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布线的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79011发布日期:2019-09-13 22:53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布线的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布线的电缆。



背景技术:

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线导体,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而且电缆的整体外围还通过高度绝缘的覆盖层包裹着。电缆多架设在空中或装在地下、水底,用于电讯或电力输送。

电缆生产出来时一般都是盘旋成一捆捆后再外运,目前,一般在电缆的外表面加少量的润滑油来减轻成捆电缆中电缆相互间的摩擦,以降低电缆在运输等移动过程中造成的外护套损伤,但防止磨损的效果并不佳;而且润滑油会粘黏杂物,给布线施工工人带来了更多的脏污。同时,由于长时间的成捆盘旋,绝缘材料发生一定的反应,电缆在拉升使用时,其实并没有原有的抗拉强度,因此拉伸展开时容易造成外护套的断裂。

电气工业中,一般都是通过在墙壁或建筑物上装钉或架设线槽来容置敷设的电缆,线槽的安装使用既提高了布线的成本,线槽布设的工序繁琐。或者还有通过多个装有瓷辊的金属架来支撑起电缆,但是由于瓷辊对电缆只是起到小范围的限位,以及由于电缆过长,电缆受力容易走位,而且瓷辊本身是可转动,其支撑作用不大,因此电缆采用瓷辊结构做中途的承载物并不稳定:在布线时,一旦进线的一端松弛了,电缆就会受拉力与重力作用而往初始端收缩,需要重新布线;安装瓷辊一般都是采用铁架子,瓷辊服役一段时间,由于生锈或损坏等原因,某一处的瓷辊支撑结构掉落,整条电缆就会受力而摆动,容易使得电缆被扯断;上述的情况还可能引发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布线的电缆,具有布线安装方便,成本低廉,改进的电缆还具有防断裂、耐磨损、抗拉强度高的特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便于布线的电缆,包括成型电缆,所述成型电缆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连接固定的外物来敷设成型电缆。

作为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成型电缆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一条柔性的连接基底,所述连接件设置在连接基底上。一整条的连接基底固定设置在电缆的外表面,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电缆的抗裂耐性,另一方面使生产制造更为容易。

作为另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成型电缆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若干块连接基底,每一所述连接基底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连接件。所述连接基底以多块的形式固定在成型电缆的外表面,连接基底为柔硬性均可,节省了材料;而且各连接基底相互间设置有间隔,能够有效地防止电缆折弯,以及抗拉性能不减。

作为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连接基底上设置有若干通槽,所述连接件可拆卸地穿进所述通槽以连接在所述连接基底上。增设有通槽,连接件就能够实现可拆卸地安装,电缆与连接件可分开生产制造,在敷设电缆时,再把连接件穿进通槽来将电缆与固定外物连接。

作为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通槽内设置有止动卡子,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若干与所述止动卡子配合使用的卡齿。止动卡子用于对齿条在通槽内的限位活动,通过止动卡子与卡齿的配合使用,能够有效地将连接件与成型电缆表面的连接基底相连,安装操作也又简便,结构简单还低廉。

作为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连接件可采用扎带、扎绳或带环/钩的连接配件。连接件主要是用于穿插进连接基底的通槽并通过捆绑或套设等方式与固定外物相连,受通槽的限位阻碍,连接件能够将电缆分成多个连接点固定在外物上,出于成本或生产制造或使用环境的考虑,其他能够实现该功能且不易损坏的连接配件也适合。

作为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连接件为设置有齿条的套环,该齿条上设置有所述卡齿;所述齿条可活动地穿设于所述通槽中,而止动卡子用于限位齿条的活动。经过试验验证,该种套环的生产成本低廉,安装方便,适应环境能力强,而且服役使用寿命长。

作为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成型电缆的外表面上还设置有若干抗拉减震块,所述抗拉减震块包括直接贴附在成型电缆外表面上的抗拉层和贴附在抗拉层上的缓冲层。减震块是与电缆的护套层直接相连的,增加了护套层的厚度以及该凸起结构能够减少电缆之间或与外物的碰撞,以及具有抗拉伸防断裂性能;进一步的,缓冲层所采用的材料本身就具有柔性和弹性,能够减轻由于碰撞等外部施加的压力,从而提高电缆的韧性。

作为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抗拉层采用耐磨抗拉的柔性塑料;所述缓冲层采用柔性硅胶材料。

作为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成型电缆包括:外护层和成缆内芯;所述外护层包括从内至外依次包覆在成缆内芯外周的无纺布和护套层;所述成缆内芯包括若干组线芯,所述线芯之间的间隙设置有填充材料,保证电缆的圆整性;所述线芯包括若干条相互绝缘的导线和包覆在所述导线外周的橡胶层,每条所述导线由绝缘层包覆着导体。经大量的试验,数据显示,该结构的成型电缆具有更强的抗拉伸、耐磨损性能。

进一步可优选的,所述线芯的橡胶层包括至少两层聚酯薄膜。提高了电缆的抗拉伸、耐磨损性能,从而保障了通电安全和延长了使用寿命。

进一步可优选的,所述线芯均匀地分布在所述成缆内芯中。使电缆在弯曲等过程中受力均匀,不容易断裂或变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种改造的电缆,通过在成型电缆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若干连接件,借助多个连接件通过挂接、或套设、或捆绑等连接方式将电缆与固定的外物连接,从而能够将电缆依赖固定外物而敷设安装好。固定外物可视环境而定,例如电线柱、电线架、钢丝、墙上固定物等。而该若干的连接件成形成多个受力点,即使个别损坏影响也不大,通过连接件将电缆连接在固定的外物上,能够有效地取代传统的电缆支撑线盒、瓷辊限位支撑等,而且本实用新型便于布线操作。生产制造又简单且成本低廉就能实现更好更方便的布线方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接基底与连接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接基底与连接件的侧面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齿条和通槽连接的一种结构的侧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齿条和通槽连接的另一种结构的侧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抗拉减震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成型电缆;11护套层;12无纺布;13线芯;131导线;1311绝缘层;1312导体;132橡胶层;14填充材料;

20连接基底;21通槽;22止动卡子;23底板或方框;

30连接件;31齿条;32卡齿;

40抗拉减震块;41抗拉层;42缓冲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便于布线的电缆,包括成型电缆10,所述成型电缆10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连接件30,所述连接件30用于连接固定的外物来敷设成型电缆10。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成型电缆10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一条柔性的连接基底20,所述连接件设置在连接基底20上。连接基底20是为连接件30与固定的外物相连而提供受力结构,由于电缆的整体重量大,因此连接基底20可采用具有高强度的、抗拉伸性能强的材料,例如耐腐蚀的柔性合金、高强度的柔性橡胶、碳纤维或者复合材料等;连接基底20连为一整条的结构时,其材料需要具备柔性以便于电缆的弯曲收卷;其次连接基底20需要固定设置在所述成型电缆10的外护层上便于连接件的安装,可通过黏连或捆绑或与成型电缆10的护套层一体式加工形成,加工操作简便。

针对所述连接基底,作为优选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成型电缆10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若干块连接基底20,每一所述连接基底2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连接件30。这样分段式的连接基底与整条柔性的连接基底的作用一样,都能够为敷设电缆形成多个受力结构点。所述连接基底20以多块相互设置有间隔的形式固定在成型电缆10的外表面,连接基底为柔硬性均可,相对于成条的连接基底更节省了材料;抗拉性能也不减。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连接基底20的形状、数量可根据需求布设在成型电缆10的外表面。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连接基底上设置有若干通槽21,所述连接件30可拆卸地穿进所述通槽21以连接在所述连接基底20上。而所述连接基底20采用分段式的若干块结构时,每一所述连接基底2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通槽21。增设有通槽21,连接件30就能够实现可拆卸地安装,成型电缆10与连接件30可分开生产制造,在敷设电缆时,再把连接件30穿进通槽21来将电缆与固定外物连接。根据实际应用数据统计,所述连接基底20上的通槽21,相邻的两个之间间距设置为40~70m的范围之间,例如50m/个,55m/个,60m/个,65m/个等;相对应的,所述连接基底20采用分段式的若干块结构时,相邻的两块连接基底之间间距设置为40~70m的范围之间;而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也适合小型电缆的敷设,连接件的设置间隔可根据电缆的实际长度进行合理缩短,以能够形成足够的受力结构点来将电缆连接在固定外物上为宜。进一步作为优选的,所述连接基底20上的通槽21内还嵌设有底板或方框23,所述底板或方框23可采用金属或耐磨橡胶,进一步提高连接基底20的耐磨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通槽21内设置有止动卡子22,所述连接件30上设置有若干与所述止动卡子22配合使用的卡齿32。具体的,通过改变止动卡子22与不同的卡齿32卡紧,可调节连接件30穿过所述通槽21的长短,从而可以通过调节连接件30来适应成型电缆10与固定外物之间的距离,安装时适应环境能力强;作为优选的,连接件30上的卡齿32均匀分布。止动卡子22对卡齿32能够起到限位作用,进一步的,止动卡子22和卡齿32的结构可采用能够相互吻合的结构或卡紧作用时两者至少部分能够重叠的结构,例如均采用方形条或三棱柱形状的齿牙;进一步作为优选的,所述卡齿32和止动卡子22均采用高硬度和高韧性的橡胶材料,例如聚碳酸树酯等;或采用高硬度和高韧性的耐腐蚀合金材料;进一步的,所述止动卡子22设置在一底板上或方框内,所述底板或方框23嵌设在所述通槽21内,即上述的设置在通槽21内的底板或方框23。

作为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连接件30可采用扎带、扎绳或带环/钩的连接配件。连接件30借助通槽21的结构与连接基底20相连,即可将连接件30固接在电缆的外表面上,同时将连接件30挂接在固定的外物上即可将电缆敷设好;进一步地,还可通过连接件30缠绕在所述成型电缆10上再与固定的外物相连接,同时连接件30需要穿插进入到所述通槽21内,利用通槽21能够限制连接件30走位,使得敷设好的电缆更加稳定;进一步的,扎带、扎绳或带环/钩的连接配件上设置有上述卡齿32,或者设置有上述设置有卡齿32的齿条31,其与通槽21的止动卡子22配对作用。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所述的连接件30为设置有齿条31的套环,该齿条31上设置有所述卡齿32;所述齿条31可活动地穿设于所述通槽21中,而止动卡子22用于限位齿条31的活动。所述套环通过所述齿条31穿插进所述连接基底20的通槽21,并通过槽内的止动卡子22与齿条31上的卡齿32相互卡紧,以将套环可拆卸地固接在连接基底20上,从而所述套环与成型电缆10相连在一起;具体的,成型电缆10上设置有多个上述的套环,而且套环上还可设置有多条齿条31,一齿条31对应穿插一个通槽21,齿条31的大小与通槽21配对,而数量可根据不同重量的成型电缆10而定,从而形成一条设置有若干连接件30(即带齿条31的套环)的电缆,通过把所有的连接件30挂接或套设或其他连接方式连接在固定的外物上以支撑安装好电缆。作为优选的,所述齿条31从所述连接件30上延伸出来,所述齿条31可采用连接件30或止动卡子22或卡齿32的制成材料,作为优选的齿条31和卡齿32为一体式形成。

上述的结构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敷设电缆的结构,其适合众多的电缆。作为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成型电缆10包括:外护层和成缆内芯,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施例直接把电缆主要包括导体1312的中心部位概括为成缆内芯,把包覆在成缆内芯外周的主要起到保护作用的材料层整体概括为外护层,但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所述外护层包括从内至外依次包覆在成缆内芯外周的无纺布12和护套层11,作为优选的,所述护套层11采用抗拉伸耐磨的橡胶材料;作为优选的,外护层内还可设置有泄雷金属网层、抗干扰层等,主要是完善对电缆的保护功能。所述成缆内芯包括若干组线芯13,所述线芯13之间的间隙设置有填充材料14;所述线芯13内包括若干条相互绝缘的导线131和包覆在所述导线131外周的橡胶层132,每条所述导线131由绝缘层1311包覆着导体1312;作为优选的,所述绝缘层1311可采用聚氯乙烯或交联聚乙烯等橡胶;作为优选的,所述线芯13的橡胶层132包括至少两层聚酯薄膜;所述线芯13内的导线131之间的间隙也设置有填充材料14,保证电缆的圆整性;进一步的,所述填充材料14可采用抗拉伸的橡胶或纤维等。

进一步的,所述线芯13均匀地分布在所述成缆内芯中;具体的,线芯13可呈圆周或矩形或相互间等距或其他分布形状而均匀地设置在所述外护层内。线芯13分布均匀,使其整体受力均匀,不容易出现局部断裂的现象。

上述的结构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缆中的导体1312和绝缘保护层的优选结构,同时为了提高电缆的抗拉和耐磨损性能,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创新增设以下功能结构:所述成型电缆10的外表面上还设置有若干抗拉减震块40,所述抗拉减震块40包括直接贴附在成型电缆10外表面上的抗拉层41和贴附在抗拉层41上的缓冲层42;作为优选的,所述抗拉层41采用耐磨抗拉的柔性塑料;所述缓冲层42采用柔性硅胶材料。具体的,所述抗拉层41黏贴或通过螺丝或其他连接方式贴附连接在所述成型电缆10的护套层11的外表面,或者抗拉减震块40的抗拉层41与成型电缆10的护套层11一体式制造而成;而缓冲层42则通过橡胶膜包覆或其他连接方式设置在抗拉层41的表面。进一步作为优选的,所述连接基底20呈直线型地排布设置在成型电缆10的表面,而抗拉减震块40则均匀地分布在成型电缆10的其余表面上,尤其是呈如图所示,两者均匀地分布在四个方向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便于布线的电缆工作原理是:

通过在成型电缆10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连接基底20,借助多个连接件30穿进连接基底20,同时连接基底20还与固定的外物相连(如上述挂接、套设、捆绑等连接方式),从而能够将电缆依赖固定外物而敷设安装好。连接基底20上的通槽21、通槽21内的止动卡子22以及与止动卡子22配合使用的齿条,能够限位连接件30的活动范围,防止由于电缆受外力而摆动造成位移偏差大以拉断电缆。固定外物可视环境而定,例如电线柱、电线架、钢丝、墙上固定物等。

本实施例所述成型电缆10的其它结构参见现有技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