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推入自锁式圆形射频集束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36495发布日期:2019-10-09 05:36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推入自锁式圆形射频集束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器件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推入自锁式圆形射频集束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行业的快速发展,各军民微波通讯、移动通讯、精密测试仪器等设备的体积日益趋于小型化、微型化、整体化。而对于射频信号的传输却越来越密集,具体表现在一个通信系统中有多路射频信号同时传输,这就导致了一个系统中有多路射频接头需要一一分别去连接,若采用上述传输方式,如需接通或断开整个电路,需要多个接头分别对插或分离,故耗时较多,插拔困难,互连效率低下,且多个接头分开操作必然占用较多安装空间;在一些狭小空间无法满足使用要求,是该类连接器存在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推入自锁式圆形射频集束电连接器,能实现快速连接和分离,占用空间小,且连接安全可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推入自锁式圆形射频集束电连接器,包括射频插芯组件、锁定套筒、内壳体和外壳体;

所述射频插芯组件包括2条以上的射频插芯本体和连接于射频插芯本体的插芯固定套,所述插芯固定套设有2个以上的插孔,所述射频插芯本体的前部分别穿设于插孔;

所述内壳体套设于射频插芯组件外侧,所述内壳体的前段的外径小于其后段的外径;

所述锁定套筒套设于内壳体外部,所述锁定套筒的前部设有锁定弹片,所述锁定弹片的外侧设有凸块,所述锁定弹片的内侧与内壳体前段的外部存在间隙;

所述外壳体套设于锁定套筒的外部,所述外壳体对应锁定弹片的所在位置设有通孔。

其中,所述推入自锁式圆形射频集束电连接器还包括卡环和固定管套;

所述插芯固定套的前部设有第一台阶,所述卡环连接于第一台阶处;

所述插芯固定套的后部设有第二台阶,所述固定管套的前端连接于第二台阶处。

其中,所述推入自锁式圆形射频集束电连接器还包括衬套,所述衬套连接于固定管套的后部。

其中,所述推入自锁式圆形射频集束电连接器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连接于衬套的后部。

其中,所述推入自锁式圆形射频集束电连接器还包括线夹和螺帽;

所述线夹的前端顶靠在密封圈的后部,所述线夹的后部设有夹线弹片;

所述螺帽螺纹连接于内壳体的后部,所述螺帽内侧与夹线弹片过盈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推入自锁式圆形射频集束电连接器结构中,通过将多个射频插芯本体通过插芯固定套固定并整齐排列,使多个射频插芯本体集成在一个电连接器内,保证在连接通路的情况下,大大减少占用空间,使面板变得简洁,减少系统连接时的用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内壳体、锁定套筒和外壳体的结构,通过外壳体保护内部结构,通过锁定套筒的锁定弹片与内壳体后段之间形成间隙,当锁定弹片的凸块受到外部压力时,会产生弹性形变,使外壳体仅需要推入插座中,通过锁定弹片的凸块与插座的凹槽形成自锁,节约了多插芯通信的信号连接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推入自锁式射频集束电连接件的结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推入自锁式射频集束电连接件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推入自锁式射频集束电连接件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推入自锁式射频集束电连接件的插座结构剖视图;

标号说明:

1、射频插芯组件;11、射频插芯本体;12、插芯固定套;121、第一台阶;122、第二台阶;2、内壳体;3、锁定套筒;31、锁定弹片;32、凸块;4、外壳体;41、通孔;5、卡环;6、固定管套;7、衬套;8、密封圈;9、线夹;

10、螺帽;13、插座;131、锁定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通过将多个射频插芯本体通过插芯固定套固定并整齐排列,使多个射频插芯本体集成在一个电连接器内;通过锁定弹片的凸块与插座的凹槽形成自锁,节约了多插芯通信的信号连接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请参照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推入自锁式圆形射频集束电连接器,包括射频插芯组件1、锁定套筒3、内壳体2和外壳体4;

所述射频插芯组件1包括2条以上的射频插芯本体11和连接于射频插芯本体11的插芯固定套12,所述插芯固定套12设有2个以上的插孔,所述射频插芯本体11的前部分别穿设于插孔;

所述内壳体2套设于射频插芯组件1外侧,所述内壳体2的前段的外径小于其后段的外径;

所述锁定套筒3套设于内壳体2外部,所述锁定套筒3的前部设有锁定弹片31,所述锁定弹片31的外侧设有凸块32,所述锁定弹片31的内侧与内壳体2前段的外部存在间隙;

所述外壳体4套设于锁定套筒3的外部,所述外壳体4对应锁定弹片31的所在位置设有通孔41。

上述推入自锁式圆形射频集束电连接器的工作原理说明:当上述电连接器插入插座13时,插座13上的键槽与电连接器外壳的定位键对正,然后将电连接器推入插座内,在听到“咔哒”声时,表明电连接器和插座插合到位,此时锁定弹片31的凸块32嵌入插座的锁定凹槽131中,把电连接器锁定在插座13内并锁紧,使得电连接器的多个射频插芯本体11与插座同时实现了信号传输;使用结束后,向插座13外拔出电连接器时,锁定弹片31的凸块32从插座13的凹槽中释放,使电连接器与插座13分离,使电连接器的多个射频插芯本体11与插座13的电信号的同时传输中断。

上述推入自锁式圆形射频集束电连接器结构中,通过将多个射频插芯本体11通过插芯固定套12固定并整齐排列,使多个射频插芯本体11集成在一个电连接器内,保证在连接通路的情况下,大大减少占用空间,使面板变得简洁,减少系统连接时的用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内壳体2、锁定套筒3和外壳体4的结构,通过外壳体4保护内部结构,通过锁定套筒3的锁定弹片31与内壳体2后段之间形成间隙,当锁定弹片31的凸块32受到外部压力时,会产生弹性形变,使外壳体4仅需要推入插座13中,通过锁定弹片31的凸块32与插座的凹槽形成自锁,节约了多插芯通信的信号连接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上述推入自锁式圆形射频集束电连接器结构中,还包括卡环5和固定管套6;

所述插芯固定套12的前部设有第一台阶121,所述卡环5连接于第一台阶121处;

所述插芯固定套12的后部设有第二台阶122,所述固定管套6的前端连接于第二台阶122处。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在插芯固定套12的前部的第一台阶121上设置卡环5,在后部的第二台阶122上连接固定管套6,限制插芯固定套12前后窜动。

进一步的,上述推入自锁式圆形射频集束电连接器结构中,还包括衬套7,所述衬套7连接于固定管套6的后部。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在固定管套6后部连接衬套7,以压紧电缆屏蔽层,达到良好的电磁屏蔽效果。

进一步的,上述推入自锁式圆形射频集束电连接器结构中,还包括密封圈8,所述密封圈8连接于衬套7的后部。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设置密封圈8实现连接器尾部的密封。

进一步的,上述推入自锁式圆形射频集束电连接器结构中,还包括线夹9和螺帽10;

所述线夹9的前端顶靠在密封圈8的后部,所述线夹9的后部设有夹线弹片;

所述螺帽10螺纹连接于内壳体2的后部,所述螺帽10内侧与夹线弹片过盈配合。

由上述描述可知,线夹9套设于多根射频插芯的外部,通过将螺帽10锁紧于内壳体2后部,线夹9后部的夹线弹片向中部聚拢从而将多条电缆向中部夹紧。

实施例1

一种推入自锁式圆形射频集束电连接器,包括射频插芯组件1、锁定套筒3、内壳体2和外壳体4;所述射频插芯组件1包括2条以上的射频插芯本体11和连接于射频插芯本体11的插芯固定套12,所述插芯固定套12设有2个以上的插孔,所述射频插芯本体11的前部分别穿设于插孔;所述内壳体2套设于射频插芯组件1外侧,所述内壳体2的前段的外径小于其后段的外径;所述锁定套筒3套设于内壳体2外部,所述锁定套筒3的前部设有锁定弹片31,所述锁定弹片31的外侧设有凸块32,所述锁定弹片31的内侧与内壳体2前段的外部存在间隙;所述外壳体4套设于锁定套筒3的外部,所述外壳体4对应锁定弹片31的所在位置设有通孔41。

所述推入自锁式圆形射频集束电连接器还包括卡环和固定管套;所述插芯固定套的前部设有第一台阶,所述卡环连接于第一台阶处;所述插芯固定套的后部设有第二台阶,所述固定管套的前端连接于第二台阶处。所述推入自锁式圆形射频集束电连接器还包括衬套,所述衬套连接于固定管套的后部。所述推入自锁式圆形射频集束电连接器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连接于衬套的后部。所述推入自锁式圆形射频集束电连接器还包括线夹和螺帽;所述线夹的前端顶靠在密封圈的后部,所述线夹的后部设有夹线弹片;所述螺帽螺纹连接于内壳体的后部,所述螺帽内侧与夹线弹片过盈配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推入自锁式圆形射频集束电连接器结构中,通过将多个射频插芯本体通过插芯固定套固定并整齐排列,使多个射频插芯本体集成在一个电连接器内,保证在连接通路的情况下,大大减少占用空间,使面板变得简洁,减少系统连接时的用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内壳体、锁定套筒和外壳体的结构,通过外壳体保护内部结构,通过锁定套筒的锁定弹片与内壳体后段之间形成间隙,当锁定弹片的凸块受到外部压力时,会产生弹性形变,使外壳体仅需要推入插座中,通过锁定弹片的凸块与插座的凹槽形成自锁,节约了多插芯通信的信号连接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