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43009发布日期:2019-08-03 16:24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缆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射频信号传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缆连接器。



背景技术:

分米波电缆连接器是电缆连接器的一种,用于分米波电视系统中,与相配的分米波电缆连接,一起作为发射机的主馈线或分馈线,也可在其他射频回路中如雷达、无线通信设备中广泛使用,传输射频信号。

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206947680U,授权公告日为2018年1月30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弹性连接的射频连接器,包括外壳、嵌套在外壳中并与外壳绝缘的内导体,还包括弹性连接件,外壳的一端设有法兰,弹性连接件包括相互连接的固定端和连接端,弹性连接件通过该固定端与法兰相固定且与外壳电连接,连接端外露于法兰端面并沿伸出法兰端面的内导体周向分布,弹性连接件能通过连接端与外部设备腔体相连,并能与内导体构成具有设定特性抗的同轴传输通道。

在该射频连接器的法兰用于安装在外部设备的壳体中,且通过将设备内部的电缆连接在内导体上实现连接,但是在运输过程中,因内导体突出于法兰,此时内导体容易因磕碰而发生形变,最终影响内导体和设备上的电缆进行连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缆连接器,通过在法兰盘上设置覆盖内导体的保护盖,从而减少内导体在运输过程中的磕碰。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缆连接器,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内的外导体、设置在外壳内中部的内导体组件、设置在外导体和内导体组件之间的绝缘子、设置在外壳一端的法兰盘、设置在外壳另一端的压紧螺套、设置在内导体组件靠近法兰盘一端和外壳之间的密封环,所述内导体组件的一端突出于法兰盘,所述法兰盘上可拆卸连接有覆盖内导体组件突出于法兰盘部分的保护盖,所述外壳靠近保护盖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一环槽,所述第一环槽内设置有抵紧在第一环槽内壁和保护盖之间的弹性垫圈,所述保护盖与法兰盘之间设置有固定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法兰盘上开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保护盖上开设有与第一通孔相对应的第三通孔、与第二通孔相对应的第四通孔,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之间的销钉、穿过第二通孔和第四通孔的固定螺栓、螺纹连接在固定螺栓穿过第四通孔一端上的固定螺母。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法兰盘靠近保护盖的端面上开设有多个呈圆周阵列分布的限位槽,所述保护盖上设置有多个分别嵌入在不同限位槽内的限位柱。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护盖的周侧设置有防滑条纹。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护盖靠近外壳的端面开设有对应第一环槽的第二环槽,所述弹性垫圈抵紧在第二环槽的内壁和第一环槽的内壁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护盖采用塑料制成,所述保护盖的内侧设置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靠近内导体组件远离压紧螺套的端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固定组件在法兰盘上安装保护盖实现覆盖内导体组件,从而对内导体组件进行保护,使得电缆连接器在运输过程中,内导体组件不易发生磕碰,同时在外壳的第一环槽内设置弹性垫圈,使得在通过固定组件连接时,保护盖不会过度的压紧法兰盘,从而减少法兰盘的表面出现磨损的问题;

2、法兰盘在安装在外部设备的壳体上时,通常通过销钉和螺栓实现连接,此时为了顾及法兰盘和保护盖的连接,法兰盘和外部设备的连接,固定组件采用销钉、固定螺栓配合固定螺母两种方式进行连接,从而在法兰盘安装在外部设备的壳体上时,销钉和固定螺栓可用于法兰盘在外部设备的壳体上的安装;

3、在保护盖上的限位柱嵌入在法兰盘上的限位槽内,可实现对保护盖进行定位,从而使得法兰盘上的第一通孔和保护盖上的第三通孔对齐,法兰盘上的第二通孔和保护盖上的第四通孔对齐;

4、因保护盖上的限位柱嵌入在法兰盘上的限位槽内实现对齐,此时因限位柱和限位槽之间的摩擦力导致保护盖不易取下,从而在保护盖上设置防滑条纹,增加握持保护盖时的摩擦力,最终实现方便取下保护盖;

5、在保护盖上开设有对应第一环槽的第二环槽,此时橡皮垫圈突出于第一环槽的部分可嵌入在第二环槽内,从而减小保护盖扣合在法兰盘的过程中,橡皮垫圈从第一环槽处脱出的情况发生;

6、保护盖采用塑料制成可降低成本,但此时保护盖若是形变时容易磕碰到内导体组件,此时在保护盖内侧的缓冲垫能够实现缓冲,减少内导体组件的磕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位于A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外壳;11、第一环槽;2、外导体;3、内导体组件;4、绝缘子;5、法兰盘;51、第一通孔;52、第二通孔;53、限位槽;6、压紧螺套;7、密封环;8、保护盖;81、第三通孔;82、第四通孔;83、限位柱;84、防滑条纹;85、第二环槽;86、缓冲垫;9、弹性垫圈;101、销钉;102、固定螺栓;103、固定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电缆连接器,如图1所示,包括外壳1、设置在外壳1内的外导体2、设置在外壳1内中部的内导体组件3、设置在外导体2和内导体组件3之间的绝缘子4、设置在外壳1一端的法兰盘5、设置在外壳1另一端的压紧螺套6、设置在内导体组件3靠近法兰盘5一端和外壳1之间的密封环7,内导体组件3的一端突出于法兰盘5。

如图1和图2所示,法兰盘5上可拆卸连接有覆盖内导体组件3突出于法兰盘5部分的保护盖8,保护盖8采用塑料材料制成,保护盖8与法兰盘5之间设置有固定组件。法兰盘5上开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通孔51和第二通孔52,保护盖8上开设有与第一通孔51相对应的第三通孔81、与第二通孔52相对应的第四通孔82。固定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通孔51和第三通孔81之间的销钉101、穿过第二通孔52和第四通孔82的固定螺栓102、螺纹连接在固定螺栓102穿过第四通孔82一端上的固定螺母103。

如图1和图2所示,同时在法兰盘5靠近保护盖8的端面上开设有多个呈圆周阵列分布的限位槽53,保护盖8上一体设置有多个分别嵌入在不同限位槽53内的限位柱83,保护盖8的周侧设置有防滑条纹84。保护盖8的内侧粘合固定有缓冲垫86,缓冲垫86采用橡胶材料制成,缓冲垫86靠近内导体组件3远离压紧螺套6的端面。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外壳1靠近保护盖8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一环槽11,保护盖8靠近外壳1的端面开设有对应第一环槽11的第二环槽85,第一环槽11和第二环槽85内设置有抵紧在第一环槽11内壁和第二环槽85内壁之间的弹性垫圈9,弹性垫圈9采用橡皮材料制成且横截面呈圆形。

实施原理:通过固定组件在法兰盘5上安装保护盖8实现覆盖内导体组件3,从而对内导体组件3进行保护,使得电缆连接器在运输过程中,内导体组件3不易发生磕碰,同时在外壳1的第一环槽11内设置弹性垫圈9,使得在通过固定组件连接时,保护盖8不会过度的压紧法兰盘5,从而减少法兰盘5的表面出现磨损的问题;

法兰盘5在安装在外部设备的壳体上时,通常通过销钉101和螺栓实现连接,此时为了顾及法兰盘5和保护盖8的连接,法兰盘5和外部设备的连接,固定组件采用销钉101、固定螺栓102配合固定螺母103两种方式进行连接,从而在法兰盘5安装在外部设备的壳体上时,销钉101和固定螺栓102可用于法兰盘5在外部设备的壳体上的安装。

在保护盖8上的限位柱83嵌入在法兰盘5上的限位槽53内,可实现对保护盖8进行定位,从而使得法兰盘5上的第一通孔51和保护盖8上的第三通孔81对齐,法兰盘5上的第二通孔52和保护盖8上的第四通孔82对齐。

因保护盖8上的限位柱83嵌入在法兰盘5上的限位槽53内实现对齐,此时因限位柱83和限位槽53之间的摩擦力导致保护盖8不易取下,从而在保护盖8上设置防滑条纹84,增加握持保护盖8时的摩擦力,最终实现方便取下保护盖8。

在保护盖8上开设有对应第一环槽11的第二环槽85,此时橡皮垫圈突出于第一环槽11的部分可嵌入在第二环槽85内,从而减小保护盖8扣合在法兰盘5的过程中,橡皮垫圈从第一环槽11处脱出的情况发生。

保护盖8采用塑料制成可降低成本,但此时保护盖8若是形变时容易磕碰到内导体组件3,此时在保护盖8内侧的缓冲垫86能够实现缓冲,减少内导体组件3的磕伤。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