端部,并沿基体21的长度方向延伸,其与外导体座4的安装腔45的侧壁相抵靠,起到限位的作用,尤其可在外导体座4的安装腔45的开口端设置有限位环,使得限位条22能够抵靠在限位环上。

其中,可选地,限位条22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限位条22沿着基体21的周向均匀分布。

其中,可选地,基体21为圆柱体结构,但不仅限于此。

其中,可选地,基体21与限位条22为一体式结构,但不仅限于此。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6和图7所示,基体21的端部形成有第一台阶211以及第二台阶212;其中,基体21开设有第一通孔以及第二通孔;第一通孔的一端贯穿于第一台阶211的第一台阶面,第一通孔的另一端贯穿于基体21的另一端;第二通孔贯穿于第二台阶212的第一台阶面,第二通孔的另一端贯穿于基体21的另一端;

导电端子1包括第一导电端子11以及第二导电端子12;其中,第一导电端子11插设在第一通孔内,第二导电端子12插设在第二通孔内,且第一导电端子11与第二导电端子12相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导电端子11以及所述第二导电端子12均呈L型。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台阶211的第一台阶面以及第二台阶212的第一台阶面均垂直于内绝缘件2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一台阶211的第一台阶面高于第二台阶212的第一台阶面,第一导电端子11安装至第一通孔内,第二导电端子12安装在第二通孔内,第一导电端子11高于第二导电端子12。

其中,可选地,第一导电端子11以及第二导电端子12的数量均为多个,不仅限于图中所示的数量。当然,第一通孔与第一导电端子11的数量相同,且相一一对应,第二通孔与第二导电端子12的数量相同,且相一一对应。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1和图12所示,内绝缘件后盖3的一端部呈阶梯状,且内绝缘件后盖3的阶梯状端部与内绝缘件2的阶梯状端部相适配;内绝缘件2开设有安装通孔31,且安装通孔31贯穿于内绝缘后盖的一侧面以及与一侧面相邻的底端面;安装通孔31用于穿设导电端子1。

在该实施例中,内绝缘件后盖3的一端部呈阶梯状,使得其能够与内绝缘件2的阶梯状端部相适配,使得内绝缘件后盖3能够稳定地扣设在内绝缘件2上,两者装配得更稳定。内绝缘件2开设有L型的贯穿孔,贯穿相邻的一侧面以及底端面,形成直角弯折结构,使其与导电端子1的形状相同,便于与导电端子1的装配。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3所示,外导体座后盖5包括限位安装板51以及限位凸起52;其中,限位凸起52设置在限位安装板51上;外导体座4的安装腔45的内壁面开设有限位安装槽411;限位安装板51设置在限位安装槽411内,且限位凸起52远离内绝缘件后盖3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限位安装板51卡设在安装腔45的内壁面的限位安装槽411内,从而实现了外导体座后盖5与外导体座4的装配,限位凸起52则将其余的安装腔45完全填满,使得安装腔45内的各部件不会发生晃动。

其中,可选地,限位凸起52与限位安装板51为一体式结构,当然,不仅限于此。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外导体座4为锌合金外导体座;外导体座后盖5为锌合金外导体座后盖。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内绝缘件2以及内绝缘件后盖3均采用塑胶材料制作而成,绝缘效果好,且价格便宜,当然,不仅限于此,还可采用其他材质制作而成。在该实施例中,外导体座4以及外导体座后盖5均采用锌合金制作而成,导电效果更好,当然,不仅限于此,还可采用其他材质制作而成。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信号传输系统,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高速数据连接器,因而,具有该装置的全部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