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型非晶合金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3960发布日期:2019-10-19 03:01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型非晶合金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能型非晶合金变压器。



背景技术:

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主要功能有电压变换、电流变换、阻抗变换、隔离、稳压(磁饱和变压器)等,但是现有的变压器虽然用途广泛,但是大多存在部分问题,具体如下;

1、普通的变压器一般采用硅钢作为铁芯,空载耗损较高,发电需求也会随之上升,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亦相应增加,不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

2、现有的变压器的铁芯在安装时直接与盖体表面进线接触,不具备缓冲减震的功能,在搬运和工作状态时,铁芯容易损坏;

3、此类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无法及时散出,而且此类装置不便于检修和维护;

4、此类装置的壳体强度较低,容易损坏,而且不具备减噪降噪的功能,使用的时候容易产生噪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节能型非晶合金变压器,有利于节能减排,具备减震缓冲功能,容易散热和检修维护,不容易损坏以及具备降噪功能,在同行领域中性能优越且推广性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壳体、变压器铁芯、非晶合金片、缓冲件、高压套管、低压套管、盖体、第一散热翅组、软性端封、检修盖、固定螺栓、密封垫、第二散热翅组、安装部、滑槽、滑块、第三散热翅组、碟簧、弹性垫片、通孔、油漆层、珍珠棉层、碳钢加强层、加强筋,所述壳体内部的两端均安装有缓冲件,且缓冲件之间均匀设置有变压器铁芯,变压器铁芯上均匀设置有非晶介金片,壳体的顶端安装有盖体,且盖体的顶端均匀设置有高压套管,高压套管之间均设置有低压套管,壳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散热翅组,且壳体的另一侧安装有检修盖,检修盖上设置有第三散热翅组,壳体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散热翅组,壳体侧壁的内部设置有碳钢加强层,且碳钢加强层的两侧均填充有珍珠棉层,壳体的外侧均匀涂覆有油漆层。

所述壳体底部的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安装部,且安装部的纵截面均呈“工”字型结构。

所述非晶合金片的两端均设置有软性端封,且软性端封的材质为玻璃胶。

所述缓冲件内部的中央位置处设置有弹性垫片,且弹性垫片的内部均匀设置有通孔,所述弹性垫片的两侧均匀排列有碟簧,且碟簧呈“W”型连接。

所述盖体与壳体之间均匀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且盖体与壳体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垫。

所述检修盖的两侧均固定有滑块,所述壳体内部靠近检修盖的一侧均匀设置有与滑块相匹配的滑槽,所述检修盖通过滑块与滑槽构成滑动机构。

所述碳钢加强层的内部等间距排列有加强筋,且加强筋的纵截面呈“H”型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

(1)该节能型非晶合金变压器通过安装有壳体、变压器铁芯,变压器铁芯由多个非晶合金片堆叠而成,非晶合金的铁损要比一般硅钢低许多,由于损耗降低,发电需求亦随之下降,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亦相应减少,有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同时在非晶合金片的两端均设置有软性端封,减少非晶合金片的振动,从而降低装置噪音,同时增加了变压器铁芯的韧性;

(2)该节能型非晶合金变压器通过在安装有壳体内部的两端均安装有缓冲件、碟簧以及弹性垫片,弹性垫片内设有通孔,通孔可以增加弹性垫片的弹性,弹性垫片的两侧均匀设置有碟簧,碟簧按照“W”形状连接,碟簧相互对称,增加装置的稳定性,综上所述避免变压器铁芯直接与盖体以及壳体底端接触,有利于提高装置的缓冲性能,避免在搬运和工作状态时,铁芯损坏;

(3)该节能型非晶合金变压器通过设置有第一散热翅组、第二散热翅组以及第三散热翅组,使得便于将装置运行时产生的大量热量及时散出,避免内部零件受热老化,同时装置通过在壳体的一侧安装有检修盖,检修盖的两侧均固定有滑块,壳体内部靠近检修盖的一侧均匀设置有与滑块相匹配的滑槽,便于在装置出现故障或损坏的时候将检修盖滑开进行内部检修和维护,利于装置的长期使用;

(4)该节能型非晶合金变压器通过在壳体侧壁的内部设置有碳钢加强层,碳钢加强层的内部均匀设置有“H”型结构的加强筋,便于提高装置的结构强度,使其不容易损坏,同时在碳钢加强层的两侧均填充有珍珠棉层,珍珠棉层具有多纤维结构,声波通过时经过无数纤维的反射,相互叠加、碰撞,使声波能量转化为热能,进而使声波强度减弱,甚至消失,避免造成噪音污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对应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对应图1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对应图1的减震机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对应图1的壳体侧壁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2、变压器铁芯;3、非晶合金片;4、缓冲件;5、高压套管;6、低压套管;7、盖体;8、第一散热翅组;9、软性端封;10、检修盖;11、固定螺栓;12、密封垫;13、第二散热翅组;14、安装部;15、滑槽;16、滑块;17、第三散热翅组;18、碟簧;19、弹性垫片;20、通孔;21、油漆层;22、珍珠棉层;23、碳钢加强层;24、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图5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壳体1、变压器铁芯2、非晶合金片3、缓冲件4、高压套管5、低压套管6、盖体7、第一散热翅组8、软性端封9、检修盖10、固定螺栓11、密封垫12、第二散热翅组13、安装部14、滑槽15、滑块16、第三散热翅组17、碟簧18、弹性垫片19、通孔20、油漆层21、珍珠棉层22、碳钢加强层23、加强筋24,壳体1内部的两端均安装有缓冲件4,且缓冲件4之间均匀设置有变压器铁芯2,变压器铁芯2上均匀设置有非晶合金片3,壳体1的顶端安装有盖体7,且盖体7的顶端均匀设置有高压套管5,高压套管5之间均设置有低压套管6,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散热翅组13,且壳体1的另一侧安装有检修盖10,检修盖10上设置有第三散热翅组17,壳体1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散热翅组8,壳体1侧壁的内部设置有碳钢加强层23,且碳钢加强层23的两侧均填充有珍珠棉层22,壳体1的外侧均匀涂覆有油漆层21;

所述壳体1底部的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安装部14,且安装部14的纵截面均呈“工”字型结构,便于装置固定安装与拆卸。

所述非晶合金片3的两端均设置有软性端封9,且软性端封9的材质为玻璃胶,减少非晶合金片3的振动,从而降低装置噪音,同时增加了变压器铁芯2的韧性。

所述缓冲件4内部的中央位置处设置有弹性垫片19,且弹性垫片19的内部均匀设置有通孔20,所述弹性垫片19的两侧均匀排列有碟簧18,且碟簧18呈“W”型连接,通孔20可以增加弹性垫片19的弹性,碟簧18的排列方式增加装置的稳定性,综上所述避免变压器铁芯2直接与盖体7以及壳体1底端接触,有利于提高装置的缓冲性能,避免在搬运和工作状态时,内部变压器铁芯2损坏。

所述盖体7与壳体1之间均匀通过固定螺栓11固定连接,且盖体7与壳体1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垫12,保证连接的紧密性。

所述检修盖10的两侧均固定有滑块16,所述壳体1内部靠近检修盖10的一侧均匀设置有与滑块16相匹配的滑槽15,所述检修盖10通过滑块16与滑槽15构成滑动机构,便于在装置出现故障或损坏的时候可以将检修盖10滑开进行内部检修与维护。

所述碳钢加强层23的内部等间距排列有加强筋24,且加强筋24的纵截面呈“H”型结构,提高装置结构强度,使其不容易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首先将装置通过壳体1底部的安装部14固定安装在使用区域,接通电源,变压器铁芯2由多个非晶合金片3堆叠而成,非晶合金的铁损要比一般的硅钢低许多,由于损耗降低,发电需求亦随之下降,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亦相应减少,有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同时在非晶合金片3的两端均设置有软性端封9,减少非晶合金片3的振动,从而降低装置噪音,同时增加了变压器铁芯2的韧性,壳体1内部的两端均设置有缓冲件4,缓冲件4内部的中央位置处设置有弹性垫片19,弹性垫片19内设有通孔20,通孔20可以增加弹性垫片19的弹性,弹性垫片19的两侧均匀设置有碟簧18,碟簧18按照“W”形状连接,增加装置的稳定性,避免变压器铁芯2直接与盖体7以及壳体1底端接触,有利于提高装置的缓冲性能,避免在搬运和工作状态时,内部变压器铁芯2损坏,第一散热翅组8、第二散热翅组13以及第三散热翅组17便于均匀散出装置运行时产生的热量,在装置出现故障或损坏的时候可以将检修盖10滑开进行内部检修与维护,在壳体1侧壁的内部设置有碳钢加强层23,碳钢加强层23的内部均匀设置有“H”型结构的加强筋24,便于提高装置的结构强度,使其不容易损坏,同时珍珠棉层22具有多纤维结构,声波通过时经过无数纤维的反射,相互叠加、碰撞,使声波能量转化为热能,进而使声波强度减弱,甚至消失,避免造成噪音污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有利于节能减排,具备减震缓冲功能,容易散热和检修维护,不容易损坏以及具备降噪功能,在同行领域中性能优越且推广性强。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