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耐高温耐磨型计算机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79008发布日期:2019-09-13 22:53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保耐高温耐磨型计算机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电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保耐高温耐磨型计算机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自动化、智能化设备的需求也不断提升,这就开拓了计算机电缆的市场。计算机电缆类属电气装备用电缆,其结构和组成材料比较复杂,根据使用温度和工作环境的特殊要求,计算机电缆各结构的组成材料种类繁多。

计算机电缆主要使用在控制设备较多较集中的地方,这就需要不同的计算机电缆进行连接和传输,而大量电缆在一起运行时产生的热量很容易引发火灾;另外很多计算机电缆在运行过程中都需要跟随设备进行拖拽使用,电缆护套与地面摩擦过多也会导致电缆破损而击穿短路并致使火灾,并且在铺设中也容易被碾压,被碾压后会大大影响电缆的性能;目前市场上常规的计算机电缆的耐高温性、耐磨性以及耐碾压性很难达到客户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耐电弧性、电解腐蚀性能好、耐磨损、散热性好、耐碾压的环保耐高温耐磨型计算机电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环保耐高温耐磨型计算机电缆,包括缆芯,所述的缆芯由一对对绞线绞合而成,在缆芯外设有第三聚酰亚胺薄膜绕包层,所述第三聚酰亚胺薄膜绕包层与对绞绞线之间的空隙处设有对位芳纶编织绳填充层,所述第三聚酰亚胺薄膜绕包层外依次包覆有铜丝编织总屏蔽层、第四聚酰亚胺薄膜绕包层,所述第四聚酰亚胺薄膜绕包层外紧密套设耐磨散热电缆管。

优选地,所述的对绞线包括由两根绝缘线芯对绞而成的对绞单元,在对绞单元外侧分别依次设置第一聚酰亚胺薄膜绕包层、铜丝编织分屏蔽层以及第二聚酰亚胺薄膜绕包层;对绞单元与第一聚酰亚胺薄膜绕包层之间的空隙处填充芳族聚酰胺纤维,使得对绞线圆整,抗拉伸和抗冲击,耐热,化学耐久性好,绝缘性好。

优选地,所述对绞线的第二聚酰亚胺薄膜绕包层外设有第一辐照散热降温涂料层。

优选地,所述的绝缘线芯由绞合铜导体以及挤包在绞合铜导体外的聚醚醚酮绝缘层构成。

优选地,所述的聚醚醚酮绝缘层的厚度为1.0mm~3.0mm。

优选地,所述的耐磨散热电缆管包括尼龙聚酰胺波纹管,该尼龙聚酰胺波纹管的外侧设有第二辐照散热降温涂料层,内侧设置有粘接层,在所述粘接层的内侧设置有耐磨内衬片,在耐磨内衬片的内侧设有耐高温防腐蚀涂料层。

优选地,所述第一、二、三、四聚酰亚胺薄膜绕包层均采用耐高温性及机械性能良好的聚酰亚胺薄膜重叠绕包结构,厚度为0.04mm,搭盖率不小于15%,具有优异的耐高温、耐辐射、耐化学腐蚀和机械性能,其可在250~280℃空气中长期使用,并且聚酰亚胺不需要加入阻燃剂就可以阻止燃烧。

优选地,所述的铜丝编织总屏蔽层和铜丝编织分屏蔽层中均采用无氧铜丝编织,且编织密度都不小于80%。

优选地,所述的对位芳纶编织绳填充层由具有较好耐热性和极高抗拉强度的合成对位芳纶纤维编织而成的填充绳,使得电缆更加圆整,具有较好耐热性、耐化学腐蚀性、极高抗拉强度和起始弹性模量,强度是钢的5倍,其热分解温度约560℃,玻璃化温度在300℃以上,在180℃干热空气中放置 48小时后,其强度保持率为8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电缆摒弃传统计算机电缆所用的聚烯烃或氟塑料绝缘层,改用机械强度高、耐高温、耐冲击、阻燃、耐酸碱、耐水解、耐磨、耐疲劳、耐辐照的热塑性特种高分子材料聚醚醚酮,其负载热变形温度高达316℃,瞬时使用温度可达300℃,并且该材料具有自熄性,即使不加任何阻燃剂,可达到UL标准的94V-0级;绕包层采用同样具有优异的耐高温、耐辐射、耐化学腐蚀和机械性能的聚酰亚胺薄膜,该材料可在250~280℃空气中长期使用,并且该材料不需要加入阻燃剂就可以阻止燃烧;填充层采用具有较好耐热性、耐化学腐蚀性、极高的抗拉强度和起始弹性模量,强度是钢的5倍的对位芳纶纤维编织绳,其热分解温度约560℃,玻璃化温度在300℃以上,在180℃干热空气中放置 48小时后,其强度保持率为84%;采用这些材料使得电缆具有非常优异的耐高温性能,可以满足在任何高温场所使用;本电缆外护层采用自润性、耐摩擦性、耐电弧性、电解腐蚀性能好、耐磨损、散热性好的耐磨散热电缆管,大大提高了电缆的耐磨性及可靠性并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耐磨散热电缆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环保耐高温耐磨型计算机电缆,包括绞合铜导体1,所述绞合铜导体外包覆有聚醚醚酮绝缘层2构成绝缘线芯,将两根绝缘线芯对绞构成对绞单元,并在每组对绞单元外侧分别依次设置第一聚酰亚胺薄膜绕包层3、铜丝编织分屏蔽层4和第二聚酰亚胺薄膜绕包层5构成对绞线,对绞单元与第一聚酰亚胺薄膜绕包层之间的空隙处填充芳族聚酰胺纤维6,在对绞线的最外层的外表面涂覆辐射散热降温涂料烘干后形成第一辐照散热降温涂料层7,若干个对绞线绞合成缆芯(本申请中为两个对绞线绞合成缆芯),所述缆芯外设有第三聚酰亚胺薄膜绕包层8,在第三聚酰亚胺薄膜绕包层8与对绞线之间设有对位芳纶编织绳填充层9,所述第三聚酰亚胺薄膜绕包层8外依次包覆有铜丝编织总屏蔽层10以及第四聚酰亚胺薄膜绕包层11,电缆的最外层紧密套设耐磨散热电缆管12。

进一步加强电缆的性能,其中绞合铜导体1采用多根符合GB/T3956-2008中第2类铜丝绞合而成;聚醚醚酮绝缘层2采用特种高分子材料聚醚醚酮复合而成的耐高温绝缘层,挤包厚度为1.0mm~3.0mm,其机械强度高、耐高温、耐冲击、阻燃、耐酸碱、耐水解、耐磨、耐疲劳、耐辐照的热塑性好,负载热变形温度高达316℃,瞬时使用温度可达300℃,并且该材料具有自熄性,即使不加任何阻燃剂,可达到UL标准的94V-0级;第一聚酰亚胺薄膜绕包层3、第二聚酰亚胺薄膜绕包层5、第三聚酰亚胺薄膜绕包层6、第四聚酰亚胺薄膜绕包层9均采用耐高温性及机械性能良好的聚酰亚胺薄膜重叠绕包而成,薄膜厚度为0.04mm,搭盖率不小于15%,具有优异的耐高温、耐辐射、耐化学腐蚀和机械性能,其可在250~280℃空气中长期使用,并且聚酰亚胺不需要加入阻燃剂就可以阻止燃烧;第一聚酰亚胺薄膜绕包层3外和第三聚酰亚胺薄膜绕包层6外依次编织有铜丝编织分屏蔽层4和铜丝编织总屏蔽层8,铜丝均采用无氧铜丝,且编织密度都不小于80%;对位芳纶编织填充层7采用具有较好耐热性和极高抗拉强度的合成对位芳纶纤维编织而成的填充绳,使得电缆更加圆整,具有较好耐热性、耐化学腐蚀性、极高抗拉强度和起始弹性模量,强度是钢的5倍,其热分解温度约560℃,玻璃化温度在300℃以上,在180℃干热空气中放置 48小时后,其强度保持率为84%;辐照散热降温涂料具体为ZS-411辐射散热降温涂料,耐高温-50-600摄氏度,涂层以0.92ε左右的发射率和0.5-13.5μm红外波长波段向大气空间或是电缆内在空间自动辐射热量,加快电缆热量交换,降低电缆表面及内部温度,还使得电缆具有耐高温、绝缘性、防腐性、防水性、抗酸碱等性能;

如图2所示,所述的耐磨散热电缆管12包括尼龙聚酰胺波纹管121,该尼龙聚酰胺波纹管121的外侧涂覆一层ZS-411辐射散热降温涂料烘干后形成第二辐照散热降温涂料层122,内侧设置有粘接层123,在所述粘接层123的内侧设置有耐磨内衬片104,耐磨内衬片124与尼龙聚酰胺波纹管121通过在粘接层123粘接在一起,在耐磨内衬片的内侧涂覆一层耐高温防腐蚀涂料烘干后形成耐高温防腐蚀涂料层125;其中尼龙聚酰胺波纹管有优良的力学性能,良好的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耐摩擦性好,耐磨损性好,耐碾压性,由于尼龙波纹管制品的热稳定性较差,一般只能在80-100度以下使用,能耐多种化学药品,不受弱碱,弱酸,醇,酯,烃,润滑油,汽油和油脂影响,从而保护了电缆内的各层不受影响;其次,外层涂覆ZS-411辐射散热降温涂料,耐高温-50-600摄氏度,涂层以0.92ε左右的发射率和0.5-13.5μm红外波长波段向大气空间或是物体内在空间自动辐射热量,加快电缆热量交换,降低电缆表面及内部温度,还使得电缆具有耐高温、绝缘性、防腐性、防水性、抗酸碱等性能;尼龙聚酰胺波纹管内侧通过胶粘剂或工程胶粘贴耐磨内衬片,耐磨内衬片内侧平整度好,受物料冲击力小、对物料阻力小,延长了管道的使用寿命;耐磨散热电缆管的最内层为耐高温防腐蚀涂料层,使得电缆可以耐高温可达400-1700℃,防腐性能强,使用寿命长,实现常温下自固化,耐老化,抗辐射,抗水性好,耐盐雾,从而使得在计算机电缆中运用广泛,替代了现有的产品,满足了客户的需求。

以上这些改进使得电缆具有非常优异的耐高温性、阻燃性、耐疲劳性、耐化学腐蚀性以及优良的机械性能,可以满足该电缆可以在任何场所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